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姜義華:1921,中國思想界在爭論什么?
最后更新: 2021-06-13 09:00:47太平洋會議: 中國國民外交的先聲
《典藏1921》所選錄的第六部著作是《太平洋會議與中美俄同盟》,作者陳震異,時為北京中國大學法科教授,原日本早稻田大學政學士。該書1921 年9 月由北京大學新知書社出版印行。
太平洋會議, 即1921 年11 月至1922 年2 月舉行的華盛頓會議,這是由歐美列強為調(diào)整海軍力量對比和重新劃分遠東、太平洋地區(qū)勢力范圍而倡議召開的國際會議,或稱“九國會議”。參加國有美國、英國、日本、法國、意大利、比利時、荷蘭、葡萄牙和中國。
1921 年7 月12 日,美國駐華代辦芮德克根據(jù)國務院指示非正式探詢中國對會議的態(tài)度。7 月18 日,北京政府外交總長顏惠慶答復芮德克,表明“樂愿參與”。8 月11 日,美國總統(tǒng)哈定正式向英、法、日、中等8 國發(fā)出邀請。8 月16 日,北京政府外交部正式接受邀請,此前8 月11 日,外交部已經(jīng)成立太平洋會議籌備處,專辦有關中國參加太平洋會議的若干籌備事宜。
據(jù)8 月23 日公布的《太平洋會議籌備處章程》的規(guī)定,該處由外交總長專任籌備事宜,該處的職權是:草議、審查、翻譯和征求各機關提案說帖;與各報館接洽關于太平洋會議事項;赴會代表團的組織事項;匯集帶赴會議各項提案材料。陳震異此書即寫于此時,所以,他在書末特別注明“民國十年八月二十六日午后四時半脫稿”,明顯這是為了給北洋政府提供一項建議。
華盛頓會議其實是1919 年巴黎和會的延伸和繼續(xù)。在席卷全國的轟轟烈烈的“五四”愛國運動的巨大壓力下,北洋政府代表拒絕在《凡爾賽和約》上簽字,山東問題等等也因此懸而未決。華盛頓會議將要舉行的消息,引發(fā)中國各界密切關注,被普遍視為這是遏制日本霸權的一個大好機會。由于有了“五四”運動的成功經(jīng)驗,一場規(guī)模宏大的國民外交運動蓬蓬勃勃在北京、上海及其他地方迅速開展起來。
北京最先行動。7 月21 日,北京總商會、教育會、學生聯(lián)合會等團體率先召開聯(lián)席會議,成立了太平洋問題研究委員會,要求政府公開外交,接受民間關于太平洋問題的意見。8 月16 日,蔣夢麟、馬敘倫、王世杰、燕樹棠等北京國立八校教職員聯(lián)合會成立了太平洋問題研究會,致力于從學術方面研究太平洋問題,及發(fā)表關于太平洋各問題之意見。一時間,太平洋問題討論會、太平洋問題商榷會、太平洋會議中國后援同志會等五六十個團體紛紛成立。
9 月20 日,這些團體舉行聯(lián)席會議,成立北京各團體國民外交聯(lián)合會,并決定發(fā)起全國國民外交聯(lián)合大會。上海這期間也成立了太平洋會議協(xié)會、太平洋外交商榷會等一批團體。上海太平洋商榷會系由52 團體共同組成。11 月11 日,來自北京、上海以及山東、四川、江蘇、浙江、湖北、福建、陜西、吉林、黑龍江等十七省三百余名代表在上海舉行全國國民外交大會,代表各地商會、教育會、學生會、農(nóng)會、工會及為太平洋會議成立的專門團體。大會要求取消1915 年5 月25日之中日條約及換文,無條件地將青島及一切屬于該地之權利、膠濟鐵路管理權交還中國,列強未經(jīng)中國同意所訂關于中國之一切條約,均作無效。
除了組織國民外交團體、廣造輿論外,各地團體還派遣國民外交代表赴美,就近向中國政府代表團提出建議,監(jiān)督中國政府代表團的活動,接觸其他國家參加華盛頓會議的代表,表達中國人民的意愿和訴求, 使國民外交運動對會議的進程產(chǎn)生更為直接的影響。
陳震異的《太平洋會議與中美俄同盟》,可以說是一份急就章,但也可稱得上發(fā)了這場國民外交運動的先聲。為了對抗日英同盟,他提出建立中美俄同盟的構想。他認為,中俄兩國,地大物博,而且正在紛亂之中,最容易受到那些侵略他人的國家尤其是日本的蹂躪。如果中俄一致聯(lián)合,攻守同盟,用以對抗同一的敵人,那就不怕他作威作福了。美國為對抗日英同盟這一新的神圣同盟,也可藉中俄以壯聲勢。為此,他主張必須勸誘美國邀請俄國參加華盛頓會議,還建議修筑亞美聯(lián)絡鐵路,作為中美俄三國同盟的連鎖。
陳震異所提出的建立中美俄同盟以對抗日本圖謀稱霸東亞的構想,似乎是異想天開,當時,誰也沒有預料到二十年后這一構想竟然一度變成現(xiàn)實。
1937 年3 月,毛澤東在會見史沫特萊時就說過:“我們主張中、英、美、法、蘇建立太平洋聯(lián)合戰(zhàn)線,否則有被敵人各個擊破的危險?!痹趽羝迫毡拒妵髁x的斗爭中,這一聯(lián)合戰(zhàn)線發(fā)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這就表明,在國民外交運動中,同樣需要一些宏大的、長遠的戰(zhàn)略思維,盡管這些構想還很粗糙,還很不成熟,仍然值得我們關注。
熱播劇《覺醒年代》劇照
陳震異曾擔任立法院編譯主任。還譯述有日本堀江歸一所著的《銀行論》,由馬寅初作序,商務印書館1923 年4月出版;撰寫有《警捐與市政》,1924 年自行出版;撰寫有《提倡國貨論》,上海太平洋書店1927年4月出版;撰寫有《二五附稅與財政計劃》,民大印刷部1927 年出版;撰寫有《選舉之理論與實際》,南京書店1933 年出版。
本文系觀察者網(wǎng)獨家稿件,文章內(nèi)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觀點,未經(jīng)授權,不得轉(zhuǎn)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關注觀察者網(wǎng)微信guanchacn,每日閱讀趣味文章。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吳立群 
-
機密文件首次證實:東條英機等7名甲級戰(zhàn)犯骨灰被美軍揚進太平洋
2021-06-07 09:50 日本 -
加拿大為發(fā)現(xiàn)215具原住民兒童遺骸降半旗
2021-05-31 06:40 -
《覺醒年代》編劇龍平平:彈幕這句話,讓我流淚了
2021-05-13 00:25 建黨百年 -
“一個共產(chǎn)黨員與廣大群眾取得密切聯(lián)系時就具有無比的勇氣和力量”
2021-05-08 08:52 中共100個對外交往故事 -
河南鞏義宋陵上種田,河南考古院:正在進行環(huán)境整治
2021-05-06 23:15 -
百年來,中國共產(chǎn)黨經(jīng)歷過哪些“至暗時刻”?
2021-05-04 08:17 人間正道·中共建黨100周年 -
累計接待國內(nèi)外參觀者逾億人次,毛主席故居修繕開放
2021-05-03 15:16 -
基辛格:毛主席親自指示邀請美國乒乓隊訪華
2021-04-24 15:22 中美關系 -
“中國抗戰(zhàn)的希望在西北”
2021-04-20 08:24 中共100個對外交往故事 -
“他是國家占人口80%的農(nóng)民的化身”
2021-04-19 07:10 中共100個對外交往故事 -
“中國共產(chǎn)黨領導下的中國將是我度過余生的地方”——“紙老虎女士”的六次訪華
2021-04-15 10:19 中共100個對外交往故事 -
“打仗總要死人的…不要是我兒子,就當成一件大事”
2021-04-04 15:32 -
抗美援朝老兵的遺憾:沒能看到臺灣解放,祖國統(tǒng)一
2021-04-04 08:38 人間正道·中共建黨100周年 -
這件國寶級器物,證明三星堆人是“龍的傳人”!
2021-03-24 08:49 -
僅剩70位!南京大屠殺幸存者蔡麗華逝世
2021-03-01 11:24 -
大明之恥,為何后世史官要抹白?
2021-01-28 08:49 觀學院 -
登上《國家寶藏》的王貞儀,是當時“才女”無奈的縮影
2021-01-07 08:27 -
航天603基地入選國家工業(yè)遺產(chǎn):中國第一個探空火箭發(fā)射場
2020-12-31 08:08 航空航天 -
中組部部長:歷史的苦難不能忘記,前進的腳步永不停息
2020-12-13 11:41 -
南京大屠殺史實展62天,收到20550條留言
2020-12-13 10:24
相關推薦 -
最新聞 Hot
-
三權分立,還是你們美國人會玩啊…
-
以軍總長被曝與內(nèi)塔尼亞胡激烈爭吵:這么干局勢會失控
-
“是特朗普向媒體爆料:馬斯克吸毒”
-
哈馬斯接受停火框架,特朗普:好事
-
江蘇:縣級以下禁止開發(fā)政務服務APP
-
“家庭主義者”盧特尼克,把歐盟鴿了
-
通話通了個寂寞?特朗普不滿,克宮回應
-
“盯上”西非礦產(chǎn),特朗普將會晤非洲五國
-
英前防相挑釁:臺灣問題上,西方對中國簡直慫包…
-
操心中國,美國“黑手”又要伸向馬來西亞和泰國
-
“特朗普要想訪華,先把臺灣問題說清楚”
-
“對以色列感到憤怒和警惕,沙特將與伊朗保持和解”
-
特朗普又給日本背后捅刀,逼得臺積電沒法了…
-
“大而美”法案通過,馬斯克表態(tài)
-
朱時茂自曝被騙錢,“我還是反詐大使”
-
英F-35“趴窩”印度機場20天,快被“玩壞”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