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人還在為戴口罩爭吵,《紐約時報》想起伍連德
(觀察者網(wǎng)訊)對于中國人來說,佩戴口罩已經(jīng)成為防控新冠疫情的基本操作,而在美國,政府、政客和民眾至今還在為戴口罩的問題爭論不休。
面對這樣的情景,《紐約時報》5月19日刊文,回憶起100多年前在中國東北領導撲滅鼠疫的華人醫(yī)生伍連德。
伍連德 圖源:美國國會圖書館
文章稱,1910年末,一場瘟疫席卷中國東北,還蔓延到了哈爾濱等大城市。當時的清政府請來了出生于馬來西亞的南洋華僑伍連德。在進行尸檢之后,伍連德發(fā)現(xiàn)了鼠疫桿菌,它和在西方引發(fā)黑死病的細菌類似。伍連德認為這種瘟疫是一種呼吸系統(tǒng)疾病,于是敦促所有人戴上口罩,尤其是醫(yī)護人員和執(zhí)法人員。
中國政府聽取了他的建議,要求人們配戴口罩,還在巡警監(jiān)督下實施了嚴格的封鎖措施。在伍連德被請來4個月后,這場瘟疫結束了。
文章寫道,雖然西方國家經(jīng)常忽視這一事件,但在世界歷史上,伍連德被認為是公共衛(wèi)生的先驅,幫助改變了一種經(jīng)飛沫傳播的呼吸道疾病的進程,這場瘟疫原本可能在20世紀初摧毀中國,并傳播到國外。
那個時代的中國人遵循了這些措施,在一百多年后的新冠疫情中,盡管中國在疫情早期也遇到了挑戰(zhàn),但中國從過去病毒暴發(fā)中獲得的“系統(tǒng)性記憶”扭轉了局面。
反觀美國和其他西方國家,公共衛(wèi)生專業(yè)人員很難讓民眾聽從他們的建議,在美國,那些感染風險還很高的地區(qū)正在推動正常化,很多人放棄配戴口罩,并對是否接種疫苗猶豫不決。
于是,一些公共衛(wèi)生專家開始關注伍連德的成功經(jīng)驗,這不僅僅是為了應對新冠病毒,也是在尋找未來應對其他疫情的經(jīng)驗。
文章稱,伍連德經(jīng)常被譽為“口罩背后的人”,被認為發(fā)明了用口罩防止呼吸道疾病傳播的方法。雖然這種說法存在爭議,但伍連德向中國民眾介紹并鼓勵了一種誕生于西方的觀念。他設計的口罩用棉布和紗布做填充層,再用繩子固定在頭上,這種口罩成本低廉,且很容易制造。
除了佩戴口罩,當時的中國官員還實施了嚴格的衛(wèi)生警戒措施。
伍氏口罩 網(wǎng)絡資料圖
《紐約時報》指出,在西班牙流感大流行期間(1918年-1919年),佩戴口罩的問題就在美國成為政治熱點,即使是現(xiàn)在,這些口罩也加劇了政治分歧。但在中國,使用口罩的觀念一直存在。
文章稱,民國時期,中國的公共衛(wèi)生官員就建議民眾在腦膜炎或霍亂暴發(fā)期間,在公共場合佩戴紗布口罩。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醫(yī)學史專家瑪爾塔·漢森(Marta Hanson)指出,到那時,口罩已成為衛(wèi)生現(xiàn)代化的象征,為今天中國對戴口罩的較高接納度做出了貢獻。
至于伍連德當時為何能成功說服中國政府控制鼠疫,有醫(yī)學史學家認為,一個有利因素是,他讓口罩的價格變得合理且易于獲得??屏_拉多州健康基金會政策倡導高級主任凱爾·萊格里特(Kyle Legleiter)指出,越是價格合理且易于獲得的公共衛(wèi)生措施,越有可能被人們采用。
美國對外關系委員會全球衛(wèi)生高級研究員黃嚴忠則認為,伍連德在中國取得成功的另一個因素可能是他被視為權威人士,受到民眾和官員的尊重。
黃嚴忠說,從某種意義上說,美國總統(tǒng)拜登的新冠肺炎首席醫(yī)學顧問福奇(Anthony Fauci)和伍連德在中國擔任的角色相似,前者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一直是美國公共衛(wèi)生領域的著名人物,但美國在政治立場上兩極分化加劇,福奇的話并不總是被采納。
萊格里特也認為,只有當公眾認同或信任某位權威人物時,公共衛(wèi)生信息才會滲透到人們中間。
本文系觀察者網(wǎng)獨家稿件,未經(jīng)授權,不得轉載。
- 責任編輯: 王愷雯 
-
印外長吹噓:已準備好與中國競爭,不是問題
2021-05-21 17:50 龍象之間 -
中國自主三代核電走出去:“華龍一號”海外首堆投入商業(yè)運行
2021-05-21 17:45 核電 -
臺“友邦”獲贈“大陸疫苗” 臺當局:“邦交”穩(wěn)固
2021-05-21 16:34 臺灣 -
以色列又見“香港暴徒同款App”
2021-05-21 16:04 -
斯里蘭卡通過法案,中資港口城成功闖關將啟動二期
2021-05-21 15:27 一帶一路 -
美國財政部:10000美元以上加密貨幣轉賬需報稅
2021-05-21 13:06 瘋狂比特幣 -
日本擬追加沖繩縣適用緊急事態(tài)宣言
2021-05-21 13:04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中方將向巴勒斯坦提供緊急人道主義援助
2021-05-21 12:38 巴以恩仇錄 -
歐洲議會粗暴凍結中歐投資協(xié)定后,他又跳了出來
2021-05-21 12:14 -
不滿英國BBC報道,印度想打造“印版BBC”
2021-05-21 12:04 印度驚奇 -
3名中國船員在非洲加納海域被綁架
2021-05-21 11:28 -
“起訴布林肯!”
2021-05-21 10:54 -
拜登簽署反歧視亞裔法案:仇恨和種族主義是毒藥
2021-05-21 10:51 美國一夢 -
馬斯克:我沒有、也不會賣出任何狗狗幣
2021-05-21 09:51 -
拜登:美國每小時都在與中東對話
2021-05-21 08:49 巴以恩仇錄 -
巴以?;?,美國邀功
2021-05-21 08:27 巴以恩仇錄 -
聯(lián)合國緊急審議巴以沖突問題 中方:以色列尤其應當保持克制
2021-05-21 07:27 巴以恩仇錄 -
歐洲議會稱將“凍結”中歐投資協(xié)定,中方回應
2021-05-21 06:35 -
美國新增確診31133例、死亡700例
2021-05-21 06:35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埃及斡旋,巴以?;?/a>
2021-05-21 06:33 巴以恩仇錄
相關推薦 -
最新聞 Hot
-
“2027年起,整個產業(yè)將拱手讓給中國”
-
特朗普威脅:敢礙事,就逮捕你
-
“7年前就發(fā)現(xiàn)問題了,一直沒修”
-
“不如申請成中國一省” ,德國鋰企竟如此激將歐盟
-
終于換了,特朗普:我很滿意
-
要跟中國對著干?“剛果(金),別斷送發(fā)展機遇”
-
美兩員“大將”施壓未果,日本反倒成了“難啃的骨頭”
-
白宮找補:美國很強,不信去問伊朗
-
何君堯:建議給皇后大道、維多利亞公園改名
-
“美國自毀長城,中企憑高性價比一路高歌猛進”
-
兩國矛盾激化,阿媒突然發(fā)文:收到匿名材料,是俄軍擊中的
-
裝不裝空調,法國政客都能吵起來
-
潛入醫(yī)院裝電詐設備,騙走30萬!今年已發(fā)生多起
-
美報告炒作:中企占比近10%,“五角大樓供應鏈極其脆弱”
-
“歐洲定居者對澳大利亞原住民,犯下種族滅絕罪”
-
好一個“舉賢不避親”,特朗普推薦兒媳參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