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伊萬·季莫費耶夫:美西方對俄羅斯的“制裁海嘯”,是一個標志性分叉點
最后更新: 2022-11-12 09:15:31【文/伊萬·季莫費耶夫,譯/觀察者網 楊珈媛】
自今年2月起,俄羅斯與西方嚴重的政治關系危機使得對俄經濟制裁的實施發(fā)生了極大改變,制裁實施的速度、集中程度和數量都顯著提高。乍一看,制裁政策是一個涉及面較窄的技術性問題,在金融、貿易、交通等領域設置限制只是一些大國實現自身政治目的的手段之一。然而,制裁工具的轉變讓人看到現代經濟在政治風險的影響下發(fā)生了更廣泛的變化。
針對俄羅斯的“制裁海嘯”是一個標志性分叉點:當前的制裁要么能夠“格式化”國際格局,實現全球力量平衡;要么相反,繼續(xù)保持美國在全球經濟和金融領域的霸權地位。
“處于交叉點的制裁”,截圖自俄羅斯“瓦爾代”國際辯論俱樂部網站
冷戰(zhàn)結束后,美國在世界金融領域的絕對領導地位得到鞏固。美元是最活躍的國際支付貨幣,美國金融機構成為全球金融交易的樞紐。這種霸權的一個副作用就是美國當局能夠在全球范圍內建立起廣泛的金融關系。自2000年以來,在打擊國際恐怖主義的背景下,華盛頓不斷增強其控制金融活動的能力,在涉及“國家安全”問題時隨時叫停交易,同時廣泛使用經濟制裁和凍結他國海外資產的手段。
類似的手段一直都存在,不過美國在全球金融領域的領導地位大大提高了其有效性。除了恐怖分子,越來越多的個人或實體也被列入封鎖名單。很少有人會質疑這種“打擊國際犯罪分子、毒販或大規(guī)模殺傷性武器制造商”的封鎖行為。但隨著封鎖對象變得越來越多,這種行為開始變得有爭議,封鎖性制裁越來越頻繁地被用于威懾敵對國家。
在經濟全球化和美國金融霸權的背景下,如果被華盛頓施以封鎖性制裁無異于被踢出國際貿易體系。事實證明,針對個人或實體的“有針對性的”制裁極具破壞性,封鎖目標國家的支柱企業(yè)可能會導致巨大損失,例如對委內瑞拉的石油和黃金以及對伊朗石油行業(yè)所實施的制裁。封鎖性制裁還可以與我們更熟悉的制裁工具相結合,包括進出口禁令。
似乎中國和歐盟經濟的快速增長應該能影響美國的領導地位并削弱其制裁的力度。但事實證明,一個國家的經濟體量大并不意味著能將其運用于政治目的。無論是歐盟還是中國,在實施限制措施的規(guī)模上都趕不上美國。迄今為止,只有美國擁有能在全球范圍內運作的制裁機器,包括使用所謂二級制裁及長臂管轄權。比方說,美國能夠對那些同制裁對象進行美元交易的第三方實施經濟處罰甚至刑事起訴,哪怕這個第三方是外國的個人或組織。
過去十二年來,歐盟金融機構因違反美國制裁制度向美國監(jiān)管機構支付了超過50億美元的罰款。歐盟本身也正在通過積極實施封鎖性金融制裁來增強自身的制裁能力。英國在脫歐后表現得很活躍,這些西方國家經常聯(lián)合實施制裁,其他西方經濟體(例如瑞士、日本、澳大利亞)也加入其中。
俄羅斯自2014年起就成為制裁的主要目標對象。然而,直到2022年以前,制裁數量都相對適中。國際貨幣基金組織2019年的一份報告記錄顯示,制裁使俄羅斯經濟每年僅放緩0.2%,在石油價格和俄羅斯當局監(jiān)管政策的作用下,此前的制裁并未對俄羅斯造成什么損失。
然而,在特別軍事行動開始后,情況發(fā)生了巨大變化。在過去的幾個月里,美國及其盟國對俄羅斯使用了幾乎所有可能的制裁措施。俄羅斯的大型銀行和工業(yè)企業(yè)均受到封鎖制裁,價值數千億美元的俄羅斯金融儲備和俄羅斯公民的財產被凍結,美歐大范圍地禁止他國向俄羅斯提供包括電子產品和工業(yè)設備在內的商品和服務,禁止進口俄羅斯石油及石油產品,俄羅斯的煤炭、黃金、黑色冶金等工業(yè)部門均受制裁,交通運輸也受到限制。
10月26日,美國汽車品牌“福特”決定出售其在俄羅斯的合資企業(yè)“索勒斯福特”的49%的股份,在這之后福特汽車將退出俄羅斯市場,圖自俄新社
大量非西方國家拒絕加入對俄制裁。然而,這些國家的許多企業(yè)卻害怕因違反美國的制裁政策而遭到美國當局的行政或刑事起訴,例如最近許多友國的銀行都紛紛暫停了與俄羅斯“米爾”支付系統(tǒng)的合作。
盡管當前的制裁造成了巨大損失,俄羅斯經濟仍舊表現出高度的韌性。俄羅斯當局設法維持金融穩(wěn)定,商品出口正在轉向亞洲市場,一些需要進口的產品則與對俄友好國家進行交易,俄羅斯企業(yè)也正在積極利用那些已經退出俄市場的西方公司的利基。當然,這一過程并非一帆風順,并且也不是總能找到合適且足夠的替代品,但俄羅斯正在不斷建立起制裁下的經濟體系,相信有機會實現穩(wěn)定。
對俄羅斯來說,以美元和歐元以外的貨幣進行支付交易至關重要,人民幣正成為最受歡迎的選擇,因為中國市場體量足夠大且俄中有著廣泛的經貿合作。此外,中國本身也是美國制裁的對象。近年來,北京一直在大力追求技術獨立,美國及其盟國對中國的制裁正使得中國更努力。
中俄合作建立起獨立于外國參與者的金融和貿易渠道將是建立起經濟關系替代機制的重要一步。當然,這確實很難在短期內快速實現突破,且大量中國企業(yè)在西方市場經營著,這些企業(yè)當然也不想因為俄羅斯而失去西方市場。而且,俄羅斯市場體量其實不大,同樣的邏輯,其他友好國家的企業(yè)也不想“因小失大”。因此要建立新的聯(lián)系需要時間和相當大的努力。
俄羅斯在當前情況下別無選擇,只能從根本上重組其與外國的金融和貿易關系機制。而且嚴格來說,俄羅斯及其合作伙伴能否建立起新的關系機制受到美國目前的領導體制的穩(wěn)定程度的影響。當前的制裁使俄羅斯處于一個分叉點,而這個分叉的消極走向將是俄羅斯在世界金融和貿易中被邊緣化到朝鮮或伊朗的水平,而其他的大多數非西方國家,甚至是俄羅斯的友國都將緊密融入以美國為中心的經濟體系。
但若樂觀來看,對俄制裁可能會實現全球金融的重組,可能會建立起一個以中國為中心或者是同時存在多個經濟中心的結構體系。那么這種情況將為莫斯科提供更為廣闊的活動空間,并使其對外經濟關系實現多樣化。
【本文原刊于10月21日俄羅斯“瓦爾代”國際辯論俱樂部網站】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觀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關注觀察者網微信guanchacn,每日閱讀趣味文章。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楊珈媛 
-
共和黨本來能贏下參院的,結果快被特朗普作沒了
2022-11-12 08:34 美國政治 -
美國新增感染22201例、死亡206例
2022-11-12 07:45 美國一夢 -
德國最后三座核電站“下線”時間推遲
2022-11-12 07:24 德意志 -
俄稱完成赫爾松轉移,烏稱進入赫爾松市
2022-11-12 07:18 烏克蘭之殤 -
“俄烏沖突爆發(fā)后,俄美要首次直接對話”
2022-11-11 22:38 烏克蘭之殤 -
一句玩笑,讓日本法務大臣丟了工作
2022-11-11 21:53 日本 -
日本政府證實一日本男子戰(zhàn)死烏克蘭
2022-11-11 20:38 -
“我警告過特拉斯別太激進,但她沒答應”
2022-11-11 20:05 不列顛 -
拜登聲稱中方試圖同俄保持距離,外交部:中俄關系堅如磐石
2022-11-11 19:40 中俄關系 -
湯加群島地區(qū)發(fā)生7.4級地震,震源深度40千米
2022-11-11 19:40 地震 -
中韓領導人可能舉辦雙邊會見?外交部回應
2022-11-11 19:40 中國外交 -
美取消俄市場經濟地位,克宮cue了歐洲
2022-11-11 19:28 俄羅斯之聲 -
俄軍:向第聶伯河東岸轉移完畢,沒有人員裝備損失
2022-11-11 19:13 烏克蘭之殤 -
以色列總統(tǒng)將授權內塔尼亞胡組建新政府
2022-11-11 19:11 -
用“猶太人傷痛”賣炸雞?德國肯德基道歉
2022-11-11 19:06 -
不漲薪將罷工半年!英國10萬公務員支持
2022-11-11 19:03 不列顛 -
俄駐美大使:美國明明“打個響指”就能結束烏克蘭沖突
2022-11-11 18:10 烏克蘭之殤 -
中柬聯(lián)合公報(全文)
2022-11-11 17:49 中國外交 -
歐盟外長:歐盟需將公路鐵路軍事化
2022-11-11 17:17 歐洲亂局 -
沙利文稱美將向臺通報中美元首會晤情況,趙立堅:性質十分惡劣
2022-11-11 17:10 中美關系
相關推薦 -
特朗普要求“大搞特搞”,美團體急了:沒中國不行 評論 14“美國人,真正該擔心的時候到了” 評論 90“美國政府像青少年,拿信用卡揮霍,直到…” 評論 140“聽到東方驚雷了嗎?那是14億中國人在笑話美國” 評論 241最新聞 Hot
-
特朗普要求“大搞特搞”,美團體急了:沒中國不行
-
“美國人,真正該擔心的時候到了”
-
涉及中國,韓企與美國“一拍即合”
-
歐洲學者:現在,中國能不能反過來幫幫我們?
-
印度“硬剛”:將報復美國
-
“歐洲同行都覺得,未來十年誰將主導已無懸念,不會是美國”
-
普京:全世界都想進入中國市場
-
馬斯克:對!全面公布所有文件
-
美方恢復出口,“不是恩賜也不是讓步,是我們斗爭來的”
-
想得真美!“美越協(xié)議這一條,旨在孤立中國…”
-
“美國政府像青少年,拿信用卡揮霍,直到…”
-
“聽到東方驚雷了嗎?那是14億中國人在笑話美國”
-
“以色列和俄羅斯正進行秘密會談”
-
佩通坦基本盤還穩(wěn)嗎?泰國權力天平傾向何方
-
“不同于西方,中國正建設由技術驅動的福利模式”
-
中國駐泰國大使館:被騙至緬甸的男模特已獲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