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臺辦警告臺新當局廢課綱“后果自負” 陸委會:不涉去中國化
關鍵字: 課綱微調臺灣課綱蔡英文課綱廢課綱民進黨廢課綱臺灣反課綱課綱去中國化新黨發(fā)言人王炳忠表示不意外,從“政院”以“政治問題,非純粹法律問題”為由撤告“太陽花”學生,到廢止“微調課綱”,新當局毫不掩飾,一切政治掛帥,這都是制造蔡英文口中“天然獨”的必要手段。
臺灣大學政治學系教授張亞中在《中國時報》發(fā)表文章說,從新當局選擇的“文化部長”及“教育部長”人選來看,無論蔡英文未來會在政治上或口頭上做多少妥協(xié)與修飾,“文化臺獨”的政策走向是昭然若揭的,兩岸認同繼續(xù)撕裂的趨勢已成定局。臺灣中國文化大學教授龐建國在《聯(lián)合報》撰文稱,不知道潘文忠是真無知還是裝糊涂,大陸底線除了接受“九二共識”、認同“兩岸同屬一中”外,還有一個“反對任何形式的臺獨”,“在對岸眼里,廢止歷史課綱微調,可是不折不扣的臺獨行徑”。如果蔡英文一方面宣示“不挑釁、沒意外”,另一方面又縱容“文化臺獨”不加節(jié)制,就算她在后續(xù)言辭上進一步釋放善意,恐怕也難解對岸的疑慮和抵制。文章最后直言,“如果像潘文忠這種具有臺獨意涵的動作一再出現(xiàn),兩岸關系想要回溫,恐怕是難上加難”。
馬英九政府被廢的課綱改了什么?
“課綱”就是“課程綱要”,以前臺灣教科書是教育主管單位編的,只有一種版本。后來李登輝廢了這個版本,允許書商編教科書,但須符合主管單位的“課程綱要”。1997年李登輝強行推出“認識臺灣”教科書,邁出“臺獨”教育的第一步。李登輝和陳水扁當局的課綱,都是不折不扣的“臺獨”課綱,且一直沿用至今。
馬英九政府2014年通過微調國文、歷史、地理、公民與社會課綱,將中國改成“中國大陸”,日本統(tǒng)治時期,改為“日本殖民統(tǒng)治時期”,“接收臺灣”改為“光復臺灣”、“清朝”改為“清廷”、“慰安婦”改為“婦女被強迫做慰安婦“等,以去除美化日本殖民統(tǒng)治的皇民化教育。如今微調的部分,遭到廢止。
臺灣新當局廢止的高中社會及國文課微調課綱,曾經因所謂的“內容涉及的史觀和程序的黑箱爭議”引發(fā)臺灣社會抵制運動,臺灣“立法院”4月表決通過要求“教育部”廢止。
2015年7月31號凌晨,反課綱民眾推開拒馬,兵分多路,攀爬圍墻,短短十幾分鐘,就占領“教育部”廣場,由于有反課綱學生燒炭自殺,激起學生抗爭,時任“教育部長”吳思華退讓,宣布新舊課綱并行、有爭議部分不列入考題等妥協(xié),讓沖突暫時平息。
民進黨所謂的“履行承諾”
對于廢除課綱,親民黨“立委”李鴻鈞痛批,“慰安婦哪有不是被迫的,哪個人會愿意去做慰安婦,這個就是它歷史真相,如果你讓我們的兒童學得不是這樣的話,我是覺得這是非常要不得的一件事情?!?
民進黨過去執(zhí)政,三年半內調整課綱十次,國民黨執(zhí)政時修正部分課綱,就遭綠營大肆反對,臺灣學者指出,教育是百年大計,建議要擬定長而遠的制度,不要一政黨輪替,教科書就隨著政黨的意識型態(tài)而更改,會讓莘莘學子無奈又無所適從。
在臺“立法院”通過撤銷課綱微調后,國臺辦發(fā)言人馬曉光5月11日批評說,這是臺獨分裂勢力試圖在文化教育領域推進的“去中國化”分裂活動,“用'臺獨'史觀來毒害臺灣青年一代,割斷兩岸同胞的血脈連結”。蔡英文政府上任后,馬曉光又在5月25日的記者會上對臺灣"教育部長"潘文忠宣告將廢止微調課綱的問題發(fā)出警告說,民進黨當局“必須承擔由此產生的后果”。
對于大陸的警告,潘文忠30日在臺灣立法院回答民進黨“立委”黃國書的質詢時說,“教育部”在課綱問題上“是從專業(yè)、從程序、從法制面”來處理。黃國書則表示,不了解臺灣撤銷微調課綱“要自負什么后果”。他狡辯稱,臺灣“制定的政策當然是由自己負責,不會叫國臺辦負責?!?
- 請支持獨立網站,轉發(fā)請注明本文鏈接:
- 責任編輯:張紅日
-
最新聞 Hot
-
“聽到東方驚雷了嗎?那是14億中國人在笑話美國”
-
“以色列和俄羅斯正進行秘密會談”
-
“不同于西方,中國正建設由技術驅動的福利模式”
-
中國駐泰國大使館:被騙至緬甸的男模特已獲救
-
“越南在走鋼絲,稍有不慎,就會惹惱中國”
-
最新民調:4成支持馬斯克成立新政黨
-
美伊下周在挪威談?
-
“俄美有興趣共同實施經濟領域一些‘有前景的項目’,特別是能源”
-
人才引進被舉報中止1年后,再招考入圍名單與此前一致?包頭通報
-
特朗普威脅:周五,接關稅吧
-
“歐洲領導人向我求助,我提了建議”
-
“我簽署時候,B-2、F-22將從頭頂飛過”
-
天文學家發(fā)現(xiàn)第三個進入太陽系的“星際訪客”
-
馮德萊恩承認:來不及談成,退而求其次…
-
特朗普簽署行政令:外國游客得加錢
-
美國解除對華C919發(fā)動機出口禁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