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陸軍部長叫囂“要在釣魚島部署導彈”
-
堵開源對開源軟件并無惡意
最后更新: 2020-01-15 16:31:23(觀察者網(wǎng)訊)1月14日,英國《簡氏防務周刊》報道,1月10日,美國陸軍部長瑞安·麥卡錫在宣布2021年將成立首支太平洋上的“全域作戰(zhàn)部隊”的講話中,稱:“司令部將可能設在日本,甚至可能是釣魚島,直到整個南中國海都有可能?!睆乃闹v話來看,麥卡錫似乎誤認為釣魚島位于南海。
這番“大嘴巴”發(fā)言即使在美國國內也引起了嘲諷,美國《防務一號》網(wǎng)站(Defense one)的標題極具諷刺性:《美國將用高超聲速武器侮辱中國,等造出來之后》(目前美國尚未研制成功高超聲速武器)。
《防務一號》的報道稱,上周五麥卡錫在演講中稱,高超聲速武器將是他正推動組建的“多域特遣隊”的關鍵。這些高機動的部隊將可以執(zhí)行遠程攻擊敵人的任務,擁有電子戰(zhàn)、網(wǎng)絡戰(zhàn)和遠程彈藥,例如高超聲速導彈。他說這支部隊可能被部署到釣魚群島或者琉球群島。
“你可以將它放在南中國海的某處”,麥卡錫說,聲稱這將可以削弱中國的區(qū)域拒止/反介入能力,或者說中國將美軍趕出特定區(qū)域的能力。
釣魚島位于中國東海,其中主島面積7公里,幾乎沒有平整地面……且不說美國在島上部署導彈可能帶來的政治、軍事對抗,即使是從地理角度看,也沒辦法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部署導彈……
美國陸軍部長萊恩·麥卡錫
“高超聲速武器是21世紀的潘興導彈,”他說,潘興導彈是冷戰(zhàn)期間被部署到歐洲的核導彈,“因為它具有極高的速度和殺傷力,困境在于,除非你擁有某種事實上,至少部分是,類似人工智能之類的能力……你就無法找到它,感知到它,或者打擊它。因為它可以在幾分鐘內到達目標?!?
麥卡錫的說法引起了美國一些專家的困惑,例如戰(zhàn)略與國際研究中心導彈防御項目主任湯姆·克拉克,他說:“陸軍要將一種高價值、機動高超聲速打擊資產放在像釣魚島這樣狹小的地方,為什么要這么做呢?如果你只想要惡心一下中國,那么有很多更便宜而同樣可怕的兵力和火力可以發(fā)揮一樣的作用。如果這是關于‘給這些高價值資源提供一個有生存力的基地’,那么有很多更合適的地點。也許他的意思是說,某一天美國及其盟友的高超聲速導彈會多到部署不過來,部署到任何地方都有可能,但我得說,近期內,我相信它們不會被部署到一個根本無從機動或者隱蔽的地方去。”
該刊文章還指出,目前美國高超聲速導彈開發(fā)面臨諸多困難,其甚至用了“高超聲速,超超困難”(Hyperspeed,Hyper Hard)的小標題來形容其難度。
文章稱,負責技術研究和工程的陸軍部長助理馬克·劉易斯表示,目前還有很多問題需要解決。例如,目前在高超聲速滑翔器設計中,往往采用尖銳的外形來降低空氣阻力,但尖銳的外形更容易產生熱量而不容易散熱,因此目前就需要(防熱材料技術有限的情況下)在降低阻力和提高散熱效果方面做出抉擇。
同樣,類似的許多問題都有待解決,比如是否要在飛行器上安裝氣動翼面,因為它會增加阻力,降低射程,但如何能夠做到控制飛行器而不降低性能,這也是個問題。
“之后,還一些重大的未知數(shù),我們對這個領域尚不了解。其中一個重要的問題是飛行器表面氣流的問題,”劉易斯表示,傳統(tǒng)上來說,飛行器表面氣流分為穩(wěn)定和渦兩種狀態(tài),它們各有一套計算方法,但是高超聲速飛行器表面氣流狀況非常特殊,目前美國對此尚未建立基礎的理解,甚至基礎的描述。
美國陸軍計劃2023年部署高超聲速導彈,但至少到目前為止,他們的實際成果還停留在“畫了ppt”方面
他表示,自己支持超燃沖壓發(fā)動機,但這個方面有很多的發(fā)展需要進行。“我們已經造出了這種它們(超燃沖壓發(fā)動機)、我們已經試飛過它們,我們知道它們可以工作,但是,進一步完善設計,制造方法,然后完成大批量的生產,因為我們需要一個可觀的武器儲備量,這些都是我們正投資研究的項目內容?!?
當然作為五角大樓負責官員,劉易斯仍然表示目前美國政府和議會已經開始高度重視高超聲速技術,所以未來遲早能夠解決問題。
觀察者網(wǎng)軍事評論員表示,這位陸軍部長麥卡錫的簡歷頗值得一看。
他出生于1973年,畢業(yè)于弗吉尼亞軍校歷史專業(yè)。1997-2002年間他作為陸軍游騎兵部隊的上尉在阿富汗作戰(zhàn),此后進入?yún)R豐銀行工作。后歷任美國會眾議院國際事務委員會研究員、前國防部長羅伯特·蓋茨的特別助理,被稱為“國防部長的左右手,執(zhí)掌辦公室大門的人”。
2011年,麥卡錫加入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參與了F-35戰(zhàn)斗機項目工作,在重返五角大樓并出任陸軍副部長前,他的最高職務是F-35支援項目副總裁。此后隨著國防部長人事變化,原陸軍部長馬克·埃斯珀出任國防部長,麥卡錫隨之在2019年9月30日繼任陸軍部長。
麥卡錫在出任陸軍部長后,曾表示,他的格言是:“要失敗就趁早、趁便宜”(Fail cheap,Fail early),他對陸軍重點投資項目進行了大刀闊斧的調整,將300億美元從替代“悍馬”的新型高機動車輛、取代M113的新型履帶式裝甲車輛等方面轉移到新一代戰(zhàn)斗車族、新一代網(wǎng)絡系統(tǒng),以及新一代遠程打擊火力系統(tǒng)方面。
近期,由于2020年國防預算草案出爐,五角大樓醞釀新一輪改革的說法也隨之出現(xiàn),之前曾豪言“高超聲速是我的第一優(yōu)先”的國防部研發(fā)副部長邁克爾·格里芬主導設立的多個新部門可能被削弱權力甚至并入其他部門。
正是圍繞這一傳聞,美國與國防軍工相關的媒體出現(xiàn)了一波鼓吹高超聲速重要性,呼吁重視高超聲速技術的文章。
但是從歷史經驗來看,美國50年代最初成立國防部先進計劃署(DARPA的前身,APRA)的時候曾規(guī)劃將所有航天領域的發(fā)展由該機構統(tǒng)管,但最后在陸海空各軍種斗爭之下,實際上這個目標未能實現(xiàn),最后民用和科學領域航天事業(yè)由NASA領導,而軍用相關技術則主要歸了空軍。
換言之,現(xiàn)在并不是說美國防部各派不懂高超聲速重要,而是他們正在努力將高超聲速技術納入自己的軌道。
圖為擔任前國防部長羅伯特·蓋茨特別助理期間的麥卡錫(圖中遠處者)
美國陸軍雖然常被諷刺為“三等人”(在國防部內地位不如??哲姡?,但實際上21世紀以來的軍費和權力爭奪戰(zhàn)中,他們并未落到下風,不僅奪得了反導系統(tǒng)(美國目前所有反導系統(tǒng)屬于陸軍和國防部反導局),而且還因為“燒冷灶”,堅持研究高超聲速導彈,目前在爭奪高超聲速導彈技術研究主導權方面也占了相當?shù)膬?yōu)勢。(目前確定要盡快研制的三軍聯(lián)合高超聲速導彈的高超聲速滑翔器就是由陸軍支持桑迪亞實驗室研制的)
當然了,不管美軍自己的各種盤算如何,這次麥卡錫要“在釣魚島部署導彈”的說法仍然顯得非常無知和愚蠢,甚至讓人有些懷疑此人究竟是否了解釣魚島在哪里,什么樣,敏感性如何。
據(jù)@中國海警 消息,2020年1月14日,中國海警2502艦艇編隊在我釣魚島領海內巡航。
本文系觀察者網(wǎng)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 責任編輯: 堵開源 
-
24年來 美國航母首次在臺灣選舉期間缺席亞太
2020-01-14 14:37 -
美媒感慨:沒死人實屬運氣
2020-01-14 08:59 伊朗局勢 -
利比亞內戰(zhàn)雙方分赴莫斯科
2020-01-13 22:16 阿拉伯之冬 -
萬噸大驅!055型首艦南昌艦正式入列
2020-01-12 11:01 中國海軍 -
兩大艦隊黑海聯(lián)合演習 普京登艦觀摩
2020-01-10 16:36 -
衛(wèi)星圖顯示:伊朗導彈精確命中美軍設施
2020-01-09 11:18 伊朗局勢 -
80美軍被殺?0傷亡?美伊各執(zhí)一詞
2020-01-08 16:20 伊朗局勢 -
秀肌肉,美軍52架F-35同時升空演習
2020-01-07 08:09 -
中巴海軍聯(lián)演,南部戰(zhàn)區(qū)5艦艇參演
2020-01-06 18:37 巴鐵 -
19年,我們從未忘記
2020-01-06 09:44 中國海軍 -
一周軍評:蘇萊曼尼遇害,但他的遺產依舊團結著什葉派
2020-01-05 09:21 一周軍事觀察 -
中國海警艦艇編隊今日在我釣魚島領海巡航
2020-01-04 14:00 釣魚島持久戰(zhàn) -
中國向馬來西亞交付首艘瀕海任務艦
2020-01-03 15:53 中國軍工 -
蔡英文軍中親信墜機身亡,臺軍“參謀總長”有多重要?
2020-01-03 07:07 臺灣 -
最新畫面!山東艦版航母style來了
2020-01-02 19:39 中國航母 -
山東艦回家后,與055“合影”
2020-01-02 16:52 中國海軍 -
臺軍“參謀總長”確認遇難身亡
2020-01-02 14:23 臺灣軍事 -
臺軍直升機迫降,“參謀總長”等仍失聯(lián)
2020-01-02 10:26 觀察者頭條 -
盤點2019:國之利器,使命必達!
2019-12-30 14:49 觀網(wǎng)看片 -
中國海警艦艇編隊今日在我釣魚島領海巡航
2019-12-30 13:01 釣魚島持久戰(zhàn)
相關推薦 -
-
美國放風:伊朗有動作了 評論 76靠萬斯“決勝一票”,“大而美”法案驚險闖關參議院 評論 169電氣化已落后亞洲,“大而美”法案或令美國雪上加霜 評論 76為什么這支國足被普遍看好? 評論 99最新聞 Hot
-
美兩員“大將”施壓未果,日本反倒成了“難啃的骨頭”
-
白宮找補:美國很強,不信去問伊朗
-
終于換了,特朗普:我很滿意
-
何君堯:建議給皇后大道、維多利亞公園改名
-
“美國自毀長城,中企憑高性價比一路高歌猛進”
-
兩國矛盾激化,阿媒突然發(fā)文:收到匿名材料,是俄軍擊中的
-
裝不裝空調,法國政客都能吵起來
-
潛入醫(yī)院裝電詐設備,騙走30萬!今年已發(fā)生多起
-
美報告炒作:中企占比近10%,“五角大樓供應鏈極其脆弱”
-
“歐洲定居者對澳大利亞原住民,犯下種族滅絕罪”
-
好一個“舉賢不避親”,特朗普推薦兒媳參選
-
開庭前妻子墜樓身亡,柯文哲前副手痛哭:臺灣怎么變成這樣
-
美國放風:伊朗有動作了
-
“中方正考慮邀請李在明出席”
-
“中國洋垃圾禁令震動全球”,馬來西亞也跟了
-
靠萬斯“決勝一票”,“大而美”法案驚險闖關參議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