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谷歌宿敵”坎特加入司法部,科技巨頭反壟斷風暴或更加洶涌
(觀察者網訊)自拜登上任以來,一直計劃抓住反壟斷改革的勢頭,試圖用大技術批評家來填補關鍵的反壟斷政策角色。11月16日,美國參議院確認由喬納森·坎特(Jonathan Kanter)領導司法部反壟斷部門。紐約時報稱,這是拜登政府遏制硅谷巨頭權力的最新行動。因為坎特長期以來批評谷歌、蘋果等科技巨頭的“不當競爭”行為,坎特也因此被稱為“谷歌宿敵”。
據紐約時報報道,11月16日,參議院以68票對29票確認坎特為司法部反壟斷局助理司法部長。但流程上,這一結果還將需要拜登的批準。
今年7月20日,白宮提名坎特的新聞稿曾寫道,現年47歲的坎特是一位杰出的反壟斷律師,“在他的職業(yè)生涯中,坎特一直是推動強有力和有意義的反壟斷執(zhí)法和競爭政策的主要倡導者和專家?!?
2021年10月6日,坎特在華盛頓的參議院司法委員會作證。圖自CNBC
公開信息顯示,喬納森·坎特從紐約州立大學獲得學士學位,又從華盛頓大學獲得法律博士(JD)學位。
他曾在美國聯(lián)邦貿易委員會競爭局短暫任職,負責調查企業(yè)大樁并購交易。隨后,他加入美國知名律所保羅·韋斯律所(Paul, Weiss, Rifkind, Wharton & Garrison LLP ),還擔任過反壟斷實務聯(lián)席主席一職。直到去年,坎特離開保羅·韋斯律所自立門戶,創(chuàng)辦Kanter Law Group(一個倡導反壟斷的機構)。
紐約時報稱,作為一名私人執(zhí)業(yè)律師,坎特曾代表微軟、新聞集團(News Corp),以及點評網站Yelp等多家公司,與谷歌在公堂上“過招”。
鑒于坎特以往的工作,目前還不清楚,坎特就任后是否會被要求回避谷歌、蘋果等企業(yè)的相關訴訟,及其他可能構成利益沖突的調查。不過無妨,因為他將有能力任命議員,協(xié)助他進行反壟斷工作。
媒體公開報道顯示,“谷歌反壟斷訴訟案”源于去年10月,美國司法部(DOJ)與多州聯(lián)合起訴谷歌,指控谷歌在通用搜索服務,搜索廣告和常規(guī)搜索文字廣告市場上非法維持壟斷地位。
紐約時報介紹,未來,坎特將和其他批評科技巨頭的知名人士一起擔任政府職務,包括聯(lián)邦貿易委員會主席莉娜·汗(Lina Khan)和國家經濟委員會顧問蒂姆·吳(Tim Wu)。
2017年,莉娜·汗還在哥倫比亞法學院上學時寫了一篇論文,提出反對亞馬遜的反壟斷理論而聲名昭著。該文章強調,政府需要新的反壟斷法來防止科技行業(yè)的競爭行為。莉娜·汗因此被譽為“反壟斷思想新學派的領導者”。
今年3月5日,吳修銘加入拜登政府,在白宮國家經濟委員會(National Economic Council)研究技術和競爭政策。隨后6月15日,莉娜·汗宣誓就職美國聯(lián)邦貿易委員會(FTC)主席。
據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yè)網(CNBC)16日報道,美國進步派為坎特的加入歡呼雀躍,認為這是反壟斷改革的三連勝。自今年7月,坎特被拜登提名以來,一個印有“Wu & Khan & Kanter”字樣的杯子就已在美國反壟斷圈內走紅。
美國國會議員瓊斯的推特截圖
紐約時報稱,在16日的坎特提名聽證會上,投贊成票的幾位議員稱贊坎特是解決企業(yè)問題的合適人選。但投反對票的議員康寧則表示,他和坎特一樣對科技產業(yè)感到擔憂,但他更擔心有人會利用反壟斷作為達到某種政治目的的工具。
公開報道顯示,目前,針對大型互聯(lián)網平臺企業(yè)和跨國科技巨頭的反壟斷,越來越成為不同國家和地區(qū)政府趨同的選擇。在這樣的環(huán)境之下,蘋果公司、谷歌等公司實際上都已在世界各國反壟斷監(jiān)管機構的名單之上。美國的反壟斷改革的勢頭尤其明顯。
早在今年7月初提名坎特出任關鍵的反壟斷政策角色時,拜登就簽署了《關于促進美國經濟競爭的行政命令》,旨在促進以科技公司為重點的競爭。這項命令特別要求加強對企業(yè)合并的審查,尤其是占主導地位的互聯(lián)網平臺的并購案件,以及由此產生的收購新生競爭對手、連續(xù)合并、數據積累、“免費”產品的競爭,以及用戶隱私等問題。
白宮發(fā)布《關于促進美國經濟競爭的行政命令》截圖。
據美國《時代》雜志11月12日刊文介紹,由于新冠疫情對商業(yè)和社會活動的限制迫使美國人更加依賴數字平臺進行通信和商業(yè),科技巨頭市場問題變得更加突出,利潤更高。白宮和國會認為消費者福利不足,加大力度呼吁反壟斷改革。
《時代》雜志稱,雖然反壟斷法最初只關注價格和產出,但如今它也關注消費者數據隱私問題。有專家表示,這在很大程度上與消費者福利問題及其個人數據對大型科技公司產生的內在價值有關。
但一些反壟斷批評人士認為針對大科技公司的立法可能會損害消費者體驗。一個由行業(yè)相關團體組成的非營利性財團警告稱,根據眾議院的法案,科技巨頭們可能被迫將產品拆分,這增加了消費者使用成本。例如,谷歌可能要在其搜索引擎中剝離地圖功能,蘋果的iOS將被迫剝離iMessage和FaceTime等功能,亞馬遜將不得不放棄其Prime訂閱服務。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標簽 反壟斷- 責任編輯: 李麗 
-
?看到中美元首會談,他又來“求對話”
2021-11-17 15:53 -
印度16歲女孩稱半年內遭到400人強奸,6人被捕
2021-11-17 15:39 印度強奸案 -
岸田將不搞“日版馬格尼茨基人權法”,日媒:為對華外交留余地
2021-11-17 15:14 日本 -
債務危機又至,美財長:下月15日前需提高債務上限
2021-11-17 14:51 美國政府關門 -
歐盟官員警告:埃塞俄比亞或成“非洲南斯拉夫”
2021-11-17 14:44 非洲之窗 -
認定種族滅絕?禁止新疆棉?抵制奧運?英政府否認三連
2021-11-17 14:08 不列顛 -
拜登推銷基建法,放言“將20年來首次超越中國”
2021-11-17 13:35 美國政治 -
“不夠民主”拜登禁止尼加拉瓜官員進入美國
2021-11-17 11:36 拉美左翼 -
中方實施禁令,限制經鐵路進口部分俄羅斯產品
2021-11-17 11:27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加拿大媒體:加政府承認曾以“強迫勞動”為由扣押中企服裝
2021-11-17 11:23 產業(yè)萬象 -
夏天因山火撤離的加拿大西部社區(qū),現在又因洪水撤離…
2021-11-17 11:20 極端天氣 -
“國會騷亂后,他倆曾討論趕特朗普下臺”
2021-11-17 10:59 -
聯(lián)合國官員喊話馬斯克:這就是你要的,捐吧
2021-11-17 10:09 -
印度首都準備“封城”,不是因為新冠...
2021-11-17 10:04 印度驚奇 -
德國暫停北溪2號認證,歐洲天然氣價格聞訊飆漲
2021-11-17 09:45 歐洲亂局 -
美國安顧問:中美將加強溝通,避免競爭變沖突
2021-11-17 09:40 中美關系 -
中資收購意大利軍用無人機廠,美媒緊盯不放
2021-11-17 09:32 -
中國電信美洲公司出手
2021-11-17 09:12 -
美國專家:中國已經不一樣了
2021-11-17 09:04 中美關系 -
秦剛:中美應傳承經戰(zhàn)火淬煉友好情誼,不應走向誤解甚至對抗
2021-11-17 08:56 中美關系
相關推薦 -
最新聞 Hot
-
“聽到東方驚雷了嗎?那是14億中國人在笑話美國”
-
“以色列和俄羅斯正進行秘密會談”
-
“不同于西方,中國正建設由技術驅動的福利模式”
-
中國駐泰國大使館:被騙至緬甸的男模特已獲救
-
“越南在走鋼絲,稍有不慎,就會惹惱中國”
-
最新民調:4成支持馬斯克成立新政黨
-
美伊下周在挪威談?
-
“俄美有興趣共同實施經濟領域一些‘有前景的項目’,特別是能源”
-
人才引進被舉報中止1年后,再招考入圍名單與此前一致?包頭通報
-
特朗普威脅:周五,接關稅吧
-
“歐洲領導人向我求助,我提了建議”
-
“我簽署時候,B-2、F-22將從頭頂飛過”
-
天文學家發(fā)現第三個進入太陽系的“星際訪客”
-
馮德萊恩承認:來不及談成,退而求其次…
-
特朗普簽署行政令:外國游客得加錢
-
美國解除對華C919發(fā)動機出口禁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