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建吉林省委呼吁:應轉變工作思路,大力鼓勵一孩生育
民建中央網站近日公布民建吉林省委提交省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的提案《加快完善吉林省生育支持政策體系的建議》。
這份建議認為,吉林問題的關鍵在于一孩的生育率過低。目前吉林鼓勵三孩生育的措施較多,鼓勵二孩生育的較少,鼓勵一孩生育的鮮見,這樣的政策配比作用于吉林當前的超低生育率和分孩次生育水平,一定程度上是本末倒置,導致鼓勵生育的政策無法在增加出生人口上產生效果。
民建吉林省委指出,當前吉林在實施生育支持政策中,大都集中于鼓勵多孩生育,忽視了大多數未生育或只生育有一孩的家庭。應該轉變思路,從一孩開始著手,將現金補貼、育兒津貼、稅費減免等鼓勵措施向一孩家庭覆蓋。加強生育知識宣教,規(guī)范婦產醫(yī)療服務及母嬰護理行業(yè),簡化孕檢、產檢、建檔、報銷等各環(huán)節(jié)流程,減輕“新手父母”負擔。只有生育一孩的幸福感提高,才能讓未育人群“想生”、讓已育有一孩的人群“多生”,從而顯著提升鼓勵生育政策的實際效果。
以下為建議全文:
2011年起,吉林先于全國11年開始出現持續(xù)的人口負增長,嚴重的少子化已成為吉林的基本省情。
一、當前吉林省少子化現狀及突出問題
(一)生育率已下降至極低水平
吉林出生人口自2017年以來連續(xù)六年下降。2023年出生人口僅8.84萬人,首次跌破10萬大關,創(chuàng)下1949年以來最低紀錄,出生率僅3.77‰,同樣創(chuàng)下有記錄以來最低水平。2020年吉林總和生育率僅0.88,遠低于全國平均的1.3,在世界范圍也屬于最低水平(僅比韓國略高)。國際經驗表明,一旦一個國家或地區(qū)生育水平下降得過低,即便投入政策大力鼓勵生育,生育水平也很難在短時期內恢復,即“低生育率陷阱”,吉林已深陷其中。
(二)一孩生育率極低且缺乏政策支持
吉林問題的關鍵在于一孩的生育率過低。目前吉林鼓勵三孩生育的措施較多,鼓勵二孩生育的較少,鼓勵一孩生育的鮮見,這樣的政策配比作用于吉林當前的超低生育率和分孩次生育水平,一定程度上是本末倒置,導致鼓勵生育的政策無法在增加出生人口上產生效果。
(三)生育、養(yǎng)育、教育成本高昂
目前吉林3歲以下嬰幼兒入托率僅為6.5%,需求缺口巨大。優(yōu)質普惠性幼兒園短缺,學前階段每年的教育成本超過10萬元的家庭不在少數?;A教育階段,“內卷”更為嚴重。根據育媧人口發(fā)布的《中國生育成本報告》,如果把撫養(yǎng)一個孩子到18歲所花的成本相對于年人均GDP的倍數進行國際比較,澳大利亞是2.08倍,德國是3.64倍,美國是4.11倍,日本是4.26倍,中國是6.9倍,幾乎是全球最高的。高昂的養(yǎng)育成本,加上住房、醫(yī)療、養(yǎng)老等沉重負擔對生育的擠壓,嚴重抑制吉林育齡人群的生育意愿和生育行為。
(四)不婚不育呈流行趨勢
我國非婚生育的比例極低,婚姻幾乎是生育的前提。當前我國青年群體對組建家庭、養(yǎng)兒育女的意愿進一步下降。2013年開始,吉林結婚率已連續(xù)9年下降,雖然2023年出現小幅回升,但結婚對數也僅有10年前的56.7%左右。另一方面離婚率卻不斷上升,處于單身狀態(tài)的育齡人口比重越來越大。2023年吉林省離婚率為2.52‰,居全國第六位;離結比高達46.7%,此前很多年份離結比都達到了50%以上。
(五)長期人口凈遷出削弱生育基礎
自2011年起吉林省徹底成為人口凈遷出地區(qū),直到2023年才首次出現人口凈流入。吉林遷出人口中,又以青壯年勞動力為主。以2018年流動人口動態(tài)監(jiān)測調查數據為例,吉林遷出人口中以25-44歲年齡組最為集中,占總數的近七成。這部分人群也是生育高峰人群,他們的長期凈遷出客觀上削弱了吉林的生育基礎,進一步拉低了吉林的生育水平。
二、加快完善生育支持政策體系的建議
(一)轉變工作思路,大力鼓勵一孩生育
當前吉林在實施生育支持政策中,大都集中于鼓勵多孩生育,忽視了大多數未生育或只生育有一孩的家庭。應該轉變思路,從一孩開始著手,將現金補貼、育兒津貼、稅費減免等鼓勵措施向一孩家庭覆蓋。加強生育知識宣教,規(guī)范婦產醫(yī)療服務及母嬰護理行業(yè),簡化孕檢、產檢、建檔、報銷等各環(huán)節(jié)流程,減輕“新手父母”負擔。只有生育一孩的幸福感提高,才能讓未育人群“想生”、讓已育有一孩的人群“多生”,從而顯著提升鼓勵生育政策的實際效果。
(二)降低教育成本,破除“內卷”
一是建議政府直接或者牽頭興建至少1000個托幼機構,同時進一步推動托幼一體化發(fā)展,逐步把吉林3歲以下嬰幼兒的入托率提高到50%以上。二是整合各方資源為普惠性幼兒園提供支持,進一步擴大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的同時,提高普惠性幼兒園的辦園條件和教學質量。三是擴大基礎教育階段優(yōu)質公共教育資源的供給,破除“辦名校、出名師”的模式,推動基礎教育均衡發(fā)展,可采取上收事權、區(qū)管校聘、集團辦學等措施,切實縮小校際差距。四是大力整頓各類課外班、興趣班,禁止中、高考科目課外辦學,同時建議取消中考特長加分。
(三)擴大生殖輔助技術投入,降低使用成本
近年來,生育年齡推遲、環(huán)境污染、不良生活方式、生殖衛(wèi)生保護缺失等導致我國不孕不育率上升。根據國家統(tǒng)計局數據,目前我國育齡夫婦的不孕不育率已攀升至12%-18%。但目前生殖輔助技術價格昂貴,以試管嬰兒技術為例,基本費用在3-10萬元不等,令很多經濟條件一般的不孕不育家庭望而卻步。建議將生殖輔助技術納入省、市(州)醫(yī)保,并根據城鄉(xiāng)、收入、孩次等情況細化分級報銷標準,降低生殖輔助技術的使用門檻。在確保法律規(guī)范和倫理道德的基礎上,鼓勵在更廣范圍內使用生育輔助技術,幫助更多不孕不育家庭實現生育愿望。
(四)加強對青年群體的婚育支持
一是通過倡導家庭價值的回歸推動青年群體婚育觀念和婚育意愿的調整,引導青年重塑家庭觀。二是持續(xù)推進婚俗改革,培育新型婚育文化,降低青年群體結婚成本。三是優(yōu)化人才政策,兼顧高端人才引進和普通人才的留引,為青年人口提供更多住房補貼、落戶指導、子女教育、創(chuàng)業(yè)服務等方面的支持。四是努力抓住青年群體婚育時間窗口,在就業(yè)、住房、時間分配等層面實施多種舉措,解決大齡青年的婚配問題,支持青年群體完成家庭構建,為開展生育做好準備。五是通過出臺家庭友好型政策助推家庭發(fā)展,進而完善生育支持政策體系,平衡職業(yè)生活和家庭生活之間的關系,幫助青年群體更好地照顧家庭。
- 責任編輯: 張荃 
-
大家聊中國式現代化|劉亮:因地制宜發(fā)展新質生產力,推動經濟高質量發(fā)展
2025-04-23 09:52 大家聊中國式現代化 -
神十九乘組計劃于4月29日返回東風著陸場
2025-04-23 09:22 航空航天 -
中華民族共同體學為何吸引這么多高校?
2025-04-23 09:01 -
“我一個男人竟然得了產后抑郁!”寶爸放棄事業(yè)帶娃,已離婚
2025-04-23 08:26 -
5旬輔警30余年前被人頂替上中專,官方通報
2025-04-23 07:06 -
同比增長1.2倍!一季度貨物貿易項下跨境資金凈流入2063億美元
2025-04-22 19:02 -
受賄超8.22億,李鵬新被判死緩
2025-04-22 17:07 廉政風暴 -
工業(yè)電化學奠基人郭鶴桐教授逝世,享年95歲
2025-04-22 15:30 -
中央巡視組進駐,河南兩天內多人落馬
2025-04-22 15:30 -
中國在建結構第一高樓將復工,預計2027年完工
2025-04-22 12:12 -
男子早高峰爬上獵德大橋頂部,廣州交警回應
2025-04-22 11:38 -
美元主導地位遭削弱,“人民幣必須抓住機會”
2025-04-22 11:16 人民幣國際化 -
大家聊中國式現代化|權衡: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中當好龍頭
2025-04-22 10:22 大家聊中國式現代化 -
“內鬼”李剛,被逮捕
2025-04-22 10:19 廉政風暴 -
本科新專業(yè)+29,今年高考就可報名
2025-04-22 10:19 -
高福:疫情后期,看到有些人對疫苗的認知走向極端,我特別難受
2025-04-21 20:48 -
陳文玲:深化中國—東盟經濟合作,構建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
2025-04-21 17:48 中國外交 -
國家開發(fā)銀行原副行長李吉平一審被判14年
2025-04-21 17:33 廉政風暴 -
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fā)《關于實施自由貿易試驗區(qū)提升戰(zhàn)略的意見》
2025-04-21 17:32 -
中汽協:規(guī)范駕駛輔助宣傳,對已發(fā)布的失實信息應及時澄清
2025-04-21 16:37
相關推薦 -
美國放風:伊朗有動作了 評論 76靠萬斯“決勝一票”,“大而美”法案驚險闖關參議院 評論 169電氣化已落后亞洲,“大而美”法案或令美國雪上加霜 評論 76為什么這支國足被普遍看好? 評論 99最新聞 Hot
-
美兩員“大將”施壓未果,日本反倒成了“難啃的骨頭”
-
白宮找補:美國很強,不信去問伊朗
-
終于換了,特朗普:我很滿意
-
何君堯:建議給皇后大道、維多利亞公園改名
-
“美國自毀長城,中企憑高性價比一路高歌猛進”
-
兩國矛盾激化,阿媒突然發(fā)文:收到匿名材料,是俄軍擊中的
-
裝不裝空調,法國政客都能吵起來
-
潛入醫(yī)院裝電詐設備,騙走30萬!今年已發(fā)生多起
-
美報告炒作:中企占比近10%,“五角大樓供應鏈極其脆弱”
-
“歐洲定居者對澳大利亞原住民,犯下種族滅絕罪”
-
好一個“舉賢不避親”,特朗普推薦兒媳參選
-
開庭前妻子墜樓身亡,柯文哲前副手痛哭:臺灣怎么變成這樣
-
美國放風:伊朗有動作了
-
“中方正考慮邀請李在明出席”
-
“中國洋垃圾禁令震動全球”,馬來西亞也跟了
-
靠萬斯“決勝一票”,“大而美”法案驚險闖關參議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