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嵚:甲午戰(zhàn)爭里的晚清陸軍,真的連挨罵的資格都沒有嗎?
但偏偏在這個時候,清軍統(tǒng)帥葉志超膽氣盡喪,不顧馬玉崑的反對,下令清軍各部冒雨突圍。然后在日軍的“槍炮排擊”下,清軍的撤退變成了單方面的殺戮。僅僅一夜之間,清軍在逃跑路上,就有一千五百多人被日寇殺害,還有六百多人被俘,五個營的兵力就這樣被葬送。親歷此役的清軍官員欒述善,記錄了這一幕慘狀:死尸遍地,血水成渠,慘目傷心,不堪言狀。
一場只需要堅持兩天就可以等到的勝利,被清軍親手放棄。
《全球畫報》繪制的清軍兵敗遼東資料圖
雖然今天也有一些專家為葉志超辯解說,當時平壤城已彈盡糧絕,撤退是不得已的事情。但日方的史料卻回擊了這類說法:進入平壤后,日軍除了得到了九百多發(fā)炮彈和五十六萬發(fā)子彈,還得到了2900石米糧和2500石雜糧。單這些糧食,就夠已瀕臨斷糧的日軍吃一兩個月。
日本史料《日清戰(zhàn)爭》里更有一句辛辣諷刺:“清兵仍然有繼續(xù)戰(zhàn)斗的可能性。但是,總指揮官的失敗主義招致了大潰退,使日軍在第二天早晨幾乎是在沒有流血的情況下就占領了平壤?!?
也正因如此,很多人說到甲午陸戰(zhàn)的失敗,都在痛惜清軍的戰(zhàn)斗精神。但必須要說的是,平壤之戰(zhàn)中的清軍,基本屬于當時清軍優(yōu)中選優(yōu)的部隊。作為淮軍里的翹楚,他們大多長期裝備先進槍炮,且受過嚴格訓練。甲午戰(zhàn)爭早期,李鴻章與日方都做過估算,清軍里的這類部隊,總數不過五萬人。
如果從更全面的的角度看甲午戰(zhàn)爭的陸戰(zhàn),我們就更可看到,清軍更大的差距,是在作戰(zhàn)素質。
甲午戰(zhàn)爭前,如衛(wèi)汝貴部等淮軍精銳里,已經普及了近代的戰(zhàn)術與訓練,李鴻章對淮軍的戰(zhàn)斗力也是很有信心。1882年時,他就放出了“有臣練軍簡器,十余年于茲,徒以經費太絀,不能盡行其志,然臨敵因應,尚不至以孤注貽君父憂”的豪言。但即使是這些精銳,距離近代軍隊還是有差距。
甲午戰(zhàn)場上,清軍給人的第一印象就是戰(zhàn)術呆板,進攻時極少見散兵隊形,防守時全堆在正面防御。親歷甲午戰(zhàn)爭的袁世凱,就曾這樣諷刺清軍:“又每師心自用,仍欲以‘剿擊發(fā)捻’舊法御勁敵,故得力者不可數睹耳?!蹦弥冗M的槍炮,打的還是陳舊的戰(zhàn)術。
當時的西方學者更對清軍的呆板戰(zhàn)術,做了生動描述:“差不多中國人每一次打算守住陣地時,都因為被敵人迂回到他們側翼而被迫后退?!焙唵我痪湓?,就“復刻”了甲午陸戰(zhàn)很多場敗仗。
在火炮的使用上,理論上火炮技術“比中國落后九年”的日軍,火炮戰(zhàn)術卻遙遙領先。比起分散使用火炮的清軍,日軍早已做到集中使用火炮。正如親歷甲午陸戰(zhàn)血戰(zhàn)的聶士成所說:“倭炮不拘多寡,用則一處齊發(fā)?!倍遘姷暮芏嗷鹋?,常常還沒有投入戰(zhàn)斗,就已被日軍打掉。
如果我們更進一步,細看清軍的具體表現,只怕是要發(fā)出一聲嘆息:對于甲午戰(zhàn)場的清軍來說,談“戰(zhàn)術理念”恐怕都是一件奢侈事,畢竟就連最基本的射擊、白刃戰(zhàn)等作戰(zhàn)能力,大部分清軍其實都嚴重拉胯。袁世凱就曾在給盛宣懷的電報里,來了一段生動吐槽:“至兵槍,只知托平亂打,不起碼牌(標尺),故彈及近,難命中,有用彈數十條,傷寇十余人,何能御敵?!?
號稱歷經嚴格訓練的清軍精銳,射擊技術竟如此業(yè)余。
這種極其“感人”的命中率,也不止存在于甲午戰(zhàn)場,幾年后的庚子國難里,西方記者也盛贊了多支清軍“臨戰(zhàn)極為勇敢”的作戰(zhàn)精神,卻也指出清軍“發(fā)槍時不專注一人,故多虛發(fā)之彈”。而在甲午戰(zhàn)爭后期,隨著衛(wèi)汝貴部等精銳的潰敗,很多拉上前線的清軍,大多是臨時配發(fā)了新武器,射擊技術更差一大截。甲午戰(zhàn)爭后期的金旅之戰(zhàn)里,一名日軍軍官的書信,就真實還原了清軍的射擊現場:
“他們(清軍)常用的隊形是在散開的一隊中揮舞大旗開火,開火為隨意設計,沒有一齊射擊……他們不考慮地形地物,從不用跪射、臥射,一律站著射擊,對亂用彈藥并不介意”。
至于炮兵的命中率更是低下。以鴨綠江攻防戰(zhàn)為例,清軍為了此戰(zhàn),集中了91門火炮,但到了戰(zhàn)斗中,卻是“俄亂發(fā)巨炮”,轟轟烈烈打一通,幾乎沒傷著幾個日本兵。最后不但鴨綠江防線全線崩潰,74門大小火炮也成了日軍的戰(zhàn)利品。這樣的戰(zhàn)斗素質,即使為清軍配備當時最好的火炮和足量彈藥,又有多大贏面?所以也就不難理解,為什么從頭到尾,清軍都不乏英勇時刻,卻始終換不來陸戰(zhàn)的勝利。
《世界畫報》繪制的鴨綠江戰(zhàn)役資料圖
很多朋友常常有個疑問:為什么抗美援朝可以贏,甲午戰(zhàn)爭卻輸得這么慘?
這里我們就拿炮兵做個類比下:在抗美援朝著名的上甘嶺戰(zhàn)役里,志愿軍炮兵在火力水平只有“聯合國軍”五分之一的情況下,以先進的戰(zhàn)術打出了精準命中率,給“聯合國軍”造成了一萬多人的傷亡。美國報紙驚呼說“中國大炮發(fā)揮了驚人作用”。而在1953年7月的金城戰(zhàn)役里,志愿軍以28分鐘的火力急射,就摧毀了敵方百分之三十的表面陣地工事,幫助步兵只用一個小時,就占領敵方全部前沿陣地。相比之下,高下立判。
一支空有賬面上的先進裝備,卻在戰(zhàn)術、訓練、指揮理念等層面嚴重滯后的清軍,恰是那個落后挨打的晚清,最生動的縮影。
參考資料:
戚其章《甲午戰(zhàn)爭史》
劉申寧《論晚清的軍工建設》
孫克復《甲午中日陸戰(zhàn)史》
李元鵬《晚清近代化軍事改革的悲歌》
李叢嘉《甲午大數據揭秘自封“天下第一”大清軍情》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觀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關注觀察者網微信guanchacn,每日閱讀趣味文章。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唐曉甫 
-
朝鮮三池淵將向外國旅行者重新開放
2024-08-15 12:45 觀出行 出行熱點 -
79年前的今天,日本無條件投降!
2024-08-15 08:28 -
113歲新四軍老戰(zhàn)士施平逝世,系施一公院士祖父
2024-06-29 23:14 -
寧夏一村民駕駛鏟車取土損毀宋代古城遺址被判刑
2024-05-25 08:28 考古 -
首次公開!侵華日軍731部隊再添新罪證
2024-05-04 10:51 日本戰(zhàn)犯筆供 -
我國再添4處世界灌溉工程遺產
2023-11-04 19:11 申遺競賽 -
河北灤平發(fā)現戚繼光督建長城石碑,內容與史料記載高度吻合
2023-08-16 14:29 考古 -
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78周年
2023-08-15 06:52 -
為什么梁啟超不看好的社會主義,最后拯救了中國?
2023-03-20 08:04 -
甲午戰(zhàn)爭沉艦發(fā)現大口徑炮彈,辟謠“炮彈摻沙”
2023-03-04 17:03 考古 -
為什么西方考古研究都愛去希臘搞發(fā)掘?
2023-02-23 08:46 -
中國歷史上的“葉文潔”,比小說要讓人頭疼得多
2023-02-14 08:46 -
紫禁城兩次破防,勤懇務實的嘉慶也救不了清朝?
2023-02-05 08:51 -
南京大屠殺幸存者周湘萍去世,享年94歲
2023-01-31 16:55 -
日本外交的這套“傳統(tǒng)手藝”,讓人想到魯迅的一句話
2023-01-19 09:07 日本 -
秦始皇帝陵發(fā)布兵馬俑一號坑第三次發(fā)掘成果
2023-01-12 16:15 考古 -
劉統(tǒng)教授逝世,著有《北上》《大審判》等
2022-12-22 07:17 -
他在人生的最后十年,如何踐行“茍利國家生死以”?
2022-11-22 07:56 -
清代宮廷比明代更節(jié)儉?宮女的待遇是……
2022-10-31 08:15 -
清代選秀女就是選妃?其實皇帝更在意的是“防漢化”
2022-10-19 08:43
相關推薦 -
操心中國,美國“黑手”又要伸向馬來西亞和泰國 評論 91特朗普要求“大搞特搞”,美團體急了:沒中國不行 評論 124“美國人,真正該擔心的時候到了” 評論 174“美國政府像青少年,拿信用卡揮霍,直到…” 評論 142最新聞 Hot
-
操心中國,美國“黑手”又要伸向馬來西亞和泰國
-
“特朗普要想訪華,先把臺灣問題說清楚”
-
“對以色列感到憤怒和警惕,沙特將與伊朗保持和解”
-
特朗普又給日本背后捅刀,逼得臺積電沒法了…
-
“大而美”法案通過,馬斯克表態(tài)
-
朱時茂自曝被騙錢,“我還是反詐大使”
-
英F-35“趴窩”印度機場20天,快被“玩壞”了…
-
特朗普要求“大搞特搞”,美團體急了:沒中國不行
-
“美國人,真正該擔心的時候到了”
-
涉及中國,韓企與美國“一拍即合”
-
歐洲學者:現在,中國能不能反過來幫幫我們?
-
印度“硬剛”:將報復美國
-
“歐洲同行都覺得,未來十年誰將主導已無懸念,不會是美國”
-
普京:全世界都想進入中國市場
-
馬斯克:對!全面公布所有文件
-
美方恢復出口,“不是恩賜也不是讓步,是我們斗爭來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