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夢回1978?“滯脹”危機再次逼近英國
最后更新: 2021-09-29 22:46:10【文/觀察者網 劉程輝 編輯/徐乾昂】
“才剛剛從18個月的疫情寒冬中恢復過來,英國人突然發(fā)現他們的國家患上了上世紀70年代的舊病?!?
加油站排長隊、油價飆升、超市貨架空空如也......隨著英國供應鏈危機的蔓延,近期全英燃油、食品等各類生產、生活物資陷入短缺;飆升的通脹率,持續(xù)走弱的英鎊匯率,讓西方媒體回憶起了上世紀70年代的那場經濟危機。
后疫情時代,亟待提振的英國經濟表現卻持續(xù)疲軟。官方數據顯示,英國一季度GDP環(huán)比下滑1.6%,二季度GDP比2019年四季度疫情暴發(fā)前的水平低4.4%。嚴峻形勢下,英國央行不得不將第三季度的經濟增長預期從2.9%下調到2.1%。
而與此同時,英國CPI和通脹指數卻一路走高。英國央行預測,預計到今年年底,英國通脹率將超過4%......
“一降一升”間,英國媒體直言不諱地發(fā)出了警告——英國經濟正在面臨經歷又一波“滯脹(stagflation)”的真實風險。美國《紐約時報》更直接點名英國政府:“70年代是二戰(zhàn)后英國最黯淡的日子:僅僅考慮到那場危機回歸的可能,也足以讓英國政府的領導人不寒而栗?!?
夢回1978?英媒警惕“滯脹的幽靈正在英國經濟上空盤旋”
上世紀70年代,英國政府堅持凱恩斯主義政策,實施寬松的財政貨幣政策刺激需求,受刺激政策的影響,英國通脹嚴重,企業(yè)大面積虧損,公共債務不斷攀升。自上世紀70年代后,英國經濟陷入了長達10年之久的滯脹期,被一些經濟學家戲稱為“英國病(British Disease)”。期間,1978年末至1979年初的那個冬天令英國人難忘,來自公共服務領域工人因薪資問題持續(xù)罷工,導致醫(yī)療、運輸、回收等領域停擺,卡車司機罷工供暖用煤油難以送達。而時任英國首相的卡拉漢卻因工黨內斗無法給出解決方案。對于這一系列的社會亂象,史稱“不滿的冬天(取自莎士比亞劇作《理查德三世》開場對白)”。
九月中旬英國汽油短缺加油站排起長龍(左)以及上世紀70年代英國汽油荒 每日郵報制圖
1971年1月英國市場商品短缺(左)以及2021年3月英國市場商品短缺(右) 觀察者網制圖
如今此行此景,令一種外媒發(fā)出預警,英國21世紀版的“不滿的冬天”,或無法避免。
紐約時報:在英國,攀升的物價及商品短缺讓人夢回上世紀70年代的不安
倫敦城市大學:新的不滿的冬天或無法避免
獨立報:該如何阻擋財政不滿之冬天
每日郵報:汽油短缺供應鏈遭受危機,英國經濟增長緩慢但通脹升高,英國恐步入“滯脹”
在經濟學中,“滯脹”通常伴隨著高通脹、高失業(yè)及不景氣的經濟。通俗而言,即物價上升,但經濟停滯不前,它是通貨膨脹長期發(fā)展的結果。而在英媒看來,如今的英國正面臨著這樣的危機。
“由于原材料價格上漲和勞動力的嚴重短缺,英國生產活動受到嚴重限制,消費需求疲軟,拖累了整體增長?!庇督鹑诔窃鐖蟆罚–ity Am)形容,“英國私營部門如今正經歷著冬季疫情封鎖以來最難熬的一個月,這進一步證明了經濟復蘇所面臨的的巨大阻力?!?
由英國脫歐引發(fā)的“司機荒”,已然演變成了一場供應鏈危機,首當其中的便是燃油供應。連日來,全英多地發(fā)生了汽油擠兌潮,致使該國主要城市多達90%加油站的汽油售罄。英國《衛(wèi)報》稱,不止是汽油,從雞肉到奶昔,再到床墊,各種物資的短缺已經讓英國人焦頭爛額。
今年9月,IHS Markit/CIPS英國綜合采購經理人指數(PMI)初值連續(xù)第四個月下滑,由8月的54.8跌至54.1,創(chuàng)今年2月以來新低。數據顯示,英國服務業(yè)和制造業(yè)都在放緩。9月服務業(yè)PMI從8月的55.0降至54.6,為2月以來最低。服務業(yè)企業(yè)的商業(yè)預期降至九個月低點。9月制造業(yè)PMI從8月的60.3降至56.3,同樣是2月以來最低。
倫敦《金融城市報》:滯脹幽靈籠罩著英國經濟
“調查也表明企業(yè)活動正日益受到原材料和勞動力短缺的限制,這在制造業(yè)中最為明顯,但在一些服務企業(yè)中也是如此?!本幹芇MI數據的IHS Markit首席商業(yè)經濟學家克里斯·威廉姆森(Chris Williamson)說。
路透社分析,盡管英國9月的PMI指數依然高于50這一榮枯分水線,但指數的持續(xù)下滑顯然受到了供應鏈延遲的影響。一些業(yè)內受訪者表示,原材料短缺、航運延誤、港口積壓、脫歐和物流行業(yè)的用人荒,都沖擊著供應鏈,導致成本上升。上月另一項調查顯示,英國幾乎所有中小制造商都在承受著成本上漲帶來的壓力。
當地時間9月25日,英國一處加油站打出“油品售罄”的標識。圖自澎湃影像
德意志銀行外匯策略師什里亞斯·戈帕爾(Shreyas Gopal)表示,燃料短缺“增加了英國在短期內陷入經濟停滯的尾部風險”。即便真的像英國政府和業(yè)界預測的那樣,對燃油的恐慌性搶購在本周末就會停止,但英國更多的結構性供應問題依然存在。
“從某種程度上講,燃油短缺只是目前英國用工荒所導致的最嚴重的現象?!备昱翣栒f,最近幾天的恐慌性搶購汽油是更廣泛供應鏈問題的征兆,這些問題將成為英國經濟從疫情中復蘇的攔路虎。
克里斯·威廉姆森則警告稱,“9月PMI數據將加劇人們對英國經濟正走向一波‘滯脹’的擔憂,經濟增長繼續(xù)呈現下滑態(tài)勢,而物價則飆升至更高水平?!?
根據英國《泰晤士報》的數據,截至今年8月,衡量通脹水平的英國消費者價格指數(CPI)上升至3.2%,相比7月增長了1.2個百分點,這是英國自1997年開始統(tǒng)計CPI以來的最大漲幅。
《金融時報》:燃油危機引發(fā)英鎊下跌,凸顯了外界對英國經濟的擔憂
而據《金融時報》分析,由于投資者擔心席卷英國的燃料危機可能導致該國經濟增長急劇放緩,同時刺激通脹飆升,英鎊兌美元匯率當地時間28日跌至8個月以來的最低點。當天,英鎊兌美元一度下跌1.2%,至1英鎊兌1.353美元,這既是今年以來的最大單日跌幅,也是今年1月份以來的最低點。
“看看今天的英鎊,像極了滯脹?!?/strong>三菱日聯金融集團(MUFG)全球市場研究主管德里克·赫爾潘尼(Derek Halpenny)說。
“這波下跌意味著英鎊已經完全喪失了今年初的強勢。”《金融時報》指出,當時曾有不少投資者押注英國的復蘇速度可能會領先于其他國家,但目前看來打錯了算盤。
“隨著英國通脹水平不斷推高,滯脹的幽靈正在英國經濟上空盤旋。對英國家庭而言,這將意味著無法逃避的財務痛苦?!?
- 責任編輯: 劉程輝  徐乾昂 
-
劉曉明同韓對朝代表會晤:朝方正當合理關切應得到重視和解決
2021-09-29 22:45 朝鮮現狀 -
印軍在中印邊境部署3個M777榴彈炮團,中方回應
2021-09-29 21:36 龍象之間 -
英國又一次激怒了法國
2021-09-29 20:40 法國見聞 -
岸田文雄:新冠疫情是“國難”,將建新型日式資本主義
2021-09-29 20:30 日本 -
“美歐需要聯手,放慢中國創(chuàng)新腳步”
2021-09-29 18:00 美國一夢 -
菲律賓擔憂美英澳三國可能引發(fā)核軍備競賽 中方回應
2021-09-29 17:46 南海局勢 -
韓軍:朝鮮高超音速導彈約3倍音速,尚處研發(fā)初期
2021-09-29 17:13 半島火箭 -
美議員鼓動扳倒IMF總裁,因為她“不以中國為死敵”
2021-09-29 17:07 中美關系 -
特魯多:未來幾周就決定這件事
2021-09-29 16:54 華為 -
歐盟:盡管存在分歧,但歐洲和中國必須繼續(xù)對話
2021-09-29 16:32 -
華春瑩:美國這個教授真的很有才
2021-09-29 16:26 中國外交 -
“中英相互了解不夠、互信不足,到了改變這種局面的時候了”
2021-09-29 14:09 不列顛 -
岸田文雄當選日本自民黨總裁,穩(wěn)坐首相
2021-09-29 13:17 日本 -
“我知道特朗普沒想打中國,告知中方是在傳達他的意圖”
2021-09-29 11:52 -
“美國正拖著世界奔向金融懸崖”
2021-09-29 11:44 美國經濟 -
美軍高層承認:20年阿富汗戰(zhàn)爭,戰(zhàn)略失敗
2021-09-29 11:29 阿富汗 -
法國松口:準備和澳大利亞對話
2021-09-29 10:41 法國見聞 -
巴西外長:5G拍賣“不會歧視任何人”
2021-09-29 09:54 -
美方稱普京挑美女翻譯分散特朗普注意力,俄方回應
2021-09-29 08:12 特朗普 -
朝鮮首次試射高超音速武器
2021-09-29 07:43 朝鮮現狀
相關推薦 -
美國放風:伊朗有動作了 評論 76靠萬斯“決勝一票”,“大而美”法案驚險闖關參議院 評論 169電氣化已落后亞洲,“大而美”法案或令美國雪上加霜 評論 76為什么這支國足被普遍看好? 評論 99最新聞 Hot
-
美兩員“大將”施壓未果,日本反倒成了“難啃的骨頭”
-
白宮找補:美國很強,不信去問伊朗
-
終于換了,特朗普:我很滿意
-
何君堯:建議給皇后大道、維多利亞公園改名
-
“美國自毀長城,中企憑高性價比一路高歌猛進”
-
兩國矛盾激化,阿媒突然發(fā)文:收到匿名材料,是俄軍擊中的
-
裝不裝空調,法國政客都能吵起來
-
潛入醫(yī)院裝電詐設備,騙走30萬!今年已發(fā)生多起
-
美報告炒作:中企占比近10%,“五角大樓供應鏈極其脆弱”
-
“歐洲定居者對澳大利亞原住民,犯下種族滅絕罪”
-
好一個“舉賢不避親”,特朗普推薦兒媳參選
-
開庭前妻子墜樓身亡,柯文哲前副手痛哭:臺灣怎么變成這樣
-
美國放風:伊朗有動作了
-
“中方正考慮邀請李在明出席”
-
“中國洋垃圾禁令震動全球”,馬來西亞也跟了
-
靠萬斯“決勝一票”,“大而美”法案驚險闖關參議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