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印度封鎖尼泊爾背后有其自身利益,為何國際社會緘默不語?
關鍵字: 巴黎巴黎恐怖襲擊阿薩德敘利亞阿薩德專訪敘利亞問題法國巴黎暴恐阿薩德政權敘利亞反對派恐怖主義伊斯蘭國恐怖分子敘利亞恐怖分子【尼泊爾新憲法2015年9月20日正式頒布,印度22日就以南部特萊平原地區(qū)馬德西人不滿意新憲法舉行抗議示威影響安全為由,對尼印邊界加強檢查,阻止油罐車和運輸糧油蔬菜的車輛進入尼泊爾,開始了對尼泊爾第三次經濟封鎖,造成尼泊爾油荒,封鎖延續(xù)至今,生活物資和醫(yī)藥供應已經極度緊張。
尼泊爾在遭受425特大地震災難之后,又遭受印度人為制造的人道主義災難。國際社會對印度保持了令人難以置信的沉默,迄今為止沒有國家對印度封鎖尼泊爾表示公開譴責。日前,聯(lián)合國秘書長潘基文也僅僅對尼泊爾燃料藥品短缺“表示擔憂”。尼泊爾英語報紙《加德滿都郵報》11月10日發(fā)表尼泊爾公共衛(wèi)生專家賈亞·拉米查恩的文章對印度封鎖尼泊爾的真正原因予以分析,認為印度旨在控制尼泊爾的水資源,呼吁國際社會打破沉默。
河北經貿大學外語部、河北經貿大學尼泊爾研究中心副教授張樹彬翻譯全文,以資觀察者網讀者參考。】
尼泊爾頒布新憲法的時候,世界上許多國家表示歡迎,認為新憲法是一個里程碑。但是我們的南方鄰國印度,卻只是“注意”到了尼泊爾頒布新憲法。沒有人將印度的所謂“注意”預想為一個跡象,即暗藏著它在未來幾天、想要通過對尼泊爾禁運引發(fā)人道主義危機的意圖。自稱為“世界上最大民主國家”的印度,竟然質疑一個主權國家的制憲會議超過90%贊成票通過的憲法。更為糟糕的是,印度甚至還對尼泊爾憲法提出了建議修改條款的清單。
幕后動機
尼泊爾有一個流行的諺語說,看不見自己身體上的水牛卻能注意到別人身上的虱子。這個諺語很好地解釋了我們鄰國印度的行為。當其修改尼泊爾憲法建議的清單被全部拒絕后,印度便訴諸于關閉交通線路、逐步強化對尼泊爾的經濟封鎖的冷戰(zhàn)時期的戰(zhàn)略。尼泊爾作為內陸國有權通過印度進行貿易與運輸。但是,具有諷刺意味的是,一年前在尼泊爾議會進行HIT演講的同一個人,現(xiàn)在卻正在通過實施封鎖、派人滲入尼泊爾南部示威和干涉鄰國內政來“打擊”尼泊爾[注]。
關鍵問題是:印度封鎖尼泊爾背后的緣由是什么?不像印度媒體所描繪的,這樣做是為了保護尼泊爾特萊地區(qū)示威少數(shù)民族的權利。印度絕對不會這么做,因為這樣會對其自己境內的少數(shù)民族和邦產生自食其果的不良效果。印度這次封鎖行動背后的理由,其實是為了控制尼泊爾的水資源。然而印度的通盤計劃被尼泊爾新憲法對公民權的規(guī)定和對提議的聯(lián)邦省的劃界挫敗了。與之相關的問題是:這兩個憲法條款如何挫敗了印度的計劃?
全是為了水
首先,尼泊爾新憲法關于公民權的條款規(guī)定說,男性可以將他們的公民權傳給子女,但是嫁給外國公民的婦女卻不可以將她們的公民權傳給子女,她們的子女只能通過歸化入籍成為尼泊爾公民。該條款還規(guī)定,歸化入籍公民不得擔任尼泊爾的高級政治職務和安全部門職務。因為特萊地區(qū)與印度有緊密的文化聯(lián)系,尼泊爾有許多歸化入籍的公民,印度希望這些人可以在政治上達到最高層,包括提議中的聯(lián)邦省和安全部隊的首長,以便印度可以控制尼泊爾的水資源。
其次,為了理解水資源政治和特萊地區(qū)聯(lián)邦省劃界的關系,必須了解尼泊爾的三大河流——科西河(Koshi)、格爾納利河(Karnali)和納拉亞尼河(甘達基河)(Narayani (Gandaki))??莆骱游挥谀岵礌枛|部,流入印度的比哈爾邦(Bihar)東北部和米提拉(Mithila)東部,匯入恒河(the Ganges)。格爾納利河位于尼泊爾遠西部,向東南流經印度的北方邦(Uttar Pradesh)和比哈爾邦,匯入恒河。納拉亞尼河位于尼泊爾中部,流向東南方向,穿越比哈爾邦的恒河平原(the Gangetic plains)??莆骱?、格爾納利河和納拉亞尼河平均水流量分別為2,166、2,990和1,760立方米每秒。相比之下,埃及尼羅河(the Nile River)的平均水流量是2,830立方米每秒。
此圖清晰顯示了尼泊爾的三大河流
獲得對這些河流的控制意味著比哈爾邦和北方邦在降雨量低的旱季也可以有源源不斷的水流進行灌溉,在雨季可以控制上游水流以保護這些印度邦不被洪水淹沒。此外,這些河流的流域還可以生產25000兆瓦水電。印度需要這些水資源和電力來保證其發(fā)展和經濟增長。印度的理想是希望整個特萊地區(qū)成為一個單獨的省,而當這個建議不被尼泊爾考慮的時候,印度又建議在特萊地區(qū)組建兩個省,以方便印度與這些河流流經的兩個省交涉。然而尼泊爾領導層敏銳地洞悉印度這個通盤計劃,為了維護國家的完整和水資源的公平分配,他們把聯(lián)邦省劃界為六個省都包含一部分特萊地區(qū)。這種聯(lián)邦結構下,印度通過特萊地區(qū)一兩個省控制尼泊爾水資源的夢想就粉碎了。
棕色即為特萊地區(qū),主要是平原,人口也最多
而且,在憲法關于省界劃分和公民權的規(guī)定上的任何妥協(xié),對于尼泊爾的國家完整、主權和全面發(fā)展而言都是自取滅亡,因為尼泊爾唯一的依靠就是水資源和農業(yè)資源。憲法有瑕疵,政府已經準備好在不影響國家的主權和領土完整的情況下進行必要修改。示威者的一些要求是正當?shù)?。然而,印度的干涉和直接支持,以及派印度人在尼泊爾國土上參加示威,降低了這些示威的正當性。
有組織的虛偽
令人震驚的是國際社會和種種權利的提倡者對印度封鎖尼泊爾保持沉默,除了幾個人之外,幾乎沒有人敢于針對印度對尼泊爾的嚴重干涉表達幾句反對的意見。他們大多數(shù)依然只是這次印度對尼泊爾封鎖的表演的看客。印度市場的力量是國際社會保持沉默的主要原因嗎?老實說,答案是肯定的。印度因為經濟不斷發(fā)展、人口持續(xù)增長,已經是一個巨大的市場。因此,沒有人想要通過提出一個被大地震破壞且市場規(guī)模很小的經濟小國的關切而引起印度的反感。
這使我想起另一個英語諺語,人們必須躬行己說,言行一致。國際社會踐行其所倡導的說詞了嗎?根本沒有。在尼泊爾最需要他們的時候,那些高喊人權、主張內陸國的國家主權、發(fā)展權和對尼泊爾震后重建許下承諾、表示支持的人們,哪里去了?就國際社會而言,不代表尼泊爾仗義執(zhí)言,難道不是自私嗎?國際社會的沉默有可能被打破,還是在這個全球化的世界上尼泊爾依然不得不獨自應對印度的封鎖?如果這就是國際社會希望的像尼泊爾這樣一個內陸小國的命運,那么所有那些條約、公約和權利的倡導還有什么用?還是國際社會只想把利益送給像印度這樣的大國?打破國際社會的沉默能夠幫助尼泊爾迅速從國內沖突和大地震的影響中恢復,并且隨著憲法的頒布施行,朝著盼望已久的發(fā)展前進。
注釋:
HIT是指Highway, I-way和Transway三個英文單詞的字首字母。印度總理莫迪在就任之后2014年月3日至4日訪問尼泊爾,在尼泊爾制憲會議發(fā)表演講時說:“I want to hit Nepal.” [參見《印度時報》報道Modi announces $1 billion concessional line of credit to Nepal] “Nepal needs ‘HIT’ - Highways - Infoways - Transways and we will support you in all these.”[參見尼泊爾《共和國報》報道Modi mesmerizes Nepal with eloquent speech (with major highlights) ]表示印度希望幫助尼泊爾建設基礎設施,贏得尼泊爾制憲會議成員的熱烈歡呼,也廣受尼泊爾民眾稱贊?!g注
作者賈亞·拉米查恩是尼泊爾公共衛(wèi)生專家
(河北經貿大學外語部 河北經貿大學尼泊爾研究中心 張樹彬 譯)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觀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關注觀察者網微信guanchacn,每日閱讀趣味文章。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請支持獨立網站,轉發(fā)請注明本文鏈接:
- 責任編輯:陳軒甫
-
操心中國,美國“黑手”又要伸向馬來西亞和泰國 評論 70特朗普要求“大搞特搞”,美團體急了:沒中國不行 評論 122“美國人,真正該擔心的時候到了” 評論 165“美國政府像青少年,拿信用卡揮霍,直到…” 評論 142最新聞 Hot
-
操心中國,美國“黑手”又要伸向馬來西亞和泰國
-
“特朗普要想訪華,先把臺灣問題說清楚”
-
“對以色列感到憤怒和警惕,沙特將與伊朗保持和解”
-
特朗普又給日本背后捅刀,逼得臺積電沒法了…
-
“大而美”法案通過,馬斯克表態(tài)
-
朱時茂自曝被騙錢,“我還是反詐大使”
-
英F-35“趴窩”印度機場20天,快被“玩壞”了…
-
特朗普要求“大搞特搞”,美團體急了:沒中國不行
-
“美國人,真正該擔心的時候到了”
-
涉及中國,韓企與美國“一拍即合”
-
歐洲學者:現(xiàn)在,中國能不能反過來幫幫我們?
-
印度“硬剛”:將報復美國
-
“歐洲同行都覺得,未來十年誰將主導已無懸念,不會是美國”
-
普京:全世界都想進入中國市場
-
馬斯克:對!全面公布所有文件
-
美方恢復出口,“不是恩賜也不是讓步,是我們斗爭來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