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自美國的背刺,或令日本車企失去“最后堡壘”
最后更新: 2025-04-03 21:47:44【文/觀察者網 潘昱辰 編輯/高莘】4月2日,美國正式對所有進口汽車征收25%的關稅。而對于美國的傳統(tǒng)盟友日本而言,這將是一計重擊,其影響或將超越中國、歐洲等其他主要汽車工業(yè)地區(qū)。
背靠墨西哥的“黃金時代”
由于日本汽車市場規(guī)模較小。長期以來,北美市場一直被日本汽車制造商視為主要銷售區(qū)域。日本車企推動銷售的核心競爭力,則源自其經濟型汽車的可靠性和性價比。
據路透社報道,相較于通用、福特等美國本土車企,日本車企能夠提供經濟型汽車,部分原因即為其扎根于墨西哥的低成本生產。
早在1966年,日產便在墨西哥開設了日本海外的第一家汽車工廠。豐田、本田和馬自達隨后緊隨其后。相較之下,直到1983年,日產才在美國田納西州開設了第一家工廠。
日產在美國的經銷商 路透社
根據墨西哥國家統(tǒng)計局的數據,去年日本主要車企通過墨西哥向美國出口了近88萬輛汽車。其中日產的出口量約33萬輛,在所有日本車企中所占份額最大,超過三分之一。 另據標普全球移動的數據,日產在美國的銷售額中約有27%來自墨西哥,而本田和豐田的這一比例分別為13%和8%。
另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數據,在日產開設工廠的1966年,墨西哥對美國的出口額為8.24億美元,僅排名第六;而在包括日系車在內的全球車企的助推下,如今墨西哥已成為美國最大的出口國,2023年共出口了價值4760億美元的商品。
商業(yè)模式遭顛覆
然而現在,美國總統(tǒng)特朗普正在顛覆這種商業(yè)模式。行業(yè)專家表示,車企可能不得不因關稅而提高售價,而經濟型汽車的消費者恰恰是對價格最敏感的群體。
SBI證券股票研究主管遠藤浩二表示:“車企因成本低廉而選擇在墨西哥生產汽車。并且,墨西哥產車型多為利潤空間有限的經濟型汽車,即使提價,也只能提一點點?!?
麥格理移動研究主管詹姆斯·洪(James Hong)則認為,由于關稅根據車輛轉讓價格而不是零售價格計算的,若關稅成本完全轉嫁至消費者,相當于漲價20%,但對于已經在努力應對通貨膨脹的經濟型汽車買家而言,20%也是一個巨大的沖擊。
以日產為例,由于陣容老化、并缺乏混合動力車型,日產在美國已經舉步維艱。值得一提的是,日產新任首席執(zhí)行官、46歲的伊萬·埃斯皮諾薩(Ivan Espinosa)就是一位墨西哥人。對于來自美國現實的關稅威脅,他在上周稱日產已經制定了幾個預案,一旦關稅政策明確,預案便可以落實。
日產新任CEO埃斯皮諾薩 日產
不過日產和豐田、本田一樣,均沒有發(fā)表明確的應對策略,僅稱考慮減少北美跨境供應,且如果美國長期保持關稅力度,可能會重組其生產網絡和供應鏈。
但詹姆斯·洪也強調,大多數車企也無法將生產從墨西哥轉移到美國,因為其目前在美國缺乏備用產能。
全球格局雪上加霜
一旦美國關稅對日本車企在北美市場的實際競爭力造成打擊,將意味著日本車企失去在全球最后的堡壘。
在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中國,面對自主品牌智能電動汽車的全面進攻,日本車企的銷量面臨全面滑坡:豐田2024年在華銷量為177.6萬輛,同比下滑 6.9%;本田全年銷量85.2萬輛,同比下滑30.9%,且是2014年以來的最低記錄;日產全年銷量為69.6萬輛,同比下滑12.2%,且是2008年以來的最低水平。乘聯會數據顯示,2024年日系車在華的市場份額已跌至11%,比四年前的巔峰時期下降了13個百分點。
在東南亞,日本車企曾憑借在20世紀70年代進入的先發(fā)優(yōu)勢占據主導地位,并早早地實現本土化生產。因此,日本車企在泰國、印尼等國的市場份額長期保持在80%以上,在印尼一度達到90%。但隨著中國新能源汽車的入局,日系車在東南亞的市場份額也在逐年衰減。據彭博社統(tǒng)計,2019—2024年,日本汽車制造商在新加坡、泰國、馬來西亞、印尼的市場份額分別下降18、12、4.9和6.1個百分點,泰國、新加坡等國的日系車份額已降至35%。
在日本川崎等待出口的汽車 視覺中國
在歐洲市場,日本車企早在上世紀60、70年代便遭到關稅打壓,并被迫于80年代在當地建廠生產,或是通過與歐洲車企聯盟(如雷諾-日產-三菱聯盟)進入當地市場。即便如此,在強勢的本土車企面前,日本車企在歐洲的市場份額依然處于較低水平。
在印度、中東、南美等全球南方國家地區(qū)市場,日系車的市場份額在20%—40%左右,但近年來,中國新能源車同樣集中發(fā)力中東與南美市場,同樣在削弱日系車的競爭力。
據統(tǒng)計,在1998年,日本汽車產量超過全球份額的20%,而中國當時的汽車產量僅占不到2%。如今,中國汽車產量占全球近40%的汽車,而日本汽車產量僅占不到12%。
而隨著美國關稅的全面來襲,日本車企的市場格局將雪上加霜。據高盛估計,與關稅相關的價格上漲,將進一步重創(chuàng)日本車企本年度的銷量和營業(yè)利潤。其中馬自達可能會受到最大的打擊——利潤下降59%;日產緊隨其后,預計下降56%;豐田和本田則將分別下跌6%和8%。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 責任編輯: 潘昱辰 
-
歷經5年推動,美參議院為女性駕駛安全設立法案
2025-04-03 21:37 觀出行 產業(yè)新聞 -
特朗普“關稅大棒”或重創(chuàng)“歐洲底特律”
2025-04-03 21:25 觀出行 產業(yè)新聞 -
新車看點|海獅05EV售價11.78萬起,比亞迪鞏固A級純電SUV地位
2025-04-03 21:18 觀出行 產業(yè)新聞 -
車企敘述的“智駕烏托邦”,遠遠未至
2025-04-03 21:14 觀出行 洞察/視頻 -
從美容到寵物旅游,韓國能否抓住第一客源市場新需求?
2025-04-03 19:00 觀出行 出行熱點 -
情迷意大利?先了解這些“天價”規(guī)定
2025-04-03 17:30 觀出行 出行·紀錄 -
特斯拉銷量暴跌,創(chuàng)下自2022年以來最差季度表現
2025-04-03 17:09 觀出行 產業(yè)新聞 -
沃爾沃啟動小紅馬安全教育公益行動2030計劃
2025-04-03 16:35 觀出行 產業(yè)新聞 -
2秒、大火、逃生之門——三問小米
2025-04-03 14:26 觀出行 洞察/視頻 -
無視游說,印度將降低對美國電動汽車關稅
2025-04-03 14:23 觀出行 產業(yè)新聞 -
借回收報廢汽車牟利,大眾等15家車企被歐盟罰款4.58億歐元
2025-04-03 14:18 觀出行 產業(yè)新聞 -
特朗普汽車關稅來襲:全球無差別受害,但美國工薪階層首當其沖
2025-04-02 20:33 觀出行 洞察/視頻 -
寧德時代與中石化簽約,今年將共建至少500座換電站
2025-04-02 20:23 觀出行 產業(yè)新聞 -
倫敦禁止帶它進地鐵,新規(guī)背后凸顯安全困局
2025-04-02 19:06 觀出行 出行熱點 -
蔚來對內優(yōu)化正式啟動,樂道總裁艾鐵成宣布離職
2025-04-02 18:45 觀出行 產業(yè)新聞 -
特朗普沖擊波來了?“國際旅行者‘厭美’情緒高漲”
2025-04-02 18:05 觀出行 出行熱點 -
奇瑞汽車與韓國老牌車企簽約,將合作開發(fā)全球SUV
2025-04-02 16:27 觀出行 產業(yè)新聞 -
AI顛覆汽車產業(yè),協(xié)同創(chuàng)新是成功的捷徑
2025-04-02 10:00 觀出行 產業(yè)新聞 -
天價退票費困局難破,航司與平臺“踢皮球”何時休?
2025-04-01 18:18 觀出行 洞察/視頻 -
打破25年聯盟規(guī)則,雷諾與日產達成新共識
2025-04-01 17:27 觀出行 產業(yè)新聞
相關推薦 -
美國放風:伊朗有動作了 評論 76靠萬斯“決勝一票”,“大而美”法案驚險闖關參議院 評論 169電氣化已落后亞洲,“大而美”法案或令美國雪上加霜 評論 76為什么這支國足被普遍看好? 評論 99最新聞 Hot
-
美兩員“大將”施壓未果,日本反倒成了“難啃的骨頭”
-
白宮找補:美國很強,不信去問伊朗
-
終于換了,特朗普:我很滿意
-
何君堯:建議給皇后大道、維多利亞公園改名
-
“美國自毀長城,中企憑高性價比一路高歌猛進”
-
兩國矛盾激化,阿媒突然發(fā)文:收到匿名材料,是俄軍擊中的
-
裝不裝空調,法國政客都能吵起來
-
潛入醫(yī)院裝電詐設備,騙走30萬!今年已發(fā)生多起
-
美報告炒作:中企占比近10%,“五角大樓供應鏈極其脆弱”
-
“歐洲定居者對澳大利亞原住民,犯下種族滅絕罪”
-
好一個“舉賢不避親”,特朗普推薦兒媳參選
-
開庭前妻子墜樓身亡,柯文哲前副手痛哭:臺灣怎么變成這樣
-
美國放風:伊朗有動作了
-
“中方正考慮邀請李在明出席”
-
“中國洋垃圾禁令震動全球”,馬來西亞也跟了
-
靠萬斯“決勝一票”,“大而美”法案驚險闖關參議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