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回應澤連斯基“先發(fā)制人打擊”言論:不會直接參與俄烏沖突
(觀察者網(wǎng)訊)烏克蘭總統(tǒng)澤連斯基10月6日喊話北約對俄實施“先發(fā)制人的打擊”,以阻止后者“使用核武器”。此番言論迅速引發(fā)爭議,俄方猛烈批評澤連斯基試圖挑起世界大戰(zhàn),還點名美英對此言論負有責任。
美國國務院副發(fā)言人帕特爾(Vedant Patel)當?shù)貢r間7日回應澤連斯基言論時重申,美國不會直接卷入俄烏沖突。澤連斯基日前接受英媒采訪時解釋,“先發(fā)制人的打擊”是“翻譯錯誤”,他的原意是“敲打”,即對俄實施制裁。
當?shù)貢r間10月6日,澤連斯基在洛伊研究所一場會議上發(fā)表講話 圖源:烏克蘭總統(tǒng)府
據(jù)美國國務院網(wǎng)站消息,在7日的例行記者會上,有記者提到澤連斯基建議西方對俄采取“先發(fā)制人的打擊”,詢問這是否有些“突破底線”?
帕特爾表示:“拜登總統(tǒng)和布林肯國務卿的態(tài)度已經(jīng)非常明確。只要美國或我們的盟友沒有受到攻擊,我們就不會直接參與這場沖突,派遣美國軍隊在烏克蘭作戰(zhàn)或攻擊俄羅斯軍隊?!?
帕特爾還表示,美國沒有看到任何調(diào)整其戰(zhàn)略核態(tài)勢的理由,也沒有看到任何跡象表明俄羅斯正準備使用核武器。
當?shù)貢r間10月6日,澤連斯基以線上方式參加了澳大利亞智庫洛伊研究所舉行的一場會議,他在視頻講話中宣稱,北約必須確保俄羅斯不會對烏軍使用核武器。
“北約應該怎么做?消除俄羅斯使用核武器的可能性?!睗蛇B斯基說,“我再次向國際社會呼吁,就像在2月24日之前說過的那樣,要先發(fā)制人,讓他們(俄羅斯)知道使用核武器會有什么后果,而不是反過來?!?
俄總統(tǒng)新聞秘書佩斯科夫6日回應稱,澤連斯基的表態(tài)無異于是在試圖挑起一場世界大戰(zhàn),這將導致“無法預見的災難性后果”。佩斯科夫呼吁國際社會關注澤連斯基的言論,并特別“點名”美國和英國,稱這兩個國家“實際上控制著基輔的行動”,因此對烏克蘭總統(tǒng)的言論負有責任。
隨后烏克蘭方面開始為澤連斯基的爭議言論“找補”。烏總統(tǒng)新聞秘書謝爾蓋·尼基福羅夫6日解釋稱,澤連斯基所說的“先發(fā)制人”指的是制裁俄羅斯,烏方不會要求北約對俄羅斯使用核武器。
英國廣播公司(BBC)7日刊登對澤連斯基的專訪。澤連斯基表示,“先發(fā)制人的打擊”是“翻譯錯誤”,他說的是要對俄羅斯進行“先發(fā)制人的敲打”(preventive kicks),這指的是“制裁”,而非“攻擊”。
澤連斯基還聲稱,俄羅斯官員已經(jīng)開始讓他們的社會為可能使用核武器做好準備,但他不相信俄羅斯真的準備好使用核武器。
本文系觀察者網(wǎng)獨家稿件,未經(jīng)授權,不得轉(zhuǎn)載。
標簽 澤連斯基- 責任編輯: 王愷雯 
-
克里米亞大橋爆炸后最新衛(wèi)星圖像
2022-10-09 09:35 俄羅斯之聲 -
拜登渲染“核末日”,馬克龍:說話該謹慎點
2022-10-09 08:39 烏克蘭之殤 -
離譜!美頂級兒童醫(yī)院稱孩子“在子宮里”就知道其是跨性別者…
2022-10-09 08:30 美國一夢 -
美國新增感染病例31253例、死亡140例
2022-10-09 07:34 美國一夢 -
克里米亞大橋恢復通車,普京下令加強安保措施
2022-10-09 07:28 觀察者頭條 -
日韓稱朝鮮9日發(fā)射彈道導彈
2022-10-09 07:23 三八線之南 -
德國北部鐵路運輸中斷事故初步確認故障原因
2022-10-09 06:44 歐洲亂局 -
俄方:克里米亞大橋爆炸車車主系俄一邊疆區(qū)居民
2022-10-08 23:20 俄羅斯之聲 -
德國北部鐵路運輸大規(guī)模中斷,或被蓄意破壞
2022-10-08 23:05 德意志 -
烏克蘭國安局稱:大橋在美麗地燃燒
2022-10-08 23:00 烏克蘭之殤 -
俄國防部:蘇洛維金出任特別軍事行動總指揮
2022-10-08 22:13 俄羅斯之聲 -
上一秒還在啃漢堡,下一秒就被美國警察的子彈狂追
2022-10-08 22:00 -
彭博社:中國持有正確的物種保護理念,西方應更開放地接受
2022-10-08 21:26 -
五角大樓:含中國產(chǎn)零件F-35,豁免了
2022-10-08 21:11 -
墨西哥毒販沖進市政廳掃射:外墻布滿彈孔,市長當場死亡
2022-10-08 20:35 -
被美國天價氣“背刺”,德國拉日韓組“G7+”談價
2022-10-08 19:38 歐洲亂局 -
克里米亞大橋爆炸已致3人死亡
2022-10-08 19:32 -
“基輔政權對破壞民用基礎設施的反應證明了其恐怖主義性質(zhì)”
2022-10-08 18:57 烏克蘭之殤 -
他滿腹牢騷:美國要價4倍,這就是友誼的真諦?
2022-10-08 18:52 -
“讓我用兩個詞開場:Made in America”
2022-10-08 18:34
相關推薦 -
“不如申請成中國一省” ,德國鋰企竟如此激將歐盟 評論 14美國放風:伊朗有動作了 評論 84靠萬斯“決勝一票”,“大而美”法案驚險闖關參議院 評論 181電氣化已落后亞洲,“大而美”法案或令美國雪上加霜 評論 76最新聞 Hot
-
美兩員“大將”施壓未果,日本反倒成了“難啃的骨頭”
-
白宮找補:美國很強,不信去問伊朗
-
終于換了,特朗普:我很滿意
-
何君堯:建議給皇后大道、維多利亞公園改名
-
“美國自毀長城,中企憑高性價比一路高歌猛進”
-
兩國矛盾激化,阿媒突然發(fā)文:收到匿名材料,是俄軍擊中的
-
裝不裝空調(diào),法國政客都能吵起來
-
潛入醫(yī)院裝電詐設備,騙走30萬!今年已發(fā)生多起
-
美報告炒作:中企占比近10%,“五角大樓供應鏈極其脆弱”
-
“歐洲定居者對澳大利亞原住民,犯下種族滅絕罪”
-
好一個“舉賢不避親”,特朗普推薦兒媳參選
-
開庭前妻子墜樓身亡,柯文哲前副手痛哭:臺灣怎么變成這樣
-
美國放風:伊朗有動作了
-
“中方正考慮邀請李在明出席”
-
“中國洋垃圾禁令震動全球”,馬來西亞也跟了
-
靠萬斯“決勝一票”,“大而美”法案驚險闖關參議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