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孫太一:我被搶劫 美國陪審團感興趣優(yōu)盤
關鍵字: 美國美國弗格森弗格森騷亂蘇格森最新消息弗格森騷亂進展美國黑人警察槍殺奧巴馬作為美國歷史上第一任“黑人”總統(tǒng),本來是一件非常讓人自豪的事情??上г谒娜纹趦龋N種“黑人”被欺負的事件接連不斷。他也處在一個非常尷尬地境地,不知道應該維護自己領導的政府的權威還是維護自己所代表的黑人群體的利益。
先是一個17歲的黑人男孩馬丁在路上被一個自封的社區(qū)巡邏員齊默曼打死,然后齊默曼被陪審團宣布無罪。然后是近來引起騷動和大規(guī)??棺h游行的密蘇里州弗格森市案件。黑人邁克·布朗在和警察發(fā)生糾紛后被白人警察達倫·威爾遜打死。陪審團宣布警察威爾遜無罪。前幾天紐約白人警察丹尼爾·潘塔里奧在制服黑人埃里克·加納時使用了已經(jīng)被禁止的“勒喉”手段,導致加納窒息死亡。陪審團宣布警察潘塔里奧無罪。兩周前克利夫蘭一個拿著玩具槍的12歲黑人小孩在公園里嚇唬其他人,結果被驅車趕來的警察直接擊斃。陪審團即將討論是否指控此警察。菲尼克斯本周也發(fā)生了類似的事件……這個周末,波士頓城里也是各種游行抗議。
是種族歧視,還是黑人高犯罪率使得警察都成了驚弓之鳥,還是美國法律制度有問題,才導致以上這一連串事件的發(fā)生?美國的法律是否真的能在犯罪和懲罰方面令人信服?也許每個人都有自己獨到的見解,我且結合自己的經(jīng)歷談談看法。
18歲黑人青年邁克·布朗
近距離觀察陪審團
首先我先來談談陪審團制度。3000年前,以色列人覺得摩西一個人來決定法律事務權利過于大,于是找了23個人來幫助解決法律上的分歧——和現(xiàn)在大陪審團的人數(shù)一致。在古希臘,亞里士多德同樣也覺得被訴訟的人應該有權利在一群背景相似的民眾(peers)面前有申訴的機會。后來在英國歷史上,慢慢出現(xiàn)了讓這么個由民眾組成的“陪審團”來提供信息,解決一些地方上的紛爭的做法。直到亨利二世做了變革,賦予了“陪審團”更大的權利,讓他們不光是提供信息,而且可以參與決策。這可以算作現(xiàn)代“陪審團”制度的起源。和有些人擔憂“多數(shù)人”被煽動家引領的民主(demagogue)一樣,也有人擔心一群教育程度不夠高帶有偏見的人,讓他們來決定嫌疑犯的處罰甚至是生死實在不太靠譜。但美國第三任總統(tǒng)杰斐遜卻覺得“陪審團”制度與“一人一票”對于民主來說一樣重要,甚至更重要,因為它是一個制約法官“獨裁”的方式。
大陪審團(grand jury)和陪審團審理(trial jury)是有區(qū)別的。簡單地說,“大陪審團”被用來決定是不是有足夠的證據(jù)去控訴一個嫌疑犯;“陪審團審理”則是在被大陪審團決定控訴之后來決定是不是定罪,怎么定罪。如果大陪審團決定不控訴,那么就不會有“審理”,也就不會有“陪審團審理”了。上面提到的弗格森和紐約的兩個案子都是直接由大陪審團決定不控訴了。
因為幾年前在華盛頓被搶劫,我有幸親身經(jīng)歷了陪審團制度以及美國法律被運用的一些細節(jié)。被搶劫的第二天,有兩個律師來敲門,詢問前一天晚上我被搶劫的整個過程。我跟他們講了兩分鐘,不經(jīng)意間一問,聽說他們代表的居然是那幾個搶劫犯!我心想我都沒跟我的律師說這事兒呢,怎么反倒施暴者的律師先找上門來了,于是很禮貌地請他們走了。過了大概一個星期,華盛頓的法庭給我打電話,說我可以去法院見特區(qū)政府給我指定的律師了。在和律師交流了之后沒幾天,我收到法院的一張傳票,讓我在他們指定的一個日子去法院面對陪審團進行陳述和接受提問。
美國的法律規(guī)定只要收到傳票,就得放下自己的工作以法律為重,所以我就必須得在法庭上出現(xiàn)。當我作為證人和受害者出現(xiàn)在大陪審團面前時,他們讓我描述了整個事情的來龍去脈。其實,他們要做的就是判斷我是不是一個精神病患者或者撒謊者在無端捏造整件事情,我所說的事情是否屬實。很有意思的是,陪審團雖然非常多元,但當時年紀好像都還挺大的。一群老頭老太太對我證物中的一樣——優(yōu)盤,特別感興趣,追問了半天說大拇指指甲這么大的一個東西居然能裝好多好多書,你是不是在撒謊哦。不過后來大陪審團應該是決定指控那幾個搶劫我的嫌疑人了,因為我接下來的幾年一直都收到法院給我寄來的匯報那幾個人在監(jiān)獄里面改造的情況。我呢,當天也拿到了40美金的補助,因為我是犧牲了個人的時間,放下工作,去當證人的。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請支持獨立網(wǎng)站,轉發(fā)請注明本文鏈接:
- 責任編輯:鐘曉雯
-
“澤連斯基拒了普京提議后,美國想挑這里” 評論 63中印外長會談達成10項成果 評論 200“歐洲松了口氣,但其實他們什么都沒得到” 評論 108為俄烏會晤開辟道路,馬克龍有個想法 評論 175最新聞 Hot
-
第29顆!“尺寸太小,之前一直沒發(fā)現(xiàn)”
-
“澤連斯基拒了普京提議后,美國想挑這里”
-
“中國威脅美國農民”?美媒評論區(qū)大翻車
-
日本大報因為誤報辭職給石破茂道歉了?
-
發(fā)展核武器?日本有人蠢蠢欲動...
-
為何要斡旋俄烏?特朗普:想上天堂
-
最后期限將至,白宮開通官方TikTok賬號
-
大理市委書記字德海,任上被查
-
算不算賭博?印度擬立法禁止這種網(wǎng)絡游戲
-
美商務部長證實正和英特爾談入股:我們不能總是依賴臺灣
-
“聽著,塞爾維亞未來不在中俄,在美國”,就沒有然后了…
-
“技術差距僅剩1-3年,中國挑戰(zhàn)日本功率半導體主導權”
-
看著中國買家涌向巴西,美國豆農真的急了
-
美國巴爾的摩橋倒塌事故地再現(xiàn)驚險:貨船爆炸,濃煙沖天
-
“海盜船”運行時突然攔腰折斷,當?shù)鼗貞?/a>
-
“印度就是奸商,中國可不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