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喀爾拉|私拓、錘砸、亂涂畫,室外文物保護難!
關鍵字: 文物保護田野調(diào)查【文/觀察者網(wǎng)專欄作者 喀爾拉】
近期,這幾條新聞引起了文物愛好者們的關注——5月13日,媒體曝光自稱文物鑒定專家的民間愛好者私自拓印唐建陵石刻;僅一周后,某明星錄制節(jié)目時在戀愛巷古建筑上隨意涂畫;而國外的“文物終結者”也“不甘示弱”,5月16日,外媒報道波蘭一女網(wǎng)紅為博眼球,竟揮錘砸碎了百年雕像的鼻子。
文物是歷史的物質(zhì)承載者,我國作為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文物保有量居世界前列,雖然我們在文物保護與修復上也曾走過彎路,但隨著科技進步、相關學科與宣傳教育的完善,越來越多的文物得到了適當?shù)谋Wo與修繕,人民群眾的文物保護意識也有所提高。但近日出現(xiàn)的多起破壞室外文物的新聞再次將文物保護的問題擺在了我們面前,在文物保護工作上,我國面臨著起步晚、種類雜、文物多、普及難等諸多難題,而室外文物保護難題(田野文物、不可移動文物)更是重中之重、亟待解決的一大難題。
私自拓印且坐在文物上的“民間專家”(來源:微博)
放在室外的無價之寶
相比保存在博物館展廳中受到保安人員、攝像頭、玻璃展柜層層保護的文物,室外的古跡平凡樸素。簡陋的標識牌、銹跡斑斑的護欄、雜草叢生的環(huán)境讓大家很難把它們和“珍寶”二字聯(lián)系起來,甚至有人覺得這些不過是有點年頭的破屋子、破雕像而已,在這種錯誤認識的蒙蔽下,我國許多室外文物遭受著滅頂之災。
其實,真相恰恰相反,這些不可移動文物是我們祖先在歷史、文化、建筑、藝術上的具體遺產(chǎn)、遺址。這些歷史文化遺跡涵蓋了政治、軍事、宗教、祭祀、居住、生活、娛樂、勞動、社會、經(jīng)濟、教育等多方面領域,大大彌補了文字和歷史等紀錄不足之處。不可移動文物不僅是文物的重要組成部分,甚至還要比可移動文物更具有歷史直觀真實性。它們不僅可以幫助歷史學者進行學術研究,更是天然的歷史、愛國主題教育載體,是中國同胞乃至世界人民的無價之寶。
2010年唐建陵兩尊石獅子被盜,至今未破案(來源:華商網(wǎng))
不可移動文物之所以未能進入博物館受到嚴密保護,主要是由兩方面原因?qū)е碌模菏紫?,絕大多數(shù)不可移動文物都有著“體積大、重量大、搬運難”的特性,在當前缺乏合適運輸手段與充足經(jīng)費的情況下,這些文物只能靜靜地佇立在原地,默默見證著歷史的興衰;其次,保護文物的基本態(tài)度是保持原狀,而非積極改變,許多不可移動文物不僅僅是古跡本身,它們更包含著周邊的環(huán)境要素,它們之所以是文物,不單單因為年代久遠,更因為它們內(nèi)涵中的歷史意義。例如依山傍水的古雕刻,雕刻本身雖是主體,但它所處的山水、地理位置、歷史意義也是文物的組成部分,簡單粗暴地強制搬遷不僅不是對文物的保護,反而是最為徹底的破壞。
因此,除非在遭遇自然災害、重大工程、人為破壞等特殊情況時,一般各地文保部門力爭保持文物的完整原貌,當文物破損嚴重,必須修復時,則采取“修舊如舊”的原則,以防破壞文物的文化特色與歷史價值。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請支持獨立網(wǎng)站,轉(zhuǎn)發(fā)請注明本文鏈接:
- 責任編輯:吳立群
- 最后更新: 2019-05-27 07:30:44
-
奔馳女車主與媒體人互懟3天:不是我犯罪就是你做牢
2019-05-27 07:04 奔馳車主哭訴維權 -
阜平回應“花山拆除毛主席像”
2019-05-27 06:55 -
江蘇一醫(yī)院幾十名血透患者感染丙肝病毒 官方回應
2019-05-27 06:49 -
45萬個稅政府幫繳30萬 深圳副市長呼喚短缺人才
2019-05-26 23:07 -
開放才有機會,團結才有力量!李強會見臺灣各界人士代表團
2019-05-26 22:26 上海觀察 -
任正非:華為不會“死”,我們不靠美國
2019-05-26 22:23 華為 -
一篇值得細讀的高級別官員講話
2019-05-26 22:17 中國經(jīng)濟 -
美國“圍堵”對我制造業(yè)影響很大?官方回應來了
2019-05-26 22:00 中國經(jīng)濟 -
江蘇常州一企業(yè)車間房頂坍塌 已致2死15傷
2019-05-26 21:42 安全生產(chǎn) -
九江銀行認證“有能力”
2019-05-26 20:29 政壇觀察 -
“史上最強高考應援!”
2019-05-26 20:02 暖心聞 -
三問“水氫車”項目:技術?政府投資?信用?
2019-05-26 19:09 雷人雷語 -
榜樣的力量!習近平點贊過的先進典型
2019-05-26 19:00 -
哈哈哈這家國企的俄語介紹也太簡單粗暴了吧!
2019-05-26 18:22 中國精造 -
新錄音:崔順實指揮樸槿惠在清華演講稿中加中文
2019-05-26 17:49 -
3:0完勝日本!國羽時隔4年重奪蘇迪曼杯
2019-05-26 17:12 -
野豬夜闖小區(qū)被擊斃 圍觀群眾:這肉肯定好香!
2019-05-26 16:07 吃貨俱樂部 -
吊在空中的西瓜,你吃過嗎?
2019-05-26 15:16 -
“奉天承運,閘機打開”
2019-05-26 14:25 趣讀 -
交警執(zhí)勤時收到一張“罰單”,網(wǎng)友:罰得好!
2019-05-26 14:18 暖心聞
相關推薦 -
“美國人,真正該擔心的時候到了” 評論 6“美國政府像青少年,拿信用卡揮霍,直到…” 評論 137“聽到東方驚雷了嗎?那是14億中國人在笑話美國” 評論 233美國解除對華C919發(fā)動機出口禁令 評論 410最新聞 Hot
-
“美國人,真正該擔心的時候到了”
-
普京:全世界都想進入中國市場
-
馬斯克:對!全面公布所有文件
-
美方恢復出口,“不是恩賜也不是讓步,是我們斗爭來的”
-
想得真美!“美越協(xié)議這一條,旨在孤立中國…”
-
“美國政府像青少年,拿信用卡揮霍,直到…”
-
“聽到東方驚雷了嗎?那是14億中國人在笑話美國”
-
“以色列和俄羅斯正進行秘密會談”
-
佩通坦基本盤還穩(wěn)嗎?泰國權力天平傾向何方
-
“不同于西方,中國正建設由技術驅(qū)動的福利模式”
-
中國駐泰國大使館:被騙至緬甸的男模特已獲救
-
“越南在走鋼絲,稍有不慎,就會惹惱中國”
-
最新民調(diào):4成支持馬斯克成立新政黨
-
美伊下周在挪威談?
-
“俄美有興趣共同實施經(jīng)濟領域一些‘有前景的項目’,特別是能源”
-
人才引進被舉報中止1年后,再招考入圍名單與此前一致?包頭通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