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宇方:提供5000頂頭盔,德國把俄烏危機演成諷刺劇
最后更新: 2022-01-31 10:34:40以政治方式解決俄烏危機,該是德國第一選擇
其實早在20世紀70年代,時任西德總理的勃蘭特(Willy Brandt)就已經(jīng)意識到,在處理與蘇東陣營的關系時,處在冷戰(zhàn)前沿鋒線上的西德不應為美國是從。他因此提出“新東方政策”,改善了西德與蘇東陣營的關系,保障了地區(qū)和平,也大大提高了西德的政治聲譽和政治影響力。
“新東方政策”不僅成為勃蘭特留給德國的重要政治遺產,也指明了德國在處理美蘇/美俄沖突以及與東歐國家關系時的現(xiàn)實道路。
維利·勃蘭特(資料圖/維基百科)
就當前德國在俄烏沖突中的踟躕表現(xiàn),有不少人直指德國自私軟弱,難擔領導和團結歐洲之大任。
也有批評意見稱,烏克蘭危機仿佛一面放大鏡,揭示了德國外交政策存在的結構性問題:德國總想要面面光,希望捍衛(wèi)價值觀,希望歐洲聯(lián)合行動,希望在世界上發(fā)揮作用,希望保護經(jīng)濟利益,而當這些方面之間出現(xiàn)沖突時,就像現(xiàn)在,德國就會因為無法確定優(yōu)先級而無力作為。
這些批評意見或許都有一定的道理,德國近期在烏克蘭問題上的外交表現(xiàn)的確略顯笨拙,但對于德國這樣一個位于歐洲中心位置,既背負著歷史包袱,又存在現(xiàn)實能源依賴的中等大小國家來說,即便它有心“180度轉彎”,也無力“實現(xiàn)真正的范式轉變”。
以政治方式解決烏克蘭危機,維護地區(qū)穩(wěn)定,這才是德國最現(xiàn)實的外交策略,也最有利于維護歐洲的利益和戰(zhàn)略自主性。
2015年,在時任德國總理默克爾的積極推動下,《明斯克協(xié)議》得以簽署,彰顯了德國的政治智慧和政治能力。今年1月26日,“諾曼底模式”四方會談在巴黎舉行,來自德國、法國、俄羅斯和烏克蘭的四方代表再次就緩和烏克蘭危機等問題展開磋商,并約定兩周后在柏林再次舉行會談。這將是德國在烏克蘭問題上發(fā)揮作用的恰當途徑和重要契機。
可以等等看德國的紅綠燈政府屆時能否有更圓熟、更具外交智慧的表現(xiàn)。
本文系觀察者網(wǎng)獨家稿件,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觀點,未經(jīng)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關注觀察者網(wǎng)微信guanchacn,每日閱讀趣味文章。
- 原標題:提供5000頂頭盔助抗俄?德國為何在俄烏危機中難堪大任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李泠 
-
-
中國海軍艦艇編隊,除夕出發(fā)
2022-01-31 09:43 -
國防部:中國海軍艦艇向湯加運送第二批救援物資
2022-01-31 09:18 -
朝鮮宣布試射中遠程彈道導彈
2022-01-31 08:26 半島火箭 -
美國新增確診13.6萬例,死亡554例
2022-01-31 07:46 美國一夢 -
高超音速武器研發(fā)落后中俄,美國防部要找軍工企業(yè)高層開會
2022-01-30 21:42 -
俄海軍更改軍演地點表示善意,愛爾蘭:歡迎
2022-01-30 18:54 俄羅斯之聲 -
佩洛西視頻會見賴清德,中方提出嚴正交涉
2022-01-30 18:20 臺灣 -
立陶宛政府被告了
2022-01-30 18:18 -
朝鮮自2017年以來首次試射中程導彈,美韓譴責
2022-01-30 15:58 朝鮮現(xiàn)狀 -
新西蘭未婚懷孕記者回國無門,被塔利班收留:諷刺啊
2022-01-30 15:52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他們“進軍”首都,特魯多撤了
2022-01-30 15:22 -
多家巨頭拒絕“抵制”北京冬奧,合同超10億美元
2022-01-30 15:15 中美關系 -
美國東北部遭受暴風雪襲擊,超10萬戶停電
2022-01-30 13:48 極端天氣 -
美國近半州發(fā)現(xiàn)奧密克戎變異株BA.2病例
2022-01-30 12:58 -
德大使密信:美國視德國“不可靠”
2022-01-30 12:05 德意志 -
美國數(shù)千警察為22歲同事送葬,“體制讓人失望”
2022-01-30 11:06 美國一夢 -
與兩名聯(lián)合國專家遇害案有關,剛果(金)51人被判死刑
2022-01-30 10:27 非洲之窗 -
英國要在北約搞“大動作”
2022-01-30 10:14 烏克蘭之殤 -
日本稱朝鮮試射彈道導彈:飛行最高高度達2000公里
2022-01-30 08:20 朝鮮現(xiàn)狀
相關推薦 -
最新聞 Hot
-
“聽到東方驚雷了嗎?那是14億中國人在笑話美國”
-
“以色列和俄羅斯正進行秘密會談”
-
“不同于西方,中國正建設由技術驅動的福利模式”
-
中國駐泰國大使館:被騙至緬甸的男模特已獲救
-
“越南在走鋼絲,稍有不慎,就會惹惱中國”
-
最新民調:4成支持馬斯克成立新政黨
-
美伊下周在挪威談?
-
“俄美有興趣共同實施經(jīng)濟領域一些‘有前景的項目’,特別是能源”
-
人才引進被舉報中止1年后,再招考入圍名單與此前一致?包頭通報
-
特朗普威脅:周五,接關稅吧
-
“歐洲領導人向我求助,我提了建議”
-
“我簽署時候,B-2、F-22將從頭頂飛過”
-
天文學家發(fā)現(xiàn)第三個進入太陽系的“星際訪客”
-
馮德萊恩承認:來不及談成,退而求其次…
-
特朗普簽署行政令:外國游客得加錢
-
美國解除對華C919發(fā)動機出口禁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