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袁子彈:當我見到張桂梅老師時,就決定要寫一個“喜劇”
在剛剛落幕的第30屆上海電視節(jié)白玉蘭獎頒獎典禮上,電視劇《山花爛漫時》可謂滿載而歸:最佳電視劇獎、最佳編劇獎、最佳導演獎、最佳女主角……這部描寫華坪女中校長張桂梅的電視劇,以其真實和真誠打動了觀眾的心。
如何做到如此深入人心?如何塑造一個“正面人物”?在編劇袁子彈看來,關(guān)鍵在于不回避人物的復雜性,正面人物并非完美無缺,他們也有普通人的喜怒哀樂、掙扎與困惑。
而且電視劇沒有局限于展現(xiàn)張桂梅個人的奮斗歷程,而是將視角拓寬,聚焦于她所代表的女性教育力量,以及這一力量如何改變命運、照亮希望。劇中,每一個角色都承載著對高級快樂的追求,即便是在艱難困苦中,也不放棄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努力,也讓整部劇作既有深度又不失溫度。
【文/ 袁子彈】
電視劇《山花爛漫時》得到觀眾喜愛,也得到一些研究者肯定。作為編劇,我很高興,也有些感慨,就想借這個機會說說心里話。
01主旨的建立:高級快樂,而非苦中作樂
《山花爛漫時》是“命題作文”,而且可以稱得上“命題作文”中最“死亡”的那種,原型影響力極大,地位非常高,而且在電視劇創(chuàng)作之前,已經(jīng)被各種媒體報道過,大家心目中都有一個既定的張桂梅老師形象,這意味著想要打動觀眾,需要的情感閾值更高了。
所以制片人李行找到我,說想做電視劇的時候,雖然我本能地感興趣,且對張桂梅老師充滿好感,但我第一時間想的是怎么推掉這個活,因為普通觀眾已經(jīng)對張老師有了固定認知,各種優(yōu)秀的新聞團隊都在跟拍和采訪張老師,很多人認為有新聞和紀錄片就夠了,還有必要寫電視劇嗎?
但李行再三跟我說,張老師沒有你想的那么可怕,那么板正,是個很有趣的人。她講到張老師去家訪的故事,當時很多學生住在山上,路還沒修好。張老師去家訪時經(jīng)常帶著她的閨蜜,雇一輛摩托車載著她上山。因為云南的山區(qū)大多是九轉(zhuǎn)十八彎,看著房子在那里,開著開著房子就不見了,來一陣云或霧,路就沒了,她們就無奈地停下來聊天,聊完準備走人了,云霧散了,天又開了,房子又出現(xiàn)了,就又騎著摩托一路前去。
這個形象一下子就打動了我,因為特別鮮活。我在媒體給到我的,一個充滿犧牲精神的、艱苦的張老師之外,看到了她的笑聲、她的閨蜜,看到了她家訪路上真實遇到的事,以及她是如何解決的,這些一瞬間就擊中了我。
我跟李行說,聽起來張老師并不是一個艱苦的形象,而是一個快樂的形象,是一個真正投身自己熱愛的事業(yè)的人應有的狀態(tài),我說,咱們?yōu)槭裁床荒馨阉龑懗伞奥槔苯處煛蹦??國外有那么多非常熱烈非常燃的青春作品,為什么我們一寫到這類題材,一寫到老師,就是“蠟炬成灰淚始干”?咱能不能寫點愉快的、勵志的,把青春該有的“燃”給帶出來?我相信好的老師心里面是有一把火的。
而且我看了很多張老師的報道,比起敘述張老師有多少種病,她多么艱苦,我更關(guān)心她要做成這件事該有多難。一所學校平地而起,還是免費的,我忍不住問自己,地從哪來?錢從哪來?怎么招的人?誰批的編制?為什么可以招生?為什么每個年級只招100個學生,而不是300個?我管一個孩子都那么難,這個人卻帶大了成百上千個孩子,把她們都送進了大學。從這些困擾我的問題里,我意識到這不是一個光靠犧牲就能成就的人,相反,這應該是一個非常強大的人。
寫張老師離不開一個難字,這個難我們回避不了,這是這個人物、這個故事自帶的。但我特別希望她是強大的、有趣的,而不是被動承受的。犧牲不是她最偉大的價值,人到了無可奈何時都可以犧牲,但靠著犧牲和承受就可以成為張老師這樣的人嗎?不可能!犧牲背后肯定有跟別人不一樣的東西,正是這個東西促使我想要完成這個創(chuàng)作。
2024年底,《山花爛漫時》播出后,袁子彈到云南麗江華坪女子高級中學參加思政大講堂的電視劇專場“微光的力量”,與張桂梅老師合影
帶著這些問題,我很快去了華坪。大家聽到麗江華坪可能會跟我一樣,誤以為它離麗江很近,其實它跟哪里都不近。我早上六點多從北京出發(fā),飛到昆明,又坐了六個多小時的車,將近晚上十點才到華坪。為了讓我保持狀態(tài),片方很貼心地租了一輛非常好的車,有一個星空頂,非常漂亮,但六個小時下來,星空頂都快給我看吐了。
也正是這個經(jīng)歷,讓我第一次對張老師肅然起敬,因為那時張老師已經(jīng)全國聞名,是最有資格走出那個地方的人,但她依然選擇留在華坪。我想象她無數(shù)次前往麗江、昆明,為了幾塊錢去募捐,去找各種部門,前前后后努力了七八年,我想,這得是多么強大而堅韌的人?得是什么樣的理想主義者?我相信她一定沒有坐我這么好的車,她是靠什么堅持下來的?
我的這次創(chuàng)作,其實是一個慢慢走進她、相信她,再到真正理解她的過程,因為剛?cè)サ臅r候,很多事我不懂,也不理解,我不知道支撐她的是什么,但在創(chuàng)作的過程中,我慢慢摸到了屬于張老師的那個核。
我是第二天見到的張老師,張老師對采訪者有很多要求,比如不能奇裝異服、不能戴首飾、不能化妝等,因為她不希望我們的到來影響學生們的學習。因為張老師的堅持,我沒有采訪任何一個在校學生,這也讓我意識到她是真正關(guān)心學生、能從學生立場出發(fā)的老師,我對她的印象更好了。
見她之前我很忑忑,因為我已經(jīng)對她有了很多腦補,有了創(chuàng)作思路。很多時候新聞對于原型人物是賦魅的,見到原型之后,有可能大失所望,也有可能你對原型的理解跟本人大相徑庭,這些都會嚴重動搖創(chuàng)作者的信念。結(jié)果見到張老師讓我非常開心,因為她恰好就是我想象的樣子,非常聰明、有趣,狡黠又質(zhì)樸。狡黠是指她充分知道她面對的是誰,她有溝通的智慧和解決問題的技巧,質(zhì)樸是指她本質(zhì)是真誠的。
在整個采訪過程中,盡管病痛纏身,但張老師幾乎沒有停下來的時候。她時不時拿起喇叭吼兩句,多次停下來處理學校的問題,也會聊起她年輕時如何時髦、漂亮。我一下子就覺得屬于創(chuàng)作者的構(gòu)想與眼前這個人合上了。同時她又賦予了這個人物更多喜劇色彩。她善談、幽默,說話帶著很多粗口,完全不是我們刻板印象里的“主旋律”英模的樣子。她不沉重,甚至還有點搞笑,有點沒規(guī)沒矩,她跟學生邊界感非常弱,可以像朋友一樣聊天,和學生家長不那么熟,也可以自然而然地嘮起嗑來。
也是從那一刻起,我確定我要寫一個喜劇,不僅因為我看到的張老師是這樣的,也是因為我的創(chuàng)作理念:張老師不是因為吃了最多苦而被表彰的,而是因為在苦難中表現(xiàn)得最強才被表彰的。所以我要透過苦寫她的強,沒有苦難,張老師所做的一切就顯露不出應有的價值,但我關(guān)注的不是苦難本身,而是苦難里長出的希望和勇氣,長出的那些頑強而堅韌的花。
我們的劇名叫《山花爛漫時》,這個意向與創(chuàng)作思路是高度貼合的。山里的小野花,不見得是最美麗的,不見得是最能占據(jù)這個舞臺中心的,但它一定是生命力最頑強的。這種強首先表現(xiàn)在永遠有行動,永遠有方法。
大家如果注意的話,就會發(fā)現(xiàn)劇中的張老師幾乎沒有停下過,她很少坐著討論一件事情,而是吃著飯、干著活就把問題給解決了。我始終讓她處于一種不穩(wěn)定和不停頓的狀態(tài)。這不光體現(xiàn)在演員的表演細節(jié)里,也體現(xiàn)在劇情設(shè)計上,你會發(fā)現(xiàn)我從來沒有試圖給張老師蓋棺定論,沒有試圖給她和女校畫上一個句號。我們的戲完結(jié)在張老師拎著大喇叭訓斥學生浪費的場景上,這是一個完全生活化的場景,我們沒有試圖讓她停下來,讓她作為一個英雄被表彰,這是劇本立意上我覺得做得很好的地方,甚至是最好的地方。
除了永遠有行動、永遠有方法,我也極力去展現(xiàn)張老師樂觀積極的態(tài)度。我們希望讓大家覺得,當你為自己喜愛的事業(yè)奮斗時,你不是吃苦,不是承受,不是犧牲,而是熱愛。發(fā)自內(nèi)心的熱愛讓這件事情像游戲一樣有趣,張老師為了自己鐘愛的事業(yè)不斷升級打怪并獲得成就感,這是一般人很難碰觸到的高級快樂。我們常常說現(xiàn)代人喜歡躺平,可張老師讓我久違地看到了,一個人為了自己的理想而奮斗是一件多么閃耀、快樂的事。張老師苦嗎?論生活條件肯定是苦的。但她是在吃苦嗎?我不認為。我覺得她是在享受。學生當然離不開她,但張老師更離不開學生們。她從學生這里得到了一個理想主義者所能擁有的最高快樂,這也是我創(chuàng)作時極力想要傳遞的:能對抗疲憊、對抗人生瑣碎、對抗“躺平”心態(tài)的從來都不是名和利,而是找到你內(nèi)心真正熱愛的東西。
唯樂觀與熱愛能成就偉業(yè)。在創(chuàng)作中,我一直刻意避免把張老師當成犧牲者,避免渲染苦難,而是極力去寫她的樂在其中,寫她的革命樂觀主義和明知不可為而為之。我希望把張老師那種豐沛的情感、昂揚的斗志充分地傳遞給大家,讓一切艱難與困苦成為張老師偉大事業(yè)的磨刀石,讓苦難背后的人性成為整個敘事的主角。
02 人物的開掘:立體維度和英雄人物的A/B面
在核心人物的開掘上,為了打破書寫英模人物的慣性思維,我努力發(fā)掘人物的立體維度。談到張老師,大部分人的第一印象是英模、老師、“七一勛章獲得者”,那么除了這些,還有沒有其他維度,是真實存在但人們還不了解、不熟悉的?
比如作為母親的張老師。很多人不知道,張老師是當?shù)貎和业脑洪L,她給上百個孩子當了十幾年“張媽媽”。網(wǎng)上有人攻擊張老師,說她沒有母性,是因為自己沒有孩子,才鼓勵女孩子們專心讀書走出大山,這是完全不了解張老師才會說的話。
比如張老師與她的閨蜜如何交往?一個英模,也需要有閨蜜在旁邊時不時嘮嗑、說話、吐槽嗎?比如張老師如何與當?shù)毓賳T打交道?在職場這個維度上,張老師怎么搞定領(lǐng)導、團結(jié)同事,有哪些職場技巧?他們的關(guān)系有哪些變化?
圍繞著這些,我設(shè)計了很多煙火味十足的日常,比如兒童之家每年過年的包餃子吃硬幣,比如張老師拿到置裝費,給孩子們買了一頓大肉,給人吃進醫(yī)院去了;比如她跟閨蜜方瓊剪頭發(fā)、買衣服,一起看大象,教她怎么打點領(lǐng)導、怎么處理人情世故……
劇中張老師跟教育局長周善群、副縣長馬永強鐵三角的戲我非常喜歡。我經(jīng)常把鐵三角的戲放在吃吃喝喝的場合,用食物拉近與觀眾的關(guān)系,而不是板著臉談事情、講道理。劇中有張老師送禮的情節(jié),送禮送什么、怎么送,也都精心設(shè)計。張老師跑到縣政府大院去送禮,這個地點的選擇可以看出她并不擅長送禮,而甘蔗作為禮物更是既輕又真,非常符合張老師一貫的風格。
包括鐵三角的最后一場戲,周善群要退休了,來找張老師聊天,清高文人的姿態(tài)完全放下來了,兩人從職場上下級蛻變?yōu)榕笥殃P(guān)系,周善群最開始否定張桂梅,后來被她打動、說服,到這個時候真正成為朋友,因為他們是真正為同一個理想奮斗的伙伴。
通過這些立體維度,我們發(fā)掘出了在所謂常規(guī)“英模張桂梅”這個主身份底下別的身份、別的屬性,而對這一部分張桂梅的描寫,讓我們得以夯實“主旋律”創(chuàng)作所要呈現(xiàn)的那個主身份,甚至為其提供理由和情感動因,讓劇中的張老師得以真正落地??梢哉f,這些平時不被注意的維度,恰恰是她英模這個主維度得以成立的原因。
常規(guī)英模劇的另一個問題,是習慣從已完成的角度去描繪人物,在英模的高度和既成事實面前,人物遭遇的困難變得不值一提,他的最終通關(guān)也變得毫無懸念。英模劇最常見的橋段是一群人圍著這件事發(fā)表各種議論,觀點有對有錯,然后核心人物出場,發(fā)表一通演說后,大家就被他折服了,就定下來執(zhí)行了。
但在創(chuàng)作過程中,我反復問自己,這符合事實嗎?不符合。張老師提出要辦女校時,我采訪的幾乎所有對象都對我說,當時覺得她絕對搞不成,可以說,在張老師遇到的所有困難里,最大的困難就是被懷疑,因為辦女校這件事,無論從哪個階段來看,都有成千上萬個辦不成的理由??删褪窃谶@種情況下,張老師依然去做了,而且堅持不已,終于讓不可能的事變成了可能。
所以對我而言,比起大眾熟知的已辦學成功、榮譽加身的張老師,我要抓住的是那個最初的張老師,那個不被信任、不被認可、被各種質(zhì)疑的張老師。女校不是天然就該成功的,女校的成功是張老師及身邊所有人竭盡全力的結(jié)果,缺少任何一環(huán),事情都可能有著截然不同的結(jié)果。
如果說英模敘事也有AB面,張老師的A面就是大家熟悉的:她是“七一勛章”獲得者,既有犧牲的豪情,又有作為教師的崇高責任感;她信仰強大,托舉起了許多女性走出大山的夢想……這是我們“主旋律”創(chuàng)作的應有之義,也是必須表達的。那么這些重要嗎?重要,但遠不是最重要的。
更重要的是那些不被看見、不被熟知的英模的B面。哪些事情曾經(jīng)讓英模跌進溝里,差點成不了英模?哪些突發(fā)情況讓英模陷入絕境,差點半途而廢?我要尋找的是這些東西,因為面對困難的態(tài)度才是英模和普通人真正的分野:那些讓她猶豫、動搖、痛苦、彷徨的,才是最重要的部分,也是讓故事充滿懸念、讓大家感興趣、讓大家覺得英模不愧是英模的根源所在。
除了人物定位,現(xiàn)實題材電視劇里怎么處理主人公跟其他人的關(guān)系,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它的真實性和想要傳遞的核心價值。在張老師與其他人的相處上,我盡量采取平視視角,消解她的權(quán)威性,和她身份帶來的天然正確和威嚴感。
在劇中,張老師無論跟學生也好、上司也好,都不卑不亢。她沒有等級性的觀念,眼中只有她要辦成的事和必須克服的困難;她不諂媚,也不爹味,從不高高在上地進行說教,同時又是團結(jié)的冠軍:她讓所有人為了同一個目標奔赴,證明了人是可以同頻共振,可以真正互相感染的。而所有這些,都最大程度地把張老師從“神”拉到人的范疇,讓她變得更可親近、更真實可信。
- 原標題:《山花爛漫時》創(chuàng)作談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小婷 
-
打破113項紀錄!從寒假放到暑假,《哪吒2》今日下映
2025-06-30 16:44 -
再添考古新發(fā)現(xiàn)!長沙坡子街又現(xiàn)數(shù)百枚兩漢簡牘
2025-06-30 15:45 城市文脈 -
馬伯庸:歷史題材“當下性”不是強行借古諷今
2025-06-29 13:06 新潮觀魚 -
下個文學改編爆款在哪?作協(xié)推薦了…
2025-06-28 15:24 新潮觀魚 -
白玉蘭最佳電視劇頒給了它? 靠八集篇幅創(chuàng)造了歷史
2025-06-28 07:08 三十而勵白玉蘭 -
最新研究證實:哈爾濱古人類是丹尼索瓦人
2025-06-27 13:53 -
“首播后十年沉寂,《大明王朝1566》是我表演生涯很獨特的經(jīng)歷”
2025-06-27 12:12 新潮觀魚 -
白玉蘭如何選?“傳統(tǒng)數(shù)據(jù)證明不了這兩年的好劇”
2025-06-27 11:12 新潮觀魚 -
“來內(nèi)地拍戲我逼著自己練好普通話”
2025-06-26 19:57 新潮觀魚 -
影視人才培養(yǎng)報告發(fā)布:視聽平臺成新人“首機會”核心供給方
2025-06-26 13:02 新潮觀魚 -
返現(xiàn)30%上不封頂! 這些國家為中國“卷”起來了
2025-06-25 11:42 新潮觀魚 -
獲金爵獎評委會大獎的日本片,講什么的?
2025-06-24 16:09 新潮觀魚 -
“作為印度電影人,我非常欽佩中國同行的自信和雄心”
2025-06-24 14:16 新潮觀魚 -
時隔14年,金爵獎再次頒給了中國女演員
2025-06-22 07:35 新潮觀魚 -
“我常跟中國電影人說,別老想著去歐洲電影節(jié)找市場”
2025-06-21 14:12 新潮觀魚 -
“拉美文化基因與好萊塢不同,我們的敘事不是非黑即白”
2025-06-19 11:34 新潮觀魚 -
被前合伙人實名舉報,李雪琴工作室:法院見
2025-06-18 15:26 -
中國電影“已虧損十年”?業(yè)界巨頭都在聊“如何省錢”
2025-06-17 19:24 新潮觀魚 -
那個唱響《我和我的祖國》的老人陳彼得走了
2025-06-17 12:13 -
改編劉慈欣小說進展如何?《海上鋼琴師》導演這樣說
2025-06-16 17:18 新潮觀魚
相關(guān)推薦 -
最新聞 Hot
-
又鬧翻了!特朗普喊話馬斯克:補貼你拿的最多,DOGE應該查查
-
“特朗普都沒見到,你就往中國跑?”,澳總理黑臉…
-
“在中國果斷反制時,歐洲在為美國買單”
-
佩通坦被停職,泰國副總理出任看守總理
-
中國披露新型“石墨炸彈”?“可致目標區(qū)全面斷電”
-
加拿大“慫”了,歐盟也要讓步?
-
特朗普開炮:如果沒有補貼,馬斯克可能早就回南非老家了
-
榮昌區(qū)委書記高洪波回應帶頭下館子:我們都不消費,民生就沒有錢了
-
急急急!特朗普拉了一張表,再懟美聯(lián)儲
-
俄方宣稱完全占領(lǐng)盧甘斯克州
-
貶值超10%,美元今年開局表現(xiàn)創(chuàng)52年來最差
-
水均益曬新身份證,辟謠移民
-
伊朗警告烏克蘭:這么做,將產(chǎn)生嚴重后果
-
立菲防長沆瀣一氣:我們都有個“敵對鄰居”
-
“稀土禁令讓全球面臨抉擇:買中國的,不然沒得用”
-
小布什、奧巴馬罕見聯(lián)手譴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