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冷兵器研究所:從慢動作到飛天加爆炸,中國的功夫片為何越拍越“假”?
關鍵字: 功夫片中國電影功夫慢動作邵氏電影【文/ 正義必勝】
曾幾何時,功夫片作為一大類型片風靡世界,誕生了李小龍、成龍等一批國際功夫巨星,也不少國家的人一談到中國,就想到了“中國功夫”。
但自21世紀以來,功夫片卻在他的故鄉(xiāng)——中國日漸走向衰落,甚至不少人一談到功夫片,便對其抱以輕蔑和鄙視,認為“太假”。這前后強烈的反差是怎么出現(xiàn)的呢?
說起來,功夫片之所以走上“越來越假”的道路,跟電影表現(xiàn)方式的發(fā)展變化有很大關系。
李連杰參演的《致命武器4》
某武俠劇
一、邵氏功夫片——真功夫、慢動作
功夫電影誕生于二十世紀40年代末,至60年代達到巔峰,其中尤以邵氏公司投拍的功夫片數(shù)量最多、影響最大、制作也最為精良,并對后世產(chǎn)生了深遠影響。
這一時期功夫片的特點是“武行拍武戲”,大多數(shù)導演、武術指導和武術演員本身要么師從武術名家,要么是龍虎武師出身,大都身懷武藝。例如關德興、劉家良、劉家輝等一批功夫巨星,都有真功夫。
功夫演員姜大衛(wèi)
但這一時期的功夫電影受限于拍攝技術和理念,很難讓演員們在鏡頭下表演真正的武術對決。
那時的拍攝設備較為笨重,只能靜止或進行固定的軌跡移動,視角也相對固定,要進行大幅度的視角變化只能通過增加機位的方式來解決,而這又無疑增加了電影的拍攝成本,所以不能為影視公司所接受。因此那時的電影往往是在中遠距離和固定視域進行拍攝。
而功夫格斗的主要特點則是高速度、近距離。
一方面,因為在武術實戰(zhàn)中雙方都力求能夠在短時間內(nèi)迅速擊敗對手,所以無論什么門派,都主張“唯快不破”,以迅雷不及掩耳般的速度直擊敵人要害,要看清其攻防過程,必須在較近的距離才能做到。
另一方面,因為大多數(shù)武術格斗要么赤手空拳,要么使用刀劍等短兵器,所以只有在近距離才能看清動作的變化。
一方面攝像機不能距離太近,另一方面高速度的武術動作只有在近距離才能看清,這種矛盾最終以武術演員的妥協(xié)告終。其解決辦法是武術演員通過放慢動作來解決中遠距離拍攝無法看清動作的問題,再用后期搭配音效等方式來解決因為動作放慢而造成的力量感和打擊感的缺失問題。最終我們看到的結果,便是邵氏功夫片中的典型表現(xiàn)形式——慢動作般的打斗和夸張的音效。
但正如前文所提的,這種慢動作般的打斗緣于當時近距離拍攝技術的短板,無法很好地反映無器械和短兵格斗。那么到了長兵格斗,短板消失,武術演員們就可以盡情發(fā)揮自己的真功夫了。于是,我們就看到了功夫電影《中華丈夫》中經(jīng)典的“?;尅泵麍雒?,讓觀眾得以大飽眼福,同時也證明了這些武術演員真的不是假把式。
- 原標題:從慢動作到飛天加爆炸:中國的功夫片為何越拍越“假”?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李泠
- 最后更新: 2019-04-08 08:01:26
-
侵華日軍細菌戰(zhàn)又添新罪證!
2019-03-25 19:19 -
選舉產(chǎn)生官員是反民主的,在過去兩千多年里曾是婦孺皆知的常識
2019-03-25 17:38 觀學院 -
“今天,向40年前那場戰(zhàn)爭中的英雄和烈士們敬禮!”
2019-02-17 22:47 -
長城城磚被撬壞60余延長米,誰干的!
2019-02-05 20:23 考古 -
在中國,不管官多大學問多好,都不該忘記自己來自人民
2018-12-11 08:05 新時代之聲 -
塵封百年,甲午海戰(zhàn)沉船致遠艦設計圖在英國重見天日
2018-12-10 19:59 考古 -
直播:今天我們該如何紀念“三大戰(zhàn)役”
2018-12-09 12:14 觀學院 -
即使在最窮的中國面前,英國人也摔了跤,美國人也碰了壁
2018-11-30 07:10 新時代之聲 -
唐代公主誰也沒見過,怎么知道復原得準不準確?
2018-11-22 07:44 -
有些人一講改革開放,就是自由化、私有化、市場化
2018-11-21 08:18 新時代之聲 -
當年我們羨慕別人家家有冰箱,今天我們造給全世界
2018-11-19 08:38 新時代之聲 -
疑似抗日英烈頭顱現(xiàn)身日軍老照片 日軍曾“屠村”
2018-11-19 07:33 -
愛因斯坦親筆信3.2萬美元成交 信中成功預言德國未來
2018-11-15 17:21 德意志 -
埃及發(fā)現(xiàn)幾十具“木乃貓”,真·喵星人占領評論區(qū)
2018-11-13 20:44 考古 -
“10人里有1人愿回中國,我們就成功了”
2018-11-02 06:58 新時代之聲 -
當年中國沒錢,但有膽子“殺出一條血路”
2018-10-30 07:28 新時代之聲 -
佟麟閣:誓與盧溝橋共存亡
2018-10-25 10:40 捍衛(wèi)英雄 -
發(fā)現(xiàn)最古老完整沉船:距今2400年、保存完好
2018-10-23 15:23 考古 -
既然要研究民國政治史,又在躲藏什么?
2018-10-13 16:07 -
《國家寶藏》第二季要來了!又有哪些文物亮相?
2018-10-11 07:55 綜藝政治
相關推薦 -
特朗普要求“大搞特搞”,美團體急了:沒中國不行 評論 14“美國人,真正該擔心的時候到了” 評論 90“美國政府像青少年,拿信用卡揮霍,直到…” 評論 140“聽到東方驚雷了嗎?那是14億中國人在笑話美國” 評論 241最新聞 Hot
-
特朗普要求“大搞特搞”,美團體急了:沒中國不行
-
“美國人,真正該擔心的時候到了”
-
涉及中國,韓企與美國“一拍即合”
-
歐洲學者:現(xiàn)在,中國能不能反過來幫幫我們?
-
印度“硬剛”:將報復美國
-
“歐洲同行都覺得,未來十年誰將主導已無懸念,不會是美國”
-
普京:全世界都想進入中國市場
-
馬斯克:對!全面公布所有文件
-
美方恢復出口,“不是恩賜也不是讓步,是我們斗爭來的”
-
想得真美!“美越協(xié)議這一條,旨在孤立中國…”
-
“美國政府像青少年,拿信用卡揮霍,直到…”
-
“聽到東方驚雷了嗎?那是14億中國人在笑話美國”
-
“以色列和俄羅斯正進行秘密會談”
-
佩通坦基本盤還穩(wěn)嗎?泰國權力天平傾向何方
-
“不同于西方,中國正建設由技術驅動的福利模式”
-
中國駐泰國大使館:被騙至緬甸的男模特已獲救
-