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年內6000人死亡,巴爾的摩成為美國“吸毒過量之城”
-
阮佳琪睡不夠 玻璃心 脾氣沖
《紐時》報道稱,當合成阿片類藥物芬太尼的致死率開始迅速上升時,巴爾的摩市政府最初的反應被譽為美國“全國典范”,還曾獲得過國家衛(wèi)生小組的表彰。
但至于具體做了什么,其實仍是“換湯不換藥”,他們開始分發(fā)納洛酮,這是一種阿片受體拮抗劑,被用于阿片類藥物使用過量后的緊急治療。文章提到,在處方限制取消前,時任巴衛(wèi)生專員的溫麟衍(Leana Wen)就已經開始向市民大量分發(fā)這種藥物。
《紐時》進一步指出,到了2020年以后,巴爾的摩市的官員們?yōu)轭A防吸毒過量制定的目標越來越少,也越來越沒有要治理好毒品問題的雄心,早前制定的一系列舉措基本上都變成了紙上空文。
“他們開始了盲目飛行”,報道如此形容。
比如,在市衛(wèi)生部門下屬的一個吸毒過量預防小組曾經每月召開一次會議,但在2022年只召開了兩次,2023年召開了三次。2020年,這個工作組還曾發(fā)布過一項“三年計劃”,最后也不了了之,此后再沒有發(fā)布過任何新的內容。
160家戒毒服務所幾乎就沒有使用過,現在市政府已經放棄了這項工作。都不知道是從什么時候起,該市衛(wèi)生部門還停止了一個關于用藥過量網頁的更新,去年2月這個網站也直接停運了。
而且,被急救人員搶救過來的人越來越少,通過醫(yī)療補助獲得抑制阿片類成癮藥物的人越來越少,參加公共資助治療項目的人也越來越少。與2018年相比,2023年急救人員每年從吸毒過量中搶救回來的人數減少了近1000人,而死亡人數卻大幅上升。
對于發(fā)生這種情況的原因,消防局緊急醫(yī)療服務助理主管詹姆斯·馬茨(James Matz)倒是直接,“說實話,我也不知道為什么?!?
死亡人數激增的同時,獲得藥物治療支持的人數連年下降
與此同時,衛(wèi)生官員也不再公開更多數據信息,市議會成員很少討論或質詢過量吸毒人數不斷增加的問題。該部門上一次向市議會提交吸毒過量死亡數據,還是在2020年,而當時統(tǒng)計的其實是2017年和2018年的數據,那會兒的死亡率比現在低了四分之一。
一問三不知的還有該市的官員。就連加拿大的一個數據庫都指出,從美國全國來看,巴爾的摩的數據顯得“很不正?!?,然而許多被詢問的官員卻仍表示他們并不知情。
甚至市長和曾經擔任過衛(wèi)生專員的副市長,也對該市與其他任何城市相比的具體情況全然不知?,F任副市長多次拒絕回應,而在2023年卸任的、曾任衛(wèi)生專員的副市長利蒂蒂亞·齊拉薩(Letitia Dzirasa)則說,她只知道巴爾的摩的吸毒致死量在全州是最高的,但在全國中是什么水平沒有概念。
阿片類藥物濫用,市政府狀告制藥公司
今年3月,市長斯科特曾宣布他將成立一個專門預防過量用藥的領導班子。但截至目前,這項計劃除了披露了將有市政府領導層參與以外,幾乎沒有提供其他的任何具體細節(jié)。
他在回應《紐時》質疑時,還為該市的毒品應對措施辯護稱,他自然知道巴爾的摩幾十年來一直存在嚴重的毒品問題,雖然《紐時》做出的匯編分析可能能夠讓他更好地了解到問題的嚴重程度,但這不會改變他領導的市政府的施政方針。
“這是一個我們正在努力解決的問題,我們能夠也將會在這個問題上做更多的工作?!彼^而補充道,“但我們也知道,這需要很多很多的資源,遠超市政府所擁有的”。
說起在處理毒品泛濫的同時,這座城市還面臨著諸如槍擊案上升和新冠大流行的挑戰(zhàn),斯科特更是自夸起來,稱在同時處理多種問題上,巴爾的摩市政府“做得很好”。
在上周的一份書面聲明中,市長辦公室還對《紐時》等媒體質疑該市毒品應對措施的報道表示不滿。其將當前的芬太尼危機歸咎于制藥商和分銷商,批評這些報道是一種“誤導受害者的指責”。
據報道,巴爾的摩市政府現正對十多家制藥商提起訴訟,案件預計將于9月份開庭審理。
在2015年芬太尼充斥美國全國非法毒品市場之前,巴爾的摩的吸毒過量致死率接近20年來的最低點:全市每10萬居民中有29人死亡。2015年后死亡率翻了一番,三年后又翻了一番。到2021年,每10萬人中有190人死亡,平均每天有3人死亡。
據美國國立衛(wèi)生研究院的研究報告統(tǒng)計,2023年美國執(zhí)法部門緝獲的含有芬太尼的單顆藥丸數量超1.15億顆,是2017年的2300倍。美國國家衛(wèi)生統(tǒng)計中心估計,2023年美國藥物過量死亡人數為約10.8萬人。
美國緝毒局局長米爾格拉姆日前對國會表示,美國人獲取非法藥丸“就像點外賣一樣簡單”。據她介紹,在這些非法制造的藥丸中,七成都含有某種形式的芬太尼。2023年,美國緝毒局查獲了7900萬顆“假藥丸”和1.2萬磅芬太尼粉末。
米爾格拉姆還表示,美國每周都會有22名年齡在14至18歲之間的青少年,因非法藥物使用而去世。在她看來,“這是一場全國性的悲劇”。
美媒此前報道指出,美國84%的青少年藥物過量死亡涉及芬太尼,只與芬太尼有關的藥物過量死亡則占56%。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 責任編輯: 阮佳琪 
-
特朗普傲嬌了:普京只為我做這事,其他人別想
2024-05-24 15:18 特朗普 -
聯大通過爭議性決議,武契奇:感謝中俄投下反對票
2024-05-24 15:01 觀察者頭條 -
李鴻忠前往伊朗駐華使館吊唁
2024-05-24 14:25 中國外交 -
他們高喊“美國去死、以色列去死”
2024-05-24 14:06 伊朗局勢 -
“和中國電車競爭的窗口期只剩兩三年,再不抓緊就很難生存”
2024-05-24 13:08 -
美軍被曝3名士兵在加沙受傷,1人重傷送醫(yī)以色列
2024-05-24 12:34 巴以恩仇錄 -
“修改領?;€草案”引北約多國不滿,俄方撤回但不解釋
2024-05-24 11:24 俄羅斯之聲 -
美經濟學家動歪腦筋:盯著中國桌布沒意義,應對中國造蘋果手表下手
2024-05-24 10:25 中美關系 -
“雖同美日韓交好,但繼續(xù)對華接觸更好”
2024-05-24 10:11 -
“我沒要求對華加稅,反而被嚇一跳”
2024-05-24 09:19 -
耶倫好意思?。何覀兪鞘袌鼋洕鷩?,得在中國面前豎一道墻
2024-05-24 08:31 中美關系 -
伊朗發(fā)布首份直升機事故調查報告
2024-05-24 07:42 伊朗局勢 -
美眾議長“執(zhí)意邀請”他去演講,國會吵翻了
2024-05-23 23:19 巴以恩仇錄 -
“近300架波音飛機面臨空中爆炸風險”
2024-05-23 23:19 波音危機 -
“不可接受,匈牙利不執(zhí)行”
2024-05-23 23:12 巴以恩仇錄 -
伊朗總統(tǒng)萊希的葬禮在馬什哈德舉行
2024-05-23 22:48 伊朗局勢 -
普京簽署總統(tǒng)令,允許使用美國在俄資產補償俄方損失
2024-05-23 22:32 俄羅斯之聲 -
“布林肯催了:美武器攻俄禁令,得趕緊解除啊”
2024-05-23 22:25 烏克蘭之殤 -
“中國大到無法被忽視,投資者必須在那里做生意”
2024-05-23 22:02 -
15年來首次,“但若非中國,美議員懶得關注”
2024-05-23 21:16 非洲之窗
相關推薦 -
-
“2027年起,整個產業(yè)將拱手讓給中國” 評論 56“不如申請成中國一省” ,德國鋰企竟如此激將歐盟 評論 90美國放風:伊朗有動作了 評論 90靠萬斯“決勝一票”,“大而美”法案驚險闖關參議院 評論 184最新聞 Hot
-
美方撤銷對華乙烷出口限制
-
特朗普參觀“鱷魚惡魔島”:拜登就想把我關在這兒,這XX養(yǎng)的
-
公安部通報:陳某為吸粉引流編造“工行假金條”,已被依法追責
-
“2027年起,整個產業(yè)將拱手讓給中國”
-
特朗普威脅:敢礙事,就逮捕你
-
“7年前就發(fā)現問題了,一直沒修”
-
“不如申請成中國一省” ,德國鋰企竟如此激將歐盟
-
終于換了,特朗普:我很滿意
-
要跟中國對著干?“剛果(金),別斷送發(fā)展機遇”
-
美兩員“大將”施壓未果,日本反倒成了“難啃的骨頭”
-
白宮找補:美國很強,不信去問伊朗
-
何君堯:建議給皇后大道、維多利亞公園改名
-
“美國自毀長城,中企憑高性價比一路高歌猛進”
-
兩國矛盾激化,阿媒突然發(fā)文:收到匿名材料,是俄軍擊中的
-
裝不裝空調,法國政客都能吵起來
-
潛入醫(yī)院裝電詐設備,騙走30萬!今年已發(fā)生多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