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韓國:棄韓投朝者系一年前“脫北者”
(觀察者網(wǎng)訊)韓聯(lián)社1月3日消息稱,韓國軍方、警方、情報部門認定,在1月1日翻越駐江原道高城郡第22師邊防哨所護欄投奔朝鮮的男子,正是2020年11月在同一駐地從朝鮮逃至韓國的約30歲出頭的“脫北者”。
韓聯(lián)社稱,韓軍方在與有關部門開展聯(lián)合調(diào)查后得出上述初步結論。此人一年多前投韓后,向情報部門供述稱自己“曾是體操運動員”,而韓方調(diào)查人員之后還為此安排兩場示范檢驗真?zhèn)?。?jù)悉,該男子個子不高,體重50多公斤,能夠輕松跨越3米高的邊防護欄。
朝韓非軍事區(qū)的一處韓軍檢查站。(圖自網(wǎng)絡)
據(jù)韓國軍方和情報部門了解,這名投朝人員安然無恙,在非軍事區(qū)朝方一側被3名朝軍官兵帶回朝鮮。韓國防部官員稱,在事發(fā)后抓拍的監(jiān)控畫面中,辨認出4人,聯(lián)合參謀本部戰(zhàn)備態(tài)勢檢查團正在深入判讀細節(jié)。
韓國防部官員當天表示,他們經(jīng)調(diào)閱平民限行線一帶的監(jiān)控畫面辨識出此人。韓軍方?jīng)]有具體說明其職業(yè)等身份信息,但據(jù)悉其在韓國從事保潔工作,經(jīng)濟上并不寬裕。此人自2021年12月30日起失聯(lián),但不涉及間諜行為。
韓軍方在其越界后的1月2日上午和下午通過軍事通信線路各向朝方發(fā)送了通知。朝方只確認已經(jīng)接收通知,并沒有對韓方提出的保護人身安全的要求給予答復。
韓聯(lián)社稱,此人在一年稍多的時間里神不知鬼不覺地在同一地點先棄朝投韓,再棄韓投朝,暴露出韓國軍方邊防漏洞和警方的警衛(wèi)不善。
- 責任編輯: 李天宇 
-
重申不將核武器瞄準彼此,這一條中國推動寫入
2022-01-04 07:19 中國外交 -
支持率持續(xù)下滑,韓最大在野黨大選競選團隊集體請辭
2022-01-03 21:43 三八線之南 -
他狠批政府涉臺政策:大國的事,輪不到小國立陶宛出頭
2022-01-03 21:29 -
繼以色列后,西班牙報告多例“新冠+流感”雙重感染病例
2022-01-03 21:21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印尼突然禁止煤炭出口,對中國影響大嗎?
2022-01-03 20:56 能源戰(zhàn)略 -
外媒:巴西總統(tǒng)博索納羅緊急送醫(yī)
2022-01-03 19:02 -
美國大學樂隊戴口罩彩排,正式演出又脫了…
2022-01-03 17:26 -
中印邊境這一幕,氣壞了印度反對黨
2022-01-03 16:49 龍象之間 -
被封號后,她宣稱推特“通共”
2022-01-03 16:15 -
特朗普說“中國的教育體系比美國好得多”,主持人懵了
2022-01-03 16:15 特朗普 -
BBC開始偷換概念
2022-01-03 15:13 -
荷蘭又現(xiàn)反封鎖示威,警察放狗撕咬抗議者
2022-01-03 13:38 歐洲亂局 -
美國被法國列入“紅色名單”
2022-01-03 11:59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美政府再度要求推遲5G部署,兩大電信商拿中國說事
2022-01-03 11:42 5G -
印尼禁止煤炭出口1個月,全球能源緊缺今年能緩解嗎?
2022-01-03 10:41 -
拜登向烏克蘭總統(tǒng)“打包票”
2022-01-03 09:56 美國政治 -
美防長,陽性
2022-01-03 08:55 -
蘇丹過渡政府總理哈姆杜克宣布辭職
2022-01-03 08:30 非洲之窗 -
2022大概率不是中美關系的好年頭
2022-01-03 08:11 -
美國新增確診20.9萬、死亡190例
2022-01-03 07:57 美國一夢
相關推薦 -
美國放風:伊朗有動作了 評論 81靠萬斯“決勝一票”,“大而美”法案驚險闖關參議院 評論 177電氣化已落后亞洲,“大而美”法案或令美國雪上加霜 評論 76為什么這支國足被普遍看好? 評論 100最新聞 Hot
-
美兩員“大將”施壓未果,日本反倒成了“難啃的骨頭”
-
白宮找補:美國很強,不信去問伊朗
-
終于換了,特朗普:我很滿意
-
何君堯:建議給皇后大道、維多利亞公園改名
-
“美國自毀長城,中企憑高性價比一路高歌猛進”
-
兩國矛盾激化,阿媒突然發(fā)文:收到匿名材料,是俄軍擊中的
-
裝不裝空調(diào),法國政客都能吵起來
-
潛入醫(yī)院裝電詐設備,騙走30萬!今年已發(fā)生多起
-
美報告炒作:中企占比近10%,“五角大樓供應鏈極其脆弱”
-
“歐洲定居者對澳大利亞原住民,犯下種族滅絕罪”
-
好一個“舉賢不避親”,特朗普推薦兒媳參選
-
開庭前妻子墜樓身亡,柯文哲前副手痛哭:臺灣怎么變成這樣
-
美國放風:伊朗有動作了
-
“中方正考慮邀請李在明出席”
-
“中國洋垃圾禁令震動全球”,馬來西亞也跟了
-
靠萬斯“決勝一票”,“大而美”法案驚險闖關參議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