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交部:新華社駐美國記者已被迫于5月1日回國
外交部網站5月11日消息,發(fā)言人華春瑩主持當天例行記者會。
香港中評社記者:《紐約時報》近日的一篇報道稱,面對由BBC、CNN等媒體占據(jù)主導地位的全球媒體格局,中國正在創(chuàng)造一個全球新聞媒體的替代選擇,并將中國資金、權力和視角輸入世界上幾乎每個國家的媒體中。報道引用國際新聞工作者聯(lián)合會將于12日發(fā)布的報告稱,隨著大流行開始蔓延,北京利用其全球媒體基礎設施,在國家媒體中傳播有關中國的正面敘事,并鼓動了更加新穎的策略,例如散播虛假信息。中國還對外國駐華記者實施打擊,拒絕向美國記者發(fā)放工作簽證。中方對此有何回應?
華春瑩:我也看到了《紐約時報》這篇報道,它援引的報告還沒有出來,所以不好詳細評論。但是,我看報道稱報告認為中國在全球加大傳播有關中國的正面敘事,感覺像是對我們中國新聞工作者工作的一種肯定。
我可以根據(jù)你剛才提到的《紐約時報》報道的有關內容,先做一些初步回應。
第一,世界本來就是豐富和多元的,在媒體領域,不應只有CNN和BBC,各國都應該有自己的聲音。作為擁有14億人口、占世界人口總數(shù)近五分之一、擁有5000年綿延不斷文明、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和最大發(fā)展中國家的中國,當然應該、也值得在國際輿論格局擁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第二,美方一方面濫用話語霸權,打著“自由”的幌子對中國肆無忌憚地進行虛假信息攻擊,另一方面將意識形態(tài)凌駕于客觀真實的原則之上,通過抹黑打壓中國媒體來為自己的政治操作搞“辯護”,這是赤裸裸的輿論或者話語霸權。面對針對中國的肆意抹黑攻擊和謠言謊言,中國當然需要發(fā)出自己的聲音,在涉及新冠肺炎疫情等一系列重要問題上說明事實真相,留下客觀、真實的人類集體敘事和記憶,這才是負責任的國家真正負責任的態(tài)度。
第三,中國人講求人無信不立、業(yè)無信不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中國媒體秉持客觀真實原則進行新聞報道,不炮制、不散播針對別國的虛假信息。我看到美國國會參院外委會通過“2021年戰(zhàn)略競爭法案”,提出每年要花費3億美元用于傳播抹黑中國的負面信息。相比之下,《紐約時報》報道中提到中方有時為有些國家媒體提供一些抗疫物資方面的幫助根本不算什么,絕對談不上什么影響、滲透或者宣傳。
第四,各國體制不同,媒體如何運營自然會有所不同。評價一個媒體的專業(yè)性,最重要的是看它能否恪守新聞職業(yè)操守,能否客觀公正報道。新華社是有著近90年歷史的國際知名新聞機構,按照通訊社通行的運營規(guī)則,為其遍布全球的各類用戶提供權威性和專業(yè)化的新聞資訊。我想新華社同其他國家新聞機構的合作,同美聯(lián)社、路透社、法新社、共同社跟世界各國新聞機構合作沒什么不同。不能因為新華社屬于中國這個社會主義國家,就否定新華社等中國媒體應有的新聞交流合作權利。如果因此指責新華社等中國媒體同其他國家新聞機構開展正常的新聞信息交流合作,這本身就是一種意識形態(tài)偏見和政治歧視。
按照報道中的邏輯,新華社、中國日報等中國媒體屬于中國政府,服務的是14億中國人民的利益,那么CNN等屬于一些壟斷私人資本的媒體,服務的可能只是極少數(shù)人或者利益集團的利益。是不是可以這么理解?
近期德國新出了一本書叫做《偽圣美國》,介紹或者說披露了美國等一些西方國家媒體和政府、資本之間的關系,非常有意思,建議大家可以仔細讀一讀。
《紐約時報》報道中還提到中方向意大利等媒體提供了意大利文的報道。提供外文版本是為了幫助不懂中文的外國媒體和人士更好地理解。我們外交部例行記者會提供英文同傳服務,我們也經常根據(jù)外國記者朋友要求,通過微信和傳真提供英文答復,受到了外國記者歡迎。如果美國或者其他西方國家愿意提供中文答復和報道,我們當然歡迎,而且我們絕對不會把這個視為對中國的滲透、宣傳或者影響。
第五,指責中方打壓外國媒體、不給美國記者發(fā)簽證,這完全是顛倒黑白,是非不分。事實是,2018年以來,美方無限期拖延甚至拒簽20多名中國記者的簽證,將中國駐美媒體注冊為“外國代理人”、列為“外國使團”,去年3月變相驅逐60名中國駐美記者,還將所有中國駐美記者簽證停留期削減至不超過90天。這意味著每三個月就得重新申請一次簽證延期,而且每次還要交額外的490美元簽證費。新華社和人民網駐美國記者去年11月初提交的簽證延期申請尚未獲批,按照美方規(guī)定,他們自2月初起就被迫停止工作,其中新華社記者已被迫于5月1日回國。還有很多其他中方記者往往是好不容易等來了審批的簽證延期,但已經必須立即再申請下一輪的簽證申請。所以中國駐美媒體記者在美國處于極大不確定狀態(tài),對他們正常的工作甚至生活都帶來了很大不確定性,造成了嚴重負面影響。我想請外國駐華記者朋友捫心自問,你們在中國得到的是什么待遇?如果美方對待中方媒體駐美記者的待遇、措施、手段落在你們身上,你們會感受如何?
針對美方無理打壓,中方被迫作出必要正當合理回應。但是,我們至今沒有對美方無差別將所有中國駐美記者簽證縮短至不超過90天采取反制措施。即便在疫情期間,我們也是想方設法幫助部分滯留國外的美國媒體記者及家屬回到中國。即便是在美方遲遲不予中方駐美記者延期簽證的情況下,我們依然為包括美媒在內的所有外國駐華記者工作生活提供支持和協(xié)助,他們在華采訪報道未受到任何影響。事實上,在簽證問題上,近500名外國記者在華記者證有效期絕大多數(shù)都是一年。這個事實是非常清楚的,希望有關媒體記者人士都能夠客觀理性看待。
- 責任編輯: 李天宇 
-
富士康在印度工廠,慘了
2021-05-11 21:38 大公司 -
你又知道了?美媒稱中國增加500%支出在美搞外宣
2021-05-11 20:49 中美關系 -
美媒抹黑中國疫苗,塞舌爾總統(tǒng)站了出來
2021-05-11 20:00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菲總統(tǒng)再“滅火”:承認吧,我們欠中國人情
2021-05-11 18:03 南海局勢 -
外媒關注中國設立“珠峰隔離線”
2021-05-11 17:53 -
“法國正醞釀內戰(zhàn),馬克龍你深知這一點”
2021-05-11 17:34 法國見聞 -
印度鐵路公司:每天約有1000名員工感染新冠病毒
2021-05-11 15:59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美國共和黨“干大事”:驅除特朗普的反對者
2021-05-11 15:05 美國政治 -
遭150枚火箭彈襲擊后,以色列重拳報復
2021-05-11 14:53 巴以恩仇錄 -
日本海上自衛(wèi)隊將在東海與美法澳展開聯(lián)合訓練
2021-05-11 14:47 日本 -
致美國輸油動脈中斷,黑客組織發(fā)聲:只要錢,沒想搞事
2021-05-11 14:35 美國經濟 -
“印度想成手機制造業(yè)‘新中國’,卻受挫”
2021-05-11 14:01 龍象之間 -
愛立信參與中國5G設備測試,“這是瑞典懸崖勒馬最后機會”
2021-05-11 13:59 5G -
英國將新冠疫情警戒級別下調至3級
2021-05-11 13:33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幾十具尸體被沖上恒河岸邊,印媒:可能是新冠死者
2021-05-11 11:28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歐盟計劃對白俄羅斯實施新一輪制裁
2021-05-11 11:03 -
因氧氣短缺,印度最大鋼鐵公司減產10%
2021-05-11 10:17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印度政府“炫耀”:“超越”中美
2021-05-11 09:46 -
下一個是…澳大利亞液化天然氣?
2021-05-11 09:14 能源戰(zhàn)略 -
美國新增確診31799例、死亡340例
2021-05-11 07:09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相關推薦 -
最新聞 Hot
-
“2027年起,整個產業(yè)將拱手讓給中國”
-
特朗普威脅:敢礙事,就逮捕你
-
“7年前就發(fā)現(xiàn)問題了,一直沒修”
-
“不如申請成中國一省” ,德國鋰企竟如此激將歐盟
-
終于換了,特朗普:我很滿意
-
要跟中國對著干?“剛果(金),別斷送發(fā)展機遇”
-
美兩員“大將”施壓未果,日本反倒成了“難啃的骨頭”
-
白宮找補:美國很強,不信去問伊朗
-
何君堯:建議給皇后大道、維多利亞公園改名
-
“美國自毀長城,中企憑高性價比一路高歌猛進”
-
兩國矛盾激化,阿媒突然發(fā)文:收到匿名材料,是俄軍擊中的
-
裝不裝空調,法國政客都能吵起來
-
潛入醫(yī)院裝電詐設備,騙走30萬!今年已發(fā)生多起
-
美報告炒作:中企占比近10%,“五角大樓供應鏈極其脆弱”
-
“歐洲定居者對澳大利亞原住民,犯下種族滅絕罪”
-
好一個“舉賢不避親”,特朗普推薦兒媳參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