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霧霾嚴重成“毒氣室”,印度官員異想天開:可能中巴放毒氣
【文/觀察者網 徐蕾】
近來,印度霧霾爆表,被一片灰色籠罩的首都新德里已經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連德里首席部長、平民黨主席阿爾溫德·凱杰里瓦爾(Arvind Kejriwal)都稱該城為“毒氣室”(gas chamber)。
于是,鍋從天上來,巴基斯坦和中國被砸中了。
據《印度斯坦時報》當地時間11月6日報道,當天,印度人民黨(BJP)密拉特市的領導人維內特·阿加瓦爾·沙爾達(Vineet Agarwal Sharda)聲稱,巴基斯坦和中國這兩個鄰國可能向印度排放有毒氣體。
11月3日的新德里/IC Photo
他對霧霾的解釋清新脫俗:“這有毒氣體有可能是任何害怕我們的鄰國排放的。我覺得巴基斯坦或中國都害怕我們。我們必須認真考慮巴基斯坦是否釋放了有毒氣體?!?
他還說,自從總理莫迪和內政部長阿米特·沙阿掌權以來,巴基斯坦一直感到很挫敗,他們對印度采取了各種手段,都沒有在任何一場戰(zhàn)斗中取得勝利。
此前,隸屬于印度地球科學部的空氣質量監(jiān)測和天氣預報專家表示,在不到3天的時間內,旁遮普省和哈里亞納邦禾茬燃燒點數量增加了90%。農民本身也證實,他們被迫燃燒莊稼殘余物,因為沒有錢購買相關專門設備。
5日,印最高法院要求北部哈里亞納邦、北方邦、旁遮普省政府停止在田地里燃燒秸桿,以減輕霧霾。
但上述堅持“巴基斯坦毒氣論”的沙爾達呢,則針對德里首席部長阿爾溫德·凱杰里瓦爾等人對農民燃燒秸稈的指責稱,“農民是我們國家的脊梁,農民和工業(yè)不應該受到指責?!?
近來,印度吸引了全球各大媒體的目光——因為霧霾。
《華盛頓郵報》5日報道稱,新德里令人窒息。有毒的霧霾已經籠罩這個城市好幾天了,由于厚厚的霧霾,居民們被迫呆在室內,市政府官員不得讓學校停課、限制車輛出行,并采取其他緊急措施。
《華盛頓郵報》截圖
據《衛(wèi)報》5日報道,自有公共記錄以來,新德里在空氣質量有害的情況下經歷了最長的時間,這座城市連續(xù)9天遭受“嚴重”污染,宣布進入公共衛(wèi)生緊急狀態(tài)。
盡管印度最高法院下令所有農場停止焚燒作物,但未來兩周,農民這種非法焚燒行為預計仍將繼續(xù)。
《衛(wèi)報》截圖
《時代》則援引爾溫德·凱杰里瓦爾的話,將新德里稱為“毒氣室”。
CNN注意到,在印度首都新德里市中心的“印度門”(India Gate)紀念碑前,抗議者集會抗議空氣污染。
世界上30個污染最嚴重的城市中,有22個在印度。這次在印度門的抗議是今年冬天的第一次,目前只有不到500名示威者。
從10月到11月,新德里的PM2.5已經漲到7倍:
CNN截圖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 責任編輯: 徐蕾 
-
習近平:中法要展現(xiàn)大國擔當
2019-11-06 15:16 中法關系 -
美公布中國鯰魚輸美最終規(guī)則,中方歡迎
2019-11-06 14:56 中美關系 -
-
為阻中企收購,白宮為烏克蘭發(fā)動機制造商找買家
2019-11-06 14:12 -
特魯多:好消息!中國將恢復進口加拿大豬肉、牛肉
2019-11-06 12:11 食品安全 -
中國駐德使館:“華為依附中國國家”說法完全錯誤
2019-11-06 12:08 德意志 -
“洲際對話”里的中國聲音:我們是全球經濟駕駛艙里的成年人
2019-11-06 11:53 中國論壇 -
空氣污染爆表,印衛(wèi)生部長建議:吃胡蘿卜
2019-11-06 11:43 印度驚奇 -
參觀完集中營就唱反猶歌曲,3名德國中學生被警方調查
2019-11-06 10:36 德意志 -
泰國17歲單親學霸通宵玩電游 凌晨跪姿猝死電腦前
2019-11-06 10:12 -
為抗衡“一帶一路”,美國啟動“藍點網絡”
2019-11-06 09:52 一帶一路 -
特朗普要派美軍越境打擊販毒,墨西哥總統(tǒng):絕對不行
2019-11-06 09:38 特朗普 -
破碎“粉色歐洲夢” 19歲越南女生疑偷渡途中死亡
2019-11-06 09:28 -
俄企開售可克隆任何人外貌的機器人 有望進入中國
2019-11-06 08:32 俄羅斯之聲 -
魏鳳和應約與美國國防部長通話
2019-11-06 07:21 中美關系 -
9名美公民在墨西哥被殺 驚動特朗普
2019-11-05 23:09 觀網看片 -
這家美企公開拒收中國程序員?連自家員工都驚了
2019-11-05 22:17 網絡安全 -
查爾斯王子豪宅中價值4.5億畫作,被指贗品
2019-11-05 20:02 -
說給美國聽?德外長質疑華為參與本國5G
2019-11-05 19:11 華為 -
馬克龍訪華還有個心愿:續(xù)租大熊貓
2019-11-05 18:15 熊貓政治
相關推薦 -
美國放風:伊朗有動作了 評論 81靠萬斯“決勝一票”,“大而美”法案驚險闖關參議院 評論 177電氣化已落后亞洲,“大而美”法案或令美國雪上加霜 評論 76為什么這支國足被普遍看好? 評論 100最新聞 Hot
-
美兩員“大將”施壓未果,日本反倒成了“難啃的骨頭”
-
白宮找補:美國很強,不信去問伊朗
-
終于換了,特朗普:我很滿意
-
何君堯:建議給皇后大道、維多利亞公園改名
-
“美國自毀長城,中企憑高性價比一路高歌猛進”
-
兩國矛盾激化,阿媒突然發(fā)文:收到匿名材料,是俄軍擊中的
-
裝不裝空調,法國政客都能吵起來
-
潛入醫(yī)院裝電詐設備,騙走30萬!今年已發(fā)生多起
-
美報告炒作:中企占比近10%,“五角大樓供應鏈極其脆弱”
-
“歐洲定居者對澳大利亞原住民,犯下種族滅絕罪”
-
好一個“舉賢不避親”,特朗普推薦兒媳參選
-
開庭前妻子墜樓身亡,柯文哲前副手痛哭:臺灣怎么變成這樣
-
美國放風:伊朗有動作了
-
“中方正考慮邀請李在明出席”
-
“中國洋垃圾禁令震動全球”,馬來西亞也跟了
-
靠萬斯“決勝一票”,“大而美”法案驚險闖關參議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