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查雯:美國“仁慈霸權”終結,東南亞國家會倒向中國嗎?
【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查雯】
就任美國總統(tǒng)以來,特朗普在對外戰(zhàn)略上聚焦且部分完成了三個任務:
第一,擺脫美國對烏克蘭承擔的責任和義務,緩和美俄關系,最終要確保美國從烏克蘭危機中抽身、以及美國在烏克蘭戰(zhàn)后重建中的經濟利益,代表性成果就是《美烏重建投資基金協(xié)議》的簽署。
第二,重塑美國的關稅政策,這是美國20世紀30年代以來最激進的貿易保護主義措施,其對美國經濟的影響還有待觀察,但毫無疑問“對等關稅”已經成為特朗普處理美國對外關系時最重要的籌碼。
第三,美國的中東政策得到重塑。特朗普中東之行、美伊高層談判重啟、與胡塞武裝簽署停火協(xié)議、解除對敘利亞軍事制裁等舉動都說明,特朗普政府的中東政策是經濟利益優(yōu)先,要減少軍事干預,戰(zhàn)略收縮是基調。
雖然至今亞太地區(qū)并未成為特朗普的關注重點,但很可能只是暴風雨前的平靜。未來3年,中美在亞太地區(qū),特別是圍繞東南亞國家展開的戰(zhàn)略競爭,會達到前所未有的激烈程度,同時也會對地區(qū)國家的對外戰(zhàn)略和區(qū)域秩序的走向產生深遠影響。在此背景下,有兩點需要明確:
首先,不能用“孤立主義”概括特朗普的對外戰(zhàn)略。
事實上,特朗普政府從烏克蘭和中東的收縮,最主要的目的是將美國的戰(zhàn)略資源集中在亞太地區(qū)。與拜登時期鼓勵北約成員國參與印太事務不同的是,特朗普政府更強調美歐分工,相關高層官員在不同場合強調過,希望歐洲國家承擔更多本地區(qū)的安全責任,以使美國能集中精力應對中國在亞洲的挑戰(zhàn)。
未來,特朗普政府將繼續(xù)推動盟友提高國防開支,北約成員國防開支要提高到GDP的5%,日本國防開支要提高到3%;其宗旨依然是,利用盟友的資源辦自己的事,通過盟友之間的地區(qū)分工,鞏固美國作為唯一全球性霸權的特殊地位。
5月23日,日本經濟再生擔當相赤澤亮正(右)與美國貿易代表代表格里爾(左)在第三輪日美關稅談判之際合影。日本共同社
其次,特朗普的“對等關稅”政策,已為其對東南亞國家進行“極限施壓”埋下了伏筆。
“90天關稅暫?!痹斐沙掷m(xù)的不確定性,東南亞國家從第一輪中美貿易戰(zhàn)以及跨國企業(yè)“中國+1”策略中獲益,但如今懸而未決的關稅導致外國直接投資驟減,越南4月吸引外資環(huán)比下降30%,同比下降8%。
如果特朗普仍堅持通過關稅實現(xiàn)制造業(yè)回流美國的最終目標,那么東南亞國家最終不會比中國獲得更好的關稅待遇,且將遭到出口和外國投資下降的雙重打擊。但如果特朗普退而求其次,以縮減貿易逆差為主要目標,東南亞國家不僅將被迫擴大對美進口,還會更加嚴格地執(zhí)行原產地原則。
拜登執(zhí)政后期,全面禁止中國產智能汽車的軟硬件進入美國市場,特朗普未來只會收緊對中國技術的限制,這將擾亂中國與東南亞國家之間的供應鏈和貿易聯(lián)系。東南亞國家不僅會在安全問題上面臨“選邊站”壓力,其在投資、貿易和技術領域的“選邊站”壓力也將達到前所未有的水平。
“仁慈霸權”的終結
長期以來,東南亞國家都將美國視為“仁慈的霸權”,認為美國既沒有領土擴張的野心,又具備足夠的軍事和經濟實力維持地區(qū)秩序,還為東南亞國家提供經濟援助和市場準入。有學者甚至指出,作為“自由主義霸權”,美國可以創(chuàng)造開放性的秩序,通過與地區(qū)國家的協(xié)商,重構霸權秩序的基本條款,從而確保霸權秩序的穩(wěn)固。
然而,特朗普自第二任期以來的一系列政策舉措,已經對“仁慈霸權”的基本假設構成了直接挑戰(zhàn)。收購格陵蘭島的計劃,暴露了特朗普領土擴張的野心。暫停對外援助項目90天,也給東南亞國家造成重大影響,越南多個排雷項目被迫中止,而戰(zhàn)后爆炸物的清理曾是美越合作的優(yōu)先事項之一。3月8日緬甸發(fā)生7.7級地震后,由于美國國際開發(fā)署的大規(guī)模裁員,最終特朗普政府未能及時提供援助。早在當選前,特朗普就曾宣布自己入主白宮的第一天就要廢除拜登政府的“印太經濟框架”。
特朗普已經充分向東南亞國家證明,美國不再是“協(xié)商型霸權”,單邊脅迫取代制度協(xié)商,將成為美國重塑地區(qū)秩序的主要手段。正如新加坡國務資政李顯龍所言:“美國已經不再愿意為全球秩序背書,這使得國際環(huán)境變得更加混亂和不可預測”。
“特朗普效應”將持續(xù)分化東南亞國家
接下來的問題是,東南亞國家將在對外戰(zhàn)略上做出何種選擇?
近年來,“對沖”一直是國際關系研究中的一個熱門概念,而且被廣泛應用于東南亞國家的對外戰(zhàn)略研究中。東南亞國家在中美之間兩面下注,東亞也形成了我們通常所說的“經濟靠中國、安全靠美國”的二元格局。
但學界的一個共識是,只有不存在大國全面競爭的情況下,對沖戰(zhàn)略才成為可能。相反,在強對抗體系下,東南亞國家的戰(zhàn)略空間會遭到擠壓,對沖戰(zhàn)略會變得難以為繼。在現(xiàn)實層面,東南亞國家的對沖戰(zhàn)略已出現(xiàn)差異化演變的趨勢,在特朗普第二任期,這種趨勢會更加明顯。主要原因有兩個:
從體系層面講,不同東南亞國家面臨的“特朗普沖擊”有明顯差異。 “對等關稅”就是一個直觀體現(xiàn),大體可以分三檔:第一檔,柬埔寨(49%)、越南(46%)、老撾(48%)、緬甸(44%);第二檔,泰國(36%)、印尼(32%)、馬來西亞(24%)、文萊(24%);第三檔,菲律賓(17%)、新加坡(10%)。一旦施行,菲律賓和新加坡反而會成為普遍關稅的受益者,這也將造成東盟內部的分化,直接影響東盟的集體行動能力。
從國內政治的層面講,對沖國家在抵御體系壓力方面的能力有所不同。從以往經驗來看,決策者執(zhí)政地位穩(wěn)固的國家,可以更好地避免對外戰(zhàn)略的政治化傾向,從而延續(xù)對沖戰(zhàn)略。比如,新加坡就保持了高強度的對沖,與中國和美國都開展了高水平的經濟和安全合作。而另一些東南亞國家的對沖戰(zhàn)略,在國內政治的沖擊下,已經向制衡或依附演變。
不僅是對沖戰(zhàn)略本身的演變,“特朗普沖擊”還會在東南亞國家的國內政治中產生不同的“回響”。在今年的新加坡大選中,人民行動黨在第四代領導人的領導下獲得65.57%的選票,得票率甚至超過2020年大選的61.24%。在復雜的地緣政治環(huán)境下,人民行動黨順利完成新老交接,形成了 “外部環(huán)境越亂、人民行動黨越穩(wěn)”的現(xiàn)象。
與此同時,加拿大和澳大利亞的選舉也受到“特朗普效應”的影響,但影響機制和新加坡所有不同——反特朗普情緒助力加拿大自由黨和澳大利亞工黨逆風翻盤。類似效應是否也會在東南亞國家出現(xiàn)?值得我們持續(xù)關注。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朱敏潔 
-
想替代中美,馬克龍開啟東南亞之行
2025-05-26 09:28 法國見聞 -
美議員:拉美嘴上說美國是首選伙伴,轉頭就跟中國簽協(xié)議
2025-05-26 09:18 中國-拉美 -
時隔5年,中越國際聯(lián)運旅客列車抵達河內
2025-05-26 09:05 -
消除“買外國媳婦”錯誤思想,中國駐孟加拉國使館發(fā)布提醒
2025-05-26 08:21 -
她主動聯(lián)系談這事,特朗普“準了”
2025-05-26 08:18 應對特朗普沖擊波 -
“拉美中斷與中國貿易?這是災難”
2025-05-26 08:12 -
強強聯(lián)手、刷新觀測極限!中國天眼再傳好消息
2025-05-26 07:39 -
美國教育界人士:受到調查威脅的不止哈佛
2025-05-26 07:03 美國一夢 -
以軍計劃兩個月內控制加沙75%地區(qū)
2025-05-26 06:44 巴以恩仇錄 -
朝鮮軍需工業(yè)副部長李亨先被拘留
2025-05-26 06:40 朝鮮現(xiàn)狀 -
“你把美國當盟友,特朗普拿你當對頭”
2025-05-25 22:49 應對特朗普沖擊波 -
我駐澳大使:不能港口虧損時就租出去,盈利了就要收回
2025-05-25 21:26 -
孫正義又有新點子:美日搞聯(lián)合主權財富基金
2025-05-25 20:28 日本 -
哈佛醫(yī)學院太平間前主管承認盜賣人體遺骸,校方:不知情
2025-05-25 20:25 美國一夢 -
印尼總統(tǒng):中國始終致力于反帝反殖,向中國致敬
2025-05-25 18:46 中國外交 -
哈佛榮譽校長竟稱:這是給中國的“大禮”
2025-05-25 16:28 應對特朗普沖擊波 -
加沙醫(yī)生前線救死扶傷,家中十個孩子九個被以軍炸死
2025-05-25 15:18 巴以恩仇錄 -
敏感海域,日巡邏艇突然發(fā)射實彈,打完才想起沒警示
2025-05-25 15:08 日本 -
日美關稅協(xié)議,快了?
2025-05-25 13:22 應對特朗普沖擊波 -
印度一男子因性侵馬匹被捕
2025-05-25 11:18
相關推薦 -
“聽到東方驚雷了嗎?那是14億中國人在笑話美國” 評論 158美國解除對華C919發(fā)動機出口禁令 評論 383最新聞 Hot
-
“美國政府像青少年,拿信用卡揮霍,直到…”
-
“聽到東方驚雷了嗎?那是14億中國人在笑話美國”
-
“以色列和俄羅斯正進行秘密會談”
-
“不同于西方,中國正建設由技術驅動的福利模式”
-
中國駐泰國大使館:被騙至緬甸的男模特已獲救
-
“越南在走鋼絲,稍有不慎,就會惹惱中國”
-
最新民調:4成支持馬斯克成立新政黨
-
美伊下周在挪威談?
-
“俄美有興趣共同實施經濟領域一些‘有前景的項目’,特別是能源”
-
人才引進被舉報中止1年后,再招考入圍名單與此前一致?包頭通報
-
特朗普威脅:周五,接關稅吧
-
“歐洲領導人向我求助,我提了建議”
-
“我簽署時候,B-2、F-22將從頭頂飛過”
-
天文學家發(fā)現(xiàn)第三個進入太陽系的“星際訪客”
-
馮德萊恩承認:來不及談成,退而求其次…
-
特朗普簽署行政令:外國游客得加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