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車上市兩月就官降7萬,“起大早”的寶馬新能源為何總“趕晚集”?
(文/潘昱辰 編輯/徐喆)作為全球數(shù)一數(shù)二的豪華品牌,寶馬汽車無論銷量還是品牌溢價能力都首屈一指。然而,并非所有擁有“藍天白云”標的車型都能成為爆款。
今年1月底,被寶馬寄予厚望的首款中國制造純電動SUV——iX3,上市僅兩個月時間就遭遇滑鐵盧,被迫于全系官降7萬元,相當于在原價基礎(chǔ)上打了八五折。
寶馬首款中國制造純電動SUV——iX3,上市兩個月就官降7萬元
對于大幅降價的原因,寶馬在相關(guān)說明中解釋為"順應(yīng)市場變化",畢竟特斯拉Model Y剛剛把國產(chǎn)車型的售價降至35萬元以內(nèi)。同時,似乎是為了避免遭受先前特斯拉降價導致的“割韭菜”質(zhì)疑,寶馬還表示對已購車的消費者進行現(xiàn)金補償。
寶馬iX3官方降價聲明
寶馬iX3上市于2020年11月廣州車展期間,該車型搭載功率為210kW的電機和74kWh電池組,續(xù)航里程為500km。在同級別車型中,這樣的續(xù)航能力只能說是一般。因為作為直接對手的Model Y續(xù)航能力接近600km,蔚來ES8的最高續(xù)航里程也要達到580km。
不過最讓消費者望而卻步的,還是其高昂的售價。寶馬iX3的初始售價高達46.99萬-50.99萬元,比燃油版的X3平均剛好貴出7萬元,比剛剛開始交付的國產(chǎn)Model Y貴出14萬元。但無論從哪個角度來看,寶馬iX3相較競品都沒有明顯的優(yōu)勢。
寶馬iX3
消費者也很快用腳投票。乘聯(lián)會數(shù)據(jù)顯示,寶馬iX3自上市以來僅售出不到900輛,不到燃油版X3同期銷量的十分之一。而與iX3處于同一價格區(qū)間的蔚來ES8,僅12月就賣出超過2000輛。
事實上,iX3上市后的境遇只是寶馬新能源汽車數(shù)次折戟市場的一個縮影。對于擁有接近50年新能源造車經(jīng)歷的寶馬集團來說,“起大早趕晚集”正是其再契合不過的寫照了。
那么,為何歷史悠久的寶馬新能源始終無法取得成功呢?
30年前就造出200km續(xù)航的電車
說起寶馬新能源車,許多人第一反應(yīng)便是著名的i3、i8等“i”系列電動車,但其實早在1972年,寶馬就推出了一款名為1602e的專用車,該車型為配套當年慕尼黑奧運會的馬拉松項目準備,因而沒有量產(chǎn)。
由于當時的技術(shù)限制,1602e只能通過堆砌大量鉛酸電池來提供電能,且由于電池重量過大,該車的續(xù)航里程只有60km。不過對于一款賽事專用車而言,這已經(jīng)足夠了。
寶馬第一款新能源車1620e,為配套1972年慕尼黑奧運會而生產(chǎn)
1987年,寶馬基于3系又推出了一款名為325iX的電動車,該車型后被政府采購用作郵政車。與此前的試水之作相比,寶馬這回采用了體積質(zhì)量更小、能量密度更高的鈉硫電池,續(xù)航里程也躍升至150km。
進入20世紀90年代,符合現(xiàn)代汽車主流審美的純電動車型——寶馬E1問世,它在鈉硫電池的基礎(chǔ)上增加氯化鎳電池的增程,并搭載了37kW的電機和能量回收系統(tǒng),這使得其續(xù)航里程在當時即高達200km,可謂非常超前。
在90年代就擁有200km續(xù)航的寶馬E1
不過,寶馬第一次推出搭載鋰電池的新能源車,已經(jīng)是2008年的事了。這一年,寶馬生產(chǎn)了600輛MINI E鋰電池車。除了擁有超過200km的續(xù)航里程外,MINI E的充電速度也更快,僅需3小時就能充滿。
寶馬首款鋰電池車MINI E
僅僅過去一年,寶馬便推出了旗下初代混合動力系統(tǒng)——Active Hybird。2010年,寶馬又基于1系推出了一款名為Active E的純電動車,其電機功率達到125kW,0-100km的加速時間為8.5s,續(xù)航里程超過160km。
然而,雖然寶馬早在數(shù)十年前便已生產(chǎn)包括純電、混動在內(nèi)的各種新能源車,但其中絕大多數(shù)產(chǎn)品僅為試水之作,并未將其作為公司的大戰(zhàn)略方向,對于當時在豪華車市場占據(jù)統(tǒng)治地位的寶馬而言,這些“玩票”性質(zhì)的新能源汽車,其成敗根本無關(guān)大局。
- 責任編輯: 潘昱辰 
-
連續(xù)9月銷售破2萬輛 “新美式豪華”如何深入人心?
2021-02-09 18:03 汽車工業(yè) -
科創(chuàng)板IPO在即,威馬汽車與多家銀行達成115億元合作
2021-02-09 12:29 汽車工業(yè) -
特斯拉回應(yīng)被約談:深刻反思不足,將切實維護消費者權(quán)益
2021-02-09 09:51 汽車工業(yè) -
進軍芯片產(chǎn)業(yè),長城汽車戰(zhàn)略投資地平線防“卡脖”
2021-02-08 17:58 汽車工業(yè) -
違規(guī)產(chǎn)銷“大噸小標”貨車,東風華神被工信部責令整改
2021-02-08 10:57 汽車工業(yè) -
全球首款5G智能汽車 上汽R汽車MARVEL R上市
2021-02-07 17:43 -
從“ABB”到“BBA”,奧迪在中國是如何掉隊的?
2021-02-07 13:19 汽車工業(yè) -
27.38萬元起售,東風本田CR-V銳·混動e+上市
2021-02-03 17:16 汽車工業(yè) -
這次是真的,比亞迪高端品牌終于來了
2021-02-03 15:54 汽車工業(yè) -
攜手紅星美凱龍,蔚來加速推進換電站布局
2021-02-02 13:21 汽車工業(yè) -
反向營銷卻翻車,福特中國為“指牛為馬”致歉
2021-02-02 13:04 汽車工業(yè) -
“海豚”躍出水面,比亞迪品牌向上正當時?
2021-02-02 12:42 汽車工業(yè) -
“學習強國”首次上車,接入威馬車載系統(tǒng)
2021-02-01 13:18 汽車工業(yè) -
逆變器存隱患,13399輛小鵬G3被召回
2021-01-29 17:00 汽車工業(yè) -
如何治愈新能源車“里程焦慮癥”?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2021-01-29 14:17 汽車工業(yè) -
賈躍亭吹過的牛正在變?yōu)楝F(xiàn)實?
2021-01-29 14:10 汽車工業(yè) -
巴蜀“新文旅” 撐起中國“經(jīng)濟第四極”
2021-01-27 21:01 汽車工業(yè) -
兩點一線全由車來完成,小鵬汽車正式推送自動輔助駕駛功能
2021-01-26 22:04 汽車工業(yè) -
紅旗、桑塔納、榮威之后,誰會是值得被記住的第四輛“車”?
2021-01-22 18:22 -
智能+混動 WEY品牌煥新打響中國品牌“第一槍”
2021-01-21 17:27
相關(guān)推薦 -
操心中國,美國“黑手”又要伸向馬來西亞和泰國 評論 134特朗普要求“大搞特搞”,美團體急了:沒中國不行 評論 129“美國人,真正該擔心的時候到了” 評論 180“美國政府像青少年,拿信用卡揮霍,直到…” 評論 144最新聞 Hot
-
以軍總長被曝與內(nèi)塔尼亞胡激烈爭吵:這么干局勢會失控
-
“是特朗普向媒體爆料:馬斯克吸毒”
-
哈馬斯接受停火框架,特朗普:好事
-
江蘇:縣級以下禁止開發(fā)政務(wù)服務(wù)APP
-
“家庭主義者”盧特尼克,把歐盟鴿了
-
通話通了個寂寞?特朗普不滿,克宮回應(yīng)
-
“盯上”西非礦產(chǎn),特朗普將會晤非洲五國
-
英前防相挑釁:臺灣問題上,西方對中國簡直慫包…
-
操心中國,美國“黑手”又要伸向馬來西亞和泰國
-
“特朗普要想訪華,先把臺灣問題說清楚”
-
“對以色列感到憤怒和警惕,沙特將與伊朗保持和解”
-
特朗普又給日本背后捅刀,逼得臺積電沒法了…
-
“大而美”法案通過,馬斯克表態(tài)
-
朱時茂自曝被騙錢,“我還是反詐大使”
-
英F-35“趴窩”印度機場20天,快被“玩壞”了…
-
特朗普要求“大搞特搞”,美團體急了:沒中國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