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賴岳謙:島內行會焦急又不好明說,于是蔡英文又畫一張餅
最后更新: 2020-11-19 07:50:55編者按:RCEP簽署,亞洲乃至全球貿易格局面臨重塑格局,沒能融入RCEP“朋友圈”的臺灣淪為經濟“孤島”。外貿環(huán)境的改變將怎樣影響臺灣經濟?面對島內行會苦諫,蔡英文的投機回應有何盤算?為此,觀察者網專訪了臺灣中時電子報社長賴岳謙教授。
采訪全文整理如下,供讀者參考。
中時電子報社長賴岳謙 圖自 社交媒體
【采訪/觀察者網 白紫文】
觀察者網:RCEP簽署,臺灣面臨的外貿格局會發(fā)生怎樣的轉變?
賴岳謙:RCEP簽署后,臺灣會面臨很嚴峻的廠商出走潮,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臺灣跟大陸之間的貿易額。
臺灣一年進出口額大概在6000多億美元,這6000多億美元中,我們跟大陸的貿易額是2000多億,跟東盟國家的大概是1000多億美元。所以,RCEP一旦簽署并開始執(zhí)行,中國大陸會下調日本韓國的汽車零組件、石化、紡織等很多產業(yè)的關稅。
原本兩岸之間由于有ECFA(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onomic Cooperation Framework Agreement),ECFA的早收清單10年前就對臺灣的紡織、石化、船廠、機械以及農產品的關稅降到了零。因此由于零關稅,一下子使臺灣相關產業(yè)的廠商在大陸市場很有競爭力。
而一旦RCEP開始執(zhí)行,一旦大陸同時也對日本、韓國等國的關稅也逐步下調到零左右,對臺灣廠商競爭力的壓力就出現了。這是對臺灣廠商第一個壓力。
第二個壓力在于,臺灣的產品也會賣往東盟,正如我前面所說,每年大概的進出口貿易額在1000億美元左右。如果在RCEP框架下,東盟與日本韓國的相關產業(yè)、尤其是貨物貿易的關稅也都降到零左右,那么臺灣廠商在東盟就會面臨日本、韓國還有大陸廠商的巨大競爭壓力。
這樣下來,臺灣相關產業(yè)的廠商就必然會思考,如果要繼續(xù)生存下去,就只能遷廠到大陸或東盟國家去。而一旦發(fā)生臺商出走潮,臺灣的進出口貿易當然也會受到很大的影響與沖擊。
觀察者網:此次RCEP簽署,東盟確實是非常重要的角色。今年開始,東盟已經成為大陸第一大貿易伙伴。此前東盟一度曾是臺灣第一大貿易伙伴,蔡英文上臺也曾試圖在東南亞著力布局。這次RCEP的簽署是否也預示臺灣東南亞政策的失敗?
賴岳謙:可以這么解釋。臺灣對東盟布局得很早,我們當初透過華僑、透過臺商的辛苦努力,臺灣很早就開始經營東盟,確實臺灣過去比如在機械產業(yè)對東盟也是重要的出口國,臺灣在東盟的國家里面也扮演過最重要的角色。
在東盟“10+1”(東盟10國+中國)發(fā)展起來,東盟跟中國大陸的經濟貿易一直在上升的時候,臺灣就已經發(fā)生過第一波出走潮,也就是由于“10+1”發(fā)展,而臺灣沒有跟東盟簽這樣的FTA(自由貿易協議,Free Trade Agreement),所以臺灣很多產業(yè)已經在第一波出走潮中就去往了大陸市場,再從大陸出口到東盟。
隨著東盟經濟發(fā)展,到了東盟“10+3”(東盟10國+中日韓)的時候,臺灣更多的產業(yè)不但進入中國大陸,而且隨著中國大陸的“一帶一路”經濟帶,進入了東盟國家發(fā)展。
現在是東盟“10+5”(東盟10國+中日韓新澳)的時代,臺灣已經錯失了最好的時機,而對于仍然留在臺灣的企業(yè)來說,當他們面對韓國、日本還有大陸這些強大的競爭力的時候,他們錯過了好的時機,就只能被迫選擇離開臺灣。對于臺灣就業(yè)而言,這是一個很不好的消息。
當然這是蔡英文對形勢的誤判造成,蔡英文不太關心和在乎臺灣產業(yè)的生存,一心只想競選連任,對于臺灣的產業(yè)本身并不十分關心,這也是造成臺灣今天在經濟發(fā)展上出現很大困局的原因。
觀察者網:您覺得臺灣哪些產業(yè)受影響不大,哪些產業(yè)會受影響比較大?
賴岳謙:對于IT產業(yè)的影響就不大,因為IT產業(yè)在ITA(信息技術協定)之下,本身都是屬于零關稅的,都有關稅優(yōu)惠制度,但是在石化、紡織、機械制造以及農產品等產業(yè),對臺灣的沖擊就很大了。
目前來講,臺灣制造業(yè)占臺灣就業(yè)人口大概在34%-35%左右;而臺灣的經濟主要依靠服務業(yè),(服務業(yè))大概占比60%左右。一旦這些傳統(tǒng)產業(yè),如食品、化工、塑膠、紡織、機械、農產品等都受到影響的話,失業(yè)率就會升高,制造業(yè)失業(yè)率升高,很有可能會往服務業(yè)轉移,就會沖擊到臺灣的服務業(yè)薪資水平。所以對臺灣的整體影響是很大的。
觀察者網:臺灣工業(yè)總會理事長王文淵11日建議蔡英文建立兩岸都能接受的互動模式,蔡英文回應時則強調,20日舉行的臺美經濟戰(zhàn)略對話也是臺灣機會。您覺得,此次臺美之間經濟對話能取得什么成果?
蔡英文出席臺灣工業(yè)節(jié)大會並接受王文淵遞交白皮書 圖自工商時報
賴岳謙:臺美經濟對話要發(fā)展出一個良好的關稅模式,路還長得很。
因為以美國現在的情況來說,他們當然希望制造業(yè)能回到美國去,而臺灣現在對于美國是順差,每年順差100多億。所以對美國來說,經濟談判一定是以減少對臺逆差為目的,怎么會對臺灣出口有幫助呢?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白紫文 
-
最高法:把調解工作融入人民法庭審判活動全過程
2020-11-19 06:43 依法治國 -
國務院鼓勵各地增加號牌指標投放
2020-11-18 21:59 -
湖北荊門擬注銷兩名非洲留學生居留許可:擅自離校未歸
2020-11-18 20:44 -
習近平出席金磚國家領導人第十二次會晤并發(fā)表重要講話
2020-11-18 20:35 金磚國家 -
習近平宣布,廈門有了新名片!
2020-11-18 20:34 金磚國家 -
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為何如此重要?
2020-11-18 20:31 依法治國 -
天津東疆港區(qū)瞰海軒小區(qū)劃定為中風險地區(qū)
2020-11-18 20:06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30年前為什么要成立關工委?
2020-11-18 19:48 政壇觀察 -
天津新增1例本土無癥狀感染者
2020-11-18 19:42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寧夏人大常委會秘書長徐力群被查
2020-11-18 19:39 -
撫順殘疾按摩師反殺案一審宣判:被告明顯超必要限度
2020-11-18 18:19 依法治國 -
廈門:2份阿根廷牛肉包裝物核酸檢測,陽性
2020-11-18 16:56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果然,民進黨對中天新聞臺下手了
2020-11-18 16:53 臺灣 -
孟晚舟事件再起枝節(jié),外交部:加方欲蓋彌彰只會讓更多人疑慮
2020-11-18 16:41 華為 -
習近平滬蘇之行還有這些細節(jié)
2020-11-18 16:20 -
擲地有聲!推進全面依法治國怎么做?習近平提出這11個方面要求
2020-11-18 16:18 -
金磚國家領導人首次視頻會晤,習近平傳遞這些新信息
2020-11-18 16:12 -
民航局再對多個入境航班發(fā)熔斷指令
2020-11-18 16:10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大陸拉清單,國臺辦:依法打擊“臺獨”及其金主
2020-11-18 15:33 臺灣 -
三年掃黑除惡即將收官,這次最高規(guī)格會議提到了“常態(tài)化”
2020-11-18 15:20 依法治國
相關推薦 -
最新聞 Hot
-
美方恢復出口,“不是恩賜也不是讓步,是我們斗爭來的”
-
想得真美!“美越協議這一條旨在孤立中國…”
-
“美國政府像青少年,拿信用卡揮霍,直到…”
-
“聽到東方驚雷了嗎?那是14億中國人在笑話美國”
-
“以色列和俄羅斯正進行秘密會談”
-
佩通坦基本盤還穩(wěn)嗎?泰國權力天平傾向何方
-
“不同于西方,中國正建設由技術驅動的福利模式”
-
中國駐泰國大使館:被騙至緬甸的男模特已獲救
-
“越南在走鋼絲,稍有不慎,就會惹惱中國”
-
最新民調:4成支持馬斯克成立新政黨
-
美伊下周在挪威談?
-
“俄美有興趣共同實施經濟領域一些‘有前景的項目’,特別是能源”
-
人才引進被舉報中止1年后,再招考入圍名單與此前一致?包頭通報
-
特朗普威脅:周五,接關稅吧
-
“歐洲領導人向我求助,我提了建議”
-
“我簽署時候,B-2、F-22將從頭頂飛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