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戰(zhàn)德爾塔,中國問責百位官員病例零死亡,美國問責零官員死亡超五萬
最后更新: 2021-09-18 09:24:20
諷刺的是,真正試圖揭露疫情真相、推進防疫工作的人卻被以各種理由阻礙工作,進而被免職。
去年3月,在菲律賓海執(zhí)行任務的美國海軍“羅斯福”號航空母艦出現(xiàn)新冠確診病例。疫情出現(xiàn)數(shù)天后,時任艦長的布雷特·克羅澤爾向上級發(fā)出求救信,稱艦上的疫情正“快速惡化”,請求海軍高層盡快允許全體艦員下船并采取隔離措施,以避免出現(xiàn)水手死亡。然而,信件曝光后,時任美國代理海軍部長的托馬斯·莫德利將克羅澤爾撤職,理由是克羅澤爾的行動體現(xiàn)出“極差的判斷力”。
去年5月,佛羅里達州前衛(wèi)生部門官員麗貝卡·瓊斯因反對該部門篡改疫情數(shù)據(jù)的指令,被以“多次違抗命令”為由免職。
隨后,瓊斯選擇自制“佛州疫情地圖”,補充此前被衛(wèi)生部門刪除的數(shù)據(jù)后向社會公開。然而,去年12月,瓊斯被佛州警察持槍“抄家”,所有儲存疫情數(shù)據(jù)電腦設備均被警察拿走。佛州執(zhí)法局給出的理由是,這是調(diào)查該州衛(wèi)生部“信息系統(tǒng)遭非法使用”中的一部分。
去年12月,瓊斯遭佛州警方持槍搜查 視頻截圖
去年10月,被美媒稱為疫情“吹哨人”的美國生物醫(yī)學高級研究與開發(fā)局前局長里克?布萊特被曝因質疑羥氯喹、反對美國政治凌駕于科學遭到政府報復——先是被解除局長職務,后又被安排到美國國立衛(wèi)生研究院(NIH)的一個“不重要的崗位”上。最終,忍無可忍的他選擇辭去公職“解甲歸田”。
虛假的“抗疫英雄”無事發(fā)生,真正的抗疫英雄卻被處分,一個尖銳的問題不禁出現(xiàn)——在超過66萬人死亡的疫情面前,美國的“民主”體制怎么了?
美國福特漢姆大學法學院國家安全中心主任凱倫·格林伯格在美國雜志《國家》(The Nation)發(fā)表題為《政府問責制在美國早已不復存在》一文,指出從反恐戰(zhàn)爭開始到2008年的經(jīng)濟衰退,再到新冠疫情爆發(fā),美國政府的問責制一直處于缺失狀態(tài)。特朗普及其團隊是推卸責任的典范之一,甚至使“問責缺失”在美國有了“新的意義”——他們拒絕為新冠病毒在美國肆虐承擔最輕微的責任,而是不斷地將責任推卸給前政府。
去年12月5日,特朗普在佐治亞州舉行競選集會 圖源:視覺中國
美國問責制度的缺失同樣也體現(xiàn)在政府的其他問題上。比如,美國歷史上最長的戰(zhàn)爭——阿富汗戰(zhàn)爭。在長達20年的“戰(zhàn)爭泥潭”里,美國付出了2448人陣亡、花費2萬億美元的代價。但直至從阿富汗撤軍完畢,美國政府官員依舊在相互“甩鍋”,至今無人被問責下臺。
正如旅法學者、復旦大學中國研究院研究員宋魯鄭所說:“西方一向標榜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民主制度有完善的問責機制,政黨表現(xiàn)不好,就會下臺,但在現(xiàn)實中問責卻消失了。比如新冠疫情,歐美死亡兩百萬人,感染接近一億人,但沒有任何官員為此負責。阿富汗戰(zhàn)爭持續(xù)二十年,代價慘重,請問又有誰為之負責?”
標簽 美國一夢- 責任編輯: 周弋博 
-
特朗普支持者計劃18日再來一次,100名軍警嚴陣以待
2021-09-18 08:54 美國政治 -
把中國故事一直講下去——不戴有色眼鏡的英國導演伍德
2021-09-18 08:47 中共100個對外交往故事 -
美國新增確診154266例、死亡2155例
2021-09-18 08:31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朝鮮同日發(fā)射導彈,朝媒:解決半島問題主要障礙是美國雙標
2021-09-18 08:13 朝鮮現(xiàn)狀 -
中國駐里約總領館遭爆炸物襲擊,中方譴責
2021-09-18 07:57 -
巴總理:將嚴懲達蘇恐襲事件肇事者
2021-09-18 07:16 中國外交 -
伊朗總統(tǒng):世界進入新時代,霸權主義和單邊主義正在衰落
2021-09-18 07:11 伊朗局勢 -
美軍認了:在阿空襲中炸死10名平民
2021-09-18 06:55 阿富汗 -
法國將召回駐美和駐澳大使
2021-09-18 06:50 -
擔憂澳獲核潛艇致“軍備競賽”持續(xù),印尼喊話:應尊重國際法
2021-09-17 22:55 -
印方提人員返華請求遭中方拒絕?外交部回應
2021-09-17 22:13 龍象之間 -
塔利班接管阿富汗政權一個月:槍決人販子街頭“曬尸”
2021-09-17 20:18 阿富汗 -
德總理候選人被11歲小記者“問倒”
2021-09-17 19:31 德意志 -
“美國連拿著AK的塔利班都打不過,怎么贏中國?”
2021-09-17 19:20 -
果然,日本來“挑刺”
2021-09-17 18:57 中日關系 -
習近平:作為阿富汗困局的始作俑者,某些國家更應吸取教訓
2021-09-17 18:03 阿富汗 -
軟了?他刪“與香港人站在一起”推文
2021-09-17 17:11 香港 -
俄叫停超重型登月火箭?俄航天集團總裁:放棄原技術方案
2021-09-17 16:41 俄羅斯之聲 -
“這時候申請,中國手里的牌最大”
2021-09-17 16:23 -
全球最大兒童色情圖庫幕后黑手被判27年
2021-09-17 16:09 美國一夢
相關推薦 -
最新聞 Hot
-
美方恢復出口,“不是恩賜也不是讓步,是我們斗爭來的”
-
想得真美!“美越協(xié)議這一條旨在孤立中國…”
-
“美國政府像青少年,拿信用卡揮霍,直到…”
-
“聽到東方驚雷了嗎?那是14億中國人在笑話美國”
-
“以色列和俄羅斯正進行秘密會談”
-
佩通坦基本盤還穩(wěn)嗎?泰國權力天平傾向何方
-
“不同于西方,中國正建設由技術驅動的福利模式”
-
中國駐泰國大使館:被騙至緬甸的男模特已獲救
-
“越南在走鋼絲,稍有不慎,就會惹惱中國”
-
最新民調(diào):4成支持馬斯克成立新政黨
-
美伊下周在挪威談?
-
“俄美有興趣共同實施經(jīng)濟領域一些‘有前景的項目’,特別是能源”
-
人才引進被舉報中止1年后,再招考入圍名單與此前一致?包頭通報
-
特朗普威脅:周五,接關稅吧
-
“歐洲領導人向我求助,我提了建議”
-
“我簽署時候,B-2、F-22將從頭頂飛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