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玉米畝產紀錄第七次被刷新,達1663.25公斤
最后更新: 2020-10-19 07:34:4210月16日是世界糧食日,我國“藏糧于技”科研任務在這天帶來一個好消息。記者從中國農業(yè)科學院獲悉,農業(yè)農村部玉米專家指導組組織專家日前對中國農業(yè)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栽培與生理創(chuàng)新團隊的玉米密植高產示范田進行實收測產,結果顯示,示范田玉米最高畝產達到1663.25公斤,打破現(xiàn)有1517.11公斤的全國高產紀錄,實現(xiàn)146.14公斤的大幅提高,這是該團隊第7次刷新我國玉米高產紀錄。
該玉米密植高產示范田位于新疆奇臺,參試品種共78個,中國農業(yè)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栽培與生理創(chuàng)新團隊連續(xù)12年在此開展玉米產量潛力突破研究和全程機械化技術示范推廣。此次測產實收面積合計30畝,結果顯示,示范田內“MC670”“中單111”“中單8812”等11個品種單產均超過每畝1500公斤。高產的實現(xiàn)主要是由于畝穗數(shù)和單穗粒重均有提高,其中最高產田每畝穗數(shù)達到8600穗,每穗單穗粒重達192克。該項技術經過長期研究已趨于成熟,可穩(wěn)定實現(xiàn)畝產1500公斤水平。
這是我國實施“藏糧于技”以來玉米品種和栽培技術的重大突破。據(jù)團隊首席專家李少昆研究員介紹,該團隊自2004年起在全國多個生態(tài)區(qū)組織實施玉米高產潛力探索,明確了以“密植增穗增產,培育高質量抗倒群體,增加花后群體物質生產和高效分配”為核心的產量突破途徑,創(chuàng)新了高環(huán)境壓力選擇耐密、抗倒品種,高密度種植提高收獲穗數(shù),以及水肥與化控相結合的抗倒、防衰為核心的高質量群體調控關鍵技術等,實現(xiàn)了高產突破與節(jié)水節(jié)肥綠色生產的協(xié)同。
(記者陳海波)
- 原標題:中國玉米畝產紀錄第七次被刷新
- 責任編輯: 奕含 
-
南非衛(wèi)生部長新冠病毒檢測呈陽性
2020-10-19 06:36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這畫面曝光,"臺軍事專家驚覺不妙"
2020-10-18 23:31 臺灣軍事 -
律師辯護意見稱委托人為“邪惡之徒”,杭州律協(xié)回應
2020-10-18 22:53 -
數(shù)萬螃蟹上岸是災難前兆?地震臺和氣象局回應了
2020-10-18 22:47 -
美國“大忽悠”又上線:大陸攻臺非常困難
2020-10-18 20:13 臺灣 -
【央視快評】把握大趨勢 下好先手棋
2020-10-18 19:41 新時代新氣象新作為 -
習近平廣東之行,有一個鮮明主題
2020-10-18 19:38 新時代新氣象新作為 -
時政微紀錄丨赤子情,中國心
2020-10-18 19:33 新時代新氣象新作為 -
【實踐新論】集中力量辦好自己的事是關鍵
2020-10-18 17:19 新時代新氣象新作為 -
東風快遞MV《驕傲的少年》, 紀念中國人民志愿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zhàn)70周年
2020-10-18 17:05 紀念志愿軍抗美援朝70周年 -
這次政治局集體學習的主題,非常前沿!
2020-10-18 17:05 新時代新氣象新作為 -
時政微視頻丨續(xù)寫“春天的故事”
2020-10-18 17:01 新時代新氣象新作為 -
又有人帶節(jié)奏了
2020-10-18 15:11 網絡謠言 -
板藍根也被搶沒了!專家提醒↓
2020-10-18 14:30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山東衛(wèi)健委:5天查清,彰顯中國速度和山東效率
2020-10-18 13:45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美媒:中國可以更好地反擊了
2020-10-18 12:07 依法治國 -
焦點訪談:刻骨記憶!他們在展覽上看到了當時的自己
2020-10-18 11:58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脫貧攻堅,領袖人民心連心
2020-10-18 11:56 -
秋臨潮汕 粵來粵好
2020-10-18 11:53 -
最高檢檢務督察局原局長肖卓被查
2020-10-18 10:05 依法治國
相關推薦 -
美國放風:伊朗有動作了 評論 81靠萬斯“決勝一票”,“大而美”法案驚險闖關參議院 評論 177電氣化已落后亞洲,“大而美”法案或令美國雪上加霜 評論 76為什么這支國足被普遍看好? 評論 100最新聞 Hot
-
美兩員“大將”施壓未果,日本反倒成了“難啃的骨頭”
-
白宮找補:美國很強,不信去問伊朗
-
終于換了,特朗普:我很滿意
-
何君堯:建議給皇后大道、維多利亞公園改名
-
“美國自毀長城,中企憑高性價比一路高歌猛進”
-
兩國矛盾激化,阿媒突然發(fā)文:收到匿名材料,是俄軍擊中的
-
裝不裝空調,法國政客都能吵起來
-
潛入醫(yī)院裝電詐設備,騙走30萬!今年已發(fā)生多起
-
美報告炒作:中企占比近10%,“五角大樓供應鏈極其脆弱”
-
“歐洲定居者對澳大利亞原住民,犯下種族滅絕罪”
-
好一個“舉賢不避親”,特朗普推薦兒媳參選
-
開庭前妻子墜樓身亡,柯文哲前副手痛哭:臺灣怎么變成這樣
-
美國放風:伊朗有動作了
-
“中方正考慮邀請李在明出席”
-
“中國洋垃圾禁令震動全球”,馬來西亞也跟了
-
靠萬斯“決勝一票”,“大而美”法案驚險闖關參議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