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里德·扎卡里亞:世界其他地方對中國的看法與我們不同
最后更新: 2023-06-30 11:12:29【文/法里德·扎卡里亞,譯/袁逸泓】
如果你想一睹未來的風采,請到柏林來,沿著選帝侯大街(Kurfürstendamm)走一走,這條繁華的大道常常被稱為該市的香榭麗舍(Champs-élysées)大街。
在一個最顯眼的角落里,坐落著一個我從未見過的新式汽車展廳:時尚、優(yōu)雅、多層次,配有咖啡館、設計中心、展廳等等。當你進門后,映入眼簾的是一個看起來像布加迪或法拉利的東西,但比那些更加時髦——這是一輛EP9,一輛頂級的賽車,已經以每輛約300萬美元的價格賣給了少數幾個客戶。它背后的公司是蔚來(Nio),中國新崛起的汽車制造商之一,并且即將在世界范圍內掀起風暴。
柏林蔚來中心
十年前,中國出口的汽車數量相對較少。今天,它輕松地取代了日本,成為世界上主要的汽車出口國。在電動汽車方面,中國尤其強大,世界上每三輛新能源車中就有兩輛是在中國制造的。當我們思考中國的弱點時(它確實有幾個弱點),更需要注意的是她強大的實力以及其參與全球經濟的程度之深。蔚來的汽車是在德國慕尼黑設計,在圣何塞、牛津以及北京和上海,都有它的研究和開發(fā)中心,組裝則是在合肥進行。
思考中國問題時,歐洲是一個有趣的角度。本周我去了三個歐洲國家(德國、意大利和英國),在每一個國家,談話都轉向了華盛頓的對華政策。與我交談的大多數政治人物都憂心忡忡,他們強烈支持拜登政府的對俄政策,并稱贊拜登總統(tǒng)團結了西方力量,為其注入了明確的戰(zhàn)略目標。但他們更擔心美國的對華政策,以及國家安全顧問杰克·沙利文(Jake Sullivan)最近所提出的拜登新國際經濟政策。
英國前首相戈登·布朗(Gordon Brown)解釋了歐洲的兩難處境。“歐洲需要一項工業(yè)政策,但它不能模仿(拜登)政府的保護主義,”他告訴我,“對歐洲而言,貿易是至關重要的;歐洲的繁榮依賴于與世界其他國家,包括中國的貿易,而美國的貿易則不然。(與美國不同,歐洲)需要進口能源,無法做到自給自足。盡管大西洋兩岸表面上達成了協(xié)議,但分歧可能日益加深?!?
布朗承認,拜登政府已經就擴大貿易關系采取了行動,但他同時也擔心,所有這些都是雙邊或區(qū)域范圍內的行動,可能會削弱全球貿易。他說,這些努力“抹殺了所有關于‘現代多邊主義秩序究竟是什么’的真正討論”。丹麥前首相赫勒-托寧-施密特(Helle Thorning-Schmidt)對此表示贊同。“歐洲不能脫離中國”,她解釋說?!澳菍⑹侨蚧慕K結。這就是為什么我們想要去風險,而不是脫鉤?!?
對于其他國家來說,他們更擔心美國的對華政策
歐盟委員會主席烏蘇拉-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曾提出“去風險”的概念,最近成為外交領域最熱門的詞匯。甚至拜登政府現在也稱,美國也想去風險而不是脫鉤。但我與歐洲的許多人交談后發(fā)現,他們擔心這只是一個修辭上的變化,而美國的政策以及中國對此的反應,將繼續(xù)推升這一緊張局勢。
當華盛頓聽到這些觀點時,他們往往會認為歐洲太過于悲觀,太過于追求和平。他們相信在中國問題上,美國將不得不與印度、日本和越南等亞洲主要國家建立新的聯盟。但即使與這些亞洲國家合作,也會存在一些限制。中國是印度第二大貿易伙伴,僅次于美國,新德里很清楚,它的未來發(fā)展取決于是否能夠與中國保持良好的經濟關系。
新加坡前外交官、《亞洲21世紀》一書的作者馬凱碩(Kishore Mahbubani)指出,西方在討論時常常忘記,世界經濟增長主要來自亞洲。他以自己所在的地區(qū)為例。2000年,日本的經濟規(guī)模約為東南亞的八倍。大約三年后,東南亞國家聯盟的經濟規(guī)模預計將與日本相同。如今,中國和東盟是世界上規(guī)模最大的貿易關系:近1萬億美元。而東盟國家的發(fā)展離不開開放活躍的貿易,特別是與中國的貿易。
美國的戰(zhàn)略天才們一直致力于為世界提供一個開放、自由和公平的全球體系,而不是一個純粹的美國主義,即單純致力于確保美國的權力地位并削弱其競爭對手。布朗指出:“我們都需要一個運作良好、持續(xù)增長的全球貿易體系和能夠發(fā)揮作用的多邊機構?!泵绹偨y(tǒng)比爾·克林頓曾經說過:“我們需要更強大的國際機構,因為盡管這些機構的確會限制美國,但也會制約世界上新崛起的大國”。對此,馬凱碩說道:“當下,我們迫切需要華盛頓有更多這種明智的自利想法。
(法里德·扎卡里亞為《華盛頓郵報》撰寫外交事務專欄,他還是CNN的Fareed Zakaria GPS的主持人。)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觀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關注觀察者網微信guanchacn,每日閱讀趣味文章。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袁逸泓 
-
援烏遠程導彈,美國要松口了?
2023-06-30 11:09 烏克蘭之殤 -
在伊朗境內動手!以色列高調宣稱抓獲“恐怖組織頭目”
2023-06-30 11:05 -
哈薩克斯坦拘捕俄網安專家,美俄再次“搶人”
2023-06-30 11:02 俄羅斯之聲 -
阿富汗臨時政府防長在麥加會見沙特王儲
2023-06-30 11:02 阿富汗 -
“中國有望提前5年達成目標”
2023-06-30 10:35 能源戰(zhàn)略 -
阿根廷計劃用人民幣支付IMF到期外債
2023-06-30 10:06 人民幣國際化 -
瑞典國徽也...
2023-06-30 09:58 -
部署4萬名警察,馬克龍能避免2005年危機重演嗎?
2023-06-30 09:32 法國見聞 -
習近平將出席上合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第二十三次會議
2023-06-30 09:08 中國外交 -
-
中國游客在泰國摸海星,踩珊瑚:最高將面臨兩年監(jiān)禁
2023-06-30 08:02 觀天下 -
阿根廷央行批準境內開設人民幣銀行賬戶業(yè)務
2023-06-30 07:49 中國-拉美 -
謝鋒: 工商界要做中美關系的“負責任利益攸關方”
2023-06-30 07:29 中美關系 -
俄外交部:瓦格納問題由俄方自行處理,無需外界評論
2023-06-30 07:14 俄羅斯之聲 -
他任期將再延長一年
2023-06-30 06:54 -
“歐盟成立的兩個目的,如今都沒實現...”
2023-06-29 22:50 歐洲亂局 -
“俄羅斯被凍結的錢呢?讓我們納稅人給烏克蘭埋單不公平”
2023-06-29 22:50 烏克蘭之殤 -
夜間燈光顯示東南亞經濟重心北移,與中國有關?
2023-06-29 22:16 一帶一路 -
俄官員:叛亂事件之前已得知瓦格納不會繼續(xù)參加特別軍事行動
2023-06-29 21:58 俄羅斯之聲 -
朱民:各方都希望美國能坐下來,跟中國好好談
2023-06-29 21:44 中國外交
相關推薦 -
操心中國,美國“黑手”又要伸向馬來西亞和泰國 評論 70特朗普要求“大搞特搞”,美團體急了:沒中國不行 評論 122“美國人,真正該擔心的時候到了” 評論 165“美國政府像青少年,拿信用卡揮霍,直到…” 評論 142最新聞 Hot
-
操心中國,美國“黑手”又要伸向馬來西亞和泰國
-
“特朗普要想訪華,先把臺灣問題說清楚”
-
“對以色列感到憤怒和警惕,沙特將與伊朗保持和解”
-
特朗普又給日本背后捅刀,逼得臺積電沒法了…
-
“大而美”法案通過,馬斯克表態(tài)
-
朱時茂自曝被騙錢,“我還是反詐大使”
-
英F-35“趴窩”印度機場20天,快被“玩壞”了…
-
特朗普要求“大搞特搞”,美團體急了:沒中國不行
-
“美國人,真正該擔心的時候到了”
-
涉及中國,韓企與美國“一拍即合”
-
歐洲學者:現在,中國能不能反過來幫幫我們?
-
印度“硬剛”:將報復美國
-
“歐洲同行都覺得,未來十年誰將主導已無懸念,不會是美國”
-
普京:全世界都想進入中國市場
-
馬斯克:對!全面公布所有文件
-
美方恢復出口,“不是恩賜也不是讓步,是我們斗爭來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