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灣居家隔離時間縮短為“3+4”,島內醫(yī)生疑慮,民眾炮轟臺當局“擺爛”
-
陶夢時間有限
(觀察者網(wǎng)訊)島內疫情持續(xù)延燒,截至昨日(25日),已連續(xù)兩天本土新增確診超過5000例,8.7萬人因密接被居家隔離。在這一嚴峻形勢下,臺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卻在昨日宣布,密接者居家隔離時間將縮短為“3+4”天(3天隔離+4天自主防疫)。
據(jù)臺媒稱,此舉在島內引起眾多質疑聲。有醫(yī)生直言“聽到要變成3+4有些嚇到”,另有醫(yī)生警告,此舉可能會導致感染人數(shù)暴增。此外,不少臺網(wǎng)民也認為這一隔離方案毫無意義,炮轟臺當局在“擺爛”,讓“大家一起染疫”。
臺灣聯(lián)合新聞網(wǎng)報道截圖
據(jù)臺灣聯(lián)合新聞網(wǎng)26日報道,昨天,臺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公布新增5108例本土病例,超過24日5092例,再破新高。在公布疫情數(shù)據(jù)的同時,臺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布,居家隔離“3+4”方案26日上路,被匡列密接者的居家隔離時間從10天縮短為3天。
據(jù)陳時中稱,他們與縣市代表、專家開會討論后,決議將居家隔離從“10+7”改為“3+4”天。具體而言,前3天密接者需待在家中,以一人一室為原則,不得外出;第三天快篩結果為陰性,后4天就可轉為自主防疫。自主防疫期間須每日快篩,快篩陰性者可外出工作及采買生活必需品,也可搭乘公共交通,外出全程需配戴口罩。但自主防疫期間禁止去餐廳內用餐、聚餐,以及前往人群擁擠場所與不特定對象接觸,也不可到學校上課。
在提到這一居家隔離新方案時,陳時中還拿日本和新加坡為例解釋。陳時中稱,日本等國臨床顯示,新冠病毒潛伏期中位數(shù)為2.9至3.1天,因此居家隔離3天就可排除大部分的可能確診者,也可避免病毒往外傳播的可能性。他又以新加坡舉例,稱新加坡已實施3天、72小時檢驗陰性就放行的措施。
4月23日,受疫情升溫影響,臺北車站涌現(xiàn)接種疫苗人潮。圖源澎湃影像平臺
話雖如此,對于臺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拍板“3+4”新方案一事,島內醫(yī)學專家還是抱有疑慮,認為操之過急。
據(jù)聯(lián)合新聞網(wǎng)稱,新北市林口區(qū)長庚醫(yī)院副院長邱政旬直言,“聽到要變成3+4,有些嚇到”。他表示,考慮到病毒潛伏期,居家隔離7天較為合適,若真要縮得比7天再短,“4+3”(4天隔離)也比“3+4”(3天隔離)好一點。前臺大感染科醫(yī)生林氏璧也在臉書發(fā)文表示,“3天有點太沖了,現(xiàn)階段(隔離時間)5天或7天應該較適合?!?
另據(jù)中時新聞網(wǎng)26日報道,臺北市振興醫(yī)院感染科主任李明政也認為,居家隔離時間應從10天先松綁到7天,觀察1個月后再放寬為3天。
李明政強調,欲速則不達,“3+4”新方案可能不僅會導致社區(qū)感染人數(shù)暴增而引發(fā)民眾恐慌,更會導致醫(yī)療量能無法負荷,使得新冠重癥死亡率上升。李明政呼吁臺當局務必控制疫情曲線緩和上升,不要急速拉高,這樣雖然可能導致整體疫情時間延長,但社會付出的代價會比較小。
除了專家疑慮對密接者的隔離時間過短,許多島內民眾也質疑“3+4”隔離方案是否能起到作用。
其中,有不少人認為隔離3天毫無意義,炮轟臺當局在“擺爛”,推行這樣的方案就是讓“大家一起染疫”。有人還嘲諷道:“確診數(shù)越多放的越寬松,嫌臺灣人確診太慢太少嗎?這不叫共存,叫同歸于盡吧?!?
另外,部分島內網(wǎng)民還擔心,在放寬防疫措施之下,尚未接種新冠疫苗的兒童會面臨更高的感染風險,臺灣目前12歲以下的兒童還不得接種疫苗。有人就此痛罵,臺當局是認為“別人家的小孩死不了是吧”。
此外,據(jù)中時新聞網(wǎng)報道,對“3+4”新方案不滿的還有大陸臺商。目前,臺灣入境人士的居家隔離時間仍維持“10+7”,即10天居家隔離,加上7天自主健康管理。陳時中25日對此解釋稱,考慮到國際可能出現(xiàn)新的變異株,且島內和入境不可能同時放寬,以免負擔變重,因此防疫措施不變。
但大陸臺商認為,入境者應采取差別管理,如果是從歐美返臺,維持“10+7”他可以理解,但是大陸對疫情防控力道比臺灣還嚴,仍采取“10+7”隔離方案,就不能理解。該臺商表示,大陸對民眾進行核酸檢測的次數(shù)密度明顯比臺灣還高,臺灣對有密接風險的人,已縮短居家隔離天數(shù),臺商回臺后,卻隔離要更久,這如何具有說服力。
需要一提的是,據(jù)臺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日通報,臺灣新增本土病例6295例,與25日的5108例確診相比暴增了2成多,單日新增突破6000例大關。
本文系觀察者網(wǎng)獨家稿件,未經(jīng)授權,不得轉載。
- 責任編輯: 陶夢 
-
中國是否會通過特斯拉對推特施加影響?汪文斌:你很會猜
2022-04-26 16:25 -
又跑一個!“黑暴御用律師”倉皇離港
2022-04-26 16:19 -
北京加強體育健身場所疫情防控 暫停體育賽事
2022-04-26 16:18 抗疫進行時 -
臺灣新增本土6295例,連續(xù)3天超5千例
2022-04-26 14:39 臺灣 -
上海:嚴格實行“非必要不離滬”,堅決防止疫情外溢
2022-04-26 14:20 抗疫進行時 -
國藥奧密克戎滅活疫苗獲臨床批件
2022-04-26 14:05 抗疫進行時 -
湖南醴陵:底色更濃 產業(yè)更旺
2022-04-26 10:59 奮進新征程 建功新時代 -
巍巍羅霄展新顏——湘贛邊區(qū)域合作發(fā)展觀察
2022-04-26 10:55 奮進新征程 建功新時代 -
農業(yè)農村現(xiàn)代化闊步前行
2022-04-26 10:37 奮進新征程 建功新時代 -
上海青浦區(qū)實現(xiàn)社會面清零
2022-04-26 10:24 抗疫進行時 -
上海:昨日死亡的33歲病例,診斷為心源性猝死
2022-04-26 10:24 抗疫進行時 -
上海:累計死亡190例,33歲病例為心源性猝死
2022-04-26 09:51 抗疫進行時 -
31省份新增本土“1908+15816”
2022-04-26 09:06 抗疫進行時 -
北京昨日新增本土32+1,多人為在校學生
2022-04-26 08:06 抗疫進行時 -
上海新增死亡52例:最小年齡33歲,最大100歲
2022-04-26 07:53 抗疫進行時 -
北京市長陳吉寧在購物廣場,了解市民需求
2022-04-26 07:13 抗疫進行時 -
騰訊起訴洗稿軟件不正當競爭判賠490萬,敗訴公司稱無法承擔
2022-04-26 06:45 -
河南:51輛急救車190名隊員馳援上海
2022-04-26 06:44 抗疫進行時 -
今起,北京對11個區(qū)域人員開展三輪核酸檢測
2022-04-25 23:13 抗疫進行時 -
俞建華任海關總署黨委書記
2022-04-25 22:36 高層人事
相關推薦 -
-
“2027年起,整個產業(yè)將拱手讓給中國” 評論 89“不如申請成中國一省” ,德國鋰企竟如此激將歐盟 評論 97美國放風:伊朗有動作了 評論 90靠萬斯“決勝一票”,“大而美”法案驚險闖關參議院 評論 185最新聞 Hot
-
家樂福CEO放話:對中國小包裹,要學特朗普征稅100%
-
中國緊盯貿易協(xié)議,“若誰聯(lián)美抗中,必遭反制”
-
“美國人自豪感急劇下降,特別是民主黨人”
-
“富士康要求中國員工從印度撤離”
-
美方撤銷對華乙烷出口限制
-
特朗普參觀“鱷魚惡魔島”:拜登就想把我關在這兒,這XX養(yǎng)的
-
公安部通報:陳某為吸粉引流編造“工行假金條”,已被依法追責
-
“2027年起,整個產業(yè)將拱手讓給中國”
-
特朗普威脅:敢礙事,就逮捕你
-
“7年前就發(fā)現(xiàn)問題了,一直沒修”
-
“不如申請成中國一省” ,德國鋰企竟如此激將歐盟
-
終于換了,特朗普:我很滿意
-
要跟中國對著干?“剛果(金),別斷送發(fā)展機遇”
-
美兩員“大將”施壓未果,日本反倒成了“難啃的骨頭”
-
白宮找補:美國很強,不信去問伊朗
-
何君堯:建議給皇后大道、維多利亞公園改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