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網民曝臺企業(yè)被要求買鳳梨釋迦,臺官員卻扯“大陸滲透”
-
嚴珊珊.
最后更新: 2022-01-19 18:27:06(觀察者網訊)答應助銷鳳梨釋迦(番荔枝的一種)的臺當局,在傳出變相要求島內企業(yè)認購后,又開始“賴”大陸了。
據“中時”新聞網1月19日報道,臺網民18日發(fā)帖爆料稱,臺“農委會”以“考核分數”的名義讓私營企業(yè)幫忙認購鳳梨釋迦,該網友稱自己單位每人被分配買3箱,每箱700元新臺幣(約合160元人民幣),從工資里扣。
而臺“農糧署長”胡忠一18日回應稱,臺“農委會”沒權力控制公營和民營企業(yè)購買,只能懇求、拜托企業(yè)認購,爆料的網民“不知道是不是大陸滲透進來的”,臺灣沒有這種人。
對此,有臺“立委”炮轟,若非臺當局在背后指點,公營企業(yè)或事業(yè)機構怎么會主動認購?不要得了便宜還賣乖,只知道用政治語言回應外界質疑。
據臺媒報道,大陸因檢疫性有害生物暫停臺灣地區(qū)菠蘿(鳳梨)輸入后,臺“農委會”預測稱,島內約13000噸鳳梨釋迦的銷售會受到影響,因而提出內銷、外銷各5000噸、加工3000噸的計劃,承諾要消化這些鳳梨釋迦,結果遲遲沒有行動。
最近,為解決鳳梨釋迦滯銷的問題,臺行政部門被曝“要求公營事業(yè)(公營企業(yè)或事業(yè)機構)全數買單”,還遭到公營單位基層員工反對。
1月18日,《中天新聞》派出記者就此事進行街采,向臺灣民眾提問“2億元新臺幣鳳梨釋迦公營事業(yè)被迫認購,你覺得怎么樣?”記者給出了五個回答選項,最后,票數最高的答案是:“爛透了!政府不是說外銷好棒棒?”
街采時還有臺民眾直言:“(臺當局)不應該用政治色彩來操弄這些東西,并不是什么事情都扯到大陸身上去?!?
18日,一名自稱在臺灣非公營企業(yè)工作的網友在PTT(批踢踢實業(yè)坊)八卦版上發(fā)帖稱,臺“農委會”早早就發(fā)文來,“以考核分數來委請幫忙行銷”,至少100箱以上,還稱他的單位每人分配到3箱,每箱700元新臺幣,要從工資里扣,主管、老板扣得更多,也有單位老板不讓員工花錢,用公司的錢買下額度分送給員工、理監(jiān)事等當春節(jié)禮物。
該網友還稱,他們雖然不是公營企業(yè),“可以不理農委會公文嗎?可以,但你之后想要補助款什么的做夢吧你”。他質疑稱,臺當局不是要想辦法幫農民外銷找到通路,怎么會一開始就要求企業(yè)單位幫忙,這不是最后不得已的手段?要是改天其他農林漁牧也來哭,說自己銷路不好,那不就1月買釋迦、2月買蓮霧、3月買橘子、4月買香蕉,整天都自掏腰包幫行銷就飽了。
對于此事,臺“農糧署長”胡忠一18日出席記者會時稱,臺“農糧署”1月6日確實給島內公營和民營企業(yè)發(fā)公文了,名單包括臺塑集團和很多電子大廠,呼吁這些企業(yè)響應號召購買鳳梨釋迦。
被問及相關網友的說法時,胡忠一稱,臺“農委會”只能懇求、拜托企業(yè)認購,臺“農委會”沒有任何權力能控制公、民營企業(yè)購買,“怎么強迫呢”,還聲稱爆料網友“是想被告嗎”,“這個人不知道是不是大陸滲透進來的”,臺灣沒有這種人。
胡忠一接著稱,過去鳳梨釋迦外銷每公斤約80元,17日臺北市場批發(fā)價約每公斤67.2元,雖然價格不如過去外銷,但也能讓農民維持一定收益,沒聽說過減產計劃,并稱目前島內已登記認購超過5000噸、加工業(yè)者也認購超過3000噸,4月將討論產業(yè)結構的調整或大目釋迦的嫁接等問題。
胡忠一
對此,國民黨“立委”楊瓊瓔18日批評稱,農產品的產銷,臺農業(yè)部門應該回歸專業(yè),有效協(xié)助農民做能長久的行銷,而不是用政治語言來回應,這對農民一點幫助都沒有。臺當局面對各種聲音,有則檢討,無則澄清,用政治話術來回避問題,絕非政府該有的心態(tài)。
民眾黨“立委”張其祿斥責稱,公營企業(yè)并非都在賺錢,像是臺灣“中油”、臺灣電力公司去年總計虧損達到1000億新臺幣,臺“農委會”卻行文要求公營企業(yè)或事業(yè)機構認購釋迦,講的好像公營單位都是自愿,實際上就是政府在背后下指導棋。
民進黨“立委”何志偉也表態(tài)稱,官員發(fā)言涉及“觀感”問題,應多注意;相對來說,公營單位出資幫助農民,重點應放在如何幫助農產品銷售。
而民進黨“立委”莊瑞雄卻聲稱,農漁產品價格較低時,公營單位出手幫忙同時能享受臺灣農漁產,是“蠻好的事”,對公營事業(yè)員工也是“福利”。
臺行政部門發(fā)言人羅秉成還鼓勵臺民眾多買當地農產送禮、食用。
結果,胡忠一的論調連島內網民也看不下去了,他們紛紛留言“笑死人,有事推給大陸”,“當臺灣人是傻子啊?現(xiàn)在官員素質真的低到一個新境界”。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 責任編輯: 嚴珊珊 
-
國資委:今年將推動糧食儲備加工、港口碼頭專業(yè)化整合
2022-01-19 18:25 -
中方“迫使”海外在逃人員回國?趙立堅:知不知道《零容忍》
2022-01-19 17:55 廉政風暴 -
重慶姐弟墜亡案兩被告人已上訴,女被告人新請了律師
2022-01-19 17:47 -
西安首次實現(xiàn)單日本土零新增,疫情進入收尾階段
2022-01-19 17:39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外交部證實:給美方部分官員發(fā)了簽證
2022-01-19 16:51 北京冬奧會 -
他聲稱將與臺灣互設代表處,外交部:深感震驚、強烈反對
2022-01-19 16:28 -
北師大專家稱真正的房奴是租房人
2022-01-19 16:20 觀網財經-房產 -
國資委:不能把混改視為國企改革的“靈丹妙藥”,不是一混就靈
2022-01-19 16:04 國企備忘錄 -
河南春節(jié)返鄉(xiāng)人員需提前3天登記報備
2022-01-19 15:27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收到國際快遞健康碼變黃,消費者還能海淘嗎?
2022-01-19 15:00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劉鑫代理律師:劉鑫尚未決定是否上訴
2022-01-19 14:27 -
-
日照中心醫(yī)院:疑似直播婦科手術被抓醫(yī)生系麻醉師,警方正調查
2022-01-19 14:02 -
江歌母親:接受“訴劉鑫案”一審判決結果,不上訴
2022-01-19 13:32 -
基層公職人員貪污數千萬買頂級網游裝備
2022-01-19 11:24 廉政風暴 -
女出納挪用百萬公款打賞男主播,被判刑四年六個月
2022-01-19 11:07 依法治國 -
以高水平履職聚力高質量發(fā)展
2022-01-19 09:42 上海觀察 -
31省份新增本土確診55例,其中河南33例、天津14例
2022-01-19 09:08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陜西昨日無新增
2022-01-19 08:57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廣東新增本土確診7例,其中珠海6例
2022-01-19 08:54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相關推薦 -
-
“2027年起,整個產業(yè)將拱手讓給中國” 評論 89“不如申請成中國一省” ,德國鋰企竟如此激將歐盟 評論 97美國放風:伊朗有動作了 評論 90靠萬斯“決勝一票”,“大而美”法案驚險闖關參議院 評論 185最新聞 Hot
-
家樂福CEO放話:對中國小包裹,要學特朗普征稅100%
-
中國緊盯貿易協(xié)議,“若誰聯(lián)美抗中,必遭反制”
-
“美國人自豪感急劇下降,特別是民主黨人”
-
“富士康要求中國員工從印度撤離”
-
美方撤銷對華乙烷出口限制
-
特朗普參觀“鱷魚惡魔島”:拜登就想把我關在這兒,這XX養(yǎng)的
-
公安部通報:陳某為吸粉引流編造“工行假金條”,已被依法追責
-
“2027年起,整個產業(yè)將拱手讓給中國”
-
特朗普威脅:敢礙事,就逮捕你
-
“7年前就發(fā)現(xiàn)問題了,一直沒修”
-
“不如申請成中國一省” ,德國鋰企竟如此激將歐盟
-
終于換了,特朗普:我很滿意
-
要跟中國對著干?“剛果(金),別斷送發(fā)展機遇”
-
美兩員“大將”施壓未果,日本反倒成了“難啃的骨頭”
-
白宮找補:美國很強,不信去問伊朗
-
何君堯:建議給皇后大道、維多利亞公園改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