-
通俄門報告:聽說穆勒調查,特朗普自稱總統(tǒng)生涯將終結
關鍵字: 通俄門民主黨美國政治【編譯/觀察者網史雨軒】
刪節(jié)版“通俄門”報告公布后,看似“洗清”特朗普,司法部長巴爾未提司法妨礙訴訟,特朗普為此發(fā)推“游戲結束!”宣告勝利。
《華盛頓郵報》4月18日的報道卻援引報告大量細節(jié),2017年5月特朗普聽聞穆勒上任時“當即癱倒在椅子上”,表示“自己總統(tǒng)生涯將被終結”,“我完了!(I'm fxxked)”。
報告還為調查特朗普進一步提供依據(jù),但是針對策略,民主黨出現(xiàn)分歧。昨日(19日)兩名黨內總統(tǒng)候選人要求彈劾總統(tǒng),然而此前民主黨高層僅強調巴爾犯錯,文件閉口不提“彈劾”。
“沒有勾結,沒有妨礙。對于仇恨者和激進的左翼民主黨人來說,游戲結束了”
(圖源:推特)
穆勒報告發(fā)布后,特朗普周四(18日)自稱,“沒勾結(俄羅斯),無妨礙(司法)”,“如果我想,我有權終結政治迫害。我可以解雇包括穆勒所有人。但我沒有。我有權使用行政特權,但我沒用!”
然而《國會山報》認為,目前有足夠證據(jù)證明特朗普的瀆職行為(malfeasance),足以為國會進一步調查提供理由。
民主黨陣營決心彈劾特朗普的派系備受鼓舞,他們抓住報告中,特朗普可能有10起妨礙司法事件的詳細調查結果,要求國會做出最終譴責。
特朗普:穆勒調查我?我完了!
刪節(jié)版(448頁中修改953處)報告公開后,各方發(fā)現(xiàn)大量細節(jié),如2017年特朗普聽聞穆勒上任后,表示“自己完了,總統(tǒng)生涯會被穆勒終結”。
《華盛頓郵報》節(jié)選穆勒報告第2卷第78頁顯示,2017年5月17日上午11點,時任司法部長的杰夫·塞申斯(Jeff Sessions)告訴特朗普,副司法部長羅森斯坦(Rod J. Rosenstein)任命穆勒為特別檢察官。
特朗普聽到穆勒上任后的第一反應(圖源:“通俄門”調查報告)
塞申斯的秘書長亨特(Jody Hunt)筆記顯示,特朗普當即癱倒在椅子上,“哦天哪!太可怕了。這是我總統(tǒng)生涯的結束,我完了?。?/strong>I'm fxxked)”。
特朗普指出,“人人都說,如果你攤上一個獨立檢察官,你的總統(tǒng)生涯就毀了”,“調查要花好幾年,我什么都做不了,這是我所經歷最糟糕的事情”。
他隨即抨擊塞申斯讓自己失望,要求塞申斯辭職。第二天(5月18日)塞申斯帶著辭職信來見特朗普時,特朗普又把辭職信收下并挽留他,直到2018年11月,塞申斯又一次被特朗普驅逐。
同日特朗普還發(fā)推稱,“這是美國史上最大的政治迫害(獵巫)!”
(圖源:推特)
民主黨陷入兩難
當?shù)貢r間星期五(19日),兩名民主黨總統(tǒng)候選人加大壓力要求彈劾,分別是馬薩諸塞州民主黨參議員,伊麗莎白·沃倫(Elizabeth Warren)和前奧巴馬政府的住房與城市發(fā)展部部長,朱利安·卡斯特羅(Julian Castro)。
沃倫稱,“兩黨民意代表應該拋開政治考慮,面對這種不當行為嚴重性,履行憲法所賦職責”,“這意味著眾議院應該啟動對美國總統(tǒng)的彈劾程序”。
此前,以眾議院議長南希·佩洛西為首,民主黨高層嘗試壓制彈劾討論,他們認為穆勒報告雖然證明特朗普可能觸犯法律,意圖妨礙“通俄門”調查,但此事無法對彈劾總統(tǒng)產生影響。
民主黨領導人試圖達成一致,決定策略進一步調查特朗普。他們表示,即使特朗普觸犯法律,憲法授權也不意味著要彈劾總統(tǒng)。相反民主黨領導人認為,國會可以揭露關于特朗普的腐敗信息,然后在2020年大選將信息披露給選民。
周四(18日)晚,民主黨向議員們提交“講話提要”,高層敦促議員們強調以下幾點,穆勒的調查結果并沒有“洗清”特朗普,批評司法部長威廉·巴爾在發(fā)布會上“故意歪曲(deliberately distorted)”穆勒報告摘要,指責特朗普試圖妨礙司法調查。
在這份近1000字的“講話提要”中,沒提到一個“彈劾”。
眾議院議長佩洛西同參議院少數(shù)黨領袖舒默(圖源:商業(yè)內幕截圖)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標簽 通俄門- 請支持獨立網站,轉發(fā)請注明本文鏈接:
- 責任編輯:史雨軒
- 最后更新: 2019-04-20 15:54:36
-
烏克蘭大選辯論,跪了
2019-04-20 13:56 觀網看片 -
白宮發(fā)言人就不認錯,也要走人?
2019-04-20 11:06 美國政治 -
中馬又一大項目重啟,總值約2270億元
2019-04-20 10:08 一帶一路 -
圣母院兩座鐘樓得救 得虧中國無人機
2019-04-20 08:44 -
《復聯(lián)4》票價500元?影院開始退服務費
2019-04-20 07:44 -
錯投莫迪,印度男子怒斷手指
2019-04-20 07:20 印度驚奇 -
活動人士呼吁加入“快樂的”氣候抗議,遭當場回懟
2019-04-19 23:17 不列顛 -
福島核電站報廢作業(yè)將向外國勞工發(fā)放簽證
2019-04-19 23:03 福島核泄漏 -
又是北非!阿爾及利亞再現(xiàn)數(shù)十萬人上街
2019-04-19 23:03 阿拉伯之冬 -
紅毛猩猩 VS 推土機
2019-04-19 20:09 觀網看片 -
金正恩回電感謝習近平
2019-04-19 20:04 朝鮮現(xiàn)狀 -
安理會呼吁利比亞?;?,美俄都說“不”
2019-04-19 19:08 非洲之窗 -
朝俄領導人將會晤,外交部:都是友邦,樂見雙方加強高層往來
2019-04-19 18:10 中國外交 -
北愛爾蘭爆發(fā)騷亂致一記者死亡,南茜·佩洛西剛去過
2019-04-19 17:12 不列顛 -
Get到了讓貓快速死機的方法
2019-04-19 16:47 -
歐盟開著會呢,他突然…
2019-04-19 16:43 歐洲亂局 -
朝鮮試射了什么?美代理防長:不是彈道導彈,這很重要
2019-04-19 16:40 朝核危機 -
俄駐華大使:“一帶一路”倡議不觸及俄羅斯在中亞的利益
2019-04-19 15:26 一帶一路 -
日本外相稱中國“超出發(fā)展中國家”,正引領世界經濟
2019-04-19 15:24 日本 -
“關注一下我們吧”,美國民眾反對捐款巴黎圣母院
2019-04-19 13:25 美國一夢
相關推薦 -
美國放風:伊朗有動作了 評論 81靠萬斯“決勝一票”,“大而美”法案驚險闖關參議院 評論 177電氣化已落后亞洲,“大而美”法案或令美國雪上加霜 評論 76為什么這支國足被普遍看好? 評論 100最新聞 Hot
-
美兩員“大將”施壓未果,日本反倒成了“難啃的骨頭”
-
白宮找補:美國很強,不信去問伊朗
-
終于換了,特朗普:我很滿意
-
何君堯:建議給皇后大道、維多利亞公園改名
-
“美國自毀長城,中企憑高性價比一路高歌猛進”
-
兩國矛盾激化,阿媒突然發(fā)文:收到匿名材料,是俄軍擊中的
-
裝不裝空調,法國政客都能吵起來
-
潛入醫(yī)院裝電詐設備,騙走30萬!今年已發(fā)生多起
-
美報告炒作:中企占比近10%,“五角大樓供應鏈極其脆弱”
-
“歐洲定居者對澳大利亞原住民,犯下種族滅絕罪”
-
好一個“舉賢不避親”,特朗普推薦兒媳參選
-
開庭前妻子墜樓身亡,柯文哲前副手痛哭:臺灣怎么變成這樣
-
美國放風:伊朗有動作了
-
“中方正考慮邀請李在明出席”
-
“中國洋垃圾禁令震動全球”,馬來西亞也跟了
-
靠萬斯“決勝一票”,“大而美”法案驚險闖關參議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