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旺:大選將至,談談我觀察到的韓國“反華”浪潮......
觀察者網(wǎng):我們從新聞中看到,極右翼支持者多數(shù)會同時舉著美國和韓國的國旗進行游行示威,而其中有很多上了年紀的人,你如何看待這種現(xiàn)象?
林旺:是的,在韓國極右翼的示威群體當中,往往可以看到很多參與者同時高舉韓國和美國國旗,這一點特別奇怪。每年“三一節(jié)”(韓國紀念三一運動的節(jié)日)我都會去光華門看一下,會發(fā)現(xiàn)有很多韓國中老年人一手拿著韓國國旗,一手拿著美國國旗,有時候甚至美國國旗都在韓國國旗上面。
我相信很多其他在韓華人也會有這種割裂的感覺:我們看到的所謂反華“急先鋒”們,很多都是一群與社會脫節(jié)的中老年人。
我舉個例子,前幾年因為尹錫悅政府執(zhí)政,在韓國掀起了很多反華案例,其中“孔子學院間諜論”在當時傳播很廣。有一次我從學校出來,遠遠就能看到一群60、70歲的老人(有男有女)拿著橫幅和喇叭,在校園正門口大聲宣揚所謂的“孔子學院間諜論”。然而,校園門口的年輕人基本上都視若無睹,甚至是有點嫌棄,更不會有人拍照或上去搭話,應該說韓國社會對這種行為已經(jīng)見怪不怪了——老人反華的“一腔熱血”和年輕學生的冷漠無視,兩者產(chǎn)生的割裂畫面讓我印象極為深刻。
從我個人的親身觀察來說,很多極右翼游行隊伍都是由中老年人撐起來的,我個人也和身邊的韓國朋友討論過,我覺得這種現(xiàn)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很多韓國老年人因為時代的原因,對中國的認知還停留在冷戰(zhàn)思維的框架中,而中韓在1992年建交之前,民間幾乎沒什么交流。這導致那一代人對中國的了解非常有限,很容易固守舊有的認知,對中國產(chǎn)生敵對的印象。
其次,這部分人的信息非常封閉,長期通過特定的電視臺或者自媒體接收信息,這種渠道接收到的信息往往帶有比較強的保守傾向,這也就進一步強化了他們的排外情緒。
還有一個現(xiàn)實因素就是游行補貼制度的存在。比如前段時間,我看到有報道聲稱,有的候選人為了給大選造勢,為參與游行的人員提供每天17萬韓元左右(約等于900人民幣)的補貼。所以,參與韓國部分團體組織的游行是可以獲得一定報酬的,并且報酬數(shù)字目前還在隨著時間不斷增加。
這一現(xiàn)象對于一些經(jīng)濟條件較差、退休在家無事的中老年人或者是一些無業(yè)游民來說,實際上是具有一定吸引力的。也就是說,這些人也許完全不認同或不關心游行的訴求,但出于經(jīng)濟原因,可能還是會參與其中。
就我個人的經(jīng)歷來說,我發(fā)現(xiàn)韓國任何一個游行活動當中,幾乎都能看到很多中老年人的參與,要么是在游行隊伍里面走,要么就是在那邊發(fā)傳單,而年輕人基本很少參與其中。
回到反華的話題,我認為韓國極右翼群體的炒作以及反華群體的游行示威,從本質(zhì)上來說是局限在特定年齡層和思維結構層的小圈子現(xiàn)象,他們的社會基礎很狹窄,但通過媒體曝光和某種政治需要營造出了很大的聲勢。但是從整個韓國社會而言,他們?nèi)詫儆谏贁?shù)群體,并不能代表大多數(shù)民眾的看法,我是這么認為的。
強闖中國駐韓大使館的“美國隊長”被判1年半
觀察者網(wǎng):的確,這是我們洞察韓國反華勢力的一個切入口。同時,我們也需要正視一個客觀現(xiàn)實:即無論是薩德事件以來,還是尹錫悅執(zhí)政以來,韓國民眾對華好感度是在不斷下降的。然而,從另一方面來看,中國對韓國實行免簽制度后,有大量韓國人來到中國旅游,包括很多網(wǎng)紅、自媒體,這同樣也是客觀現(xiàn)實。這兩種現(xiàn)象的對比,似乎給人一種很強的割裂感,你有沒有和周邊的韓國人聊過這個話題?作為在韓華人,你怎么看待這種變化?
林旺:我個人認為韓國年輕人的對華態(tài)度比老一輩人要開放得多,尤其是簽證放開以后,越來越多的韓國人去中國旅游。通過在社交媒體上分享他們在中國的所見所聞,讓很多中國城市都在韓國出名了。
我自己也看過很多韓國人在這種帖子下的留言,我發(fā)現(xiàn)他們提到最多的還是對于中國城市建設、生活便利和消費環(huán)境的驚訝和羨慕,尤其是在地鐵掃碼、數(shù)字支付和外賣速度方面。很多韓國人喜歡用“未來都市”這個詞來形容中國的一些城市。所以就像我前面說的,不少我接觸的韓國同齡人對中國的發(fā)展都是一種既羨慕又焦慮的復雜情緒。
但同時,很多沒有去過中國的韓國年輕人仍然受到新聞報道和網(wǎng)絡輿論的影響,他們會放大個別中國人的言行舉止,對中國產(chǎn)生刻板印象,缺乏對中國的真實認知——這也是這么長時間以來,韓國對華好感度依然很低的原因。
韓國第一大搜索引擎Naver顯示的中國熱門旅游目的地。網(wǎng)站截圖
觀察者網(wǎng):韓國大選在即,李在明主張平衡中美關系,肯定中國對朝核問題作用,作為在韓留學生,你如何看待李在明“穩(wěn)定處理中韓關系”的承諾?無論誰最終當選總統(tǒng),你對于韓國新政府未來五年的執(zhí)政有什么期望?
林旺:據(jù)我向身邊的韓國年輕人了解到,原本韓國20歲-30歲年輕群體支持李俊錫的人數(shù)比較多,但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李俊錫的支持率遠不及李在明和金文洙,所以這一群體中的很多人就去投了李在明。
我很難說清楚韓國人是怎么看待李在明的,不過作為在韓華人群體,肯定還是希望看到李在明勝出。畢竟李在明過去多次強調(diào)對華關系的重要性,他提出韓國不應該一味地迎合美國采取對華強硬路線。而從現(xiàn)實情況來看,李在明開出的藥方也更合理。
中韓兩國本身就在貿(mào)易供應鏈深度依存,從中國實施關鍵礦產(chǎn)出口管制后,韓國確實面臨著稀土資源的巨大壓力。盡管,韓國不斷尋求替代國,比如澳大利亞、中亞五國等等,但從結果來看,這種努力的效果十分有限。
在當前這種經(jīng)濟放緩、科技競爭加劇的背景下,李在明提出穩(wěn)定對華關系,很多人認為這是可以直接讓韓國在經(jīng)濟上止損的,這一點也是韓國國民樂意看到的。
作為一名在韓華人,我個人對未來的中韓關系還是比較樂觀的。坦率地說,中韓關系無論是外交氛圍還是民間感情,都在尹錫悅時期跌到了谷底。因此,無論誰來執(zhí)政,只要態(tài)度稍微溫和,修復過去這種“一邊倒”的非理性路線,都能給中韓關系帶來一定程度的改善。
隨著中國免簽入境政策的進一步放開,“大韓民國臨時政府舊址”成為韓國游客必去打卡點小紅書
其實中韓兩國在產(chǎn)業(yè)上高度重合,我認為未來五年中韓兩國可能需要一些不一樣的視角和空間來發(fā)展和深化合作。這次免簽制度放開以來,大量韓國人到上海的大韓民國臨時政府舊址打卡;很多韓國人因為《哈爾濱》這部電影都選擇去哈爾濱旅游,并去參觀安重根義士紀念館等等,這不僅促進了當?shù)氐慕?jīng)濟發(fā)展,還掀起了韓國國內(nèi)“周末中國游”的熱潮。
所以我認為兩國的交流,特別對于民間經(jīng)濟交流而言,共同的文化和歷史記憶往往可以成為一個突破性的切入口,希望中韓兩國未來在這一點上可以實現(xiàn)更多積極的發(fā)展。
本文系觀察者網(wǎng)獨家稿件,文章內(nèi)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觀點,未經(jīng)授權,不得轉(zhuǎn)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關注觀察者網(wǎng)微信guanchacn,每日閱讀趣味文章。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鄭樂歡 
-
獨立候選人納夫羅茨基贏得波蘭總統(tǒng)選舉
2025-06-02 12:59 -
美財長放話“美國永不會債務違約”,但不肯透露關鍵時間點
2025-06-02 10:47 -
急了!菲防長說中國記者是“特工”
2025-06-02 10:27 -
白宮官員:預計中美本周將會談
2025-06-02 10:09 應對特朗普沖擊波 -
烏克蘭襲擊俄領土,俄外長與美國務卿通電話
2025-06-02 09:19 -
就連他也不滿美國:菲律賓不是棋子
2025-06-02 08:37 南海局勢 -
美方聲稱中方違反中美日內(nèi)瓦經(jīng)貿(mào)會談共識,我商務部駁斥
2025-06-02 08:26 中美關系 -
美官員:白宮未提前獲悉
2025-06-02 07:24 烏克蘭之殤 -
美聯(lián)邦調(diào)查局稱科羅拉多州發(fā)生恐襲,當?shù)兀含F(xiàn)在下定論“不負責任”
2025-06-02 07:18 美國一夢 -
朝鮮譴責美主導機構政治挑釁:毫無存在名分也無合法性
2025-06-02 07:12 朝鮮現(xiàn)狀 -
美防長大放厥詞,有啥小九九?
2025-06-01 22:43 中美關系 -
“臺灣地區(qū)有500名美軍人員,是之前披露的十倍”
2025-06-01 22:08 臺灣 -
烏軍無人機突然從卡車飛出,“超40架俄軍機被毀”
2025-06-01 20:24 烏克蘭之殤 -
暑假快來了,還有誰想去美利堅?
2025-06-01 18:56 應對特朗普沖擊波 -
國防部:強烈不滿、堅決反對
2025-06-01 18:52 中美關系 -
與中方會晤后,阿富汗與巴基斯坦互將關系提至大使級
2025-06-01 17:33 中國外交 -
美方借炒作“中國威脅”施壓,澳總理:將自行決定
2025-06-01 16:52 應對特朗普沖擊波 -
烏方:俄一軍列在扎波羅熱州被炸毀
2025-06-01 16:46 烏克蘭之殤 -
俄方稱“均系爆炸引起”
2025-06-01 16:33 俄羅斯之聲 -
李在明:將確保尹錫悅永不能出獄
2025-06-01 15:45 三八線之南
相關推薦 -
最新聞 Hot
-
“美國已解除這項對華出口禁令”
-
“印軍將全面排查中國產(chǎn)零部件”
-
美國和盟友鬧掰?“本質(zhì)沒變,中國需高度警惕”
-
斯塔默不吱聲,英財相當場落淚,“哭崩”市場
-
家樂福CEO放話:對中國小包裹,要學特朗普征稅100%
-
莫迪表態(tài):金磚是重要平臺
-
“還想阻撓大陸武統(tǒng)?美國太晚了”
-
受賄數(shù)額特別巨大,齊同生被提起公訴
-
“美國占一半,中國分四成,歐洲...”
-
李在明最新涉華表態(tài)
-
叫完“爸爸”又被白宮整活,北約秘書長:驚喜且有趣
-
私自留存涉密材料,宋立強被開黨籍
-
印度外長在美表態(tài):要這么對中國
-
中國緊盯貿(mào)易協(xié)議,“若誰聯(lián)美抗中,必遭反制”
-
“美國人自豪感急劇下降,特別是民主黨人”
-
“富士康要求中國員工從印度撤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