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習近平翻山越嶺來到這個村子看了什么?
關鍵字:4月15日,習近平總書記先乘飛機,再坐火車,又轉汽車,來到重慶市石柱土家族自治縣中益鄉(xiāng)華溪村。從河北阜平的駱駝灣村、顧家臺村到湘西十八洞村,從涼山三河村到重慶華溪村,這些貧困的中國村莊讓總書記殷殷牽掛。
1 習近平走訪了這所大山里的小學
石柱縣是革命老區(qū)縣、民族自治縣、邊遠山區(qū)縣、國家扶貧開發(fā)工作重點縣、三峽庫區(qū)移民縣,集“老、少、邊、窮、淹”于一體。
從重慶一路往東約三小時車程,伴隨著蜿蜒的長江,穿過密集的隧道才能到達石柱縣。 (央視記者章猛拍攝)
來到中益鄉(xiāng),總書記看的第一個地方是學?!挥谌A溪村的中益鄉(xiāng)小學。
群山環(huán)繞的中益鄉(xiāng)小學,創(chuàng)建于1936年。(央視記者張宇拍攝)
中益鄉(xiāng)小學校長譚順祥告訴《時政新聞眼》,學校共有11個班(含鹽井村村小4個班),165名學生,其中有78名貧困學生,56名留守孩子,教職員工有23人。
中益鄉(xiāng)小學90%以上的孩子都是少數(shù)民族。 師生們給總書記跳起了民族舞蹈——擺手舞。 擺手舞是土家族傳統(tǒng)舞蹈。 它取材于土家人的生活和狩獵的場景。 舞姿包括“趕猴子”、“拖野雞尾巴”、“犀牛望月”、“磨鷹閃翅”、“跳蛤蟆”等十多個動作。 擺手舞已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央視記者邢彬拍攝)
7個班的孩子分布在這棟五層的教學樓里。每個班都有班級口號,有的班還取了別致的班名,比如一年級叫小螞蟻班,二年級叫牽?;ò啵昙壗旋R心尋夢班,五年級叫墨竹班,六年級叫靜思班。(央視記者舒貝 邢彬拍攝)
這是一年級小螞蟻班。(央視記者舒貝拍攝)
這所大山里的小學配備了計算機、音樂、書法、勞動技術等專門教室。這是計算機教室。(央視記者邢彬拍攝)
一樓還設有共享科技館,供孩子們學習和探索。(央視記者史偉拍攝)
在中益鄉(xiāng)小學,習近平總書記專門走進了師生食堂。
這是學校食堂的公示欄。(央視記者拍攝)
炊事員焦大翠正在給師生們做晚餐。(央視記者拍攝)
從2011年秋季學期起,國家啟動實施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yǎng)改善計劃。目前,中益鄉(xiāng)小學的每一個小學生每學期都能得到400元的補貼款。
當天晚餐的食譜是:牛肉燉蘿卜、炒鴨子、炒小白菜、蒸雞蛋、紫菜蛋湯。這是炊事員陳益淑正在洗小白菜。(央視記者拍攝)
食堂的儲藏室。(央視記者拍攝)
在師生食堂外,總書記與學校師生們熱烈交流。
今年35歲的馬影翠老師告訴總書記,師范畢業(yè)后,她回到母校中益鄉(xiāng)小學當老師,今年已經17年了。馬老師是二年級班主任、語文老師,也是全校的少先大隊輔導員。這是馬影翠老師在二年級教室。(央視記者拍攝)
總書記離開學校后,師生們聚在學校門口,久久舍不得離開。(央視記者舒貝拍攝)
2 親切的看望
離開中益鄉(xiāng)小學,習近平乘車沿著曲折險峻的公路盤山而上,來到華溪村62歲的貧困戶譚登周家里。
華溪村坐落在“兩山夾一槽”地帶,位于大風堡原始森林深處,人均可耕地不足一畝。 (央視記者劉雨、于濱拍攝)
沿著這條“之”字形的路爬上半山腰,就到了譚登周家。(央視記者張曉鵬拍攝)
譚家曾在2016年脫貧,后因男主人譚登周2018年3月外出務工不慎摔傷,74歲的老伴焦光潤又患有風濕、哮喘等慢性病,這個家庭因病返貧。
譚登周和妻子焦光潤。因為傷病,2018年老兩口的醫(yī)療費用高達15萬元。(央視記者張曉鵬拍攝)
譚登周和老伴年事已高又有傷病,無法從事繁重的體力勞動。當?shù)卣畬⒆T家納入低保兜底。2018年,譚家醫(yī)療總費用15萬,享受醫(yī)療救助14萬。老兩口享受的低保、養(yǎng)老金等補貼約11000元,再加上土地流轉的保底分紅和股金分紅,譚家2018年的總收入達到15936元。
譚家門前的住房安全等級明白卡和精準扶貧政策卡。(央視記者荊偉拍攝)
中國脫貧攻堅的目標是到2020年實現(xiàn)“兩不愁、三保障”:不愁吃、不愁穿,義務教育、基本醫(yī)療、住房安全有保障。雖然譚家老兩口生活不寬裕,增收致富的辦法著實有限,但有望實現(xiàn)脫貧的目標。
3 開在院子里的座談會
下午五點多,習近平來到85歲的老黨員馬培清家。
馬培清1974年7月入黨,她的父親曾是中共地下黨員?,F(xiàn)在,馬培清和兩個兒子一同居住。(央視記者黃京輝拍攝)
馬培清和兩個兒子的住所。這個家庭曾在2014年被識別為建檔立卡貧困戶,后在2016年脫貧。(央視記者黃京輝拍攝)
馬培清家的儲糧桶裝滿了稻谷。(央視記者馬立飛拍攝)
馬培清的小兒子陳朋2017年做起了黃精中藥產業(yè),通過土地入股分紅、管護藥材基地等方式實現(xiàn)了穩(wěn)定脫貧。
黃精,既是食品又是中藥材,被認為具有補氣潤肺的功效。華溪村采用木瓜和黃精套種的方式,既節(jié)約耕地,也符合黃精喜陰的習性。華溪村目前種植黃精200畝,有150戶480人參與種植,其中貧困戶48戶、159人。(央視記者黃京輝拍攝)
這是2017年底種下的木瓜樹苗。預計明年秋天它們可以掛果。漫山遍野的木瓜樹在花期既美麗又是很好的蜜源,促進當?shù)氐纳鷳B(tài)旅游和蜂蜜產業(yè),可以一舉多得。(央視記者黃京輝拍攝)
過去,華溪村主要種植玉米、土豆等傳統(tǒng)糧食作物,產量低,經濟價值不高。這些年來,中益鄉(xiāng)調整產業(yè)結構,確定發(fā)展中蜂、中藥材、特色果蔬等特色產業(yè)和民宿、健康養(yǎng)生為主的鄉(xiāng)村旅游業(yè)。
山間這些彩色的地點就是蜜蜂的家。華溪村蜜源植物種類多達30余種,適宜發(fā)展蜂蜜產業(yè)。(央視記者荊偉拍攝)
華溪村山坡上的蜂箱。(央視記者張宇拍攝)
中益鄉(xiāng)的房屋都被刷成了姜黃色,因為姜黃色是蜂蜜的顏色。 當?shù)刂饕霎a黃連、辣椒和蜂蜜。 鄉(xiāng)親們說,“吃得黃連苦,換來蜂蜜甜”。 (央視記者劉雨 于濱拍攝)
在馬培清家房前的空地上,習近平與村民代表、扶貧干部、鄉(xiāng)村醫(yī)生等一起座談。
面朝大山,擺上一個方桌,加上幾條長凳,再端來一盆花生核桃,這里就是會場。(央視記者沈忱拍攝)
中益鄉(xiāng)衛(wèi)生院的院長蔣鳳在座談會上第三個發(fā)言。這是她在給《時政新聞眼》介紹張貼在馬培清家門口的家庭醫(yī)生簽約巡診卡。(央視記者沈忱拍攝)
蔣鳳說,現(xiàn)在中益鄉(xiāng)542戶貧困戶中有大約40%是因病致貧的。簽約醫(yī)生服務團隊每個月一次對這些家庭進行測量血壓、指導服藥等入戶巡診。同時,衛(wèi)生院每年為村民提供一次免費體檢,還有健康促進、心理輔導這些更為細致和人性化的服務。她把這些都匯報給了總書記。
中益鄉(xiāng)黨委書記譚雪峰2009年從清華大學精密儀器系畢業(yè)后就回到家鄉(xiāng)石柱縣政府工作,今年是他在中益鄉(xiāng)工作的第三年。 (央視記者鄧麗娟 凌敏拍攝)
“如今政策真是好,我要努力往前跑”。在石柱縣、在中益鄉(xiāng)、在華溪村,經常可以看到這樣一幅標語。大山里的鄉(xiāng)親正在奮力翻越貧困的山巒。
結束了在華溪村一個下午的考察,總書記在重慶的考察調研仍在繼續(xù),《時政新聞眼》將持續(xù)為您關注。
- 原標題:習近平翻山越嶺來到這個村子看了什么?
- 責任編輯:于文凱
- 最后更新: 2019-04-16 13:26:53
-
牡丹江市政府原副秘書長失聯(lián) 警方追逃
2019-04-16 13:14 依法治國 -
臺當局污蔑解放軍繞島巡航,國臺辦回應
2019-04-16 12:37 臺灣 -
新華社:奮斗應提倡,996當退場
2019-04-16 11:40 -
你的紅鞋太扎眼!逃犯與民警同向行駛被抓
2019-04-16 11:28 中國雷人秀 -
央視網微博談圣母院大火:記住恥辱 放下仇恨
2019-04-16 11:26 -
國資退出格力控股地位?他連說三聲“可以”
2019-04-16 11:25 國企備忘錄 -
村支書打死人后繼續(xù)打牌?警方:已被刑拘
2019-04-16 10:20 依法治國 -
國內最后一只“斑鱉姑娘”,到底怎么死的?
2019-04-16 10:17 -
奔馳起火鑒定難,車主聯(lián)系總部被告知不負責中國市場
2019-04-16 09:59 奔馳車主哭訴維權 -
雨果關于圓明園的一封信
2019-04-16 09:42 -
為了這件事 他行萬水 走千山
2019-04-16 09:36 新時代新氣象新作為 -
潛逃28年!小孩長大了,我該自首了
2019-04-16 09:31 -
都快五一了,年夜飯還沒吃完?
2019-04-16 09:30 -
釋小龍方回應女童武校身亡:過幾天回家處理
2019-04-16 09:17 -
鶴崗房子1.5萬一套 為啥當?shù)厝瞬毁I?
2019-04-16 08:15 中國房市 -
中聯(lián)辦主任會見宋楚瑜
2019-04-16 07:38 臺灣 -
鄉(xiāng)黨委書記賭博還讓女副鄉(xiāng)長按摩?當?shù)丶o委介入
2019-04-16 07:28 網絡監(jiān)督 -
西安市場監(jiān)管部門:封存4S店賬目,嚴懲銷售帶病車
2019-04-16 07:11 奔馳車主哭訴維權 -
防沉迷系統(tǒng)試點:看小視頻40分鐘須輸密碼
2019-04-15 23:04 網絡戰(zhàn)線 -
奔馳車主維權事件,銀保監(jiān)會出手
2019-04-15 22:39 奔馳車主哭訴維權
相關推薦 -
最新聞 Hot
-
“聽到東方驚雷了嗎?那是14億中國人在笑話美國”
-
“以色列和俄羅斯正進行秘密會談”
-
“不同于西方,中國正建設由技術驅動的福利模式”
-
中國駐泰國大使館:被騙至緬甸的男模特已獲救
-
“越南在走鋼絲,稍有不慎,就會惹惱中國”
-
最新民調:4成支持馬斯克成立新政黨
-
美伊下周在挪威談?
-
“俄美有興趣共同實施經濟領域一些‘有前景的項目’,特別是能源”
-
人才引進被舉報中止1年后,再招考入圍名單與此前一致?包頭通報
-
特朗普威脅:周五,接關稅吧
-
“歐洲領導人向我求助,我提了建議”
-
“我簽署時候,B-2、F-22將從頭頂飛過”
-
天文學家發(fā)現(xiàn)第三個進入太陽系的“星際訪客”
-
馮德萊恩承認:來不及談成,退而求其次…
-
特朗普簽署行政令:外國游客得加錢
-
美國解除對華C919發(fā)動機出口禁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