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謙和、施蘭茶:孟加拉陷入經濟困境,是因為“學習中國”失敗了?
孟加拉國距離“理想”的東亞模式有多遠?
從表面上看,孟加拉國最接近東亞模式的點,在于其以成衣為代表的出口行業(yè)。據孟加拉投資發(fā)展局數據,成衣生產貢獻了GDP的16%,同時,成衣作為典型的勞動密集型行業(yè),雇傭了超400萬勞動力,為孟加拉國的“脫貧攻堅”做出了突出貢獻。
更為關鍵的是,成衣出口對于孟加拉國意義巨大。據越南統(tǒng)計總局和出口促進局數據,孟加拉國2023年服裝出口收入為473.8億美元,比越南同期收入高出140億美元,保住了全球第二大服裝出口國地位,并進一步拉大了與競爭對手越南的差距。
這近500億美元的出口額,占孟加拉國出口總額的80%以上??梢哉f,孟加拉國出現“經濟奇跡”以及孟加拉國令人矚目的脫貧成就,絕大部分都是來自成衣行業(yè)的貢獻。
而孟加拉國成衣行業(yè)的成功,帶有典型的“東亞”特點。美國印度裔經濟學家維維克·奇伯在比較韓國和印度的工業(yè)發(fā)展模式時就曾指出,國家發(fā)展模式從進口替代向出口導向轉變,除了需要國家內部政府的強有力推動之外,同樣需要國際環(huán)境的支持。
這種支持一方面來自產業(yè)轉移,正如東亞國家地區(qū)的群體性產業(yè)崛起,一定程度上正得益于以日本為首的雁陣型產業(yè)轉移模式。另一方面,則來自發(fā)達國家提供的開放市場。而從源頭上看,孟加拉國成衣行業(yè)的起步,同樣得益于美西方國家的進口配額制度,以及隨之而來承接自韓國的產業(yè)轉移。
孟加拉國對歐盟的服裝出口,一度位居第一
1974年,美國簽署《國際紡織品貿易協議》以遏制來自東亞的廉價紡織品,而韓國為繞開配額限制,選擇與孟加拉國合作,點起了孟加拉成衣行業(yè)發(fā)展的星星之火。而推動成衣行業(yè)繼續(xù)發(fā)展壯大的動力,則來自孟加拉政府的一系列改革和扶持政策。
自1975年起,孟加拉國先后出臺或改革《工業(yè)關系規(guī)則》(1977)、《孟加拉出口加工區(qū)管理局法》(1980)、《工人補償法》(1980,1987)、《勞動雇傭條例》(1985)、《工業(yè)關系法》(1990)、《公司法》(1994)等一系列法律法規(guī),涉及稅收減免、放寬勞動法限制等一系列內容。
在孟加拉服裝制造商與出口商協會(BGMEA)和孟加拉針織品制造商與出口商協會(BKMEA)等行業(yè)組織強力推動下,孟加拉國政府還出臺了《進口政策令》(2006)、《保稅倉庫許可證規(guī)則》(2008),允許成衣的進口原材料和配件可以免稅進入保稅倉庫。正是在這一系列政策扶持之下,孟加拉國的成衣一舉成為該國的支柱性產業(yè)。
然而,僅憑成衣行業(yè)的“獨美”,就將孟加拉國定義為類東亞的出口導向型國家并不準確。事實上,如果說成衣是孟加拉國踐行“東亞模式”的最大亮點,那該行業(yè)也是其“東亞模式”實踐的唯一亮點。
從宏觀數據上看,2023年孟加拉國出口額與其GDP比值約為13.2%,該數據不僅落后于印度的21.9%,也落后于19.9%的南亞平均水平。從關稅角度看,2021年世界銀行計算的孟加拉國平均關稅為10.9%,遠高于印度的5.9%,也高于巴基斯坦的9%。孟加拉國的名義關稅幾乎高于絕大多數的競爭對手,并且大部分消費品都被置于關稅保護之下。高關稅保護只會引導企業(yè)自限于本土市場,而這與鼓勵企業(yè)積極出口參與海外競爭的出口導向背道而馳。
從出口結構上看,印度作為孟加拉國的鄰國及“同生態(tài)位”競爭對手,其出口結構遠比孟加拉國多樣和平衡的多。即使拋開能源資源類出口,印度仍有醫(yī)藥、電子制造、成衣、汽車等多個制造業(yè)出口點。但與成衣出口的成功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孟加拉國在電子制造(2022年出口額占比為0.30%)、藥物(0.47%)等其它制造業(yè)領域的出口成績乏善可陳。
造成如此懸殊差距的原因,除了行業(yè)之間本身存在的差距外,更多仍在于孟加拉國“東亞模式”推進的不徹底。事實上,孟加拉國的諸多出口導向型產業(yè)扶植政策,更多時候僅為成衣行業(yè)獨有。
正如前文所言,孟加拉國的關稅水平高于同態(tài)競爭對手,盡管設有保稅倉庫可以免除原材料配件的進口關稅,但該設施基本上只有成衣產品可以享受,甚至成衣工廠廠主可以享受某些特別的福利政策。
比如,有報道稱,成衣工廠廠主可以從政府住房建設基金中獲得高達工人住房建設成本40%的低息貸款。正如加州大學河畔分校經濟學教授阿奇茲·可汗所言,孟加拉國一門心思撲在成衣制造的模樣,不像是東亞模式,倒更像是患了“荷蘭病”。
孟加拉成衣制造工廠
孟加拉國的經濟未來在哪?
孟加拉國是幸運的。五十多年前,美國外交官擔心孟加拉國成為只能依靠援助存活的“無可救藥”(basket case)國家,五十多年后的現在,孟加拉國不僅沒有陷入國家失敗的悲慘境地,還實現了經濟的“奇跡般”增長。更為重要的是,孟加拉國至少在成衣這一個領域走上了“東亞國家和地區(qū)”的發(fā)展道路。
然而,孟加拉國也是不幸的,它未能將在成衣領域的實踐復制到其它領域,甚至高昂的進口關稅和嚴密的保護舉措反而與出口導向的經濟政策背道而馳。
當前孟加拉國的經濟困境,也同樣與應用“東亞模式”的不徹底密切相關:一方面,過去幾年成衣制造的成功,促使孟加拉國政府在經濟情況良好時上馬眾多大規(guī)?;椖?,意圖進一步突破限制產業(yè)發(fā)展的軟硬障礙,但又因為孟加拉國出口僅靠成衣制造獨自支撐而缺乏多樣性,因此一旦黑天鵝事件發(fā)生,外部環(huán)境出現顯著變化,其經濟結構的脆弱性將立刻體現。
不過,孟加拉國終與斯里蘭卡、巴基斯坦不同。在已經積累下一定成功經驗的前提下,孟加拉國下一步不僅不是對過去發(fā)展模式的全盤清算,反而是對過往經驗的重新認識和進一步實踐。
其中最為關鍵的,無疑是推動產業(yè)多元化。為此,孟加拉國需要放棄當前高于同態(tài)國家平均水平的關稅保護政策,切實出臺非歧視、不單單針對特定行業(yè)的全面出口激勵措施,培育更多的“成衣行業(yè)”。同時,更加務實而非武斷的推進基礎設施建設、教育衛(wèi)生投入、治理效能提升等軟硬件設施。如此一來,才能真正讓孟加拉國成為南亞的模范生和新的增長奇跡。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觀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關注觀察者網微信guanchacn,每日閱讀趣味文章。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小婷 
-
中方:對這種冒天下之大不韙的言論表示震驚和嚴重關切
2024-08-30 07:35 巴以恩仇錄 -
國防部用《黑神話》回應美菲南海挑釁
2024-08-30 07:35 南海局勢 -
歐盟稱香港涉《立場新聞》判決擠壓言論自由,中方駁斥
2024-08-30 07:13 -
中印舉行磋商會議:推動邊境局勢早日翻篇
2024-08-30 06:41 龍象之間 -
烏軍一架F-16戰(zhàn)機墜毀,飛行員死亡
2024-08-30 06:38 烏克蘭之殤 -
“N號房”重現?韓國女性怒了:我們沒有國家
2024-08-29 23:00 三八線之南 -
“獵鷹9”火箭著陸失敗,SpaceX后續(xù)發(fā)射被叫停
2024-08-29 22:39 航空航天 -
隨行人員幾乎都會說中文,沙利文回應了
2024-08-29 22:35 中美關系 -
拜登任期倒計時,沙利文此時來華重點談了些什么?
2024-08-29 21:52 中美關系 -
哈馬斯同意在加沙地帶?;?天 以開展脊灰疫苗接種
2024-08-29 21:26 巴以恩仇錄 -
“如果耶穌計票,我連加州都能贏”
2024-08-29 21:04 美國大選 -
特朗普陣營怒斥??怂梗涸愀馔疙敚?/a>
2024-08-29 21:02 美國大選 -
俄國防部前副部長波波夫被捕,名下房產超5億盧布
2024-08-29 20:08 俄羅斯之聲 -
車輛遭以軍槍擊,世界糧食計劃署暫停在加沙活動
2024-08-29 18:24 巴以恩仇錄 -
中國軍機進入日本領空?國防部:望不要過度解讀
2024-08-29 17:57 -
鋰礦風波后,馬克龍將訪塞爾維亞:賣出12架陣風戰(zhàn)斗機
2024-08-29 17:47 法國見聞 -
“帷幕掀開,歡呼聲幾乎沖破天際”
2024-08-29 17:38 中國大飛機 -
“他已拒絕阿聯酋,哥哥也正被‘通緝’”
2024-08-29 16:36 -
風向變了?“中國是世界工廠,印度也想自力更生”
2024-08-29 16:36 龍象之間 -
國防部回應美國秘密核戰(zhàn)略:敦促美方大幅、實質削減核武庫
2024-08-29 16:34
相關推薦 -
操心中國,美國“黑手”又要伸向馬來西亞和泰國 評論 91特朗普要求“大搞特搞”,美團體急了:沒中國不行 評論 124“美國人,真正該擔心的時候到了” 評論 174“美國政府像青少年,拿信用卡揮霍,直到…” 評論 142最新聞 Hot
-
操心中國,美國“黑手”又要伸向馬來西亞和泰國
-
“特朗普要想訪華,先把臺灣問題說清楚”
-
“對以色列感到憤怒和警惕,沙特將與伊朗保持和解”
-
特朗普又給日本背后捅刀,逼得臺積電沒法了…
-
“大而美”法案通過,馬斯克表態(tài)
-
朱時茂自曝被騙錢,“我還是反詐大使”
-
英F-35“趴窩”印度機場20天,快被“玩壞”了…
-
特朗普要求“大搞特搞”,美團體急了:沒中國不行
-
“美國人,真正該擔心的時候到了”
-
涉及中國,韓企與美國“一拍即合”
-
歐洲學者:現在,中國能不能反過來幫幫我們?
-
印度“硬剛”:將報復美國
-
“歐洲同行都覺得,未來十年誰將主導已無懸念,不會是美國”
-
普京:全世界都想進入中國市場
-
馬斯克:對!全面公布所有文件
-
美方恢復出口,“不是恩賜也不是讓步,是我們斗爭來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