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荷蘭極右翼政客威爾德斯贏得大選勝利:主張反移民、反歐盟、反伊斯蘭教
【文/觀察者網 熊超然】“阿根廷版特朗普”哈維爾·米萊(Javier Milei)剛在大選中獲勝,極右翼浪潮又繼續(xù)在歐洲大陸盡吹,荷蘭人也或將迎來他們自己的“荷版特朗普”。
據英國《金融時報》、路透社當地時間11月22日報道,出口民調顯示,在當天舉行的荷蘭議會選舉投票中,反移民、反歐盟、反伊斯蘭教的極右翼民粹主義者海爾特·威爾德斯(Geert Wilders)所領導的自由黨(PVV),有望取得最多選票,在眾議院150個席位中獲得35席,從而獲得大選的勝利。
報道稱,這比起其最接近的競爭對手——前歐盟委員會執(zhí)行副主席、前歐盟氣候政策負責人弗蘭斯·蒂默曼斯(Frans Timmermans)領導的的左翼聯(lián)盟(工黨和綠黨)多出10席,超出了所有人的預料。而即將離任的看守首相馬克·呂特(Mark Rutte)所屬的保守派自由民主人民黨(VVD),則以拿下24席的成績位居第三。
盡管威爾德斯及其政黨勝選,但由于反伊斯蘭教立場太過極端,因此右翼大黨自由民主人民黨和中間派新貴政黨新社會契約黨(New Social Contract,拿下20席)都反對同自由黨組閣以及讓威爾德斯出任首相。因此,外界預計,荷蘭新政府要到2024年上半年才有可能最終成立,鑒于沒有任何一個政黨獲得超25%的選票,也存在組建少數黨政府的可能性。
出口民調顯示的各政黨所獲議會席位情況和席位變化情況 圖自《金融時報》
當地時間11月22日,荷蘭媒體當晚公布的出口民調結果顯示,由海爾特·威爾德斯領導的極右翼自由黨在當天舉行的荷蘭議會眾議院選舉中領先。圖自IC Photo
路透社表示,出口民調通常是準確的,誤差幅度約為兩個議會席位?!督鹑跁r報》也補充稱,民調機構益普索(Ipsos)為荷蘭公共廣播機構NPO所做的這項民意調查,在過去的選舉中已被證明是最終結果的可靠指引,而最終結果預計將于當地時間11月23日上午公布。
路透社稱,自由黨、左翼聯(lián)盟和自由民主人民黨,分別達到35席、25席和24席(注:《金融時報》內文稱三方所獲席位為35席、26席和23席),這一差距遠遠超過預期,而且似乎差距太大,無法改變選舉結果。
領導者自由黨的極右翼政客威爾德斯,一頭蓬松發(fā)型,加上高喊“反移民”等口號,常被稱為“荷版特朗普”。選舉投票當天,在荷蘭海牙的一家咖啡館里,威爾德斯的粉絲們爆發(fā)出歡呼聲,他們擁抱在一起,并將手臂高舉在空中。
在勝選演講中,威爾德斯誓言要結束“庇護和移民海嘯”。此前,威爾德斯在競選期間就利用了民間反移民情緒的浪潮,他將住房短缺歸咎于尋求庇護者的涌入,并利用人們對生活成本和負擔過重的醫(yī)療體系的普遍擔憂制造話題。今年7月,正是因為執(zhí)政聯(lián)盟內部未能就移民政策達成一致,執(zhí)政13年的荷蘭首相呂特宣布其領導的聯(lián)合政府集體辭職,他繼續(xù)擔任看守首相直至新政府成立。
同時,威爾德斯自稱是匈牙利總理歐爾班的粉絲,他還明確“反歐盟”,敦促荷蘭控制邊境,大幅減少對歐盟的費用支付,并阻止任何新成員國的加入。他還一再表示,荷蘭應該停止向烏克蘭提供武器,稱荷蘭需要這些武器來保衛(wèi)自己。
荷蘭極右翼政黨自由黨領導人海爾特·威爾德斯 圖自IC Photo
威爾德斯甚至希望舉行“脫歐公投”?!督鹑跁r報》就坦言,如果威爾德斯確定勝選,這將給歐盟帶來巨大沖擊波,比如在移民問題上,歐盟一直在努力吸收來自非洲和亞洲的新一波移民。
此前,歐洲就已有“明顯右傾”,不少國家內曾經處于邊緣地位的極右翼政黨已獲主流影響力。此前,法國和西班牙都是如此,而在去年的大選中,瑞典和意大利的右翼政黨也各自上臺執(zhí)政。兩個月前,同樣反歐盟的羅伯特·菲佐(Robert Fico)也重新掌權,成為新一任斯洛伐克總理(第四次擔任政府總理)。
除此之外,威爾德斯及其政黨還有嚴重的反伊斯蘭教的傾向,其對伊斯蘭教的一些煽動性觀點,甚至為自己招致了死亡威脅,他多年來一直在警察的嚴密保護下生活。他不僅主張禁止《古蘭經》和清真寺,2014年還曾在一次競選集會上侮辱摩洛哥人,被荷蘭法官判處歧視罪。
因此,荷蘭的一些伊斯蘭團體和摩洛哥人團體,對威爾德斯的勝選表示了擔憂。而在國外,其反伊斯蘭教言論也時常會引發(fā)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亞和埃及等穆斯林人口眾多國家的暴力抗議。在巴基斯坦,一名宗教領袖就發(fā)布過針對他的追殺令。
據報道,此次荷蘭大選共有來自26個政黨的1126名候選人參選角逐議會二院席位,即眾議院的150個席位。其中17個政黨已在眾議院中占據席位。
《金融時報》援引分析人士指出,無論誰贏得選舉,都需要至少三個政黨來聯(lián)合執(zhí)政,這可能會使組建政府的談判延長數月,而呂特將繼續(xù)擔任看守政府首相。路透社也認為,在四分五裂的荷蘭政治格局中,建立執(zhí)政聯(lián)盟通常需要數月時間,這一次可能也不例外。
當地時間8月22日,在決定參加荷蘭即將舉行的大選后,歐盟委員會執(zhí)行副主席弗朗斯·蒂默曼斯遞交辭呈。圖自澎湃影像
此次大選,威爾德斯及其自由黨無疑是最大贏家,但組閣仍面臨挑戰(zhàn)。路透社指出,自由黨最有可能嘗試同自由民主人民黨和新社會契約黨組建政府,三黨均主張限制移民。不過,自由民主人民黨和新社會契約黨的領導人均表示,由于極端的反伊斯蘭教立場,不會支持威爾德斯擔任首相或如何入閣同自由黨合作,因此自由黨可能無法組建聯(lián)合政府。
而荷蘭工黨領導人蒂默曼斯此前也排除了與威爾德斯合作的可能性。不過,在最近的競選活動中,威爾德斯表現(xiàn)出了更加務實的一面,比如軟化了其反伊斯蘭教的言論,他表示,為了組建和進入政府,他需要作出重大犧牲。
路透社分析稱,自由民主人民黨的領導人耶史格茲-澤格留斯(Dilan Yesilgoz)也可能尋求同蒂默曼斯的左翼聯(lián)盟組建一個中右翼政府,但這個組合不會成為多數,且黨派間分歧嚴重,需要作出重大犧牲和妥協(xié)。此外,荷蘭傳統(tǒng)上由多數政黨聯(lián)盟執(zhí)政,但鑒于沒有一個政黨獲得超過25%的選票,少數黨政府也是該國過去行之有效的一種選擇。
據悉,組閣談判將從當地時間11月24日任命一位所謂的“探索者”(explorer)開始,此人將是一位政治局外人,他將聽取各方的意見,了解他們看到的和更傾向的可能性。外界預計,組閣談判可能將持續(xù)到2024年上半年。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 責任編輯: 熊超然 
-
協(xié)議有變?以方稱推遲
2023-11-23 08:39 巴以恩仇錄 -
中方:中東地區(qū)不應受核武器威脅
2023-11-23 07:42 巴以恩仇錄 -
普京:“北溪”管道爆炸事件是“國家恐怖主義”
2023-11-23 07:35 -
李強出席二十國集團領導人視頻峰會并發(fā)表講話
2023-11-23 06:54 G20 -
巴勒斯坦稱以軍襲擊加沙地帶南北多地,以色列暫未回應
2023-11-23 06:51 巴以恩仇錄 -
伊拉克副總譴責美國侵犯主權:不可接受
2023-11-23 06:49 -
一中國留學生因涉巴以沖突涂鴉遭法方強制遣返,中方回應
2023-11-23 06:44 -
一場始料未及的災難,德國凍結全部新支出
2023-11-22 23:17 歐洲亂局 -
與美國聯(lián)手圍堵中國?澳官員表態(tài)
2023-11-22 22:11 -
緬甸沖突,印度看到“機會”?
2023-11-22 21:49 龍象之間 -
“美國挫敗一起暗殺,還警告印度”
2023-11-22 20:25 -
泰國街頭現(xiàn)多名中國籍毀容乞討者,我使館:已派員探視
2023-11-22 19:50 -
談判過程緩慢痛苦,“每一步都像拔牙”
2023-11-22 19:39 巴以恩仇錄 -
“巴基斯坦已申請加入金磚,希望俄羅斯提供幫助”
2023-11-22 18:55 巴鐵 -
黎以邊境也將?;??
2023-11-22 18:42 巴以恩仇錄 -
中國與烏拉圭關系提升為全面戰(zhàn)略伙伴關系
2023-11-22 17:58 中國外交 -
習近平舉行儀式歡迎烏拉圭總統(tǒng)拉卡列訪華
2023-11-22 17:05 中國外交 -
-
“米萊當選,阿根廷富人們很興奮”
2023-11-22 16:45 金磚國家 -
美媒想炒作中國在南美衛(wèi)星地面站,結果碰一鼻子灰
2023-11-22 16:37 涼戰(zhàn)
相關推薦 -
“不如申請成中國一省” ,德國鋰企竟如此激將歐盟 評論 14美國放風:伊朗有動作了 評論 84靠萬斯“決勝一票”,“大而美”法案驚險闖關參議院 評論 181電氣化已落后亞洲,“大而美”法案或令美國雪上加霜 評論 76最新聞 Hot
-
美兩員“大將”施壓未果,日本反倒成了“難啃的骨頭”
-
白宮找補:美國很強,不信去問伊朗
-
終于換了,特朗普:我很滿意
-
何君堯:建議給皇后大道、維多利亞公園改名
-
“美國自毀長城,中企憑高性價比一路高歌猛進”
-
兩國矛盾激化,阿媒突然發(fā)文:收到匿名材料,是俄軍擊中的
-
裝不裝空調,法國政客都能吵起來
-
潛入醫(yī)院裝電詐設備,騙走30萬!今年已發(fā)生多起
-
美報告炒作:中企占比近10%,“五角大樓供應鏈極其脆弱”
-
“歐洲定居者對澳大利亞原住民,犯下種族滅絕罪”
-
好一個“舉賢不避親”,特朗普推薦兒媳參選
-
開庭前妻子墜樓身亡,柯文哲前副手痛哭:臺灣怎么變成這樣
-
美國放風:伊朗有動作了
-
“中方正考慮邀請李在明出席”
-
“中國洋垃圾禁令震動全球”,馬來西亞也跟了
-
靠萬斯“決勝一票”,“大而美”法案驚險闖關參議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