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400億電池投資或撤離,美國電池業(yè)遭“特朗普寒流”
-
張家棟zhangjiadong@guancha.cn
最后更新: 2025-06-20 17:26:53(文/觀察者網 張家棟 編輯/高莘)
據《華爾街日報》當地時間6月17日報道,因美國本地政策不確定性加劇、電動汽車市場增長放緩等因素,國際企業(yè)正集體調整在美電動車與電池投資項目。
文章提及,供應寶馬北美及全球市場的動力電池供應商遠景動力,宣布暫緩美國南卡羅來納州電池工廠項目,直至政策明朗。寧德時代與福特汽車在密歇根州合作的電池項目也面臨擱置風險。
《華爾街日報》報道援引遠景動力發(fā)言人的回復,稱公司調整在美節(jié)奏是基于“政策不確定性”和“成本敏感性”的理性決策。
遠景動力隨后向觀察者網表示,公司位于田納西工廠的儲能產線已于今年4月率先投產,為北美市場首個投產的儲能電芯工廠,正加速爬產以支撐本地市場拓展;同時暫緩動力電池項目,審慎評估其位于南卡工廠的建設,直至美國市場政策明朗。
遠景動力46系大圓柱電池產線 遠景動力官網
同時,公司將靈活配置全球產能資源,滿足寶馬等客戶的北美市場及全球需求。近日,遠景動力無錫江陰超級工廠已量產下線46系大圓柱電池產品,交付寶馬,支持其全球電動平臺車型。為應對日益增長的交付需求,遠景動力正在滄州超級工廠加快部署更高效率的生產線,預計2025年下半年實現(xiàn)批量投產。
上述情況反映出,特朗普政策法案凸顯了美國的兩難困境:美國希望大幅降低對中國的依賴,但若不與中國合作,美國將極難打造有影響力的本土電池供應鏈與專業(yè)體系。
中資企業(yè)在美“階段性降速”已成共識
寧德時代、遠景動力、國軒高科是較早一批在全球化背景下,在美國布局動力電池產業(yè)鏈的中國企業(yè)。
2022年,寶馬與遠景動力達成戰(zhàn)略合作,選擇遠景動力作為新一代純電平臺動力電池供應商。遠景動力同時宣布在南卡羅來納州新建動力電池工廠為寶馬提供產品配套。
彼時拜登政府還出臺法規(guī),為企業(yè)在美國生產的每一顆電池單體與電池包提供高額稅收抵免。
然而,自今年年初美國總統(tǒng)特朗普上任以來,復雜多變的貿易政策以及其對美綠色轉型的全面停滯,正在對美國相關產業(yè)建設蒙上巨大的陰影。
無獨有偶,《紐約時報》本周初的報道稱:隨著特朗普政府試圖限制中國進入美國市場,拜登曾創(chuàng)造的美國電池制造業(yè)快速發(fā)展的繁榮景象似乎正在停滯。
福特密歇根州電池工廠 福特汽車官網
公開信息顯示,福特與寧德時代在密歇根州馬歇爾投資30億美元(約215.5億元人民幣)興建的電池廠也將失去獲得聯(lián)邦補貼的資格。
不止于中國企業(yè),美國初創(chuàng)動力電池公司Group14 Technologies同樣放慢了一家電池材料廠的建設。該公司CEO稱,美國極具針對性的舉動正引起客戶的注意?!瓣P稅一度提高了100%以上,要不我們干脆先停一停?!?
通用汽車同樣也已縮減其電動汽車計劃,并于2024年12月宣布將向LG新能源出售密歇根合資電池廠股權。
《紐約時報》指出,特朗普政府近期對中國設備加征高額關稅,并推動取消綠色能源相關稅收減免,使得本已啟動的多項電池項目面臨更高成本和政策風險。該報道還引用研究機構榮鼎集團的數據稱,僅2025年第一季度,就有超過60億美元(約431億元人民幣)的電池工廠投資被取消或推遲。
有經濟學家認為,特朗普對于市場的限制,正在讓特朗普口中以制造業(yè)回流的“美國工業(yè)復興”計劃成為假象。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商學院前院長安·E·哈里森(Ann E. Harrison)表示,美國應該歡迎外國投資,包括來自中國的投資,并從中學習?!跋拗莆覀兊氖袌鍪莻€非常壞的主意,競爭推動創(chuàng)新和效率,沒有這些,企業(yè)往往難以長期生存?!?
遠景的“張弛之道”: 美國放緩,歐洲提速
在美國政策不確定性持續(xù)加劇的背景下,具備全球視野與戰(zhàn)略布局能力的中國電池企業(yè),正加快優(yōu)化全球產能結構。面對北美市場節(jié)奏調整,不少企業(yè)正將重心轉向更具確定性的歐洲和亞洲市場,持續(xù)推進全球化布局步伐。
遠景動力的全球化歷程正是這種轉型趨勢的縮影。其前身為日產汽車旗下的電池業(yè)務板塊,2019年被遠景科技集團主導的產業(yè)基金收購,并組建成為獨立公司。作為最早在英國、美國實現(xiàn)動力電池大規(guī)模量產的企業(yè)之一,遠景動力在成立后依托國際化基因迅速拓展產能版圖,現(xiàn)已在中國、日本、英國、美國、法國、西班牙等核心市場設有電池制造基地。
盡管美國本地項目正在經歷階段性調整,遠景動力在亞洲與歐洲的部署仍在加速推進:過去一年內,公司已陸續(xù)實現(xiàn)中國滄州、日本茨城、法國杜埃三大工廠投產,持續(xù)為全球電動汽車及儲能客戶交付高性能電芯產品。作為少數同時覆蓋亞、歐、美三大市場的電池企業(yè)之一,遠景動力的供應網絡展現(xiàn)出高度的戰(zhàn)略韌性。
相較于美國市場的不確定性,僅次于中國的第二大新能源汽車市場——歐洲今年以來的乘用車市場明顯轉向電動化,包括雷諾、大眾、寶馬在內的多家車企在歐洲的純電動汽車(BEV)銷量大幅增長。數據顯示,2025年1—4月,歐洲BEV的市場份額已升至15.3%,同比顯著增長,累計銷量達55.8萬輛,同比增長26.4%。
與此對應的是,中國動力電池企業(yè)在歐洲的大規(guī)模投資正持續(xù)加碼。寧德時代已在德國、匈牙利、西班牙布局三大基地;億緯鋰能、欣旺達在匈牙利設廠;中航鋰電落地葡萄牙;國軒高科布局德國和斯洛伐克——歐洲正成為中國電池企業(yè)出海布局的“第二主場”。
遠景動力法國杜埃電池超級工廠投產,馬克龍現(xiàn)場見證 遠景動力官網
就在近期,遠景動力位于法國杜埃的電池超級工廠正式投產,交付的動力電池已助力雷諾R5車型拿下了歐洲電動汽車銷售冠軍。該工廠為遠景動力全球范圍內投產的第九個工廠,也是歐洲目前少有的具備規(guī)模效應的本地電芯制造工廠。值得一提的是,法國總統(tǒng)馬克龍親自出席了該項目的投產儀式,顯示出該工廠在法國新能源戰(zhàn)略中的重要地位。
此外,遠景動力英國桑德蘭工廠二期項目也在穩(wěn)步推進。2024年5月,該項目成功完成項目融資,預計將于2025年下半年投產,為日產等全球客戶提供高性能電池產品。
遠景動力強調,面對不斷變化的全球市場,公司將繼續(xù)強化“全球制造 + 就近交付”的產能協(xié)同體系,為客戶提供穩(wěn)定、高質量的本地化電池產品,增強供應鏈抗風險能力與響應效率。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 責任編輯: 張家棟 
-
新車看點 | 車輛自燃即1:1賠付,新別克E5不到15萬元起售
2025-06-20 13:33 觀出行 產業(yè)新聞 -
旅游業(yè)撐不起泰國經濟了?泰國機場集團成“危機”警示燈
2025-06-20 11:28 觀出行 出行熱點 -
過境免簽!新西蘭總理開門迎接中國客
2025-06-19 18:39 觀出行 出行熱點 -
昔日電動汽車先驅,時隔七年改頭換面
2025-06-19 18:26 觀出行 洞察/視頻 -
新能源車長期抱怨數上升,信息娛樂、座椅為主因
2025-06-19 18:21 觀出行 產業(yè)新聞 -
火熱預訂 VS“難有心情”:一場畢業(yè)旅行背后的“青春賬單”
2025-06-19 15:10 觀出行 洞察/視頻 -
聯(lián)手打造“世界級旅游樞紐”,持續(xù)釋放“絲路”旅游潛力
2025-06-19 13:00 觀出行 出行熱點 -
傳江鈴福特將并入長安福特,各方回應
2025-06-19 09:34 觀出行 洞察/視頻 -
奧迪CEO重申放棄全面電動化目標,10年內將繼續(xù)生產燃油車
2025-06-18 16:32 觀出行 產業(yè)新聞 -
受美國打擊,日本汽車出口額8個月來首次下降
2025-06-18 15:39 觀出行 產業(yè)新聞 -
奔馳澄清“二手車遭前車主遠程劫持熄火”:原廠無此功能
2025-06-18 13:27 觀出行 產業(yè)新聞 -
科技加持!這一極光館創(chuàng)多項紀錄,四季皆可“追光”
2025-06-18 12:46 觀出行 品位·出行 -
深化戰(zhàn)略合作伙伴關系,江淮汽車與華為簽約
2025-06-18 12:26 觀出行 產業(yè)新聞 -
“火車向著景區(qū)開”! 630列旅游專列你坐過幾次?
2025-06-18 11:55 觀出行 出行熱點 -
10余份合作文件!“中國是哈薩克斯坦的優(yōu)先旅游市場”
2025-06-17 23:46 觀出行 出行熱點 -
日媒:大量中國車企正在推出完全自研自制芯片
2025-06-17 18:59 觀出行 產業(yè)新聞 -
李書福增持,極星獲超14億元投資
2025-06-17 18:54 觀出行 產業(yè)新聞 -
受美國關稅影響,捷豹路虎下調2026財年利潤率預測
2025-06-17 18:50 觀出行 產業(yè)新聞 -
馬瑞利成為美關稅壓力下首批破產汽車供應商之一
2025-06-17 18:46 觀出行 產業(yè)新聞 -
日產計劃減持雷諾股份,并用于新車開發(fā)
2025-06-17 14:24 觀出行 產業(yè)新聞
相關推薦 -
-
美國放風:伊朗有動作了 評論 76靠萬斯“決勝一票”,“大而美”法案驚險闖關參議院 評論 169電氣化已落后亞洲,“大而美”法案或令美國雪上加霜 評論 76為什么這支國足被普遍看好? 評論 99最新聞 Hot
-
美兩員“大將”施壓未果,日本反倒成了“難啃的骨頭”
-
白宮找補:美國很強,不信去問伊朗
-
終于換了,特朗普:我很滿意
-
何君堯:建議給皇后大道、維多利亞公園改名
-
“美國自毀長城,中企憑高性價比一路高歌猛進”
-
兩國矛盾激化,阿媒突然發(fā)文:收到匿名材料,是俄軍擊中的
-
裝不裝空調,法國政客都能吵起來
-
潛入醫(yī)院裝電詐設備,騙走30萬!今年已發(fā)生多起
-
美報告炒作:中企占比近10%,“五角大樓供應鏈極其脆弱”
-
“歐洲定居者對澳大利亞原住民,犯下種族滅絕罪”
-
好一個“舉賢不避親”,特朗普推薦兒媳參選
-
開庭前妻子墜樓身亡,柯文哲前副手痛哭:臺灣怎么變成這樣
-
美國放風:伊朗有動作了
-
“中方正考慮邀請李在明出席”
-
“中國洋垃圾禁令震動全球”,馬來西亞也跟了
-
靠萬斯“決勝一票”,“大而美”法案驚險闖關參議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