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華裔科學家:“中國行動計劃”傷害深重,削弱了美國生命科學領域競爭力
【文/觀察者網(wǎng) 熊超然】在特朗普政府啟動了臭名昭著的“中國行動計劃”(China Initiative)的六年后,作為當時曾主導許多調(diào)查工作的美國政府機構——美國國立衛(wèi)生研究院(NIH)日前承認,其調(diào)查在學術界制造了“艱難的氣氛”,但值得注意的是,卻并未就此道歉。
據(jù)香港《南華早報》8月26日報道,本月早些時候,NIH院長莫妮卡·貝爾塔諾利(Monica Bertagnolli)發(fā)表了一份聲明,表達了對亞裔美國人、亞洲移民和亞洲研究同事的支持。她承認,美國政府此前的行動對亞裔美國人和亞裔研究同事“造成了意想不到的后果”,“他們可能會感到被針對和疏遠”。聲明稱,NIH目前正在與大學和學術組織合作,采取措施修復與亞洲研究人員的關系,包括開展研究安全培訓和促進國際科學合作。
根據(jù)加州大學圣地亞哥分校一組政治科學家今年4月在同行評議期刊《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上發(fā)表的一項研究,NIH是第一個、也是最頻繁進行此類調(diào)查的聯(lián)邦機構。據(jù)權威科研雜志《科學》(Science)官網(wǎng)報道,盡管美國司法部聲稱“中國行動計劃”已于2022年終止,但NIH此后并未就此停手。
NIH表示,截至今年6月9日,共有112名科學家(大部分是亞裔)因所謂“涉嫌與中國有未公開的聯(lián)系”而被解雇或被迫退休。除了對數(shù)十名科學家的誠信提出質(zhì)疑外,NIH對在美華裔研究人員的起訴還因損害美國生命科學研究而遭到批評。
資料圖:美國國立衛(wèi)生研究院NIH官網(wǎng)
NIH成立于19世紀80年代末,現(xiàn)在隸屬于美國衛(wèi)生與公眾服務部的一部分,是美國政府負責生物醫(yī)學和公共衛(wèi)生研究的主要機構,該機構還是世界上最大的生物醫(yī)學研究公共資助者,也是美國成為世界生命科學創(chuàng)新領導者背后的重要力量。
此前,因“中國行動計劃”,與NIH有關的絕大多數(shù)案件都涉及那些因涉嫌與中國機構有未披露的聯(lián)系而獲得NIH資助的研究人員。除了終止就業(yè)外,一些案件還導致資金暫?;蛐淌抡{(diào)查。
美國生物技術公司再生元制藥公司(Regeneron Pharmaceuticals)的首席科學家王年爽表示,華裔研究人員在NIH和美國更廣泛的生命科學及生物技術研究界中占據(jù)了很大比例。如今,發(fā)表在頂級期刊上的大多數(shù)研究論文都有華裔研究人員參與。
王年爽此前對新冠病毒的研究,為開發(fā)兩種主要的信使核糖核酸(mRNA)疫苗提供了可能。他表示,許多研究人員,包括資深科學家,現(xiàn)在都離開了美國,因為他們感到自己因種族原因而成為了被攻擊和欺凌的對象。他補充說,雖然實際被調(diào)查的人數(shù)相對較少,但影響已經(jīng)波及到許多人的生活。
美國一名著名的華裔病毒學教授(由于問題的敏感性,他不愿透露姓名)告訴《南華早報》,他對NIH的最新聲明表示歡迎,并表示這是令人鼓舞的,但他補充說,種族定性對亞裔美國科學家,尤其是華裔科學家的損害和影響是“持久的,幾乎不可逆轉的”。
報道稱,在中美爭奪科技主導地位之際,這名要求匿名的教授表示,NIH的調(diào)查“勢必”會削弱美國在生命科學研究領域的競爭力,而中國在這一領域已成為一個強勁的競爭對手。
去年一份發(fā)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的調(diào)查顯示,在“中國行動計劃”展開了數(shù)年調(diào)查之后,有超過三分之一的美國華裔科學家“覺得自己不受歡迎”,近四分之三(72%)的人“覺得自己作為學術研究人員不安全”,約70%的人“對美國政府調(diào)查華裔研究人員擔驚受怕(fearful)”,可謂“寒蟬效應仍在”。
涉及“中國行動計劃”的最著名當事人之一,麻省理工學院機械工程系教授陳剛資料圖
《南華早報》也指出,60多年來,美國一直是世界頂尖研究人員的首選目的地。美國有10萬名華裔科學家,他們?yōu)槊绹诳茖W領域的領導地位做出了巨大貢獻。
然而,根據(jù)斯坦福大學中國經(jīng)濟與制度研究中心(SCCEI)一組研究人員于7月15日公布的研究結果,離開美國的華裔科學家數(shù)量一直在穩(wěn)步上升,從2010年的900人增加到2021年的2621人。
- 責任編輯: 熊超然 
-
“電報”創(chuàng)始人的保鏢和助理已獲釋
2024-08-27 11:23 -
西方企業(yè)被“打”疼了:中國不會停手
2024-08-27 10:57 -
中方特別代表就烏克蘭危機第四輪穿梭外交舉行吹風會
2024-08-27 10:29 中國外交 -
馬克龍拒絕組建左翼政府,“為了穩(wěn)定”
2024-08-27 09:37 法國見聞 -
清水英男:深感悔恨,能原諒我的人不在了
2024-08-27 09:22 中日關系 -
運-20將首次“飛越金字塔”
2024-08-27 09:15 -
果然跟了,加拿大對中國電動車征收100%關稅
2024-08-27 09:05 -
巴基斯坦俾路支省多地發(fā)生恐襲,超74死
2024-08-27 08:11 巴鐵 -
馬克龍首次發(fā)聲:拘捕他,與政治無關
2024-08-27 07:31 -
澤連斯基稱正準備對俄襲擊做出回應
2024-08-27 06:46 -
加拿大宣布對中國電動車加征關稅,中使館表態(tài)
2024-08-27 06:38 -
“中國學者說美國對華外交癥結在其‘自戀的歷史觀’,我同意”
2024-08-26 23:03 中美關系 -
孟加拉國超550萬人遭受洪災,“都怪印度”?
2024-08-26 22:51 印度驚奇 -
伊朗武裝部隊總參謀長:伊將獨立決定對以色列展開回應
2024-08-26 22:43 伊朗局勢 -
哈里斯接棒后首次!本周美將對華“做出重大貿(mào)易決定”
2024-08-26 21:42 中美關系 -
越南將于10月份選舉新任國家主席
2024-08-26 21:42 -
“雖有美國打壓,中企AI支出翻番”
2024-08-26 21:04 中國經(jīng)濟 -
尷尬,日本辦的非洲會議上演“全武行”
2024-08-26 18:08 非洲之窗 -
越南外長裴青山等3人出任副總理
2024-08-26 18:03 -
“我們歐洲已經(jīng)走向了審查的地步”
2024-08-26 17:40 歐洲亂局
相關推薦 -
操心中國,美國“黑手”又要伸向馬來西亞和泰國 評論 27特朗普要求“大搞特搞”,美團體急了:沒中國不行 評論 107“美國人,真正該擔心的時候到了” 評論 152“美國政府像青少年,拿信用卡揮霍,直到…” 評論 140最新聞 Hot
-
操心中國,美國“黑手”又要伸向馬來西亞和泰國
-
“特朗普要想訪華,先把臺灣問題說清楚”
-
“對以色列感到憤怒和警惕,沙特將與伊朗保持和解”
-
特朗普又給日本背后捅刀,逼得臺積電沒法了…
-
“大而美”法案通過,馬斯克表態(tài)
-
朱時茂自曝被騙錢,“我還是反詐大使”
-
英F-35“趴窩”印度機場20天,快被“玩壞”了…
-
特朗普要求“大搞特搞”,美團體急了:沒中國不行
-
“美國人,真正該擔心的時候到了”
-
涉及中國,韓企與美國“一拍即合”
-
歐洲學者:現(xiàn)在,中國能不能反過來幫幫我們?
-
印度“硬剛”:將報復美國
-
“歐洲同行都覺得,未來十年誰將主導已無懸念,不會是美國”
-
普京:全世界都想進入中國市場
-
馬斯克:對!全面公布所有文件
-
美方恢復出口,“不是恩賜也不是讓步,是我們斗爭來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