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澳新銀行:中國僅2.6%GDP受“動態(tài)清零”影響
-
鞠峰噦
【文/觀察者網 鞠峰】
一直以來堅定疫情嚴防嚴控道路的中國,被一眾“躺平”的國家視為“異類”。奧密克戎毒株肆虐以來,以《紐約時報》為首的媒體批評中國“清零”政策的言論甚囂塵上,其中一個重要論調是中國的做法“拖累”了本國乃至世界經濟。
然而,彭博社援引澳新銀行(ANZ)2月15日發(fā)布的最新研究報告顯示,中國的“清零”政策,對于經濟的影響是有限的。這歸功于高度本地化、十分精準的防控措施。
由澳新銀行大中華區(qū)首席經濟學家Raymond Yeung牽頭撰寫的報告稱,目前,中國僅有占GDP2.6%的經濟受到“動態(tài)清零”的影響。如果影響持續(xù)一個季度,那么也只占年化GDP的0.6%。
報告稱,中國受新冠疫情影響最大的行業(yè)是房屋租賃、商業(yè)服務以及酒店和餐飲。這些只占到中國總體經濟增長的4.7%。由此看來,中國目前經濟增長放緩的主要原因,不是因為新冠疫情,而是結構性改革,例如加緊多個行業(yè)的管制、削減債務、減少碳排放等。
澳新銀行經濟學家們認為,零售行業(yè)在“清零政策”中遭受打擊,還沒有回到疫情暴發(fā)前的水平,但是這對經濟活動的影響局限在地方,并沒有擴大到全國層面。
報告稱,嚴格的邊檢并未導致供應鏈瓶頸,中國的集裝箱周轉速度反而比許多國家都要快。此外,嚴格出境要求打消了許多人出國旅游的想法,鼓勵人們在國內消費,中國的外部收支平衡也因此受益。
一段時間以來,一些西方媒體不顧自己國家在疫情中“越陷越深”,反而質疑中國的“清零”方針。他們的重要論點,就是嚴格的防疫政策嚴重影響中國和世界經濟。
例如彭博社上月13日發(fā)文稱,“中國因為清零政策面臨越來越嚴重的經濟損失”。文章稱,大城市封鎖擾亂供應鏈,打擊了消費。
彭博社援引高盛的報告稱,如果在全國封鎖的極端情況下,中國的年經濟增長率可能會跌至1.5%,創(chuàng)1976年以來的最低記錄。
但實際上,由于精準、有效的防疫措施,中國能夠把各地零星暴發(fā)的疫情控制在最小范圍內。中國國家統計局年初公布的數據顯示,2021年第四季度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同比增長4.0%,全年GDP增長8.1%。
上月底,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高級官員也宣稱中國“清零”的疫情防控政策對供應鏈和世界經濟增長會帶來風險。
對此,中國外交部發(fā)言人趙立堅1月26日回應稱,中國一貫采取科學、全面、有力的防控舉措,無論是在保護人民生命健康、恢復本國經濟社會發(fā)展,還是在推動國際抗疫合作、促進世界經濟復蘇方面都取得了顯著成效。世人有目共睹。
趙立堅指出,2020年,中國成為全球唯一實現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2021年更是取得了8.1%的經濟高增速,中國GDP按年平均匯率折算達17.7萬億美元,繼續(xù)引領全球復蘇的發(fā)展進程。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變,中國作為全球經濟增長重要引擎的地位沒有變,國際社會對中國經濟的信心沒有變,我們愿同各方加強溝通與合作,為全球經濟持續(xù)復蘇注入動力。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標簽 動態(tài)清零- 責任編輯: 鞠峰 
-
美各界呼吁廢除“傳承錄取”,憑成績上名校
2022-02-15 17:22 -
連續(xù)三天,莫里森喊話中國“別站俄羅斯”
2022-02-15 17:13 烏克蘭之殤 -
瓦利耶娃聽證會上辯稱:誤食祖父心臟病藥
2022-02-15 17:10 北京冬奧會 -
俄羅斯歌手為冰墩墩高歌一曲,網友:達瓦里希墩墩之歌
2022-02-15 17:02 -
建國后首次!加拿大啟用緊急狀態(tài)法
2022-02-15 16:53 -
“通俄門”反轉?希拉里被曝雇人監(jiān)視特朗普
2022-02-15 16:51 美國政治 -
中方第四批救災物資運抵湯加,含移動板房、拖拉機等
2022-02-15 16:14 -
巴基斯坦一男子“褻瀆古蘭經”被暴徒砸死,巴總理:對濫用私刑零容忍
2022-02-15 16:09 巴鐵 -
美國務院:美國公民應立即離開白俄羅斯
2022-02-15 16:05 烏克蘭之殤 -
印度金融業(yè)前高管被“神棍”掌控20多年,遭重罰
2022-02-15 16:04 印度驚奇 -
CNN故意提“新疆”,巴基斯坦總理:聊聊印度“暴行”吧
2022-02-15 15:56 巴鐵 -
行吧,咱就是說拜登“贏麻了”
2022-02-15 15:49 烏克蘭之殤 -
外交部:美國任意處置阿富汗人民資產無異于強盜行徑
2022-02-15 15:45 阿富汗 -
江蘇小伙在柬埔寨被多次抽血全身浮腫病危,大使館警方已介入
2022-02-15 15:43 -
“美國利益點正在轉移,中東國家意識到該談判了”
2022-02-15 14:27 薄荷四國 -
莫里森唱了一首歌,原唱不高興了…
2022-02-15 12:35 -
烏總統不點名批評美國:大錯特錯
2022-02-15 11:38 烏克蘭之殤 -
烏總統喊話公務員:24小時內回國
2022-02-15 11:09 烏克蘭之殤 -
美加跨境大橋恢復通車,加警方驅散示威者
2022-02-15 10:32 -
澤連斯基:2月16日為“團結日”,掛國旗、奏國歌
2022-02-15 10:28 烏克蘭之殤
相關推薦 -
-
“2027年起,整個產業(yè)將拱手讓給中國” 評論 18“不如申請成中國一省” ,德國鋰企竟如此激將歐盟 評論 73美國放風:伊朗有動作了 評論 86靠萬斯“決勝一票”,“大而美”法案驚險闖關參議院 評論 184最新聞 Hot
-
“2027年起,整個產業(yè)將拱手讓給中國”
-
特朗普威脅:敢礙事,就逮捕你
-
“7年前就發(fā)現問題了,一直沒修”
-
“不如申請成中國一省” ,德國鋰企竟如此激將歐盟
-
終于換了,特朗普:我很滿意
-
要跟中國對著干?“剛果(金),別斷送發(fā)展機遇”
-
美兩員“大將”施壓未果,日本反倒成了“難啃的骨頭”
-
白宮找補:美國很強,不信去問伊朗
-
何君堯:建議給皇后大道、維多利亞公園改名
-
“美國自毀長城,中企憑高性價比一路高歌猛進”
-
兩國矛盾激化,阿媒突然發(fā)文:收到匿名材料,是俄軍擊中的
-
裝不裝空調,法國政客都能吵起來
-
潛入醫(yī)院裝電詐設備,騙走30萬!今年已發(fā)生多起
-
美報告炒作:中企占比近10%,“五角大樓供應鏈極其脆弱”
-
“歐洲定居者對澳大利亞原住民,犯下種族滅絕罪”
-
好一個“舉賢不避親”,特朗普推薦兒媳參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