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防衛(wèi)副大臣中山泰秀多次自吹:當年5個人反對通過中日友好條約,我爸是其中之一
-
馮智源要學習一個
最后更新: 2021-07-26 09:57:57(文/觀察者網 馮智源 編輯/郭光昊)
近期,日本多位政客就臺灣問題密集發(fā)表極端言論。日本防衛(wèi)副大臣中山泰秀在美國智庫演講時公然將臺灣稱為“國家”,遭到中方強烈批評。
“反共親臺”曾是日本政壇上一股很強大的勢力,這些人敵視新生的人民共和國,不愿拋棄退居臺灣的國民黨政權。上世紀70年代,就在中日兩國邦交走向正常化時,中山泰秀的父親中山正暉就加入了主張“親臺”的政治團體——“青嵐會”。而中山泰秀也在多個場合“自夸”:當年有5個議員反對通過中日友好和平條約,我爸就是其中之一。
自拜登政府上臺以來,日本政府就顯示出與美國更加緊密的姿態(tài),在臺灣問題上“搞小動作”的力度明顯加大。多名現任官員公開發(fā)表極端涉臺言論,甚至連首相菅義偉此前都曾將臺灣說成所謂“國家”。如今的日本政壇上,部分“偏激派”、“少壯派”似乎已經不再將臺灣問題視為禁區(qū),反復試探中方底線。
在中日關系核心問題上搞事情,這些日本政客想清楚利害了嗎?
把臺灣稱為“國家”的日本防衛(wèi)副大臣
6月28日,日本防衛(wèi)副大臣中山泰秀在美國哈德遜研究所(Hudson Institute)發(fā)表演講時,就日本與臺灣關系表示稱,“臺灣不是普通意義上的朋友,而是日本的兄弟、家人?!?
演講中的中山泰秀 圖自哈德遜研究所媒體賬號
在演講中,他宣稱“日本和臺灣地理上相鄰,與其將臺灣比作朋友,不如說作為更親密的‘家人’更準確。臺灣一旦發(fā)生什么事,將直接影響日本的沖繩。而沖繩設有美軍基地還有軍人家屬,現在非常有必要把焦點放在目前受到大陸軍隊威脅的臺灣問題上?!?
此外,他還渲染“中國威脅論”稱,在太空、導彈、網絡空間以及核力量等方面,中國的“威脅”正在上升,強調“(日本的應對意識)必須覺醒”。
中山泰秀在日本被視為“親臺派”的政治人物。
日本政界里,由于根深蒂固的“反共”思想和“殖民臺灣”的歷史舊夢,所謂“親臺”“友臺”思想其實一直都存在。中山泰秀的父親——前日本眾議員中山正暉就曾是日本的“鐵桿親臺派”。1978年日本國會表決《中日和平友好條約》時,曾有五名議員投下反對票,他的父親便是其中之一。
中山泰秀出身于政治家族。除他父親外,他的祖父母也是國會議員,其祖母中山マサ更是日本首位女性大臣。此外,中山泰秀的伯父中山太郎也是前日本外務大臣。
他還經常通過個人社交媒體發(fā)文顯示自己的出身。此外,他也在媒體采訪中屢次標榜自己的世家身份。
在受到反對者批評時,中山泰秀曾借家族成員來標榜自己,稱“我父親就是反對‘日中條約‘的五人之一” 圖自推特
有意思的是,他的父親中山正暉當年也是在其母親(也就是中山泰秀的祖母)手中接過權力的“交接棒”。中山正暉早年擔任父母的秘書,1960年,他借著母親擔任第一屆池田內閣的厚生大臣之機進入政界。
中山正暉和他身后的“親臺”政治團體——“青嵐會”
中山正暉在日本政壇初露頭角時,正是中國與美國、日本的關系走向正?;臅r代。
1972年2月,美國總統尼克松訪華開啟“破冰之旅”,這給深深感受到美國“越頂外交”的日本政壇帶來極大的震動。在眾多日本對華友好的政治、經濟界人士的大力推動下,1972年9月25日至29日,日本新任首相田中角榮訪華,并代表日方與中方簽署建立外交關系的聯合聲明。
在聲明中,日本政府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因此,聲明簽署后,日本隨即同臺灣當局斷絕了“外交關系”。
1972年,訪華的日本首相田中角榮(右)和外相大平正芳在長城游覽
當時,在中日關系必然走近的歷史大勢之下,卻有部分日本議員依然死硬地抱著“親臺”論調不放。中山正暉正是當年鼓吹“反對同臺灣當局斷交”的人物之一。
1973年,中山正暉與中川一郎、渡邊美智雄、石原慎太郎等人一道,成立“親臺”政治團體“青嵐會”。
日本國會網站顯示,1978年4月的第84屆國會眾議院外務委員會上,當討論至“中日兩國就和平友好條約進行協商”一事時,中山正暉發(fā)言稱“我期待該條約與臺灣地位無關,并希望‘日臺關系’在未來將變得更加穩(wěn)定和長久?!?
然而,中山正暉等“親臺”政客的意圖終究沒能達成。1978年8月12日,《中日和平友好條約》在北京簽字,兩國關系取得了又一座里程碑。
當年10月,中日友好條約送交日本國會,參眾兩院以壓倒性票數批準通過。然而,中山正暉卻依然跳了出來反對中日友好。當時,有五名議員投了反對票,分別是眾議院的林大干、浜田幸一、中山正暉以及參議院的源田實、玉置和郎。因此,他們也在日本“親臺”圈子和臺灣島內被稱為所謂“三勇者兩賢人”。
中山泰秀的父親中山正暉 圖自livedoorblog
- 責任編輯: 馮智源 
-
再添一枚獎牌!張雨霏奪得女子100米蝶泳銀牌
2021-07-26 09:48 東京奧運會 -
南非政界反對新冠病毒溯源政治化
2021-07-26 09:18 反對新冠溯源政治化 -
密集“游說”后,澳大堡礁暫緩列入瀕危遺產
2021-07-26 09:01 -
“中國公民不會白白犧牲”
2021-07-26 07:28 中國外交 -
突尼斯總統宣布解除總理職務,暫停議會活動
2021-07-26 06:39 -
奧運會第2天,東京都周日新增創(chuàng)紀錄
2021-07-25 16:30 東京奧運會 -
英學者:美國編造謊言,政治化干擾病毒溯源和世衛(wèi)組織
2021-07-25 15:14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盛李豪、楊皓然10米氣步槍拿下一銀一銅
2021-07-25 15:12 東京奧運會 -
被鄭州民眾圍觀的外媒記者,究竟如何報道河南洪災?
2021-07-25 15:04 外媒看中國 -
楊皓然攜16歲小將盛李豪挺進男子10米氣步槍決賽
2021-07-25 13:54 東京奧運會 -
法國再爆發(fā)大規(guī)模示威,16萬人上街反馬克龍防疫新政
2021-07-25 12:07 法國見聞 -
中國隊再創(chuàng)女子4×100米自由泳接力亞洲紀錄
2021-07-25 11:26 東京奧運會 -
搜救結束:97人遇難,尚有1人下落不明
2021-07-25 11:13 美國一夢 -
-
姜冉馨、林月美挺進女子10米氣手槍決賽:姜冉馨平世界紀錄
2021-07-25 09:49 東京奧運會 -
向佐:作為媒體,CNN早已經沒有道德底線
2021-07-25 08:17 美國一夢 -
“我們有責任和國際社會一道給美國補上這一課”
2021-07-25 07:46 中國外交 -
王毅談達蘇恐襲:查明真相,嚴懲真兇,防止再發(fā)
2021-07-25 07:39 中國外交 -
奧運今日看點:中國女排首秀,跳水老將沖金…
2021-07-25 07:22 東京奧運會 -
中巴決定圍繞阿富汗問題開展共同行動
2021-07-25 07:14 中國外交
相關推薦 -
-
“不如申請成中國一省” ,德國鋰企竟如此激將歐盟 評論 14美國放風:伊朗有動作了 評論 84靠萬斯“決勝一票”,“大而美”法案驚險闖關參議院 評論 181電氣化已落后亞洲,“大而美”法案或令美國雪上加霜 評論 76最新聞 Hot
-
美兩員“大將”施壓未果,日本反倒成了“難啃的骨頭”
-
白宮找補:美國很強,不信去問伊朗
-
終于換了,特朗普:我很滿意
-
何君堯:建議給皇后大道、維多利亞公園改名
-
“美國自毀長城,中企憑高性價比一路高歌猛進”
-
兩國矛盾激化,阿媒突然發(fā)文:收到匿名材料,是俄軍擊中的
-
裝不裝空調,法國政客都能吵起來
-
潛入醫(yī)院裝電詐設備,騙走30萬!今年已發(fā)生多起
-
美報告炒作:中企占比近10%,“五角大樓供應鏈極其脆弱”
-
“歐洲定居者對澳大利亞原住民,犯下種族滅絕罪”
-
好一個“舉賢不避親”,特朗普推薦兒媳參選
-
開庭前妻子墜樓身亡,柯文哲前副手痛哭:臺灣怎么變成這樣
-
美國放風:伊朗有動作了
-
“中方正考慮邀請李在明出席”
-
“中國洋垃圾禁令震動全球”,馬來西亞也跟了
-
靠萬斯“決勝一票”,“大而美”法案驚險闖關參議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