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黛博拉·韋內齊亞爾:《更長電報》作者鼓吹同時與中俄開戰(zhàn)
最后更新: 2022-02-26 09:05:55【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黛博拉·韋內齊亞爾】
2月21日,俄羅斯總統(tǒng)普京宣布承認頓涅茨克人民共和國和盧甘斯克人民共和國,這意味著東烏克蘭地區(qū)緊張局勢大概率繼續(xù)升級,而這正是美國外交政策想要促成的效果。
3天前,美國《外交政策》雜志網站發(fā)布了一篇文章,題為《美國必須同時準備與俄羅斯和中國開戰(zhàn)》。這篇文章稱,“美國仍然是擁有全球利益的世界頭號大國,它不能在歐洲和印太之間做選擇,華盛頓及其盟國應該制訂能夠威懾、并在必要時同時擊敗俄羅斯和中國的國防戰(zhàn)略”。
馬修·克羅尼格在《外交政策》網站發(fā)文,認為美國必須同時準備與俄羅斯和中國開戰(zhàn)(網站截圖)
這篇文章的作者馬修·克羅尼格(Matthew Kroenig),正是來自去年炮制《更長電報》、鼓吹全面遏制中國的大西洋理事會斯考克羅夫特戰(zhàn)略與安全中心。作為美國國防領域的關鍵智庫,該中心的這篇文章能夠代表了當下美國外交及軍界主流看待中俄的態(tài)度,值得關注。
馬修·克羅尼格仿制喬治·凱南炮制的《更長的電報》(網站截圖)
同時打兩場戰(zhàn)爭
克羅尼格的文章稱,“烏克蘭的一場重大戰(zhàn)爭可能跨越國際邊界,威脅到與俄羅斯、白俄羅斯和烏克蘭接壤的七個北約盟國……而其他脆弱的東歐國家——波蘭、羅馬尼亞或波羅的海國家——可能是下一個目標”,盡管俄羅斯和烏克蘭分別都表態(tài)無意于戰(zhàn)爭。
同時文章還引用美國印巴指揮部前指揮官菲利普·戴維森的預測,稱“中國可能在未來六年內入侵臺灣……如果中國成功拿下臺灣,它就會在破壞美國領導的亞洲秩序的道路上越走越遠”。這些可能性讓美國感到其“全球安全承諾”遭到動搖的威脅。
中國和俄羅斯是美國眼中最重要的兩個敵手:擁有廣大的國土、悠久的歷史、深厚的民族文化、以及戰(zhàn)略核武器——都是對美國全球霸權的威脅。在美國看來,消除威脅的唯一方式,只有這兩個大國臣服于美國的全球霸權體系。對于尚未從虛弱中復蘇的俄羅斯,美國希望將其徹底肢解、并銷毀其核武器,使其徹底失去全球影響力。對于國內人民更團結、執(zhí)政黨地位更穩(wěn)固、經濟也更健康的中國,美國則寄望于通過“顏色革命”推翻其領導人、并逐漸削弱中國人民對共產主義的信心。而在軍事上保持對兩國的遏制,在克羅尼格看來是不需討論的前提。
克羅尼格聲稱“美國不會因為資源有限而被迫對其國家安全做出令人痛心的戰(zhàn)略選擇”。為了支撐“在重疊的時間框內擊敗俄羅斯和中國”,克羅尼格提議華盛頓進一步增加國防費用。美國擁有全球GDP的24%,而中俄相加只有19%。在美軍剛剛從阿富汗撤出的大背景下,克羅尼格提議不但不縮減軍費、甚至可以將國防開支再增加一倍,即將國內生產總值的5.6%用于國防——接近冷戰(zhàn)時期的國防開支占比,因為“這場新的冷戰(zhàn)與上一場冷戰(zhàn)同樣危險”。
另一項建議是將美國的“主要盟友納入軍事規(guī)劃,分擔責任,合理分工采購武器”。美國及其正式的條約盟國擁有全球GDP的近60%,克羅尼格建議美國在現有的同盟(如北約、亞洲雙邊聯盟)基礎上補充四方安全對話(QUAD)等新的安排,以便“更容易地調集資源,保持對中國和俄羅斯的軍事優(yōu)勢”。他建議美國的歐洲盟國投資于裝甲和火炮,亞洲盟國購買水雷、魚叉導彈和潛艇,美國陸軍優(yōu)先考慮歐洲,美國海軍則負責印太地區(qū)。
最后,克羅尼格把核武器擺到了桌面上。他建議“更多地依靠核武器來抵消對手的局部常規(guī)優(yōu)勢”。在他看來,“美國可以依靠威脅性的非戰(zhàn)略核打擊來威懾、并作為最后手段挫敗中國對臺灣的兩棲入侵或俄羅斯坦克對歐洲的入侵”。
數十年對俄戰(zhàn)略的延續(xù)
當前美國對俄的戰(zhàn)略并非一時的歇斯底里,而是長達數十年的冷戰(zhàn)戰(zhàn)略的延續(xù)。1972年,就在秘密訪華之后不久,基辛格對尼克松總統(tǒng)表示,中國人與俄羅斯人“同樣危險,甚至在特定歷史時期他們更危險”。他寄望華盛頓在莫斯科和北京之間“不帶感情色彩地玩力量平衡游戲”,從兩者之間的敵意中獲益。在基辛格看來,20年后美國會傾向俄羅斯、利用俄羅斯去約束中國——如果美國能首先利用中國削弱蘇聯。隨后的幾屆美國政府(包括民主黨和共和黨)貫徹了這一戰(zhàn)略。
但1991年蘇聯的解體并不能讓美國完全滿意。在葉利欽當政期間,美國未能說服俄羅斯——像烏克蘭、白俄羅斯和哈薩克斯坦一樣——完全放棄核武器。2001年美國退出1972年《反導條約》后,俄羅斯也退出了《第二階段削減戰(zhàn)略進攻性武器條約》,此時俄羅斯仍部署有超過5000枚戰(zhàn)略核彈頭,仍然在東歐保持強大的影響力。美國的目標是從經濟上削弱直至摧毀俄羅斯,使其政治動蕩、民心動蕩,最終將俄羅斯進一步拆解成若干更小的國家,并且——最重要的是——完全裁撤其核武庫。
西方構想中被肢解的俄羅斯(圖片來源:wikimedia commons)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小婷 
-
俄軍公布最新戰(zhàn)報:已摧毀211處烏克蘭軍事基礎設施
2022-02-26 08:59 烏克蘭之殤 -
又一覺醒來,俄烏局勢有哪些變化?
2022-02-26 08:34 烏克蘭之殤 -
俄羅斯:不會長期駐留烏克蘭
2022-02-26 08:20 烏克蘭之殤 -
美國新增確診80891例、死亡2392例
2022-02-26 07:55 新冠肺炎抗疫戰(zhàn) -
我使館凌晨提醒:不要隨意亮明身份及展示識別性標識
2022-02-26 07:43 烏克蘭之殤 -
俄羅斯一票否決,安理會烏克蘭決議未通過
2022-02-26 07:35 烏克蘭之殤 -
歐盟宣布將凍結普京和拉夫羅夫在歐資產
2022-02-26 07:15 烏克蘭之殤 -
王毅闡述中方對當前烏克蘭問題的五點立場
2022-02-26 07:15 烏克蘭之殤 -
-
俄外交部:若瑞典和芬蘭加入北約,將報復
2022-02-25 23:05 俄羅斯之聲 -
“我想問的不是烏克蘭,是尼克松訪華50周年”
2022-02-25 23:04 中美關系 -
英媒:歐盟將制裁普京和拉夫羅夫
2022-02-25 23:01 烏克蘭之殤 -
秦剛:尼克松總統(tǒng)訪華前練習用筷子,我的準備工作挑戰(zhàn)更大
2022-02-25 22:49 中美關系 -
俄羅斯將對西方國家實施報復性制裁
2022-02-25 22:01 俄羅斯之聲 -
-
“我,烏克蘭,打錢”
2022-02-25 21:48 烏克蘭之殤 -
在外方使館機構微博下攻擊謾罵,105個賬號被處理
2022-02-25 21:31 -
烏克蘭總統(tǒng):一個喜劇演員的自我修養(yǎng)
2022-02-25 21:10 烏克蘭之殤 -
普京將派代表團與烏克蘭談判
2022-02-25 21:01 俄羅斯之聲 -
俄國防部稱已封鎖基輔西部
2022-02-25 20:40 烏克蘭之殤
相關推薦 -
“美國已解除這項對華出口禁令” 評論 210家樂福CEO放話:對中國小包裹,要學特朗普征稅100% 評論 205“2027年起,整個產業(yè)將拱手讓給中國” 評論 122“不如申請成中國一省” ,德國鋰企竟如此激將歐盟 評論 125最新聞 Hot
-
“美國已解除這項對華出口禁令”
-
“印軍將全面排查中國產零部件”
-
美國和盟友鬧掰?“本質沒變,中國需高度警惕”
-
斯塔默不吱聲,英財相當場落淚,“哭崩”市場
-
家樂福CEO放話:對中國小包裹,要學特朗普征稅100%
-
莫迪表態(tài):金磚是重要平臺
-
“還想阻撓大陸武統(tǒng)?美國太晚了”
-
受賄數額特別巨大,齊同生被提起公訴
-
“美國占一半,中國分四成,歐洲...”
-
李在明最新涉華表態(tài)
-
叫完“爸爸”又被白宮整活,北約秘書長:驚喜且有趣
-
私自留存涉密材料,宋立強被開黨籍
-
印度外長在美表態(tài):要這么對中國
-
中國緊盯貿易協(xié)議,“若誰聯美抗中,必遭反制”
-
“美國人自豪感急劇下降,特別是民主黨人”
-
“富士康要求中國員工從印度撤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