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美國比,歐洲人正變得越來越窮
-
王世怡高武德勢力一般惺惺相惜
【文/觀察者網 王世純】近年來,新冠疫情、俄烏沖突等事件沖擊歐洲經濟。對此,《華爾街日報》7月18日的專題文章指出,歐洲人正面臨著幾十年來從未經歷過的新的經濟現(xiàn)實——他們變得越來越窮。
文章指出,近年來,歐洲人的工資收入和購買力日益下降,影響了生活水平。這導致長期以來歐洲人被外界羨慕的生活水平也日益下降——很多歐洲居民正在采購廉價食品,德國的人均肉食量也逐步下降。
對于歐洲經濟困境的原因,文章稱歐洲目前的困境是長期形成的。新冠疫情和俄烏沖突的連擊沖擊了歐洲經濟,導致能源和食品價格飆升,加劇了幾十年來一直在惡化的歐洲經濟。隨著人口老齡化,人們更喜歡自由時間和工作保障,而不是追求收入,這導致了多年來經濟和生產率增長乏力。
隨著歐洲經濟步入困境,歐美工資差距拉大,歐洲與美國的生活水平和經濟水平差距加大。當下,美國居民承受的通脹壓力更小,同時居民的消費水平高于歐洲居民。文章援引相關組織的話稱,如果目前的趨勢繼續(xù)下去,到2035年,美國和歐盟的人均經濟產出之間的差距將與今天日本和厄瓜多爾之間的差距一樣大。
報道截圖
歐美工資相較美國逐步下降,圖片來源:《華爾街日報》
隨著消費支出的自由落體,歐洲在今年年初陷入衰退,加重了外界自本世紀初開始對歐洲的經濟、政治和軍事逐步衰落的觀感。
法國人正在少吃鵝肝,少喝紅酒。西班牙人對橄欖油非常吝嗇。芬蘭人被敦促在有風的日子里使用桑拿,因為有風能的時候能源價格不那么昂貴。在整個德國,肉類和牛奶的消費量已降至三十年來的最低水平,曾經蓬勃發(fā)展的有機食品市場也陷入了困境。意大利經濟發(fā)展部長阿道夫·烏爾索于5月召開了一次危機會議,討論意大利最受歡迎的主食——意大利面的價格,此前意大利面的價格漲幅超過了全國通脹率的兩倍。
這種痛苦深深地影響到了中產階級。最近的一個晚上,在歐洲最富裕的城市之一布魯塞爾,教師和護士排隊從卡車后車廂領取半價雜貨。這家名為“歡樂時光市場”的攤販從超市收集臨期食品,并通過一款應用為其做廣告。顧客可以在下午早些時候下單,晚上再收取打折食品。
正在分發(fā)一箱箱食品雜貨的皮埃爾·范·赫德說:“有些顧客告訴我,因為你,我每周終于可以吃到兩三次肉?!?
33歲的護士卡里姆·布阿扎正在為他的妻子和兩個孩子采購打折半價的肉和魚,他抱怨說,通貨膨脹意味著“你幾乎需要做第二份工作來支付一切費用”。類似的APP在該地區(qū)如雨后春筍般涌現(xiàn)。2015年在丹麥成立的TooGoodToGo公司銷售零售商和餐館的剩菜,當下在歐洲擁有7600萬注冊用戶,大約是2020年底的三倍。在德國,成立于2017年的創(chuàng)業(yè)公司Sirplus在其網上商店提供“富余”食品,包括過期產品。
高端食品雜貨的消費大幅下降。2022年,德國人均肉類消費量為52公斤,比前一年減少了約8%,是1989年開始計算以來的最低水平。雖然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會對健康飲食和動物福利的擔憂,但專家表示,近幾個月來肉類價格上漲了30%,這一趨勢也在加速。
持續(xù)放緩的經濟也影響了歐洲的福利水平。
為維克·特里維迪(Vivek Trivedi)是一名31歲的麻醉師,住在英格蘭曼徹斯特,每周工作48小時,年收入約為5.1萬英鎊。他說,近一年來,英國的通貨膨脹率一直在10%左右或更高,這正在吞噬他每個月的預算。特里維迪說,他在折扣店買雜貨,外出就餐的花費也減少了。他說,最近幾個月,一些同事完全關閉了暖氣,擔心他們負擔不起能源大幅上漲的成本。
28歲的倫敦公共事務專家科恩說,她可以利用自己的美國護照跨越大西洋,做同樣的工作,薪水可以翻四倍??贫髯罱鼡Q了工作后加薪了10%,但漲幅完全被通貨膨脹吞噬了。她說,朋友們正在冷凍卵子,因為他們短期內負擔不起孩子,希望將來有足夠的錢。“感覺就像是生活水平的永久凍結,”她說。
在過去,歐洲大陸強大的出口行業(yè)可能會出手相救。但近年來全球的經濟放緩影響了歐洲出口。高企的能源成本和自上世紀70年代以來從未見過的猖獗的通貨膨脹正在削弱制造商在國際市場上的價格優(yōu)勢,并破壞了歐洲大陸曾經和諧的勞資關系。隨著全球貿易降溫,歐洲對出口的嚴重依賴正在成為一個弱點——出口占歐元區(qū)GDP的比重約為50%,而美國為10%。
值得一提的是,《華爾街日報》還將歐洲出口放緩的原因歸咎于所謂“中國經濟復蘇放緩”。
- 責任編輯: 王世怡 
-
5.5%增速的“高含金量”體現(xiàn)在哪兒?
2023-07-18 16:13 宏觀經濟 -
呵呵,她稱這么做“不是為了遏制中國增長”
2023-07-18 16:11 中美關系 -
飛一半,客機逃生梯掉下去了
2023-07-18 15:51 美國一夢 -
-
美將出臺對華尖端技術投資限制政策?外交部回應
2023-07-18 15:39 中美關系 -
“我們是有點傲慢了”
2023-07-18 14:27 南方聲音 -
被問“克里米亞大橋是不是合法目標”,他來了句反問
2023-07-18 14:24 -
中國駐墨西哥使館嚴正聲明
2023-07-18 14:06 中國外交 -
美芯片三巨頭齊聲警告拜登:反對升級對華出口限制
2023-07-18 11:22 大公司 -
“美以關系嚴重惡化,美國不再是我們最親密盟友”
2023-07-18 11:19 美國一夢 -
美軍曝大烏龍,10年來一直犯這個錯
2023-07-18 10:59 -
烏軍稱俄軍在東北戰(zhàn)線“陳兵超10萬”,試圖沖破防線
2023-07-18 10:52 烏克蘭之殤 -
中方在安理會發(fā)言,這樣評價黑海糧食協(xié)議
2023-07-18 10:43 烏克蘭之殤 -
“不到2年,東京奧運會銀牌成廢鐵了…”
2023-07-18 10:29 東京奧運會 -
白宮聲稱:克里米亞屬于烏克蘭
2023-07-18 10:04 烏克蘭之殤 -
-
“毫無意義且殘忍的恐襲”,普京誓言嚴厲回擊
2023-07-18 08:31 俄羅斯之聲 -
古特雷斯:遺憾
2023-07-18 08:20 -
國際物理奧賽中國隊攬五金
2023-07-18 07:42 中西教育 -
結束訪華后,所總理回擊美澳:你們不應該害怕
2023-07-17 23:12 觀察者頭條
相關推薦 -
-
最新聞 Hot
-
美方恢復出口,“不是恩賜也不是讓步,是我們斗爭來的”
-
想得真美!“美越協(xié)議這一條旨在孤立中國…”
-
“美國政府像青少年,拿信用卡揮霍,直到…”
-
“聽到東方驚雷了嗎?那是14億中國人在笑話美國”
-
“以色列和俄羅斯正進行秘密會談”
-
佩通坦基本盤還穩(wěn)嗎?泰國權力天平傾向何方
-
“不同于西方,中國正建設由技術驅動的福利模式”
-
中國駐泰國大使館:被騙至緬甸的男模特已獲救
-
“越南在走鋼絲,稍有不慎,就會惹惱中國”
-
最新民調:4成支持馬斯克成立新政黨
-
美伊下周在挪威談?
-
“俄美有興趣共同實施經濟領域一些‘有前景的項目’,特別是能源”
-
人才引進被舉報中止1年后,再招考入圍名單與此前一致?包頭通報
-
特朗普威脅:周五,接關稅吧
-
“歐洲領導人向我求助,我提了建議”
-
“我簽署時候,B-2、F-22將從頭頂飛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