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印總理“被困”天橋20分鐘或為兩黨紛爭,最高法院成立委員會徹查
(觀察者網訊)1月5日,印度總理莫迪的車隊在前往旁遮普邦出席活動時,因民眾抗議被困在當?shù)匾蛔鞓蛏?,長達20分鐘之久。輿論指責旁遮普邦方面在“總理安保問題上存在重大失誤”。為平息爭議,印度最高法院12日成立了五人調查委員會對此事進行徹查。
據(jù)《印度快報》12日報道,印度最高法院當天成立了一個由前法官英杜馬爾霍特拉領導的五人調查委員會,負責調查莫迪訪問旁遮普邦期間出現(xiàn)的安全漏洞。該委員會將調查誰應對此次事件負責,并就總理的安全提出必要的保障措施。
莫迪車隊被困天橋。圖自《今日印度》
總理被“圍困”,警察竟“不作為”?
據(jù)《今日印度》1月5日報道,當日抗議的民眾圍堵封鎖了道路,莫迪總理的車隊被民眾圍困在天橋上,旁遮普的活動被取消,印度內政部要求旁遮普邦政府就“安全失誤”提交報告。
印內政部稱,旁遮普邦政府沒有在此次事件中部署額外的安全措施,以確保所有道路交通的安全。
據(jù)消息,盡管“特殊保護小組”反應迅速,立即包圍了莫迪所乘坐車輛,但是私家車還是沒有與莫迪的車隊隔離開來。印度政府認為這是一個重大的“安全漏洞”。
莫迪”被困“天橋上的警察。圖自《今日印度》
據(jù)政府高層消息人士稱:“在天橋上看到的是旁遮普警方和所謂抗議者之間令人驚訝的縱容場面。只有旁遮普警方知道總理的確切路線。從未見過這樣的警察行為。這是近年來在印度總理安全方面最大的失誤?!?
據(jù)了解,莫迪被圍困后,旁遮普政府也沒有為總理部署額外的道路安全措施。
當時,在菲羅茲布爾等待莫迪的民眾們拿起椅子、剪報為自己遮雨。
正在遮雨的菲羅茲布爾民眾。圖自《今日印度》
尤吉·阿迪亞納特:“這是一場有預謀的事件。”
在官方調查結果出爐之前,已有印度媒體按捺不住開始調查真相。
1月11日《今日印度》刊發(fā)文章稱,經過調查發(fā)現(xiàn)當?shù)鼐皆缇椭来舜慰棺h,但并未采取任何行動。
《今日印度》介紹,該報記者偽裝身份與旁遮普邦菲羅茲布爾地區(qū)一名警官進行了交談。據(jù)后者透露,該地區(qū)警方曾在1月2日給印度增補總警監(jiān)(印度警銜)發(fā)送了一份報告,內容涉及抗議者計劃在關鍵道路上妨礙交通并阻止印度人民黨的工作人員前往莫迪將要參加的活動。該警官還補充稱,1月2日之后,他們也不斷向高級警官匯報過相關信息。
《今日印度》報道稱,莫迪5日原定乘坐直升機前往菲羅茲布爾。但由于天氣惡劣,他改為走公路。據(jù)稱,與地方政府共享情報的“特別保護小組”在計劃中提到,如果天氣不好,莫迪可能不得不通過陸路前往旁遮普邦,在這種情況下必須封閉道路?!督袢沼《取氛{查發(fā)現(xiàn),在莫迪出訪當天,警方確實在交換有關抗議活動的情報,但有關路線并沒有被清理。
另一名當?shù)鼐賱t告訴《今日印度》,他們并未收到針對抗議者采取行動的命令?!叭绻拥矫睿覀兙蜁么邷I彈或子彈驅散他們,我們原本是可以驅散他們的。但選舉即將到來。我們不能使用武力?!痹摼龠€稱,5日出現(xiàn)的抗議者不是農民,而是“披著農民外衣的激進分子”。
據(jù)《今日印度》13日報道,印度北方邦首席部長尤吉·阿迪亞納特稱,莫迪總理1月5日訪問旁遮普邦期間出現(xiàn)的安全漏洞是“有預謀的、有贊助的陰謀”。
《今日印度》報道截圖。
“總理被困”引發(fā)印度國內政黨間“口水戰(zhàn)”
“莫迪被困”事件發(fā)生后,特別保護小組人員包圍著莫迪汽車的現(xiàn)場照片和視頻在網上瘋傳,印度聯(lián)邦執(zhí)政黨人民黨和在旁遮普邦執(zhí)政的印度主要反對黨國大黨正為此展開“口水戰(zhàn)”。
印度人民黨議員賈加特·普拉卡什·納達在其推特中表示:“國大黨政府在旁遮普使用的策略會傷害任何相信民主原則的人。”
賈加特·普拉卡什·納達推特截圖
印度人民黨的首席部長們就最近的安全漏洞事件,加大了對國大黨領導的旁遮普邦政府的攻擊力度,聲稱該邦當局將總理莫迪的安全置于危險之中。
但旁遮普邦首席部長阿馬林德爾否認了這種說法,并表示會積極配合開展調查。
也有聲音認為,內政部和人民黨有點小題大做了。
- 原標題:莫迪車隊被困橋上20分鐘,印度最高法院成立委員會徹查
- 責任編輯: 王濛 
-
美疾控更新指南:戴中國標準KN95,保護效應好
2022-01-15 11:59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兩小偷夜闖中國維和部隊營區(qū),當場被抓
2022-01-15 11:47 -
駐墨西哥使館:有赴華人員偽造健康碼,已暫停申請資格
2022-01-15 10:58 -
朝鮮宣布發(fā)射兩枚戰(zhàn)術導彈
2022-01-15 07:40 朝鮮現(xiàn)狀 -
歐盟污蔑中國“脅迫”立陶宛,駐歐盟使團回應
2022-01-15 07:28 中國外交 -
美國新增確診74.9萬例、死亡2663例
2022-01-15 07:24 美國一夢 -
“五角大樓以為朝鮮導彈會擊中美國”
2022-01-14 23:23 朝鮮現(xiàn)狀 -
英國首相府向女王道歉
2022-01-14 23:17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美國過去常說中國將崩潰,如今中國圍觀美國潛在內戰(zhàn)”
2022-01-14 22:39 美國一夢 -
韓軍:朝鮮2枚疑似短程導彈成功命中海上目標
2022-01-14 21:46 半島火箭 -
“這一次,我們錯過了!但只要我一息尚存…”
2022-01-14 21:23 美國政治 -
紐約75歲亞裔老太被無故推倒昏迷,失望稱“美國不再安全”
2022-01-14 21:04 -
瑞典首相新冠檢測呈陽性
2022-01-14 20:22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連追求自身經濟利益的自由,德國都沒有”
2022-01-14 20:09 -
前TVB主播移民英國染疫后,懷念起香港的防疫了
2022-01-14 19:58 -
斯洛伐克批準協(xié)議:或允許美軍使用兩處機場
2022-01-14 19:11 -
軍情五處稱一華人律師“在英從事政治干涉活動”,外交部回應
2022-01-14 18:12 不列顛 -
-
病例激增之際,一大波印度人又去恒河沐浴了
2022-01-14 17:52 印度驚奇 -
英媒嘲諷火力全開:在那頭稀疏頭發(fā)下,從來不存在一個稱職的管理者
2022-01-14 17:03 不列顛
相關推薦 -
最新聞 Hot
-
“2027年起,整個產業(yè)將拱手讓給中國”
-
特朗普威脅:敢礙事,就逮捕你
-
“7年前就發(fā)現(xiàn)問題了,一直沒修”
-
“不如申請成中國一省” ,德國鋰企竟如此激將歐盟
-
終于換了,特朗普:我很滿意
-
要跟中國對著干?“剛果(金),別斷送發(fā)展機遇”
-
美兩員“大將”施壓未果,日本反倒成了“難啃的骨頭”
-
白宮找補:美國很強,不信去問伊朗
-
何君堯:建議給皇后大道、維多利亞公園改名
-
“美國自毀長城,中企憑高性價比一路高歌猛進”
-
兩國矛盾激化,阿媒突然發(fā)文:收到匿名材料,是俄軍擊中的
-
裝不裝空調,法國政客都能吵起來
-
潛入醫(yī)院裝電詐設備,騙走30萬!今年已發(fā)生多起
-
美報告炒作:中企占比近10%,“五角大樓供應鏈極其脆弱”
-
“歐洲定居者對澳大利亞原住民,犯下種族滅絕罪”
-
好一個“舉賢不避親”,特朗普推薦兒媳參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