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吳曉求:中國經濟如何實現(xiàn)一個更加宏偉的目標
最后更新: 2024-07-24 17:26:087月16日,2024年第二季度“中國經濟季度觀察·圓桌縱橫談”在上海舉行。
“中國經濟季度觀察·圓桌縱橫談”是觀察者網2024年重磅推出的季度性經濟觀察欄目,邀請經濟界和金融界重量級專家學者,圍繞國家統(tǒng)計局發(fā)布的季度經濟數(shù)據(jù),解讀中國經濟形勢和政策,回應當下公眾最為關心的熱點話題,展望未來發(fā)展。
中國人民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院長、中國資本市場研究院院長吳曉求與會發(fā)言。以下為發(fā)言全文:
感謝觀察者網的邀請。我是一位經濟學教授,更是一位金融學教授。在相當長的時間里,我的研究都不太關心短期經濟的運行情況,因為我們所知道的信息其實非常有限。我更關心的,是中國經濟運行的制度框架和基本趨勢。在我的理念中,只要有完善的法治、符合現(xiàn)代市場經濟原則的制度平臺、低成本的稅賦,同時社會相對穩(wěn)定、國際環(huán)境良好,中國經濟的增長就不會有問題。
7月15日,國家統(tǒng)計局公布了今年上半年的一些重要數(shù)據(jù):GDP同比增長5.0%,貨物進出口總額同比增長6.1%,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5.4%,城鎮(zhèn)調查失業(yè)率平均值為5.1%。這些數(shù)據(jù)表明,上半年經濟運行的總體狀況符合年初的預期。但實際上,這里存在一種宏觀數(shù)據(jù)和微觀感受上的差異,如何去彌合這種差異是非常重要的。
在我看來,支撐中國經濟保持長期繁榮發(fā)展的基石,是完善的法治以及符合市場經濟原則的制度平臺。
眼下,社會對二十屆三中全會有很高的預期。在過去45年的改革開放歷程中,幾乎每一屆三中全會都對中國經濟發(fā)展、社會進步提出了極具指引性的框架。1978年底召開的十一屆三中全會,開啟了中國改革開放的偉大航程。我們在探索,什么樣的制度、道路能讓中國發(fā)展起來,所以有了鄧小平同志的《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這為后來中國經濟社會的發(fā)展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礎。
之后的十二屆三中全會于1984年召開,也非常重要,通過了《關于經濟體制改革的決定》。從那時起,我們確定了要走“有計劃的商品經濟”的道路。
再到1993年召開的十四屆三中全會,確立了我們必須走“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道路”。
從中可以看得非常清楚,每一屆三中全會都為中國的經濟發(fā)展注入了強大的思想動力,指明了未來的方向。
十八屆三中全會也是一屆偉大的三中全會,對過去近40年來的改革開放做了深刻的總結。
有一句話大家至今記憶深刻,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了在市場經濟的發(fā)展過程中,“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這一論斷是對我國經濟發(fā)展走過的道路、取得的成就所作出的精辟理論總結。這為今天乃至于未來,我們如何進一步走好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道路,如何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系,如何看待民營經濟的發(fā)展,都提供了很好的理論背書。在這一理論總結的框架下,我國全面推動了各個領域的改革進程。
我們有理由相信,關于如何實現(xiàn)中國式現(xiàn)代化,這次的二十屆三中全會也會在總結經驗的基礎上,確立未來的發(fā)展方向和路徑。
事實上,中國經濟發(fā)展的歷史經驗告訴我們,選擇是最重要的,或者說,方向是最重要的。比如,要思考什么樣的路徑能夠讓中國持續(xù)繁榮,什么樣的道路能夠更好地實現(xiàn)中國式現(xiàn)代化的宏偉目標;以及在如何完善法治、完善現(xiàn)代市場經濟體制方面,也要有新的思考,以及新的理論闡釋。
中國經濟發(fā)展至今,無疑是人類社會發(fā)展史上的偉大奇跡。中國由一個貧窮落后的國家,建設成了一個正昂首邁向現(xiàn)代化的國家。對于一個擁有14億人口,特別是過去極度缺乏市場經濟經驗的大國來說,取得這樣的成就當然稱得上偉大奇跡。
目前,我們正面臨一個更加宏偉的目標:實現(xiàn)中國式現(xiàn)代化。
現(xiàn)代化國家的內涵十分豐富。其中,保持經濟的繁榮發(fā)展和可持續(xù)性、提高全社會的收入水平,肯定是中國式現(xiàn)代化最重要的內涵之一。同時,也要推進中國社會不斷向文明的方向前行,其中,完善的法治至關重要。因為法治完善了,社會才會有信心和安全感。
針對當前的中國經濟,我們既要看到成績,也要正視問題。正視問題絕不意味著否定過去的成就,而是為了解決問題,給未來的發(fā)展尋找更好的方法、道路和模式。問題集中體現(xiàn)在了人們的信心和預期方面。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也多次提到了中國經濟存在著預期轉弱的基本判斷。所謂預期轉弱,實際上就是人們的信心出了問題,主要是產生了不安全感,信心來自于完善的法治。
總之,我們還是要把重點放到完善市場經濟的制度框架上來。一段時期以來,我們對政策的短期作用過于重視,似乎總認為政策能解決大部分問題。事實上,了解現(xiàn)代宏觀經濟基本原理的人應該明白,政策的作用是微調,起不到決定性作用。沒有一個國家的持續(xù)繁榮發(fā)展是建立在政策不斷調整的基礎之上的,而一定是基于完善的法治,以及穩(wěn)定的、充分激發(fā)創(chuàng)造力的制度平臺。也就是說,一個國家持續(xù)繁榮的基礎來自于制度。因此,不應該把重點過多地放在政策的頻繁調整上。
在未來推動中國式現(xiàn)代化的過程中,我們應該要把這些重大的問題都納入其中。重視制度和法律的作用,本質上是重視市場的作用;過度重視政策的作用,本質上是對現(xiàn)代經濟活動中政府的作用抱有過高的期許。
我們還是要回到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所確立的,“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這一科學認識的基礎之上。如此,中國經濟一定會煥發(fā)生機。中國沒有理由發(fā)展不好經濟,因為中國的基礎條件很優(yōu)越,有積累了40多年的市場化意識、國際化的事業(yè),培養(yǎng)了一大批企業(yè)家,擁有14億勤勞智慧的國民,我們真的沒有理由不搞好。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觀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關注觀察者網微信guanchacn,每日閱讀趣味文章。
- 原標題:吳曉求:中國經濟如何實現(xiàn)一個更加宏偉的目標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范維 
-
烏魯木齊地窩堡機場擬更名,官方解釋
2024-07-24 17:02 航空航天 -
江蘇上半年GDP為63326.3億元,同比增長5.8%
2024-07-24 16:51 中國經濟 -
農業(yè)農村部:嚴格禁止給退休回鄉(xiāng)干部職工分宅基地建房
2024-07-24 13:46 -
陜師大副教授被指曾發(fā)不雅照騷擾女畢業(yè)生,校方回應
2024-07-24 13:19 -
國臺辦回應“2·14”金門惡性撞船事件談判延期
2024-07-24 12:13 兩岸關系 -
臺當局企圖將閩南語改為“臺灣臺語”,國臺辦回應
2024-07-24 11:30 兩岸關系 -
臺風“格美”今晚登陸,中央氣象臺發(fā)布紅色預警
2024-07-24 11:20 極端天氣 -
征集令|新一輪“進博故事”全球征集正式啟動!
2024-07-24 11:18 進博會 -
國臺辦:某些島內媒體編造“大陸雙標”恐嚇臺灣漁民 不會得逞
2024-07-24 11:13 兩岸關系 -
臺當局強化所謂全民參戰(zhàn)焦土作戰(zhàn)?國臺辦回應
2024-07-24 10:54 兩岸關系 -
“男子被流浪貓絆倒投喂者賠24萬元”案再審宣判
2024-07-24 09:54 觀察動物 -
“李晟會提前到診室給老年人免費看病,患者聽說噩耗‘嚎啕大哭’”
2024-07-24 07:22 -
臺風“格美”將迎爆發(fā)式加強 后期還將深入內陸北上?
2024-07-23 23:03 極端天氣 -
中央氣象臺:未來24小時四川盆地、臺灣島局地有特大暴雨
2024-07-23 20:30 極端天氣 -
廣東上半年GDP為65242.5億元,同比增長3.9%
2024-07-23 19:59 中國經濟 -
受賄1043萬元,崔茂虎一審被判11年
2024-07-23 17:10 廉政風暴 -
讀懂“新質生產力”,看懂中國新趨勢
2024-07-23 16:51 -
“賽道變了,3至5年內中國將沖破美國限制”
2024-07-23 16:23 -
對烏外長訪華有何期待?外交部回應
2024-07-23 15:49 烏克蘭之殤 -
昆明一商鋪廣告牌墜落 致3死7傷
2024-07-23 15:26
相關推薦 -
最新聞 Hot
-
“2027年起,整個產業(yè)將拱手讓給中國”
-
特朗普威脅:敢礙事,就逮捕你
-
“7年前就發(fā)現(xiàn)問題了,一直沒修”
-
“不如申請成中國一省” ,德國鋰企竟如此激將歐盟
-
終于換了,特朗普:我很滿意
-
要跟中國對著干?“剛果(金),別斷送發(fā)展機遇”
-
美兩員“大將”施壓未果,日本反倒成了“難啃的骨頭”
-
白宮找補:美國很強,不信去問伊朗
-
何君堯:建議給皇后大道、維多利亞公園改名
-
“美國自毀長城,中企憑高性價比一路高歌猛進”
-
兩國矛盾激化,阿媒突然發(fā)文:收到匿名材料,是俄軍擊中的
-
裝不裝空調,法國政客都能吵起來
-
潛入醫(yī)院裝電詐設備,騙走30萬!今年已發(fā)生多起
-
美報告炒作:中企占比近10%,“五角大樓供應鏈極其脆弱”
-
“歐洲定居者對澳大利亞原住民,犯下種族滅絕罪”
-
好一個“舉賢不避親”,特朗普推薦兒媳參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