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蘇丹前總統(tǒng)巴希爾以涉嫌貪腐被判2年監(jiān)禁
今年4月被趕下臺的蘇丹前總統(tǒng)奧馬爾·哈?!ぐ拖?,當?shù)貢r間14日被蘇丹當?shù)胤ㄔ阂陨嫦痈瘮∨刑巸赡瓯O(jiān)禁,但支持者和反對者對判決結果都不滿意。
綜合《紐約時報》、路透社12月14日報道,今年4月11日,蘇丹發(fā)生軍事政變,統(tǒng)治蘇丹近30年的前總統(tǒng)巴希爾被逮捕。蘇丹武裝部隊發(fā)布聲明,宣布解除總統(tǒng)巴希爾的一切職務。蘇丹安全部隊在搜查了巴希爾的家時發(fā)現(xiàn)了數(shù)百萬歐元、美元和蘇丹鎊的手提箱,隨后巴希爾被控持有外幣、腐敗及受賄。
14日當天,巴希爾穿著具有蘇丹特色的白色賈拉比亞服裝,纏著頭巾前往喀土穆的法庭,并在一個金屬籠子中接受審判。法官在庭審上以其涉嫌貪腐為由判處巴希爾兩年監(jiān)禁,但考慮到其75歲高齡,因此巴希爾將在一所老年囚犯中心服刑。
報道稱,巴希爾曾向調查人員承認從沙特王室處獲得過9000萬美元,但目前的審判則是巴希爾從沙特薩勒曼王儲處收取的2500萬美元。對此,巴希爾的律師則為其辯解“作為領導人,持有外幣的行為很常見”。
巴希爾的律師表示,這次審判已被“政治化”,并稱巴希爾從沒有為個人謀取過一美元利益,正在考慮上訴。巴希爾的支持者們也在法庭上嘲諷法官將案件“政治化”,因此被法警趕出了庭審現(xiàn)場。
而巴希爾的反對者也對判決不滿,認為巴希爾應受到反人類罪行等更嚴重的指控。因為早在十年前,國際海牙法庭曾起訴巴希爾在掌權前后犯有反人類罪、戰(zhàn)爭罪、種族滅絕罪,但巴希爾至今未被引渡到海牙法庭。
據了解,巴希爾于1944年出生于蘇丹北部一部落農民家庭,后來該地區(qū)成為埃及的一部分。1960年他在蘇丹參軍,并前往位于開羅的埃及軍事學院學習,隨后又前往喀土穆蘇丹軍事學院學習,畢業(yè)后榮升傘兵官員。此后他又加入埃及軍隊,并在1973年第四次中東戰(zhàn)爭中對以色列作戰(zhàn)。重返蘇丹后,他成為了一名裝甲傘兵旅指揮官。
巴希爾一直被定義為一個“軍事強人”,他在1989年的一次軍事政變中上臺執(zhí)政,經歷過長達21年(1983年5月至2005年1月)的第二次南北蘇丹內戰(zhàn)。2005年巴希爾政府簽署南北蘇丹停戰(zhàn)協(xié)議,沖突結束。2010年,巴希爾在備受爭議的第一次全國大選中獲勝,連任總統(tǒng)。2011年7月,蘇丹共和國(南蘇丹)正式獨立,成為主權國家,但獨立后的面積由原來的250萬平方公里縮減至了188萬平方公里。隨后美國發(fā)生“911”事件,巴希爾被指曾包庇過基地組織頭目本拉登,因此美國將蘇丹列為支持恐怖主義國家之一。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標簽 巴希爾- 責任編輯: 連政 
-
中援柬吳哥古跡王宮遺址修復項目開工:超14萬平方米
2019-12-14 20:10 中國外交 -
時隔一周,朝鮮再次進行“重大試驗”
2019-12-14 15:05 朝鮮現(xiàn)狀 -
1天123條,“推特之王”又破紀錄
2019-12-14 14:52 美國一夢 -
美防長談“重中之重”:中國第一,俄羅斯第二
2019-12-14 14:30 中美關系 -
印度東北部亂套了,安倍都去不成了
2019-12-14 11:59 印度驚奇 -
聯(lián)合國氣候變化大會推遲閉幕
2019-12-14 11:51 -
大選剛結束,抗議者就上街了
2019-12-14 11:23 不列顛 -
挪威電信:繼續(xù)用華為5G,新增愛立信為供應商
2019-12-14 10:15 華為 -
-
約翰遜正式就任英國首相
2019-12-14 08:05 不列顛 -
美眾院司法委員會通過特朗普彈劾條款,下周全院投票
2019-12-14 07:46 特朗普 -
中方關于中美第一階段經貿協(xié)議的聲明
2019-12-13 23:05 中美關系 -
新疆反恐紀錄片被Youtube下架,外交部回應
2019-12-13 21:55 中美關系 -
令約翰遜頭疼的事要來了…
2019-12-13 17:45 蘇格蘭獨立 -
1998年彈劾案vs2019年彈劾案↓
2019-12-13 17:12 觀網看片 -
-
臺塑在美建廠,環(huán)保人士:把我們當“殖民地”
2019-12-13 16:36 美國經濟 -
外交部三連懟:沒有感受到美方善意
2019-12-13 16:06 中美關系 -
王毅批美國:中國觀走入歧途 世界觀出現(xiàn)偏差
2019-12-13 15:50 中國外交 -
美國對華鷹派又走一人
2019-12-13 13:59 美國政治
相關推薦 -
美國放風:伊朗有動作了 評論 81靠萬斯“決勝一票”,“大而美”法案驚險闖關參議院 評論 177電氣化已落后亞洲,“大而美”法案或令美國雪上加霜 評論 76為什么這支國足被普遍看好? 評論 100最新聞 Hot
-
美兩員“大將”施壓未果,日本反倒成了“難啃的骨頭”
-
白宮找補:美國很強,不信去問伊朗
-
終于換了,特朗普:我很滿意
-
何君堯:建議給皇后大道、維多利亞公園改名
-
“美國自毀長城,中企憑高性價比一路高歌猛進”
-
兩國矛盾激化,阿媒突然發(fā)文:收到匿名材料,是俄軍擊中的
-
裝不裝空調,法國政客都能吵起來
-
潛入醫(yī)院裝電詐設備,騙走30萬!今年已發(fā)生多起
-
美報告炒作:中企占比近10%,“五角大樓供應鏈極其脆弱”
-
“歐洲定居者對澳大利亞原住民,犯下種族滅絕罪”
-
好一個“舉賢不避親”,特朗普推薦兒媳參選
-
開庭前妻子墜樓身亡,柯文哲前副手痛哭:臺灣怎么變成這樣
-
美國放風:伊朗有動作了
-
“中方正考慮邀請李在明出席”
-
“中國洋垃圾禁令震動全球”,馬來西亞也跟了
-
靠萬斯“決勝一票”,“大而美”法案驚險闖關參議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