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悔?瑞銀:盡職調查不到4天就被迫收購瑞信,損失近1200億
【文/觀察者網 熊超然】今年3月中旬,瑞士信貸集團(Credit Suisse)游走于“暴雷邊緣”,瑞銀集團(UBS)同意以30億瑞士法郎(約合人民幣233億元)的價格,收購其瀕臨破產的競爭對手瑞士信貸銀行。
據(jù)路透社當?shù)貢r間5月17日報道,瑞銀于16日提交給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的一份監(jiān)管文件內容顯示,由于當時全球銀行業(yè)危機令瑞信財務狀況惡化,促使瑞士政府“迅速采取行動”,瑞銀只能被迫匆忙地收購瑞信。
文件稱,鑒于“緊急情況”,瑞銀只有不到4天的時間進行盡職調查,而據(jù)估算下來,此次收購給瑞銀帶來的經濟損失約為17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189億元)。
路透社報道截圖
當?shù)貢r間3月14日,時值全球銀行業(yè)危機加劇,在瑞信披露其財務報告程序存在“重大缺陷”,并呼吁瑞士央行“如有必要”提供金融支持后,瑞信最大股東沙特國家銀行(Saudi National bank)表態(tài)“不急于提供更多現(xiàn)金幫助支撐瑞信”,這也讓瑞信面臨到的問題更加復雜。
3月15日,瑞士國家銀行(SNB,瑞士央行)和該國主要金融監(jiān)管機構瑞士金融市場監(jiān)管局(FINMA)發(fā)表聯(lián)合聲明稱,表示“如有必要,瑞士央行將向瑞信提供流動性?!彪S后,為增強流動性,瑞信集團表示將從瑞士央行借款多達500億瑞士法郎。
瑞銀方面此次提交的文件回顧稱,就在次日(3月16日),瑞銀與瑞信簽署了一份保密協(xié)議,瑞銀據(jù)此開始收購前的盡職調查。
然而僅過不到4天,也就是3月19日,瑞銀集團同意以30億瑞士法郎的價格收購瑞士信貸銀行,這項“歷史性的交易”預計將在2023年底完成。同時,瑞士政府還承諾提供高達90億瑞郎的損失擔保,但前提是瑞銀集團需自行承擔前50億瑞郎的損失。
如今,瑞銀的文件顯示,與最初預計的10億瑞郎這一收購價格相比,最終的收購價格要高出了許多。
瑞士蘇黎世,瑞信和瑞銀的標志出現(xiàn)在兩棟大樓上
文件還顯示,瑞銀早在去年10月就已對收購瑞信產生了興趣,當時瑞銀的董事會特設了一個“戰(zhàn)略委員會”,以審查當時瑞信所面臨到的困境。去年12月初,瑞銀管理層對收購瑞信的后果進行了初步評估,并于12月19日提交了評估結果。
今年2月,瑞銀的董事會和“戰(zhàn)略委員會”分別得出結論,認為收購“并不可取”,并建議展開進一步分析,為瑞士監(jiān)管機構因瑞信陷入困境后要求瑞銀介入的情況做好準備。
瑞銀提交的文件顯示,事實上從去年12月到今年1月中旬,瑞信的高管也一直在與本國政府討論包括與瑞銀合并在內的各種應對方案。
據(jù)彭博社4月3日報道,對于這筆瑞士兩家最大銀行的收購交易案,瑞士央行副行長馬丁·施萊格爾(Martin Schlegel)當時解釋稱,放任瑞信破產可能會引發(fā)全球性的金融危機,這筆交易是“諸多糟糕解決方案中最好的方法”。
當?shù)貢r間3月19日,瑞士聯(lián)邦委員會召開新聞發(fā)布會,確認瑞士第一大銀行瑞銀集團將收購陷入危機的瑞士第二大銀行集團瑞士信貸銀行。圖自澎湃影像
美國《華爾街日報》3月22日則發(fā)文分析說,瑞信一旦“暴雷”,對任何國家而言都是一場金融危機,對瑞士更是“事關生死存亡”。與其說是瑞士政府“提議收購”,倒不如說是對瑞銀下達了“最后通牒”。
“瑞士幾百年來培育出的經濟模式和國家認同,是建立在維護世界財富的基礎之上的。這不僅僅只是關乎一家銀行(瑞信),瑞士本身也需要救援。”
文章披露,瑞銀集團董事長科爾姆·凱萊赫(Colm Kelleher)早在3月16日就接到瑞士金融市場監(jiān)管局、瑞士央行和瑞士財政部這三方官員的電話,所傳遞的消息很明確:瑞銀應當要收購瑞信,否則后者將會破產,而瑞銀和其他銀行也可能會因此而倒下。
4月24日,瑞信公布消息稱,2023年第一季度凈資產流失612億瑞士法郎(約合人民幣4743億元)。美國投資銀行KBW分析師稱,該行資金外流規(guī)?!傲钊苏痼@”。
英國《金融時報》指出,這是瑞信被瑞銀收購后首度公開資產流失規(guī)模。值得注意的是,這很可能是有著167年歷史的瑞信銀行最后一次發(fā)布獨立業(yè)績,因為瑞銀對瑞信的收購預計很快完成。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 責任編輯: 熊超然 
-
美國指控多名中俄公民竊取商業(yè)機密,中方回應
2023-05-17 15:44 中美關系 -
“歐盟必須自產先進芯片,否則...”
2023-05-17 15:18 歐洲亂局 -
“中國大陸就是要統(tǒng)一,無需額外解讀”
2023-05-17 14:59 臺灣 -
“俄羅斯以后可在任何地方自由部署武器”
2023-05-17 14:56 俄羅斯之聲 -
美三大部長罕見共同發(fā)聲:這事不解決,如何對華競爭
2023-05-17 14:23 中美關系 -
拜登政府警告他“不要和中俄走太近”,遭回懟
2023-05-17 14:20 美國一夢 -
拜登爽約,“四方安全對話”也沒了
2023-05-17 13:58 -
“美元時代正步入尾聲”
2023-05-17 12:04 美國一夢 -
中國今年首場主場外交大戲,中亞五國有何期待?
2023-05-17 11:59 中國外交 -
美國車隊在尼日利亞遇襲,2名領館工作人員死亡
2023-05-17 11:11 -
美國又@俄方:我有1419枚,你呢
2023-05-17 10:20 -
美國安顧問沙利文家半夜遭侵入,門外特工事后才知道
2023-05-17 09:28 美國一夢 -
美國官員:“愛國者”確實被俄軍打壞了
2023-05-17 09:24 -
中國籍漁船印度洋傾覆致39人失聯(lián) 習近平作重要指示
2023-05-17 09:17 -
亞洲,拜登不敢多待了…
2023-05-17 09:05 美國政治 -
朝鮮首顆軍事偵察衛(wèi)星準備就緒,金正恩現(xiàn)場指導工作
2023-05-17 08:26 朝鮮現(xiàn)狀 -
“普京和澤連斯基都同意了”
2023-05-17 08:11 烏克蘭之殤 -
涉嫌受賄,烏克蘭最高法院院長被捕
2023-05-17 08:08 -
未就第11輪對俄制裁達成一致,歐盟官員發(fā)牢騷
2023-05-17 07:15 俄羅斯之聲 -
特拉斯竄訪臺灣,我駐英使館:失敗政客
2023-05-17 06:44 臺灣
相關推薦 -
“美國人,真正該擔心的時候到了” 評論 6“美國政府像青少年,拿信用卡揮霍,直到…” 評論 137“聽到東方驚雷了嗎?那是14億中國人在笑話美國” 評論 233美國解除對華C919發(fā)動機出口禁令 評論 410最新聞 Hot
-
“美國人,真正該擔心的時候到了”
-
普京:全世界都想進入中國市場
-
馬斯克:對!全面公布所有文件
-
美方恢復出口,“不是恩賜也不是讓步,是我們斗爭來的”
-
想得真美!“美越協(xié)議這一條,旨在孤立中國…”
-
“美國政府像青少年,拿信用卡揮霍,直到…”
-
“聽到東方驚雷了嗎?那是14億中國人在笑話美國”
-
“以色列和俄羅斯正進行秘密會談”
-
佩通坦基本盤還穩(wěn)嗎?泰國權力天平傾向何方
-
“不同于西方,中國正建設由技術驅動的福利模式”
-
中國駐泰國大使館:被騙至緬甸的男模特已獲救
-
“越南在走鋼絲,稍有不慎,就會惹惱中國”
-
最新民調:4成支持馬斯克成立新政黨
-
美伊下周在挪威談?
-
“俄美有興趣共同實施經濟領域一些‘有前景的項目’,特別是能源”
-
人才引進被舉報中止1年后,再招考入圍名單與此前一致?包頭通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