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默克爾最后時刻的權力布局,是“絕招”還是“野心墳場”?
關鍵字: 默克爾德國防長——政治野心的“墳場”?
可是,默克爾的良苦用心到底是“神助攻”還是“幫倒忙”?畢竟,德國國防部長一職,被不少媒體稱為“政治墳場”。
《衛(wèi)報》17日表示,德國的國防部長工作被廣泛認為是一個“有毒的圣杯”(poisoned chalice)。德國軍隊長期以來資金不足,一直被指責效率低下,裝備不足或有缺陷。此前曾有幾位部長擔任國防部長,但他們的職業(yè)生涯都因此脫軌。
德國還面臨著特朗普的施壓,他要求德國將國防開支提高到北約設定目標:GDP的2%。默克爾曾表示,德國將努力實現(xiàn)這一目標,但她的執(zhí)政伙伴、中左翼的社會民主黨認為這是武斷的。
《衛(wèi)報》截圖
《金融時報》則報道稱,德國國防部長期以來一直是政治野心的墳場。自二戰(zhàn)以來,只有一位防長——赫爾穆特·施密特(Helmut Schmidt)——成為了總理。其他一些人以重量級競爭者的身份進入,但卻被丑聞或失誤所困。
《金融時報》截圖
2011至2013年擔任德國防長的托馬斯·德梅齊埃(Thomas de Maiziere)也曾被視為默克爾的政治繼承人,他因德國政府決定放棄一項無人偵察機項目——“歐洲鷹”(Euro Hawk)而受到批評。2013年,默克爾將他調任至內政部部長。
德梅齊埃的繼任者,也就是剛剛辭職的馮德萊恩于2013年成為德國防長,當時她也被視為默克爾的潛在繼任者。但是在她擔任防長的5年里,她成了德國最不受歡迎的政治家之一。
盡管德國國防軍大幅增加了軍費預算,但德國議會武裝部隊專員今年的一份報告發(fā)現(xiàn),沒有一艘潛艇準備好服役。
現(xiàn)在的問題是,卡倫鮑爾是否會和她的前任們遭受同樣的命運。
基民盟一名議員表示,“這對她來說是一個很大的風險,在德國,國防部長并不總是受歡迎的,有很多潛在的陷阱。”
歐盟首位女高官挑戰(zhàn)重重
另一邊,卡倫鮑爾的前任,在卸任防長后走向了歐盟,成為歐盟史上首位女性最高領導人。
60歲的馮德萊恩在16日當選下屆歐盟委員會主席,包括《紐約時報》、NBC在內的多家媒體都注意到了馮德萊恩將要面臨的挑戰(zhàn)。
《紐約時報》稱,此時正值民族主義抬頭,歐盟內部日漸分裂之際。
隨著民粹主義的崛起,以及全球貿(mào)易體系和自由民主的分崩離析,馮德萊恩給人的印象是一個充滿激情的全球主義者,她拒絕孤立主義,認為孤立主義不適合歐洲。
這種態(tài)度可能使她與一些成員國發(fā)生沖突,尤其是在歐洲東部和南部的兩翼國家。另外,她關于自由貿(mào)易和多邊主義的言論也讓她站在了美國總統(tǒng)特朗普議程的對立面。
就任后,馮德萊恩將面臨經(jīng)濟改革、氣候變化、歐盟安全等事務,尤其還要代表歐盟面對與特朗普的貿(mào)易談判。還有一件更棘手的事,就是英國曠日持久的“脫歐戰(zhàn)”。
本文系觀察者網(wǎng)獨家稿件,未經(jīng)授權,不得轉載。
- 請支持獨立網(wǎng)站,轉發(fā)請注明本文鏈接:
- 責任編輯:徐蕾
- 最后更新: 2019-07-18 17:11:18
-
講到脫歐,約翰遜突然掏出一包腌魚
2019-07-18 17:07 觀網(wǎng)看片 -
“你拿過諾貝爾和平獎?難以置信,為啥給你?”
2019-07-18 17:02 特朗普 -
-
特朗普再開炮:她們幾個就是“末日四騎士”
2019-07-18 15:47 特朗普 -
猜猜哪支是中國隊?答案意想不到...
2019-07-18 11:46 -
日本動畫史上最黑暗的一天
2019-07-18 11:40 日本 -
億萬富豪出事兒,特朗普“單身生活”曝光
2019-07-18 11:15 特朗普 -
谷歌與中國合作涉“叛國”?庫德洛:我不信
2019-07-18 09:58 美國政治 -
退貨83箱1600噸,柬埔寨:我們不是垃圾桶
2019-07-18 09:53 -
美500家企業(yè)盈利又滑坡,聯(lián)邦快遞訴“不合理”支出
2019-07-18 08:52 美國經(jīng)濟 -
章瑩穎案兇手律師:罪犯有精神病,望給條活路
2019-07-18 08:36 海外華人 -
泰國水上餐廳突然坍塌 多名游客落水失蹤
2019-07-18 07:48 -
曾兩度成功越獄,墨西哥大毒梟古茲曼被判終身監(jiān)禁
2019-07-18 07:45 禁毒戰(zhàn)爭 -
老杜又提“美軍入駐南?!?,美國專家:他在反諷
2019-07-17 22:41 南海局勢 -
土耳其駐伊拉克庫爾德區(qū)副領事遭槍殺,埃爾多安譴責
2019-07-17 21:24 伊拉克局勢 -
歐盟將調查亞馬遜使用商戶數(shù)據(jù)問題
2019-07-17 21:11 -
美國國會“杠精”集結,欲阻撓特朗普解禁華為
2019-07-17 20:25 中美關系 -
本應援助中美洲,美國欲調4190萬給委內反對派發(fā)工資
2019-07-17 20:20 拉美左翼 -
“慰安婦”題材電影在韓上映,安倍曾呼吁抵制
2019-07-17 19:19 “慰安婦” -
藝術應遠離政治正確?斯嘉麗這番話被噴慘了
2019-07-17 18:34
相關推薦 -
最新聞 Hot
-
美方撤銷對華乙烷出口限制
-
特朗普參觀“鱷魚惡魔島”:拜登就想把我關在這兒,這XX養(yǎng)的
-
公安部通報:陳某為吸粉引流編造“工行假金條”,已被依法追責
-
“2027年起,整個產(chǎn)業(yè)將拱手讓給中國”
-
特朗普威脅:敢礙事,就逮捕你
-
“7年前就發(fā)現(xiàn)問題了,一直沒修”
-
“不如申請成中國一省” ,德國鋰企竟如此激將歐盟
-
終于換了,特朗普:我很滿意
-
要跟中國對著干?“剛果(金),別斷送發(fā)展機遇”
-
美兩員“大將”施壓未果,日本反倒成了“難啃的骨頭”
-
白宮找補:美國很強,不信去問伊朗
-
何君堯:建議給皇后大道、維多利亞公園改名
-
“美國自毀長城,中企憑高性價比一路高歌猛進”
-
兩國矛盾激化,阿媒突然發(fā)文:收到匿名材料,是俄軍擊中的
-
裝不裝空調,法國政客都能吵起來
-
潛入醫(yī)院裝電詐設備,騙走30萬!今年已發(fā)生多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