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首席貿易談判代表:將堅持要求美國取消關稅,不會損害國家利益
【文/觀察者網 陳思佳】美國總統(tǒng)特朗普公布其關稅政策后,日本迅速與美國展開談判,試圖“率先達成貿易協(xié)議”。但由于雙方未能在汽車和鋼鋁關稅等問題上達成一致,日本政商界也強烈反對任何危及國家利益的協(xié)議,日本政府不得不改變立場,開始與美國“周旋”。
據路透社5月20日報道,日本首席貿易談判代表、經濟再生大臣赤澤亮正在當天的例行新聞發(fā)布會上表示,日本將堅持要求美國取消關稅,不會支持損害日本利益的貿易協(xié)議。赤澤將在本周前往華盛頓,可能在當地時間23日與美國貿易代表格里爾進行第三輪談判。
赤澤在新聞發(fā)布會上說:“美國的一系列關稅,包括‘對等關稅’以及對汽車、汽車零部件、鋼鐵和鋁的關稅,令人遺憾。我們尋求撤銷所有關稅的立場沒有改變?!?
他表示,日美兩國官員已于當地時間19日在華盛頓舉行工作層面的貿易談判,第三輪部長級談判的時間尚未確定。
英文的《日本時報》表示,日本將在下一輪談判中采取何種立場一直不明朗,官員們反復呼吁美國“重新審視”這些措施。這一表述含糊不清,可以解讀為日本在某種程度上愿意妥協(xié)。但赤澤徹底澄清了這一點,確認了日方的強硬立場。
“我與首相在理解上不存在任何分歧,”他接著說,“我從談判一開始的立場至今沒有改變:我們認為這些措施令人遺憾,并且我們要求它們被重新審視——也就是說,我們希望它們被取消?!?
日本經濟再生大臣赤澤亮正 視覺中國
日本共同社報道稱,赤澤將在本周前往華盛頓,可能在5月23日進行第三輪貿易談判。預計美國貿易代表格里爾將參加會談,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不會出席。
此前有消息人士告訴路透社,第三輪談判的時間,取決于日美官員在工作層面的談判中取得多少進展。其中一名消息人士稱,日本正在考慮一項一攬子提案,通過增加美國玉米和大豆的進口、開展造船技術合作以及修改進口汽車安全標準等方式,換取美國的關稅豁免。
作為美國的親密盟友,日本面臨24%的“對等關稅”稅率,遠超市場預期。盡管特朗普已宣布暫緩“對等關稅”,日本出口至美國的產品仍面臨10%的統(tǒng)一關稅以及針對汽車的25%關稅,這對日本以汽車為重要支柱的出口導向型經濟造成了嚴重打擊。
但日本官員透露,考慮到日本參議院選舉最遲要到7月下旬舉行,支持率低下的石破茂政府需要專心應對選舉,日美雙方不太可能在選舉前達成協(xié)議。這意味著,兩國的關稅談判可能會拖到7月初“對等關稅”90天暫停期結束之后。
日本首相石破茂最初希望“快速”與美國完成談判,例如在6月的七國集團(G7)峰會前后達成貿易協(xié)議。但日本商界和執(zhí)政黨成員都反對任何可能危及汽車產業(yè)或農民利益的協(xié)議,石破茂政府不得不調整策略,與美國進行“周旋”。
一名直接參與日美談判的官員表示:“盡管日本曾迫切希望成為首個與美國就關稅問題進行談判的國家,但如今這種緊迫感已有所轉變,重點轉向確保日本達成一項有利的協(xié)議?!?
日本時事通信社指出,關稅談判可能決定石破茂政府的命運。如果本屆日本國會會期不延長,參議院選舉日程預計將是“7月3日公示、20日投票”,選民將通過選舉來評判石破茂政府在談判中的表現(xiàn)。因此,為挽回岌岌可危的支持率,石破茂政府希望達成一項取消關稅的協(xié)議。
報道稱,如果日本無法通過談判獲得豁免,或美國拒絕取消已經實施的汽車關稅,石破茂政府的支持率必然會遭受打擊,日本經濟也可能受到影響。如果執(zhí)政的自民黨在參議院選舉中丟失大量議席,自民黨內部的“倒石破”運動可能進一步加速。
《金融時報》也指出,在去年10月的眾議院選舉中,日本首相石破茂領導的自民、公明兩黨執(zhí)政聯(lián)盟15年來首次失去多數席位。如果再與美國達成損害國內產業(yè)的協(xié)議,可能進一步加深石破茂的執(zhí)政危機。
中信里昂證券的日本策略師尼古拉斯·史密斯(Nicholas Smith)表示,汽車出口占據去年日本對美貿易順差的81%,“日本的立場已變得強硬。石破茂正為他和他的政黨的政治生命而戰(zhàn),無法輕易放棄?!?
彭博社估計,日本主要車企預計會因美方關稅政策損失超過190億美元。其中,銷量居全球之首的豐田汽車將首當其沖。豐田上周說,受關稅影響,僅4月、5月的營收就將減少1800億日元(12億美元)。據彭博情報估算,整個財年豐田的損失可能高達107億美元。也有預測預計豐田全年損失在54億至68億美元之間。
史密斯直言:“如果石破首相無法在汽車關稅上爭取到減免,他相當于站上了一條朝著旋轉刀片靠近的傳送帶?!敝档靡惶岬氖牵P稅沖擊還沒顯現(xiàn),日本內閣16日發(fā)布的數據顯示,日本今年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時隔一年首次呈現(xiàn)環(huán)比負增長。
此外,時事通信社特別提到,大米進口問題已成為左右自民黨選情的重要因素。自民黨官員稱,考慮到參議院選舉,即使日本同意增加美國玉米和大豆的進口,“我們也不能在大米問題上讓步。”
日本首相石破茂 視覺中國
目前,日本政府的官方立場一直是要求美國取消所有新增關稅,包括汽車和鋼鋁的25%關稅,以及對其他商品征收的“對等關稅”。石破茂19日在日本國會表示,不會因時間限制而損害自身利益,日本將繼續(xù)尋求豁免美國征收的所有額外關稅。
《日經亞洲》20日發(fā)文指出,根據貿易數據,2024財年日本對美國有620億美元的貿易順差,日本不太可能通過增加美國汽車和農產品進口來消除順差。
《日經亞洲》估算,要增加620億美元進口額,日本需要多購買96.5萬輛美國汽車。但日本在2024財年僅進口約1.3萬輛乘用車,要增加72倍才能滿足要求。如今美國汽車只占到日本新車銷量的不到1%,在日本市場并不受歡迎,即使日本修改美國汽車的進口安全標準,也很難實現(xiàn)這一數字。
在農產品方面,如果日本只靠增加大米進口來抵消順差,一年需要進口6400萬噸美國大米,幾乎是目前水平的190倍,相當日本國內大約8年的生產和消費量。如果只增加玉米進口,日本一年需要進口近2.3億噸玉米才能抵消順差,這是2024財年進口量的18倍以上,相當于日本15年的消費量。
日本也可以靠減少出口來降低貿易順差,野村綜合研究所估計,如果美國不取消汽車和鋼鋁關稅,并對日本征收24%的“對等關稅”,日本出口額將減少297億美元,這將使貿易順差減少約一半,但也會導致日本國內生產總值(GDP)下降0.7%。
如果日本通過增加進口和減少出口相結合的方式來消除對美國的貿易順差,GDP可能下降多達1.4%。因此,《日經亞洲》認為,日本消除貿易順差非常困難,面臨“重大障礙”。
日本野村綜合研究所經濟學家木內登英警告說,通過增加進口來一次性消除順差,將對日本經濟造成嚴重影響,“日本政府不應輕易作出重大讓步”。他預測,日美貿易談判可能繼續(xù)拖延下去,“對美國來說,對日本征收關稅造成的痛苦,遠不如對中國征收關稅。因此,美國沒有太大的動力對日本作出讓步并尋求盡早達成協(xié)議。”。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標簽 日本- 責任編輯: 程煦 
-
巴基斯坦副總理在華表態(tài):感謝中方主持公道
2025-05-20 21:26 巴鐵 -
“美國7年級學生相當于中國3年級,中國在嘲笑我們”
2025-05-20 21:26 美國一夢 -
“中方對美方從來不抱幻想,也從不指望一次談判解決所有問題”
2025-05-20 20:19 中美關系 -
“機智!中方出新招,進一步堵住漏洞”
2025-05-20 19:33 中美關系 -
魯比奧:美國想和平歐洲卻談戰(zhàn)爭,“世界顛倒了”
2025-05-20 19:26 烏克蘭之殤 -
跟風美國?日本也要下手
2025-05-20 18:34 日本 -
菲律賓總統(tǒng)馬科斯:愿與杜特爾特家族和解
2025-05-20 18:14 -
經中方允許,菲向非法“坐灘”仁愛礁軍艦運補
2025-05-20 17:18 南海局勢 -
“誰都不想掛電話” ,美俄元首兩小時都聊了啥?
2025-05-20 16:12 觀察者頭條 -
雷蒙多焦慮:美國每天都要有“落后中國”的緊迫感
2025-05-20 15:57 人工智能 -
國際調解院設在香港,王毅將出席《公約》簽署儀式
2025-05-20 15:37 -
外媒稱北斗正挑戰(zhàn)GPS地位,中方這么回
2025-05-20 15:33 -
普京與特朗普通電話,外交部:中方支持俄烏直接對話談判
2025-05-20 15:28 -
特朗普與普京、澤連斯基分別通話,外交部表態(tài)
2025-05-20 15:27 烏克蘭之殤 -
被指過于“親華”,李在明:不能全盤押注美國
2025-05-20 15:20 三八線之南 -
烏拉圭:適時推動烏國家足球隊訪華交流
2025-05-20 15:20 -
拜登前顧問:他任內就患癌了
2025-05-20 14:16 美國一夢 -
最后押注!為收購美鋼,日鐵愿意多掏110億美元
2025-05-20 13:31 日本 -
講個笑話,這就是“全球最大的民主國家”…
2025-05-20 11:53 印度驚奇 -
“G6要告訴美國:要對華施壓,還要被你脅迫,臣妾做不到”
2025-05-20 11:47 應對特朗普沖擊波
相關推薦 -
美國放風:伊朗有動作了 評論 76靠萬斯“決勝一票”,“大而美”法案驚險闖關參議院 評論 169電氣化已落后亞洲,“大而美”法案或令美國雪上加霜 評論 76為什么這支國足被普遍看好? 評論 99最新聞 Hot
-
美兩員“大將”施壓未果,日本反倒成了“難啃的骨頭”
-
白宮找補:美國很強,不信去問伊朗
-
終于換了,特朗普:我很滿意
-
何君堯:建議給皇后大道、維多利亞公園改名
-
“美國自毀長城,中企憑高性價比一路高歌猛進”
-
兩國矛盾激化,阿媒突然發(fā)文:收到匿名材料,是俄軍擊中的
-
裝不裝空調,法國政客都能吵起來
-
潛入醫(yī)院裝電詐設備,騙走30萬!今年已發(fā)生多起
-
美報告炒作:中企占比近10%,“五角大樓供應鏈極其脆弱”
-
“歐洲定居者對澳大利亞原住民,犯下種族滅絕罪”
-
好一個“舉賢不避親”,特朗普推薦兒媳參選
-
開庭前妻子墜樓身亡,柯文哲前副手痛哭:臺灣怎么變成這樣
-
美國放風:伊朗有動作了
-
“中方正考慮邀請李在明出席”
-
“中國洋垃圾禁令震動全球”,馬來西亞也跟了
-
靠萬斯“決勝一票”,“大而美”法案驚險闖關參議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