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場論壇專家學者齊聚,探討數字時代如何應對網絡安全新挑戰(zhàn)
最后更新: 2023-09-11 16:22:002023年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上海地區(qū)主論壇在上海國家會展中心舉行 本文圖片由主辦方提供
9月11日上午,2023年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上海地區(qū)主論壇在上海國家會展中心舉行。
本次論壇以“數字時代如何應對網絡安全新挑戰(zhàn)”為主題,多位從事各行業(yè)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專家集聚論壇,以主題分享與圓桌會議等形式共同探討關于數字時代的網絡安全和數據安全等問題。
論壇上,中國工程院院士、復旦大學金融科技研究院院長柴洪峰院士發(fā)表寄語,并對金融大模型的監(jiān)管提出建議。柴洪峰表示,金融垂直領域的大模型應用目前面臨一些挑戰(zhàn),一是金融數據的私密性限制了共享和構建大規(guī)模數據集的能力,二是金融數據的多模態(tài)特性增加了模型處理和建模的復雜性。為了克服這些難題,加強產學研的合作勢在必行,需要共同構建更強大的金融垂直領域基礎模型,以提高大模型對多模態(tài)數據的表達能力和安全性。
柴洪峰院士發(fā)表寄語
柴洪峰院士對金融大模型的監(jiān)管提出三點想法。首先是在數據安全方面,需要對大模型訓練過程中的數據安全等級做嚴格的界定。監(jiān)管機構也應加強對金融大模型的審查和風險評估,對關鍵人物和系統(tǒng)應建立審查和測試的機制,確保其性能和安全性。其次,為了實現建立監(jiān)管框架與標準,確保大模型在金融領域的應用符合法規(guī)與道德要求,需要通過政產學研的合作制定相關的政策和指南。第三,對于金融大模型的部署與使用需要協同共治,提升透明度,保證數據質量和可解釋性的機制,這可以幫助用戶與監(jiān)管機構理解模型的決策依據,并確保其不帶有偏見或歧視性。
此外,多位網絡安全的業(yè)內大咖圍繞“數字時代如何應對網絡安全新挑戰(zhàn)”的主題進行圓桌討論。上海社會科學院互聯網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員惠志斌表示,網絡安全具有伴隨性、跟隨性,只要有新技術、新模式產生,必然會產生新的安全風險和挑戰(zhàn)。網絡安全是一個攻防兩端博弈的問題,它背后是技術和人才的博弈,政府、產業(yè)界、應用單位各方都應更加重視網絡安全,才能讓資源和博弈的對抗正向發(fā)展。
公安部第三研究所網絡安全法律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員黃道麗表示,從法律工作者角度看,現在網絡安全面臨的最大挑戰(zhàn)是怎么把制度的能力轉化為實際的治理能力。法律最大的特點是穩(wěn)定性,然而網絡安全風險和網絡安全形勢又是不斷變化的,甚至有時候它的風險會突破,比如AIGC、人工智能的風險是否會突破傳統(tǒng)認識的數據安全與個人信息保護,網絡安全規(guī)則的細化需要產業(yè)界、運營者、數據處理者以及社會第三方共同地推進。在黃道麗看來,目前針對網絡安全執(zhí)法的力度和覆蓋面較為有限,如何提高執(zhí)法能力,包括監(jiān)督檢查、行政執(zhí)法、執(zhí)法隊伍建設等,對網絡安全而言也是極大的挑戰(zhàn)。
上海市信息安全測評認證中心創(chuàng)新研究院副院長徐御從測評角度闡述了網絡安全面臨的幾大挑戰(zhàn)。網絡安全原來以系統(tǒng)與網絡為核心,現在以數據為核心。以數據為中心之后,如果數據在后端遭受泄露或篡改,對前端造成的影響算不算安全問題?這個挑戰(zhàn)可能會改變后期的測評評估規(guī)則。
對于如何應對網絡安全面臨的挑戰(zhàn),徐御表示,中國數據安全制度供給在逐步加大,包括《數安法》《個保法》等等,上海也推動了很多試點工作,這些工作都是以數據安全為中心的思路去構建整個城市的數據安全體系,但這些工作目前還處于起步階段。數據安全的供給側仍需進一步產業(yè)升級,一旦數據的一鍵加密、數據脫敏等高效的產品推出,滿足對于數據泄露、數據篡改等方面的需求,網絡安全產業(yè)的發(fā)展會更加快速。
上海交通大學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長宋海濤認為,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發(fā)展,下一步可能會很快地進入到算力的新型網絡,未來整個AI的智算資源很有可能會成為像電網一樣,算力入戶、算力入校。面對這樣的發(fā)展,現在的網絡安全涵蓋面會更大。另外,人工智能和AIGC的產生,加速了人們對于信息的有效壓縮能力和表達能力,大量的信息內容通過網絡生成,這是網絡安全面臨的新的技術挑戰(zhàn)。宋海濤建議,不僅需要進一步地以科技自強來保護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還要加強網絡安全方面?zhèn)惱砗椭卫眢w系的研究,下一階段的網絡安全工作更需要探討倫理和治理體系的建設。
- 原標題:這場論壇專家學者齊聚,探討數字時代如何應對網絡安全新挑戰(zhàn)
- 責任編輯: 黃濤 
-
縣長督查路上無視村民攔路“告狀”?當地回應
2023-09-11 14:10 -
杭州首例,兩人“黑飛”無人機被拘留
2023-09-11 11:58 依法治國 -
臺陸軍成建制赴美參訓
2023-09-11 11:10 臺灣 -
廈門市第二醫(yī)院原院長楊偉群接受審查調查
2023-09-11 09:57 廉政風暴 -
青島:全域取消住房限購限售
2023-09-11 09:33 中國房市 -
魯山“威脅信事件”寫信人已被行拘
2023-09-11 07:58 -
自然科學基金委進社區(qū)?官方聲明
2023-09-11 07:37 -
美國“功勛”間諜在華落網!國安部披露詳情
2023-09-11 07:30 國家安全 -
國航通報CA403航班起火事件:初判系發(fā)動機機械故障引發(fā)
2023-09-11 07:16 航空安全 -
重慶下調最低工資標準?官方辟謠
2023-09-11 06:59 -
習近平視察78集團軍
2023-09-10 19:05 -
重慶女子持刀襲警被民警擊傷后死亡,警方通報
2023-09-10 17:02 -
浙江一企業(yè)化學氣體多次泄漏,曾熏壞村民葡萄賠償數百萬
2023-09-10 16:15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
網傳南山區(qū)民政局門口市民排長隊離婚?消息不實!
2023-09-10 14:19 -
中國商飛董事長賀東風:C919訂單數達1061架,已交付2架
2023-09-10 13:23 中國大飛機 -
一箭三星!長六改火箭成功發(fā)射遙感四十號衛(wèi)星
2023-09-10 13:23 航空航天 -
上海、深圳躋身全球科學家“理想之城”前五
2023-09-10 12:04 觀察者頭條 -
2023浦江創(chuàng)新論壇今天開幕,全球創(chuàng)業(yè)投資大會將首次亮相
2023-09-10 11:56 -
湖南一縣長視察路上無視村民攔路“告狀”?縣長回應
2023-09-10 11:03 基層治理 -
習近平向2023年浦江創(chuàng)新論壇致賀信
2023-09-10 10:41
相關推薦 -
“2027年起,整個產業(yè)將拱手讓給中國” 評論 89“不如申請成中國一省” ,德國鋰企竟如此激將歐盟 評論 97美國放風:伊朗有動作了 評論 90靠萬斯“決勝一票”,“大而美”法案驚險闖關參議院 評論 185最新聞 Hot
-
家樂福CEO放話:對中國小包裹,要學特朗普征稅100%
-
中國緊盯貿易協議,“若誰聯美抗中,必遭反制”
-
“美國人自豪感急劇下降,特別是民主黨人”
-
“富士康要求中國員工從印度撤離”
-
美方撤銷對華乙烷出口限制
-
特朗普參觀“鱷魚惡魔島”:拜登就想把我關在這兒,這XX養(yǎng)的
-
公安部通報:陳某為吸粉引流編造“工行假金條”,已被依法追責
-
“2027年起,整個產業(yè)將拱手讓給中國”
-
特朗普威脅:敢礙事,就逮捕你
-
“7年前就發(fā)現問題了,一直沒修”
-
“不如申請成中國一省” ,德國鋰企竟如此激將歐盟
-
終于換了,特朗普:我很滿意
-
要跟中國對著干?“剛果(金),別斷送發(fā)展機遇”
-
美兩員“大將”施壓未果,日本反倒成了“難啃的骨頭”
-
白宮找補:美國很強,不信去問伊朗
-
何君堯:建議給皇后大道、維多利亞公園改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