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獨家對話|理查德·溫莎:蘋果在中國的發(fā)展會繼續(xù)承受壓力
最后更新: 2025-03-01 09:23:16心智觀察所:這讓我聯(lián)想到蘋果的汽車項目,蘋果最終放棄造車是否與利潤率考量有關?
Richard Windsor:完全正確。自從媒體傳出蘋果造車開始,我的觀點就是蘋果永遠不會在汽車領域取得成功。因為汽車制造業(yè)毛利率普遍低于消費電子,這會拉低蘋果整體毛利率,進而影響公司估值。
但有趣的是,這個邏輯對小米完全相反——小米硬件本就保持較低毛利率,因此造車不會損害其盈利結構,反而能拓展生態(tài),這也是小米SU7銷售表現(xiàn)亮眼的原因。
蘋果的“無形服務”
心智觀察所:除了有形的產品之外,蘋果不是還銷售一些“無形的服務”,比如Apple TV,iCloud等等,還包括用戶訂閱的軟件APP等,相比手機硬件,這些業(yè)務有著穩(wěn)定的增長。
Richard Windsor:其實沒人弄清楚過這個現(xiàn)象,即蘋果公司一直以來的估值都很高,但是股票漲幅又很小,市場前景有很多可能性。蘋果手機銷量停滯的當下,若通過推廣軟件服務來抵消硬件的負面影響,只能使得其保持在一個緩慢增長的軌道上,所以這是一個很大的問題。
我覺得蘋果下一個增長點必須是基于硬件類別的,也有人猜測蘋果會進軍家居領域,去做路由器、智能音箱和燈光等等,但是這部分業(yè)務進軍中國來說幾乎不可能,因為小米智能家居生態(tài)已經在中國遍地開花了。在這種挑戰(zhàn)的壓迫之下,蘋果無法做到讓人們相信他們有信心、有能力去解決增長問題了。
心智觀察所:你也提到了蘋果在中國的前路很艱辛,現(xiàn)階段蘋果絕大部分收入都取決于手機的銷售,占比超過總營收的一半,但是將來,蘋果賣服務的營收有沒有可能會超過手機業(yè)務?
Richard Windsor:自打蘋果推出服務的第一天起我就認為,蘋果服務業(yè)務的增長速度確實可以比iPhone手機快得多,但iPhone的規(guī)模太大,當前服務大約只占蘋果總收入的24%,要想讓服務的收入超過iPhone的收入,仍然需要很長時間。
心智觀察所:這個問題是關于海外制造業(yè)的。如果我們比較越南和印度,在蘋果的商業(yè)版圖上,印度看起來比越南更重要。你同意這個觀點嗎?
Richard Windsor:這是個好問題。整個多元化戰(zhàn)略是與美國和中國之間的緊張關系直接掛鉤的。作為一家美國公司,蘋果若是準備完全在中國制造,你也能猜到這會面臨很多地緣政治風險,這就是為什么你看到他們開始向其他國家多元制造化發(fā)展。
從印度的角度來看,我覺得印度對蘋果的戰(zhàn)略重要性確實會高于越南,原因也很簡單,印度作為美國貿易伙伴的重要性顯然比越南大,再加上印度是有著14億人口的巨大未開發(fā)市場的優(yōu)勢,如果蘋果能夠在印度制造,或許可以更容易地制造出更便宜的設備,使其更容易被印度民眾接受,從而可能增加一些市場份額。
英偉達的護城河真的夠深?
心智觀察所:關于半導體競爭格局,特別是英偉達面臨的各種挑戰(zhàn),您怎么看?谷歌、博通等英偉達競爭對手會通過定制芯片(ASIC)影響AI發(fā)展格局嗎?
Richard Windsor:目前英偉達的統(tǒng)治地位難以撼動,核心優(yōu)勢有兩點:第一,CUDA平臺經過20年發(fā)展,已成為最成熟的軟件開發(fā)環(huán)境;第二,其芯片技術始終領先對手一代。即使定價高昂(系統(tǒng)毛利率超75%),客戶仍認為使用英偉達總體成本更低。
包括谷歌云、AWS等巨頭雖然自研芯片,但最終仍需采購英偉達產品以滿足客戶需求。未來2-5年可能出現(xiàn)變數:隨著GPT、Claude等基礎模型逐漸“操作系統(tǒng)化”,開發(fā)者更多基于這些模型上層開發(fā)應用,CUDA的重要性可能降低。屆時AMD、Marvell等競爭對手或能獲得市場份額。但就當前技術周期而言,英偉達地位依然穩(wěn)固。
心智觀察所:很多人可能會低估臺積電與英偉達的緊密合作關系,這是否也是英偉達的競爭優(yōu)勢?
Richard Windsor:是的,臺積電目前掌握全球90%以上的先進制程產能。雖然理論上臺積電會保持代工廠中立性,但現(xiàn)實中對蘋果、英偉達等頂級客戶必然存在優(yōu)先級傾斜。這種合作關系本質上是商業(yè)規(guī)模驅動的自然結果,而非特殊優(yōu)待。短期內三星尚無法撼動臺積電的制造霸權,這種格局客觀上強化了英偉達的供應鏈優(yōu)勢。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觀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關注觀察者網微信guanchacn,每日閱讀趣味文章。
標簽 心智觀察所- 原標題:獨家對話|蘋果在中國的發(fā)展會繼續(xù)承受壓力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李昊 
-
“中國又一個DeepSeek時刻?”
2025-02-28 22:27 人工智能 -
“即使我們對手的產品免費,我們還是比他們便宜”
2025-02-28 14:06 心智觀察所 -
中國“祝融號”有新發(fā)現(xiàn)
2025-02-28 10:52 航空航天 -
3800億AI基建狂飆,改寫中概股敘事?
2025-02-27 08:30 心智觀察所 -
“極低溫 超高壓 強磁場 超快光場”合體!
2025-02-26 19:29 -
李強赴三大電信運營商所屬企業(yè)調研
2025-02-26 10:10 -
蔡司光學發(fā)布重磅新品,守護你的“睛”彩世界
2025-02-26 10:06 -
獨家對話| 誰真正低估了Deepseek?
2025-02-24 08:36 心智觀察所 -
韓國報告:韓半導體關鍵技術兩年內全面落后中國
2025-02-23 21:49 三八線之南 -
沖上熱搜!湖南官方:嚴禁用AI生成處方
2025-02-23 12:13 -
我國最新成果!量子直接通信有望進入實際應用
2025-02-22 22:04 科技前沿 -
我國成功發(fā)射中星10R衛(wèi)星
2025-02-22 21:19 航空航天 -
“中美同日宣布新突破,高下立判”
2025-02-21 22:45 觀察者頭條 -
日本喊疼:很難遵守中方出口管制,這不止針對美國啊…
2025-02-21 17:37 日本 -
我國自主研制AS700D載人飛艇完成首次科研試飛
2025-02-21 13:21 科技前沿 -
填補關鍵技術空白!我國量子科技研究迎突破性進展
2025-02-20 13:30 科技前沿 -
多地政務服務系統(tǒng)接入DeepSeek大模型
2025-02-20 06:46 -
虞仁榮的亮相,窺見中國經濟更深處的變革
2025-02-19 17:37 心智觀察所 -
“搞一堆新名詞,十有八九是騙子”,項目能不能落地,問三個問題
2025-02-18 22:42 -
國際首個!我國腦機接口取得新突破
2025-02-18 10:03 科技前沿
相關推薦 -
最新聞 Hot
-
美方恢復出口,“不是恩賜也不是讓步,是我們斗爭來的”
-
想得真美!“美越協(xié)議這一條旨在孤立中國…”
-
“美國政府像青少年,拿信用卡揮霍,直到…”
-
“聽到東方驚雷了嗎?那是14億中國人在笑話美國”
-
“以色列和俄羅斯正進行秘密會談”
-
佩通坦基本盤還穩(wěn)嗎?泰國權力天平傾向何方
-
“不同于西方,中國正建設由技術驅動的福利模式”
-
中國駐泰國大使館:被騙至緬甸的男模特已獲救
-
“越南在走鋼絲,稍有不慎,就會惹惱中國”
-
最新民調:4成支持馬斯克成立新政黨
-
美伊下周在挪威談?
-
“俄美有興趣共同實施經濟領域一些‘有前景的項目’,特別是能源”
-
人才引進被舉報中止1年后,再招考入圍名單與此前一致?包頭通報
-
特朗普威脅:周五,接關稅吧
-
“歐洲領導人向我求助,我提了建議”
-
“我簽署時候,B-2、F-22將從頭頂飛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