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弗雷德里克·考夫曼:華盛頓背后站著好萊塢——美國真正的“貴族階層”
最后更新: 2024-09-11 08:11:45一般來說,這些家族的創(chuàng)始人都是白手起家。托尼·戈德溫的爺爺是來自紐約格洛弗斯維爾的一名手套制造商,斯穆爾·格爾巴菲斯(Szmuel Gelbfisz)。他在1913年的冬天來到美國西部,參與制作了好萊塢第一部大型電影。他先是把自己的名字改成了塞穆爾·戈德費什(Samuel Goldfish),后來成為了山姆·戈德溫(Sam Goldwyn)。
1924年,老戈德溫把自己的電影業(yè)務賣給了路易斯·梅耶(Louis B. Mayer)——身無分文的廢金屬商人的兒子。梅耶這位天才最早意識到,華盛頓與好萊塢是一對剛出生就被分開的雙胞胎,一位精明的電影制片人也許能夠繼承雪萊那質樸又浪漫的詩人情懷,成為“世界的立法者”。
本著這種自命不凡的精神,梅耶竭盡全力支持命途多舛的總統(tǒng)候選人赫伯特·胡佛(Herbert Hoover)。他為美國保守派輸送了兩位當時最耀眼的明星:埃塞爾·巴里摩爾與萊昂內爾·巴里摩爾(Ethel & Lionel Barrymore)。雖然美國之后迎來了大蕭條,梅耶還是努力為金杰·羅杰斯、阿道夫·門吉歐、加里·庫珀與沃爾特·皮金的發(fā)展鋪平道路,讓他們打出保守主義的古板旗幟。另一方花了好幾年時間才跟上腳步,但到了1940年,超過200位好萊塢明星——包括露西爾·鮑爾、亨利·方達、漢弗萊·鮑嘉與格勞喬·馬克斯在內,組成了“支持羅斯福的好萊塢”,好萊塢的自由派從此誕生。
上世紀四、五十年代的“好萊塢黑名單”事件不可避免地在左右翼之間劃下戰(zhàn)線,我碰巧對此事略知一二,因為我的父親曾為“好萊塢十君子”(1947年,十位美國作家與導演因拒絕向國會麥卡錫主義的委員會提供證詞而遭到好萊塢封殺,觀察者網譯注。)中最知名的道爾頓·特朗勃(Dalton Trumbo)的作品代為署名,這令父親日后在好萊塢的職業(yè)生涯陷入麻煩。加州的反進步主義政治對父親來說不是一個好兆頭,他是持有黨員證的美國共產黨成員,還是米高梅公司的編劇。
在麥卡錫“大清洗”的影響下,父親那毫不遮掩的左翼議程遭到了持續(xù)抵制,而右翼化的好萊塢終于找到了自己的“先知”角色——漫步在華納與環(huán)球影視公司外景地的“冒牌牛仔”們:加里·庫珀、約翰·韋恩,以及“好萊塢黑名單”事件最大的受益人——羅納德·里根。
道爾頓·特朗勃(1905-1976)曾于1943年加入美共,為《羅馬假日》、《出埃及記》等著名電影擔任編劇,因麥卡錫主義迫害而遭到關押與好萊塢封殺 資料圖
自從里根1989年卸任總統(tǒng)后,自由派在好萊塢越來越揚眉吐氣,而支持共和黨的明星卻日漸靠邊站。從90年代威爾·史密斯主演的情景喜劇《新鮮王子妙事多》(Bel-Air)到漢考克公園,保守派那曾經華麗又強勢的好萊塢影響力,相比一頭銀發(fā)的克林特·伊斯特伍德(Clint Eastwood)在2016年共和黨全代會上對著一把椅子喋喋不休的場景,顯得過時又迥異,更不用說7月份在密爾沃基舉行的2024年共和黨全代會上,七旬老人霍克·霍肯當眾撕掉上衣,向依然領著演員工會養(yǎng)老金的特朗普展示忠誠了。
與此同時,好萊塢的自由派依然沉著堅定。我父親擁有賓利、阿斯頓馬丁、捷豹、保時捷、帶“鷗翼”車門的梅賽德斯等跑車以及位于馬里布的海濱別墅,但這并不影響他代表全世界受壓迫者表達持久的憤怒。他夢想著通過電影治愈美國的一切疾病,這是貫穿他坎坷職業(yè)生涯的一種沖動,那就是偷偷把臺詞、信息和意義塞進電影。作為自詡美國“貴族”的一員——也就是好萊塢的自由派——父親認為自己有責任為所有人照亮通往自由與正義的道路,正如喬治·克魯尼認為他有權單方面宣布,拜登作為“男主角”的檔期已經結束那樣。
克魯尼并不是第一位主張自己擁有“神圣政治權利”的好萊塢明星。長期以來,電影明星和政治明星一直在爭奪彼此的影響力,試圖決定誰是太陽,誰才是圍繞太陽旋轉的行星。一方面,這種緊張帶來了許多非同尋常的關系,比如“鼠黨”(美國電影演員組成的非正式團體,觀察者網譯注。)的彼得·勞福德是肯尼迪妹妹帕特里夏的第一任丈夫;簡·方達與湯姆·海登(加州民主黨參議員)、施瓦辛格與瑪利亞·施萊弗之間曾經的婚姻,還有烹飪節(jié)目主持人桑德拉·李與前紐約州州長安德魯·科莫之間的戀情。有的關系十分荒誕,比如1972年小薩米·戴維斯用胳膊摟著理查德·尼克松——現(xiàn)在有人聲稱,這段情誼源于戴維斯試圖想盡一切辦法減輕巨額欠稅負擔。
有些關系則是稍縱即逝。弗蘭克·辛納特拉對美國自由主義的忠誠以一種最好萊塢的方式轟然倒塌。當肯尼迪總統(tǒng)造訪加州棕櫚泉(Palm Springs)市時,他沒有選擇住在辛納特拉的家中(盡管后者為此專門搭建了一個直升機停機坪),而是住在辛納特拉的對手、美國演員及歌手賓·克羅斯比(Bing Crosby)的豪宅中。據(jù)說,氣急敗壞的辛納特拉掄起大錘砸爛了家中的混凝土停機坪。到1980年,這位脾氣暴躁的“董事會主席”向里根的競選陣營捐款400萬美元也就不足為奇了。
漸漸地,華盛頓和好萊塢的王子公主們開始明白,他們終究生活在同一個太陽系——一個以模仿、即興表演、說服和虛構為生的行業(yè)。芝加哥的民主黨全代會開到第四天,女演員、政治活動人士凱莉·華盛頓(Kerry Washington)接替了托尼·戈德溫的大會主持人角色。她曾在《丑聞》劇集中飾演格蘭特總統(tǒng)的情人奧利維亞·波斯特,兩位角色在長達七季的連續(xù)劇中曾在衣櫥、公共停車場甚至是橢圓辦公室內親熱。
而虛構劇情的真實感已經能讓觀眾如此輕易地共情。誰會在乎托尼是不是真正的格蘭特總統(tǒng),誰又會在乎凱莉是不是他的“小三”?就像哈里斯一樣,難道凱莉不是在為美國化解危機嗎?政治和電影是同一回事,生活模仿藝術,藝術模仿生活。經過124集啞劇般的鋪墊,真實與虛假已經失去了各自的特色。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郭涵 
-
首次對決在即,火藥味十足
2024-09-11 08:08 美國大選 -
“希望美方做出切實努力,而不是對中國的真誠努力攻擊抹黑”
2024-09-11 07:39 中美關系 -
-
-
移民暴力犯罪頻發(fā),德國所有陸地邊境將恢復護照檢查
2024-09-11 06:54 -
-
數(shù)以萬計文物流失,“這個國家的歷史正被摧毀”
2024-09-10 23:13 非洲之窗 -
以軍打死美國公民,布林肯要求以軍必須改變行動方式
2024-09-10 23:03 巴以恩仇錄 -
布林肯回應美國活動人士遭以軍槍殺:無法接受,必須改變
2024-09-10 23:03 巴以恩仇錄 -
“普京不會參加,美國不適合辦這樣的會”
2024-09-10 22:24 -
他披露“驚人計劃”:日本自衛(wèi)隊也應在美國設基地……
2024-09-10 20:45 日本 -
金正恩國慶講話要求全面發(fā)展經濟并鞏固國防
2024-09-10 20:24 朝鮮現(xiàn)狀 -
中方與歐盟就對華電動汽車反補貼案有何進展?商務部回應
2024-09-10 19:19 -
“紐蘭親自爆料,澤連斯基怕是處境不妙”
2024-09-10 17:22 -
印度人發(fā)現(xiàn):只有中國有錢投資……
2024-09-10 17:07 龍象之間 -
暴行發(fā)生時,美國甚至“起立鼓掌”!安瓦爾贊賞中俄立場
2024-09-10 16:58 巴以恩仇錄 -
“歐盟小幅下調對華關稅”
2024-09-10 16:36 車市快訊 -
普京、梅洛尼均希望中國來調停,中方回應
2024-09-10 15:39 烏克蘭之殤 -
美國會再推進涉港臺法案,意欲何為?
2024-09-10 15:30 中美關系 -
“美企落后多年”,美眾院通過法案:不準大疆賣新款…
2024-09-10 15:26 中美關系
相關推薦 -
特朗普要求“大搞特搞”,美團體急了:沒中國不行 評論 14“美國人,真正該擔心的時候到了” 評論 90“美國政府像青少年,拿信用卡揮霍,直到…” 評論 140“聽到東方驚雷了嗎?那是14億中國人在笑話美國” 評論 241最新聞 Hot
-
特朗普要求“大搞特搞”,美團體急了:沒中國不行
-
“美國人,真正該擔心的時候到了”
-
涉及中國,韓企與美國“一拍即合”
-
歐洲學者:現(xiàn)在,中國能不能反過來幫幫我們?
-
印度“硬剛”:將報復美國
-
“歐洲同行都覺得,未來十年誰將主導已無懸念,不會是美國”
-
普京:全世界都想進入中國市場
-
馬斯克:對!全面公布所有文件
-
美方恢復出口,“不是恩賜也不是讓步,是我們斗爭來的”
-
想得真美!“美越協(xié)議這一條,旨在孤立中國…”
-
“美國政府像青少年,拿信用卡揮霍,直到…”
-
“聽到東方驚雷了嗎?那是14億中國人在笑話美國”
-
“以色列和俄羅斯正進行秘密會談”
-
佩通坦基本盤還穩(wěn)嗎?泰國權力天平傾向何方
-
“不同于西方,中國正建設由技術驅動的福利模式”
-
中國駐泰國大使館:被騙至緬甸的男模特已獲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