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虎媽蔡美兒:民主和自由市場為何難以共存?
關鍵字: 虎媽蔡美兒財富集中貧富差距華裔種族沖突民主全球化【即使不認識蔡美兒,你也一定知道“虎媽”。因育兒經驗引發(fā)的巨大爭議,遮擋了她在學術界的成就——耶魯大學終身教授。最近再版的《起火的世界》正是其代表作之一。該書可以追溯到其富豪姑媽莉安娜的慘死。她對蔡美兒關懷備至,但對傭人相當苛刻,后來死于非命,兇手是司機和兩個女傭,動機并不是謀財,而是報復。
姑媽的悲劇促使蔡美兒反思其中的深層社會問題。蔡美兒發(fā)現,主導市場的少數族群的存在,令民主和自由市場很難和平共存。在很多地區(qū),社會財富高度集中在某個少數族裔,例如菲律賓華裔手中。這與政治的民主化存在著深層的沖突,這種對抗的表現可能是反市場的、可能是反民主的,甚至可能是種族滅絕性質的。從本書出版到今天,已經11年了,愈演愈烈的反美沖突、中東亂局……似乎都印證了這本書的預見性。
本文為《起火的世界》中譯本再版作者自序?!?/p>
“虎媽”蔡美兒曾在杜克大學、哥倫比亞大學、紐約大學及斯坦福大學任教,現任耶魯大學法學院終身教授。
自《起火的世界》于2003年首次出版后,世界各地的驚人發(fā)展都一再地印證著本書的論點:主導市場的少數族群(market-dominant minority)的存在,令民主和自由市場很難和平共存。從東南亞到非洲再到中東,我們幾乎在全球每個地方都能看到這一動力的推演。
以緬甸為例,它近期的發(fā)展便幾乎完全契合《起火的世界》的立論。正如本書第一章所述,緬甸軍政府1990年代開始實行市場導向的政策,致使財富明顯地集中到全國人口中僅占極少數的華人手中,同時也致使針對華人的怨恨情緒在相對貧窮的緬甸多數人中愈演愈烈,而軍政府與華裔富豪之間眾所周知的腐敗勾結又給這種怨恨情緒火上澆油。在緬甸人眼中,那些腰纏萬貫的華裔闊佬是外來的掠奪者,他們完全無視緬甸人民的福祉。
《起火的世界》【美】蔡美兒 著 劉懷昭 譯 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 2014·北京
過去這十年來,緬甸人對主導市場的華人少數族群的積怨有增無減。2011年,一名緬甸記者曾就“針對華人的種族仇恨”問題采訪了一些緬甸人,他得到的回應包括:
我們要想一想,為什么華人把我們的地方變成殖民地。很可能是(華人)在生意場上擅于操縱別人……華人闊佬往往舉止粗鄙。
人們?yōu)橥鈦碚哂咳胛覀兊某鞘卸械讲豢臁_^去曾有(華人)在歌廳里毆打緬甸人。他們有錢,開好車。有些華人做壞事有一套,論責任心卻一點沒有。他們來到我們國家,買我們的原材料,但他們不講本地話,其中一些人還非常粗魯。
早前,有個緬甸人打了一個華人,結果被判監(jiān)六個月。出事那天,警察舉著防暴盾牌,保護那五名華人撤到安全地帶。這說明華人有靠山。我們對此感到不滿。如果有緬甸人冒犯了華人,受傷和被警察抓走的肯定是緬甸人。我覺得這里很多人都恨華人。在曼德勒,華人買了市區(qū)的房子,搞得很多緬甸人不得不搬到城外去住。
從2010年開始,緬甸朝政治解放與民主化的方向邁出了令人矚目的步伐。反對黨領袖昂山素季被解除軟禁,并獲準參選(并將被選入)國會議員。2011年,緬甸的新任總統(tǒng)吳登盛放松了該國的新聞審查。正如一家餐館形容的,“現在(緬甸人民的)聲音可以聽得到了。”2012年,緬甸最大的反對黨——全國民主聯(lián)盟(NLD)恢復了合法地位。
與《起火的世界》一書的論點相當吻合的是,緬甸最近的民主化進程令其長期壓抑的反中與反華情緒都得以發(fā)泄,并在緬甸多數族群支持下出現了一場針對華人少數族群的經濟抵制。2011年,新當選的吳登盛政府回應公眾的反對聲音,叫停了中國投資36億美元的密松水壩項目。緬甸的外交辭令是:“現政府鑒于‘阿拉伯之春’的教訓,要謹防緬甸也出現類似的風波。”類似因民眾示威而擱置的項目還包括一個中國的鐵礦和一條數十億美元投資的鐵路。在日漸高漲的反華情緒和泛濫的種族沖突之中,一些緬甸運動組織已要求中國就現有的對緬投資重新進行磋商。
類似現象也發(fā)生在馬來西亞。最近一次選舉中反華情緒重燃,馬來人指責“中國海嘯”導致選舉出現“兩極化”(馬來西亞華裔少數族群壓倒性地對執(zhí)政黨投反對票)。盡管馬來西亞最近幾年經濟穩(wěn)定增長,但在這個國家里,據說主導市場的華裔少數族群比馬來人掙的錢多出四成,并且這個國家的大企業(yè)仍繼續(xù)掌握在華人手中。2013年,馬來西亞總理納吉布違背了他2010年的承諾,沒有如期削減給馬來人的配給,而這一配給一直被華裔視為不平等和壓制性的經濟政策。不僅如此,令馬來西亞華人和印度人社區(qū)感到憤怒的是,納吉布反而施行了更加優(yōu)先“刺激”馬來西亞多數族群的附加措施。正如《起火的世界》曾經預見的那樣,最近實行的這些政策驅使很多高學歷的馬來西亞華人離開了這個國家。確實,據世界銀行估計,目前大約有上百萬的馬來西亞“精英人才”(絕大多數是華裔)到國外生活,主要原因是他們認為政府采取了歧視性的、反市場的政策。
同一時間,華人在非洲也嶄露頭角,成為那里主導市場的少數新貴。在過去十年間,非洲的華人已經從原來的10萬人激增到超過100萬人。也恰如《起火的世界》所預見的,華人財富的明顯日益增長——這往往被看作他們對當地人的輕視——已經引起當地相對貧困的非洲多數族群的深深怨憎,隨之引發(fā)的暴力事件時有發(fā)生。例如在贊比亞,中國投資的謙比希(Chambishi)銅礦2005年發(fā)生了一次爆炸,造成50名贊比亞礦工死亡,由于贊比亞政府在事件發(fā)生后仍允許該礦繼續(xù)運營,對華人的積怨于是轉化為民憤。2010年,中資的科蘭(Collum)煤礦發(fā)生兩名華人經理射殺13名贊比亞礦工事件后,政府對這兩名華人免于刑事起訴,同樣再次激起民憤。遵循這一業(yè)已熟悉的模式,2011年,薩塔(Michael Sata)競選總統(tǒng)時迎合反華情緒,提出“贊比亞是贊比亞人的”這一競選口號,并成功當選。薩塔當局隨后取締了科蘭煤礦的開采許可,同時指控前政府與中國進行腐敗交易,并為此啟動了刑事追究程序。
普遍的反華情緒也在其他幾個非洲國家出現。過去幾年里,萊索托出現了針對華人的搶劫、詆毀性的電臺廣播節(jié)目及政治辯論。在博茨瓦納,華人在事業(yè)上的蒸蒸日上導致該當局于2009年提出立法,禁止華人再涉足服裝貿易。到了2013年,該國總統(tǒng)伊恩·卡馬更明令減少華人參與政府項目。2009年,安哥拉的華人商會公布了針對華人業(yè)者的暴力事件,數據顯示幾乎每天都會發(fā)生兩到三起。據報道,這些暴力是源于“華人公然在逐步接管”首都盧安達的各項事業(yè)。
當然,在當今世界上的少數族群中,非洲與東南亞的華裔族群絕不是其中唯一受到多數族群威脅的。相反,類似的境況幾乎在各大洲每個地方都有上演,在中東尤其如此。
與那些堅持認為“市場與民主總是手牽手肩并肩”的人所說的相反,“阿拉伯之春”這一肇始于埃及的事件再次顯示,群眾運動可以是反市場的,并可能引發(fā)宗教原教旨主義、對婦女權益的侵犯以及暴力等問題。同時,在如今正陷于血腥內戰(zhàn)中的敘利亞,占72%人口的相對貧窮的遜尼多數派,長期以來對以阿薩德家族為首的阿拉維少數派統(tǒng)治深惡痛絕,而阿薩德家族的私人財產據稱有十億美元之巨,控制著國家的大部分財富。
今天,《起火的世界》一書所揭示的基本原理仍如2003年問世時那樣真確。任何國家在尋求市場經濟時,都必須設法分散財富,而不能讓它集中在少數精英手上。否則多數人的強烈積怨就會無可避免地爆發(fā),就會對抗市場改革、反抗改革中時常出現的腐敗,進而反對市場中致富的有錢有勢的少數群體,因為他們將多數人遠遠甩在身后而不顧。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請支持獨立網站,轉發(fā)請注明本文鏈接:
- 責任編輯:關文平
-
特朗普要求“大搞特搞”,美團體急了:沒中國不行 評論 14“美國人,真正該擔心的時候到了” 評論 90“美國政府像青少年,拿信用卡揮霍,直到…” 評論 140“聽到東方驚雷了嗎?那是14億中國人在笑話美國” 評論 241最新聞 Hot
-
特朗普要求“大搞特搞”,美團體急了:沒中國不行
-
“美國人,真正該擔心的時候到了”
-
涉及中國,韓企與美國“一拍即合”
-
歐洲學者:現在,中國能不能反過來幫幫我們?
-
印度“硬剛”:將報復美國
-
“歐洲同行都覺得,未來十年誰將主導已無懸念,不會是美國”
-
普京:全世界都想進入中國市場
-
馬斯克:對!全面公布所有文件
-
美方恢復出口,“不是恩賜也不是讓步,是我們斗爭來的”
-
想得真美!“美越協(xié)議這一條,旨在孤立中國…”
-
“美國政府像青少年,拿信用卡揮霍,直到…”
-
“聽到東方驚雷了嗎?那是14億中國人在笑話美國”
-
“以色列和俄羅斯正進行秘密會談”
-
佩通坦基本盤還穩(wěn)嗎?泰國權力天平傾向何方
-
“不同于西方,中國正建設由技術驅動的福利模式”
-
中國駐泰國大使館:被騙至緬甸的男模特已獲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